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摘要:水泥稳定碎石作为道路基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结合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路网工程的实践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工艺做一些探讨。供施工借鉴。 关键词:道路工程;基层;水泥稳定碎石 ; 施工工艺 Abstract: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road base applications as more and more widely,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road network construction of Yingk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2、Zone, do some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ference.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baseCement Stabilized Macadam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准备 城市道路的快速路及主干道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采用厂拌混合料,用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施工作业准备主要有:施工放样、底基层、土路肩和材料选择。 (1)测
3、量准备,放出施工基线,并对基底的平整度、高程、宽度进行复测,以确保基层各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放样做到准确,标识清晰。 (2)基层检查验收: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检查,在满足相应的质量指标后进行基层施工。若发现有“弹簧”或松散现象时,必须清除并换填后重新压实。 (3)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并适量洒水,保持下承层湿润,同时用石灰标出两条边线。外侧要培好路肩。 (4)材料最终选定视材质化验结果和优选后的混合料设计配合比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使用。 2 混合料拌合 为保证混合料的拌合质量,采用全自动电脑计量控制的强制式拌合机进行集中搅拌,保证拌合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注意拌合厂与 摊铺现场的协调
4、,注意气温变化,是否需要调整含水量。试验室根据材料的含水量,每天为拌合站提供施工配合比通知单,尤其雨后应加强对碎石、石屑含水量的测定,异常时立即进行试验,并及时调整混合料的配合比,水泥含量应控制在 5%,拌和场人员根据调整后的配合比进行拌和,以达到最佳含水量要求。 (2)随时观察混合料有无灰条、灰团,色泽是否均匀,有无离析现象。 (3)拌和水泥稳定碎石的机械要定期检查、校正,拌合时严格按配合比计量,保证混合料均匀拌合,确保正常运作和计量的准确性。 (4)现场铺筑每 2000 m2 制取一组试件(不小于 6 个样品)试检。 3 运输 运料车是联系拌合机和摊铺机的纽带,运输车辆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拌和
5、摊铺系统的运行质量。拌和好的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用自卸车运至施工路段,根据拌和站的生产能力及摊铺能力配合好自卸汽车,必须保证运料顺利和使摊铺机连续摊铺。要求几点: (1)运输车宜采用载重 20t 的 自卸汽车运输。装车时,保证车斗内装载高度均匀,以防离析。自卸汽车的车厢要保持干净,每天收工后要进行冲洗或清扫。 (2)混合料运输采用苫布等覆盖保护,即减少水分损失,又防止洒落污染。 (3)拌和好的混合料尽快运到现场摊铺,从第一次加水拌和到碾压完毕的时间不超过 3 小时。 (4)施工时保证运输能力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互相协调,减少停机待料现象。 (5)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区域,低速直线行驶,严禁急速转弯、掉
6、头和急刹车,防止下层表面遭到破坏。 (6)运料车驾驶员应在施工前进行培训,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 摊铺 摊铺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重要环节,是碾压等后续工序的基础,只有摊铺出平整的表面,才有可能有压实后得到平整的路表面。本路网工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 40cm,为了保证压实度,必须采用两次摊铺、两次碾压。下基层养生 7d 后,根据经验可以承受摊铺机、运输车辆的荷载作用,为了提高基层压实度和平整度,上基层采用自动找平且具有振捣夯击功能的大功率摊铺机摊铺,用自卸汽车运料至摊铺现场,摊铺前应使下承层保持湿润(用洒水车洒水) 。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应铺筑试验路段。检验所确定的配合比、拌各
7、、摊铺、整形及压实机械设备的效率和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应性。试验段满足技术规程要求后并入程之内。如试验段任何部分不合格,则将该部分挖除,再进行试验段的试验至达到符合要求的标准为止。 (1)摊铺时,摊铺机两侧均设基准线,控制标高,基准线应拉紧,控制标高的支架间距不应超过 10m,仔细观察基线是否有误。基线调好后,摊铺机即可就位准备摊铺。 (2)摊铺速度要均匀,摊铺应连续,尽量避免停机现象。设一名测量员随时检测摊铺后的标高,出来异常马上采取补救措施。摊铺机后设专人处理离析、边角缺料现象。 (3)对摊铺后表面粗料集中的部位人工找补,消除粗细料离析现象,使表面均匀,局部水分不合适的要挖除换填合适材料
