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台播音员怎样提高播音水平摘 要: 从国家级到省级再到县级都有着自己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播音员也就成了这个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就重点对县区台播音员的播音水平做一分析,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县级台播音员由于受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大多没有克服四种情况:第一情况是改习惯;第二种情况是系统专业训练少;第三种情况是自我要求不高、对稿件基调把握不准确;第四种情况是心理素质不够好。 关键词: 县级播音员; 普通话; 播音水平 中图分类号: G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50-01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高层
2、次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电视作为信息传播手段之一,自然要求也不会低,我们可以对比下,打开电视或收音机,一个省市台播音员和县级台播音员给人的第一感觉总觉得哪里不一样,总感觉县级台播音员有些地方缺点什么,没那么顺耳。我分析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应该是县级台播音员由于受环境、机会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大多没有克服以下四种情况。 一、改习惯 电台、电视台播音员的工作用语是普通话。普通话要想运用得自如,说得规范、流利,就必须养成生活中说普通话的好习惯。但县级台的播音员大多来自农村,一方面,从小在乡音呵护中长大,走上播音岗位后跟乡亲父老说普通话觉得难为情;另一方
3、面,方言区的百姓对普通话有着天然的排异性,本来土生土长,突然讲起了“洋”话,看不惯也听不惯。这种思想障碍和环境障碍,虽然随着国家推广普通话步伐的加快而有所削弱,但根本消除还有待时日。受此影响,县级台播音员只能是上班讲普通话,下班讲家乡话。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到了话筒前,轻则音节间过度不自然,听起来生硬、不流利,重则调值不准,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色彩,尤其是遇到谈话类节目或脱稿类节目更是漏洞百出,乡音毕现。在县级台工作要想不辱使命,就必须勇敢地冲破思想和环境的障碍,将良好的语言面貌展示给父老乡亲。 二、系统专业训练少 播音员播讲的节目是通过传输设备,利用电波进行传送的。所以,要求播音员的声
4、音应该是集中、均匀,对比适度,纯净度高。县级台播音员大多没有上过播音主持类专业学校,走上播音岗位是因为对播音工作的热爱。然而,做好播音工作光靠热情是不够的,必须经过科学的吐字发声基础训练。一个演奏家能够在舞台上演奏出或低回委婉,或高亢激昂的乐曲,是因为他们经过了单调乏味的弓法和指法的基础训练,一个好的演员之所以能够得到鲜花和掌声也是因为他们冬三九、夏三伏,苦练唱腔和手眼身法步的结果,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说到播音员,要想胜任工作同样需要细心揣摩播音吐字发声的要诀。不厌其烦地进行吐字发声训练。这种训练虽然没有高难度的形体动作,也不需要大起伏的面部表情,更不追求余音绕
5、梁的震撼效果。就连发音范围也只是自然声区。但正是由于不附加任何表现手法,传情达意的难度就更大,吐字发声的细腻程度要求就更高。 播音训练是严格的,从呼吸控制,口腔和喉部控制到共鸣调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别看发音气管长在自己身上,不耐心修炼是断然找不到正确方法的。我觉得修炼的途径有二:一是学习专业书籍。播音理论是播音前辈们经验和智慧的结晶,用理论指导专业训练,可使我们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抓住和用好上级台组织专业培训的机会,不但细心倾听老师教授的发声吐字方法,还要把自身存在的毛病亮给老师,请老师“对症下药” ,为自己制定具体的学习方案。三是做个有心人,在工作实践中慢慢摸索和模仿,从一种很正
