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及其驱动因素.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60445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及其驱动因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及其驱动因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及其驱动因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及其驱动因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及其驱动因素【摘要】尽管中国开始并不情愿参与 PTA,现在则是区域贸易协议的积极参与者。中国的 PTA 政策是追求经济发展和地理政治目标的工具,动机则是多元的,其中混合了经济和政治的因素。 【关键词】PTA 中国贸易政策 东盟 一、前言 1980 年以来东亚经济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的,它对全球 GDP 的贡献率从 16.3%到 2011 年的 26.9%,而同期东亚的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量的份额也几乎增长了三倍,由出口井喷式的增长带动了东亚一体化的发展,这种发展不是由制度而是由市场引导的。 1990 年以前,中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态度是消极的,这种情况在1990 年随着一种新

2、形式的一体化的出现而发生了变化,新形势的一体化即特惠贸易协议(PTA,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 。东亚国家对特惠贸易协议的兴趣与日俱增,纷纷调节了各自的贸易政策,中国也不例外。经历了 1997-98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更积极的一步,包括加入一体化组织和建立新的一体化。2000年中国开始了双边贸易协议谈判进程,这几乎违背了在这之前中国全身心支持的多边贸易谈判。尽管是后来者,中国的脚步依然很快:至 2012年,已经开启的 25 个特惠贸易协议谈判中已经有 12 个协议被签署。而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中扮演的角色是一个争论的热点:一是认

3、为中国2是东亚一体化的鉴定支持者,而另一种看法认为这些协议大多数是由政治驱动的,不会加强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联系。不管怎么说,作为在东亚地区中的最大贸易国家,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其对新东亚一体化的积极政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一体化政策的动力和前景 国际上有一种观点试图解释中国 PTA 的快速发展,这种观点认为 PTA是作为一种达成政治目的经济手段,这种政治目的具有两面性:为邻国提供了保证机制,和在东亚区域中提高自身的领导竞争力。 第一种性质在中国的交易模式中就可以体现出来,中国同欧盟和美国常年保持着巨大的顺差,同时和邻国如韩国、东盟国家等保持着长久的逆差。尽管同东盟国家在协议签署前就存在贸易逆

4、差,中国仍然与其签署了早期收获协议,单方面降低了东盟农产品的出口关税,这样东盟在打入中国市场时就可以处在优势的地位。中国没有利用自身经济上的优势给小国在农产品部门上施加压力,而是在中国-东盟 PTA 协议上做出了让步,使东盟国家从中获得了不小的经济益处。这种让步被看作是减轻东盟国家对中国崛起和廉价商品来带来负面冲击的担忧。 关于第二种性质,没有在中国 PTA 讨论中的美国对中国的自由贸易协议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认为中国战略旨在降低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也有人认为中国加入东盟是对 2000 年日本同新加坡签署 PTA 协议的回应。可以认为,中国版本的东盟 10+1 发展速度超过韩日是因为中国急

5、于利用它作为加强在区域中领导地位的垫脚石。 然而,把中国 PTA 看作是政治决策的产物未免有点夸大了政治在制3定决策进程中的作用。虽然一些协议是假借研究的幌子以地理政治学的基础上发起的,一旦实际谈判开启,PTA 也就作为了双方投入到各自的经济议价中的存在。这种“先赞同,后谈判”的谈判模式明显体现出了贸易谈判的双重性,政治色调和经济层面。此外,协议开始只包括了货物贸易,而后发展的越加综合。如果政治因素占主导地位,那么中国在扩大协议范围到货物贸易外的其他领域则应该表现的很犹豫。然而签署的大多数协议的谈判并没有在货物贸易上达成一致后停止,而是很快的延伸到了服务和投资商,比如中国-新加坡 FTA。在最

6、近的 PTA 谈判中,中国在协议中也加入了一些 WTO 附加条款如环境保护和劳资标准。此外,北京方面决定同日本开启 PTA 谈判,这点可以说明两国经济间的互相依赖很有可能超过其他方面如政治、安全上的阻碍。因此可以说,政治安全引导中国选择 PTA 伙伴国的说法并不是很有说服力。 国内方面,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成功的将中国加入到了国际市场中,数年来保持了两位数的经济发展速度。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崛起起到了相当的作用,贸易政策的改变,如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态度,在这里则不能不考虑中国改革对 PTA 的推进作用。 中国的政治现实也表明同中国国内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和影响力是有限的,首先,中国缺少一个强劲的

7、社会团体,而现存的利益团体的影响力相当有限,而且是非正式的。因此,国内反对 PTA 的声音几乎很快就被压制,所以中央政府推进其政策几乎没有阻力。而且,尽管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政府仍然将会控制住贸易政策的制定,并维持经济发展政策的首要地位,因此中国对 PTA 的政策态4度仍然将是积极的。 三、总结 总之,尽管中国开始并不情愿参与 PTA,现在则是区域贸易协议的积极参与者。中国的 PTA 政策是追求经济发展和地理政治目标的工具,动机则是多元的,其中混合了经济和政治的因素。在未来,中国将会继续投入到双边贸易协议的谈判中。首先,中国需要制定更详细的 PTA 政策方针,有计划、有

8、步骤合理的进行。其次,提高 PTA 谈判能力。我国区域贸易协议谈判经验不足,应尽早组织 PTA 谈判部门,对战略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三,中国需要加强多边 PTA 的建设。最后,扩大 PTA 选择对象的范围,不仅局限于亚洲而扩大到南美、非洲等国家。 参考文献: 1蒋旭华,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和展望J.商业时代,2009. 2陆建人.论中国的区域合作政策J.当代亚太,2005. 3李俊久,陈志恒.试析日本的 FTA 战略:现状、问题与前景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 (2). 4赵晋平.中国 FTA 战略日渐清晰J.?望新闻周刊,2005. 5刘重力,盛玮.中日韩 FTA 战略比较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