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威宁县团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中图分类号:S63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22-0058-02 团葱属百合科蔬菜,又名薤、?头、小蒜、苦蒜、野蒜等,主产于重庆、四川大部地区及贵州遵义等地。主要食用部位为鳞茎,味辛辣,其薹及幼嫩全株也可食用。鳞茎可腌制、泡制,也可作火锅底料;幼嫩全株可腌制及作佐料;薹可腌可炒。2010 年 9月,由贵州省农科院园艺所从遵义引入威宁试种成功。2011-2012 年,我们在威宁境内开展多点试验与示范栽培,其中包括不同海拔、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播种期、不同定植密度等相关试验。结果表明,高产地块产量可达 1 871.60 kg/667 m
2、2,现将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选地与整地 团葱的最终产品是鳞茎,虽然团葱对土壤的要求不甚严格,但应选择保水保肥性好的砂壤土,既有利于增加分蘖数,也有利于鳞茎的充分膨大。将选中的地块进行深翻并细碎土块,彻底清除田间石块、瓦砾、杂草的地下茎及根等杂物,既可为团葱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又能显著减少生长期田间除草的用工量。 2 播种 2.1 播种时间 试验结果表明,从采收时(5 月上旬至 6月上旬)到次年的 3月均可播种,其中 69 月是最佳播种时期。随着播种时间的延迟,产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2 播种方式及播种密度 条播或穴播都可以,但条播速度快,利于增加密度,也利于今后的田间管理。 用
3、条锄或薅锄开沟,沟深 1015 cm,行距 2025 cm,株距 1015 cm,即 667 m2种植 17 000 33 000 株。播种时最好将芽眼统一朝上,以利出土迅速和出苗整齐。施入基肥后覆土至平。 2.3 施足基肥 每 667 m2施充分腐熟有机肥 1 0001 500 kg,三元复合肥 1015 kg作基肥,保证苗期生长所需养分。 3 田间管理 3.1 中耕除草 出苗后当地上部高达 1015 cm时用条锄浅中耕并除草,整个生育期除草 23 次即可。 3.2 追肥 苗齐后 667 m2撒施尿素 1015 kg作提苗肥,鳞茎分化至分蘖初期667 m2撒施三元复合肥 2025 kg,促进
4、鳞茎分化与膨大,施肥后进行浅中耕,尽可能用松土覆盖肥料,或者选择雨天施肥,或者施肥后及时浇水,尽快将速效肥溶入土中,减少挥发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3.3 水分管理 加强水分管理是团葱获得高产的关键,每次追肥结合浇水进行,随时保持土壤湿润,谨防干旱。鳞茎膨大期浇一次透水,增产效果显著。 3.4 病虫害防治 目前尚未发现团葱有病虫害发生,但从团葱的植物学分类进行推理,感染大蒜锈病的可能性很大,因此规模化栽培时预防措施必不可少。 4 适时采收 叶片变黄,假茎未枯时是团葱采收的最佳时期。采收过早,水分含量高,产量低,品质劣,商品性差,效益低;采收过迟,假茎枯烂,鳞茎散落,增加收获工时量,增加生产成本,
5、降低栽培效益。 5 试验结果 2012 年 6月 6日,我们在威宁县哈喇河乡发沙村梨园组董国军的地块进行抽样测产,采用蛇形取样法,取样点 3个,测产总面积 15 m2。 结果表明,团葱分蘖数为 1118 个,平均 14.3个,平均单株质量70.15 g,平均单粒质量 4.91 g,最大单粒质量 22.6 g,折合产量为 1 871.60 kg/667 m2,生育期 254 d。 从生产示范田间情况看,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块,特别是加强水分管理的地块,生长势较强,分蘖较多,有的超过 20个,鳞茎较大,同时粒也大;反之,水分不足的地块,生长势较弱,分蘖少,鳞茎小,同时粒也小。 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团葱虽然较耐旱,但要实现较高的经济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水分管理。 6 结论 团葱的适应性较强,对土壤的要求不甚严格,在威宁境内海拔 1 3002 700 m地区均可以种植,其中水源方便或土壤较湿润的地块产量较高。 由于团葱生育期较长,可以采用分带种植法,这样可为接茬作物留下足够的播种空间,以利间作其他作物,合理安排轮作换茬,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团葱是威宁新引进种植的蔬菜种类,目前生产规模较小,产品尚未在市场上打开销路,若要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必须首先与市场实现全面对接,采取订单生产模式,以免产品滞销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