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构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创新.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57169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构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论构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论构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试论构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创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试论构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创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论构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创新关键词高等学校;就业指导;模式创新 高校就业指导是确保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教育环节,其本身也是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成为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涯中的一部分,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和就业的全过程。从此层面来说,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为学生顺利就业服务,而且还兼负教育责任;不但表现为短期突击性,而且还体现在长期的连续教育过程之中。其实质在于指导学生获得一种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生存发展能力。基于此,当下高校就业指导应该突破传统的“季节性促销”模式,转变以实现学生就业安置为目标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就业能力

2、。 一、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创新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在诉求 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项融社会性、教育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帮助指导毕业生求职择业,正确选择人生道路,成功地步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如何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从表面上看,就业指导是指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进行的指导性工作,亦即为学生顺利就业而提供的咨询服务和指导工作。其主旨在于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既帮助学生找到对个人发展有意义、展示自身才能的就业岗位,又能使他们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谋求更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岗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就业指导是高

3、等教育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不只是就业信息平台,更不能视为毕业生在校期间“最后的晚餐” ,它应该贯穿于学生培养和就业的全过程;不能仅局限于为毕业生迫在眉睫的就业现实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全体大学生提供终身就业的能力,才能完成对学生择业观、人生观和生涯设计的成功教育。因此,突破传统的“季节性促销”就业指导模式,对现行高校就业指导模式进行变革、创新,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有利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断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从而迅速地适应社会并提高、完善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职位,更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出色地完成工作,顺利地向职业人方向前进。 二、 “发展性生涯辅导”模式是高校就业指导

4、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 就业指导思想的转变是根本性的转变,必然带动就业指导工作的全面调整与创新,尤其在当前社会发展态势中更具现实意义。一方面,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就业选择处于“买方市场” ;另一方面,学生就业能力和快速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环境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上一个新台阶,其目标应从帮助学生找份工作的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即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能力为目标。 首先,就业指导的对象应该由侧重应届毕业生,转为面向所有年级和所有学生,即自大一学生踏进校门伊始,就接受一定程度的就业指导教育,并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其次,就业指导的形式由以集中

5、突击教育为主转为全程辅导,作为一项日常性的工作,有规律地定期开展。改变以往就业指导工作以集中突击教育为主,满足于开思想动员大会、读读上级文件等做法。同时,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理论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清楚将来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应当具有怎样的素质特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以便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中逐步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在就业之初就能迈出职业生涯中关键性的第一步。 三、始终贴近和反映时代发展趋势是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1.坚持理论指导与实践锻炼并重。建立贯穿大学教育全程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并纳入教学计划,是加强就

6、业理论指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内某些高校开设类似于国外高校的“求职工作坊”等培训课程,就是就业指导工作新的发展动态。就业理论指导从大一开始并且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不仅仅教授学生职业选择、职业准备和未来就业发展规划,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消除心理上的负担,完善自身的整体素质,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找准人生定位。对一年级大学生,主要侧重如何引导其适应大学生活,使他们认识大学的意义、特点,系统介绍专业特点、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对人的要求,帮助学生试探性地确立目标。对二年级大学生,主要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塑造和完善自己,认真打好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优化知识结构,正确进行自我评估;对三年级

7、大学生,主要侧重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努力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增强就业的适应性和对自己将来的就业作出决策的能力;而对于四年级毕业生,主要根据就业期的特点和困惑,进行政策、技巧、心理测试和咨询等方面的指导。通过四年系统的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就业素质,从而使他们具备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基本素质。 2.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学校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地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开辟新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高校就业指导应结合学生的社会实践,出台相应的措施和对策,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挂职锻炼的机会。譬如学校可以规定校内的各科研课题组、产业单位、管理机关吸纳一定比例的学生

8、参与工作,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锻炼;就业指导部门还可以建立实习基地,联系校外定点单位和企业,接纳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另外,通过校友的中介作用,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就业实习的桥梁,为毕业生就业实践提供方便。通过在校期间的实践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可以缩短社会适应期。学校应协同有关部门,对学生实践进行评价,给予相应的奖惩。 3.坚持集中性指导与发展性指导相结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过去被视为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从属于教学活动,因此存在着不少误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对象上,把就业指导的对象局限于毕业生;二是在时间上,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集中在临近毕业的半年甚至几个月里完成;三是在内容上,只注重

9、服务型指导,忽视教育型指导。这往往导致功利性的指导多,教育发展性的指导少;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讲怎样采用面试技巧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的多,讲平时怎样诚实守信给人留下“好名声”的少;为学生走出校门如何找到工作维持学校较高就业率而忧心忡忡的多,为学生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实现岗位与能力、就业与发展相结合而统筹考虑关注的少。与此同时,由于就业压力压倒了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使每届大四年级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整个大学教育实际形成“虎头蛇尾”的面。事实上,这些现象都是“季节性促销”就业指导模式导致的,违背了教育自身的内在规律。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养成教育,就业指导教育亦然。针对传统就业指导教育的弊病,就业指导理应改弦更张,调整思路,以学生发展为主线,协调好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关系,坚持集中性指导与发展性指导相结合。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编号:12512290) 。 (编辑/刘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