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编外用工的启发摘 要: 编外人员作为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事业单位改革息息相关。本文在深度解读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充分认识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及重点,结合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制度等一系列具体的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的新思路。 关键词: 人事制度改革; 编外用工;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D63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38-01 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入了快车道,而事业单位编外人员作为事业单位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独立于改革之外,如何使编制外人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2、、法制化,将是事业单位管理和事业单位改革成败的关键。只有充分的了解目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刻内容及工作重点,才能顺应人事制度改革的大方向,结合事业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制度等一系列具体的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把编外人员的管理引入正轨。 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不仅对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无疑也是决定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能否实现的重大改革之一。事业单位存在着沿袭已久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人员观念滞后、用人机制转换任务艰巨等。要解决事业单位存在的体制和制度性问题,关健环节是以聘用制和岗位
3、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现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存在着以下困难: (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由于目前不少事业单位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人事制度改革缺乏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人员出口不畅,很难真正使“单位人”变成“社会人” ,很难形成出口和入口的良性循环,导致人事制度改革往往流于形式。 (二)人员观念滞后,用人机制转换任务艰巨。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员难以接受转岗分流等改革举措,很多单位在改革的实际执行中遇到很大的阻力。 (三)科学设岗难,岗位管理缺乏具体政策依据。实行岗位管理,变因人设岗为因事设岗,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但真正在全局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4、(四)缺乏合理的内部评价体系和社会化人才评价体系。如何确定单位内部不同工种人员的评价指标,如何科学评价不同人员的工作业绩,怎样实施考评,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解读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问题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应从体制上解决政事职责不分、管理方式单一、社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从制度上解决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问题,从机制上解决法律制度不健全、保障机制没建立、宏观调控不得力的问题。 (一)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主要包括公开招聘制度、竞聘上岗制度、合同聘用制度、辞聘解聘制度等。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一是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
5、 ;二是加大聘用合同推行力度,做好聘用合同的制定和鉴证工作。(二)建立科学的岗位管理制度。根据岗位需要来设定专业技术职务和人员编制,对传统的职称评定和业绩考核制度实行根本改革。要通过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重点确定岗位工资等,确保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三)建立形式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如何在事业单位中建立既能够激励广大员工、又能够保持关键人才和骨干员工稳定的收入分配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必须体现保障、激励、调节三大职能,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薪资结构,合理确定工资收入差距。 (四)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动制度。在着重做好骨干队伍稳定的基础上,要
6、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员的能进能出。一方面,要积极推行公开招聘制度,严把用人关,努力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另一方面,要为各种可能出去的人员设计好各种出口,在实行末位淘汰制或岗位调整时要结合岗位要求进行认真比较。 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为编外用工提供的新思路 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编外用工管理的新思路。 (一)做好编外人员需求预测,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做好人员需求,合理设置岗位,严格控制把好入口。编外聘用人员随意性比较大,那些单位能用、那些岗位可以用、用多少无科学标准,而且很多单位进人程序也不规范。因而需要严格控制把好入口,因特殊工作确实
7、需要聘用编外人员的必须全部纳入计划管理。使用聘用人员由单位每年提出用人计划申请,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编制部门批准后,再按有关用人条件向社会公开聘用,必要时,经有关业务部门同意也可由用人单位自行组织,聘用控制数内聘用人员经费由市财政列入单位年度综合预算。 (二)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加强聘用制的落实。实施聘用制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以岗定人” ,而不是“因人设岗” 。按照这个要求,岗位设定要根据完成任务的需要,任职条件也需细致严格;符合条件的人员如果在本单位现有范围内找不到,则要面向全社会寻找。二是要“按照岗位的职责和聘用条件,通过公开招聘、考试或者考核的方法择优聘用工作人员” ,所以
8、通过聘用制的实施,改变人员构成、改善队伍整体素质的目标。三是单位和职工签订聘用合同。编制内人员也不存在长久的铁饭碗,编制外人员靠自己的努力也可以争取到无固定期的合同,等同于有了一个铁饭碗。聘用合同中包含工资、津贴、保险、福利、医疗等内容,也要包含考核、奖励、培训、晋升等内容;要以岗定薪,所以还要岗变薪变。四是加强事业单位人员被聘用后的管理。要将竞争激励机制引入到事业单位人员的聘用管理,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及工勤岗位可以通过竞聘上岗的形式来确定人员,改革身份管理,打破终身制。 (三)创新用工方式,建立良好的编外人员流动制度。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现有编外人员岗位,对可替代性的岗位可以发挥
9、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作用,培育和引进劳务中介机构,推行劳务派遣或劳务承包。结合国家对事业改革的政策,认识到由国家管人变成社会管人,人员管理走向市场,实施全员派遣,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各派遣单位要制定和完善内部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和运作程序,建立完整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并设立相应的调节制度和监督机制。打开通道,能进能出。派遣的员工如果工作出色,则应该使其有机会获得的长期合同或者转正的机会;同时对一些效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态度差的正式员工,通过考核,使其成为人事代理或者劳务派遣的员工。有压力才有动力,通过这一举措,使得正式工有一定的危机感,从而认真工作、提高效率;而派遣员工为了能转正,也会
10、更加积极工作。 (四)改善编外人员福利待遇,建立形式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福利待遇的改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参加企事业单位基本社会保险。二是落实聘用待遇。确定合理的工资标准,为编外人员提供合理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薪酬动态调配机制,在薪酬结构当中,适当提高激励性薪酬的份额和比例,把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与其工作实绩挂钩,使组织的薪酬体系能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目标。三是完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制定同工同酬制度,缩小同类岗位编外员工与编制内员工福利待遇之间的差距才能提高编外员工的积极性。四是优胜劣汰、建立长效动态考评机制。对于新聘的编制外员工,设置一定的试用期,试用期后双向选择。对于表现优秀的或特别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和提拔,给予由编外转到为编制内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情网.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2012. 2 朱红利.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职J.人事人才,2007(1). 3 孟毅芳.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J.理论探索,2009(2). 4 周强.高校临时聘用人员管理现状及对策,文教资料J.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