6、规的字正腔圆到回归自然的自然过渡,切忌急躁,用心学习,发声吐字训练是艰苦的。练发声“a o e i u”喊个没完,练口操,饶舌、转唇酸痛难耐,练绕口令,音节拗口,口水难禁,而且这些无内容、无情节,引不起丝毫兴趣,让业外人看了发笑的练习,还必须天天练、月月练、年年练。播音老前辈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言训:一天不练口齿慢;两天不练减一半;三天不练瞪眼看;四天不练门外汉。足见每天坚持练习吐字发声是何等的重要。 三、自我要求不高,对稿件的基调把握不准确 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播音作品,还有对整个文章基调等整体的把握。播稿件不比演奏音乐,音乐五线谱上每个
7、音符都标在准确的位置上,乐手只需按谱子来就能够演奏出或高、或低、或强、或弱的乐曲来,播音员读的稿件则不然,从字面上看每个音节都没有长短之分,也没有轻重之别,播音语流中音长、音高、音强、音色的变化都需要播音员根据对稿件的理解,按照表情达意的需要即时设定(而构成播音语调)的。因此,第三情况比前两种情况的要求更高。我们看到许多这样的人,平时说话交流普通话规范、流利,声情并茂,但一读起稿件来就失去了语言风采,听起来根本不像播音的味道。这说明播音对语调有着特殊的要求,往往在县级播音员会忽略这点,只注重播音的音色和技巧,忽视了稿件本身的内容表达,有这种错误的认识, “只要我完整的读完稿件就行了,怎么理解是
8、听众或者观众的事情” ,其实,这都是县区台播音员对自我要求不高造成了。在县区台,因为覆盖面小,收视率低的问题,往往节目播出之后很少有观众听众返馈意见,播音员听不到负面的声音,基本都是赞扬之声,久而久之也疲于这种一成不变的播报方式了,总认为好与坏都是一个样,没多少人来关注这个事情。 我们知道,普通话的每一个音节都有自己的音调,但播音基调决不是众多音节声调的简单相加。在处理若干音节组成的句子乃至稿件中,除了掌握好停延、重音、语速等节律类问题,还要掌握好变调、变声、儿化等音变类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许多专业书籍都进行详尽阐述,我们必须学深学透、找准感觉,这里不再赘述。我要说的是即使上述问题都处理好了,
9、还是不可能解决语调的全部问题,以为上述问题仍然覆盖不了一份具体的稿件中的所有音节。那些既涉及不到变调、轻声和儿化,又涉及不到停延和重音的音节,应当处在整个语句音调中的什么位置,也就是说在不改变音节调值的情况下,按照波音语调的高低、强弱,应当把这些细节放在整个语调中的哪一个区位,这同样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这往往是一个听起来播音味道不正的重要原因。我总认为,在播音员心里应该有一个“五线谱” ,如何把一个个音符(即音节)合理布局,使其成为美妙动听的乐章,除了服从于表情达意的需要,还要考虑到约定俗成的因素。大台播音之所以听起来每个句子都那样合适,那样无可挑剔,就在于他们在汲取了播音理论足够的营养的同
10、时,也遵循了播音实践中的潜规则。 四、心理素质不够好 有很多人与人交流对话时候,自然流畅,一旦面对话筒镜头就语塞,做为电台,电视台播音员,首先要克服话筒前的紧张心态,如同面对熟悉的人,娓娓道来,不慌不慢,这样,你学习的一切专业知识技巧才能用的上和发挥出来。要想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无外乎这几种方式,第一是多在人前说话,我们大部分县级台新闻节目等都是采取录播的形式,播音员对着提示器就可以完整无误的录制节目达到完美,但很少面对更多的大众去说话,所以一旦县级台播音员主持现场节目就出现问题了,首先心里障碍难以克服。所以第一种方法就是多在人前说话,多多交流,可采取转述故事的方式强迫自己练习语言组织能力等。第二种方式是自我调整呼吸,往往人在紧张时候,深呼吸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紧张感。第三种是增加自信,紧张的根源在于不自信,很多县区台播音员认为自己身在小台,没办法和人家大台播音员比较,产生这种不自信的情况,不自信往往就紧张,就会慌乱,所以只有信心满满,才能胸有成竹。 其实所有从事播音工作的人都应当正确认识这四种情况,只是相对于县级播音员要较为明显一些,只要县区台播音员能找到自己合适的方法,逐步去克服以上几点,相信水平自然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