8、。 (4)水泥稳定碎石料拌和、运输、摊铺相互协调,防止摊铺时快时慢,时铺时停,影响摊铺质量。在施工中,根据作业面积、机械效率、天气因素等综合确定分段施工摊铺的长度和宽度。摊铺时,各层接茬位置错开,并一次成型,尽量减少接缝。 (5)对施工接茬处,拉直线挖除松动混合料成垂直面。衔接施工时,接茬处撒上水泥,并洒水湿润。基层接头处理,一律为垂直衔接,或用方木进行端头处理,或碾压后挂线直接挖除至标准断面,用三米直尺进行检验,以确认接头处理是否到位。 (6)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 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混合料施工如因故中断超过 4 小时,设横向接缝,先将摊铺机附近
9、及其下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再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面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5 碾压 碾压是使混合料充分密实、形成水泥稳定基层的主要工序。在混合料配合比、摊铺方式和压实机械选定以后,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主要是碾压工作段长度、碾压次序(不同压路机及不同参数的组合) 、碾压速度、碾压遍数和环境条件等。 5.1 碾压工作段长度 水泥稳定碎石拌合之后,随着水分的蒸发和水化反应,可碾性越来越差。如果碾压不及时就会造成压实度不足,影响强度,从保证基层强度的角度出发,应缩短碾压工作段长度,使摊铺后的基层尽可能快地压实。但是,如果碾压过短,必然会造成压路机频繁转向,增加
10、压实的接头,从而影响压实的均匀性和基层的平整度。碾压工作段应是强度损失所能容许的最大长度。根据综合碾压作业水平和气温等施工条件,一般碾压长度为 3060cm。 5.2 碾压过程和遍数 水泥稳定碎石摊铺后,应立即进行碾压作业。与路面基层达到稳定、深层密实、表层密实和表面处理的目的相对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分为稳压、振压、静压和收光几个阶段。 基本碾压程序:一般先用振动式压路机静态碾压一遍,然后振动碾压至压实度(通过试验段确定合理的碾压遍数) ,20t 静态压路机碾压23 遍,达到表面密实无轮迹。可以这样,用 12t 双钢轮压路机稳压 1遍;18t 振动压路机振动 2 遍;1218t 单钢轮压
11、路机静碾 2 遍,最后用1620t 轮胎压路机静压 12 遍。碾压应连续完成,碾压完规定的遍数后,试验员及时取样检测压实度,压实不足及时补压。 5.3 碾压次序 水泥稳定碎石料摊铺一段、碾压一段。在碾压过程中,应使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湿润,若表面过干应及时洒水湿润。若局部过湿,有“弹簧”现象,必须及时挖去,重新换填。 混合料碾压时,由路边一侧向路中碾压,碾压轮重叠宜为轮宽的1/21/3,碾压速度以不超过 3km/h 压实效果较好。压实后表面平整无轮迹或隆起,且断面正确,路拱符合要求,压实度达到重型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容重的 98%以上;混合料从开始到拌和,到压实成型的总时间不超过 3 小时。 6
12、养生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成型,经检验压实度合格后,立即用洒水车洒水养生。每天洒水的次数应视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基层表面潮湿。 (2)养生期不宜少于 7d。养护期内除洒水车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3)对基层进行检测使其高程、压实度、平整度等各项指标均处于允许误差之内。凡超出者一律整修至符合要求。对达不到要求的部位,其高出的部分要刮除或洗刨。检验时,首先进行外观检验,外观应无轮迹、无翻浆、表面均匀密实、无明显离析现象、边沿整齐、接头处理平顺。压实度、强度不合格的段落要返工处理。 (4)养生结束后将基层表面泥土杂物清扫干净,用沥青洒布车喷洒透层沥青, (沥青用量按设计要求) 。如
13、果施工车辆必须通行时在已洒透层油乳液分裂后撒布 38mm 的小碎石做下封层。并限制重车通行,其他车辆通行车速不应超过 25km/h。 (5)养生期间要注意与周围环境工程的协调。多余废料不得抛弃在路肩、边坡,应随时清出现场。 7 结束语 通过路网工程实践,我总结水泥稳定碎石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有几点: (1)要注意生产配合比的精确性,主要控制水泥的含量,水泥的初终凝时间,含水量。保证混合料一定的强度性能。 (2)基于水泥稳定碎石在施工过程中对时间的敏感性高,故运输环节也非常重要,要确保运输车况良好,运输路线通畅,且要有运输发生问题时的解决方案。 (3)养生工作是确保水泥稳定碎石质量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千万马虎不得。如果养生工作跟不上,不论前面各项工作做得多么好,都将全功尽弃,所以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参考文献 1 王明怀,田克平高等级公路施工技术与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 杨玉淮,魏宏云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庄少勤,吴海平,郭亚兵,刘朴高级道路实用技术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黄艳霞(1974-),女,双学士,工程师,从事过公路市政道桥施工与管理工作及工程造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