浅谈常州市慢行交通.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53522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常州市慢行交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常州市慢行交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常州市慢行交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常州市慢行交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常州市慢行交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常州市慢行交通摘要:本文通过慢行交通的产生背景与意义,阐述了在小汽车呈爆发式增长的机动化时代,慢行交通发展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慢行交通相关理论研究,同时结合常州市慢行规划现状,展示了常州市在慢行交通规划方面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慢行交通机动化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概述 慢行交通的概念与发展背景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 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安全健康。因此,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2、成为全球共同的追求。 机动化的快速增长,引发了诸如城市环境质量恶化、步行者安全无保障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主要是指“以步行及自行车为主体、以低速环保型助动车(最高车速不大于 20km/h,噪声较低,制动良好)为过渡性补充的非机动交通系统” 。发展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可以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从而营造出一个舒适、安全、清洁、宁静的城市环境。 慢行交通的特点 首先,慢行交通是一种健康的出行方式,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集约利用,同时还有锻炼身体的功效。其次,慢行交通是在城市交通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出行收到气候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同时,由于慢行交通具有极

3、大的灵活性,造成城市道路混乱,也往往成为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第三, 慢行交通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自行车与电力车均不存在有害气体的排放现象,步行更是零污染。 慢行交通相关理论研究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是在美国城市大规模郊区化、城市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激增、公共空间衰败的背景下提出的,主张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控制郊区的无需蔓延。其核心是以公共交通和步行的交通方式取代小汽车在城市中的地位,力图创建一个充满活力、多样性与社区感的城市。 新城市主义 TOD 模式 交通静稳化 交通静稳化是通过设置缓冲带,出入口限制等手段,在满足机动车使用的同时降低机动车的速度,从而将对生活环境的不利影响

4、和交通事故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进一步充实道路空间的居民停车、社会交往以及景观塑造的功能,以保持有秩序的混合交通道路空间利用,后演化为城市整体的分区控制,并在欧洲国家广泛普及。 交通稳静化 “5D”发展模式 所谓“5D”发展模式,是由同济大学潘海啸教授于 2009 年提出的关于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战略性判断 PODBODTODXODCOD,其中“P”代表人和步行, “B”代表自行车, “T”代表公共交通, “X”代表城市建设的未知数和某些形象工程, “C”代表小汽车。在此理论中,以步行和机动车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应优先于其他交通发展模式,而以小汽车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是最不利于城市发展的。潘教授指

5、出:“放弃自行车就是放弃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这将发展慢行交通的必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常州市慢行交通现状 常州市现有的慢行交通设施基本依存于“以车为本”的道路交通系统,故在交通设施、交通运行及交通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 交通设施方面 慢行设施整体建设品质不高,慢行出行环境有待提升;对慢行设施缺乏以人为本、精心设计的理念;公共停车场缺乏,配建停车被挪用,车辆随意占道停放,不安全,影响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自行车租赁系统虽有尝试建设,但覆盖面小,布点不合理,较不成功。 交通运行方面 慢行是常州最主要的出行方式,自行车以通勤为主,步行以休闲为主;自行车具有点到点的优势,在 5 公里以

6、内竞争力明显高于公交;电动车比例高,速度快,不安全,易违章。 交通管理方面 作为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对慢行的交通管理重视不够;在部分节点慢行通行不便,需增加路口慢行的通行权益;少数路口过街等候时间长,缺乏二次等候空间,易引发行人违章;慢行违章现象较为严重,有待加强管理;行空间受侵占严重,缺乏对慢行空间的管理和保护。 常州市慢行规划实践 进一步拓展了慢行交通空间 在常州慢行系统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慢行交通系统和慢行休闲系统两个网络,分别针对通勤出行与休闲出行不同出行目的对空间要求的不同,对行人及自行车路权的有了更加明晰的界定。 规划通过地块的综合利用,将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和慢行交通、休闲活动组合起来

7、,并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轨道交通站点有机结合和衔接,创造丰富的城市生活空间;将文化娱乐、专业服务、商务办公与零售商业有效复合,提供丰富、有层次感的慢行交通空间。同时,总结城市规模及空间形态与慢行交通模式的脉动变化规律。在慢行交通的模式下,形成点状、飞地状、轴状和组团状发展形态。 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吸引市民向慢行交通方式转移 首先,要加强慢行系统与公共交通的衔接。通过在公共交通站点配套建设相应非机动车停车场、自行车租赁点,鼓励市民采用“公共交通+步行”的出行方式。其次,要加强支路网建设,为慢行系统打好基础。城市路网形态对城市慢行系统的建立和形成有重要的影响,高密度的支路网体系对于各类交通的分流、

8、机非交通的分离,以及提供更多充满活力的街道空间等方面的益处显而易见。 慢行示范区设计 选取了常州市核心区“老城厢”进行慢行改造,通过慢行网络的提升和梳理、慢行通道的增设、宁静和休闲慢行道的构建,自行车租赁和稳静化措施的应用,提升和改善老城厢的慢行环境。 老城厢通勤网络的梳理 老城厢休闲网络的构建 同时选取了常州市西太湖新城进行慢行示范区的建设,通过交通引导政策的指定,科学控制机动车车辆进入,发展公共交通,形成高密度的慢行网络,并布置自行车租赁系统,实施交通稳静化等措施构建西太湖新城慢行示范区,展示慢行魅力。 西太湖休闲带的构成 自行车租赁系统的构建 结束语 和谐宜人的慢行交通环境既是城市交通系

9、统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城市的具体体现。借鉴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我们认为建设相对独立的慢行交通系统将是改善常州市居民出行条件的一个主要方向,更是建设幸福常州的一个重要举措,相应地也需要规划技术方法和建设管理措施的改进。 参考文献: 杨 亮, 浅议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建设 ,RESEARSH,P117120; 熊文,陈小鸿,胡显标.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刍议J.城市交通.2010 年第 1 期; 潘海啸,城市交通与 5D 模式 J.城市交通.2009 年第 7 期; 张雁, 倡导慢行交通之我见 , J交通与运输,2012 年 2 月。 作者简介: 陶小伢,常州市规划设计院交通所,工程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