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的艺术收藏 20 世纪初,美国胜家公司的继承人罗伯特?斯特林?克拉克来到欧洲,他在众采纷呈的艺术界,找到了他毕生的兴趣所在。他以敏锐的眼光收集了一批囊括多种画派代表作的 19 世纪绘画,并成为美国克拉克艺术馆的创始人。今天“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来到上海博物馆,展期至 2013 年 12 月 1 日止。我们若前往欣赏即可了解这位为艺术事业奉献毕生的传奇先生。 克拉克先生对艺术收藏有极好的眼光,还精心组织一支科学考察队,曾在 19081909 年间带领他的队员穿越中国大西北,对中国北方的地理、气象、生物、民族志等多个学科的研究作出科学调查,为的是
2、以严谨的态度深入黄土高原的腹地,他和他的考察队非但没有从中国带走任何出土文物,还对所经地方的村民提供过一定的医疗救助。我们不禁要思考,相比斯坦因等人因引发文物所有权问题争议而备受大众瞩目,克拉克考察队纯粹的动机和公益性质让人十分钦佩他的眼光和才学。那么,下面就为读者来深入鉴赏西方绘画的与众不同。 1909 年克拉克的中国之旅结束后,他辗转于欧洲,开始了自己 的艺术收藏。他在巴黎遇到了与他志趣相投的女演员弗朗辛?克拉里,两人于1919 年结婚。之后,这对夫妇一直致力于艺术品收藏。他们引以为傲的收藏品包括绘画、雕塑以及从文化复兴到 20 世纪早期的装饰艺术,其中2尤以 19 世纪法国印象派绘画为人
3、称道。 克拉克先生一直计划为两人的藏品建一个永久的存放之所。1955 年5 月 17 日,克拉克夫妇在马萨诸塞州威廉斯敦创建的博物馆,即克拉克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次年,克拉克先生与世长辞,享年 79 岁。他们夫妇的遗骨被一起安葬在克拉克艺术博物馆大门旁的花坛中,继续守护着倾注了他毕生心血的艺术品和亲手建立的博物馆。其实,美国私人艺术馆的收藏自建立起,艺术馆内的藏品就在法律意义上,已经不属于收藏者本人私人财产,而是由艺术机构来管理与运作。 本次不远万里来到上海博物馆的克拉克艺术馆精品,是由该馆艺术鉴赏师精心挑选,通过深入而有趣的介绍,使读者能在亲临之前或之后,有意想不到的准备和见解。 追逐光与
4、色 巴比松派画家,是以描绘 19 世纪法国乡村风景与田园生活闻名,展览的第一部分以巴比松画家的风景画开始,巴比松画派是在印象派之前产生的。当看到法国画坛革命的领军人物柯罗、米勒、卢梭等巴比松画家的经典作品时,印象派大师雷诺阿曾说过:“自然之中,决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 ”正是这种对光的痴迷和笃信,使得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得不停留在“瞬间的印象”上,即在瞬刻之间把握对事物的总体认识。于是,对“光色瞬间”的捕捉成了他们穷尽一生的创作主题和绘画特色。 在西方古典艺术中,风景画一直扮演着次要的角色,但是工业革命3的到来为其带来了转机。1
5、9 世纪现代城市的扩张使城市居民对宁静的田园风光产生无尽的憧憬。这样的原因促使柯罗、米勒、卢梭等巴比松派画家离开画室,到乡间描绘他们看到的自然风景。巴比松派画家并没有固定的绘画风格,但他们热衷于户外写生和表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风景的光影变化。 很快的,一群年轻的画家,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等,加入巴比松派画家追逐光影的行列。这些后来被归属为“印象派”的画家们以记录光线带来的视觉感受为首任,以迅疾奔放的独特笔法捕捉稍纵即逝的光线。厚重的笔触往往在画布上产生粗糙的肌理。印象派画家将新兴的光学理论应用于绘画,直接在画布上混合纯色颜料,让观众的眼睛去做光学混合。 实际上很多印象派画家都是学院
6、派出身,有一些甚至到晚期回归古典主义;而学院派画家也曾试图开辟新的艺术道路,尝试符合时代趋势的绘画题材。大多数印象派画家不仅钟爱自然风景,也对城市景观情有独钟。他们把工厂、铁路、咖啡馆以及其他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事物纳入自己的绘画范畴,打破了传统意义上风景画对题材的限制。 传统与创新 可以说,19 世纪法国画派的重要革新是将画布带到野外进行写生,而展览中将画家一生的作品作了整体展示,大家都知道印象派的画家莫奈出生于诺曼底海滨, 象鼻山峭壁是他不成熟时期的作品,他当时非常想成为专业画家,布丹是莫奈的启蒙老师之一,他教导莫奈一些绘画技巧,他告诉莫奈要“走出画室,描绘天空” 。 4有趣的是 19 世纪
7、的法国政治、技术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剧变带来的结果之一,是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了解这段西方艺术史的人会发现这个时期充斥着各种专有名词,包括写实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日本风、东方主义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派别是后人以绘画题材及其背后隐藏的艺术理论来界定的。事实上它们的产生伴随着互相交流和影响,很多时候界限并不明确。 绘画设计是现代艺术的诞生,传统与革新是指旧的学院派与新的印象派结合在一起展现。以描绘裸女的主题来讲,在西方艺术史上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风格完全不一样,布格罗画的裸女是学院派风格,从题材和技法上偏保守,但也画得很经典。画面完全遵循学院派的绘画标准,描绘得非常细致,细节要非
8、常到位,不能有明显的笔触,整个画面要非常光洁。 而雷诺阿曾画的一幅裸女,非常不一样,充满现代感,从光线到室外的大气,仿佛可以感觉到微风吹拂她的头发。画中的裸女是雷诺阿1881 年在意大利旅行期间画过的一位模特,当时是他的情人,后来成为他的妻子。据传言说是雷诺阿在意大利那不靳斯的一个小船上露天画的。非常有可能这张画也是在画室中完成,但是画家的技法已相当成熟,所以看上去也真的像是在室外画的。 19 世纪的法国画家自然是幸运的,他们亲历了欧洲艺术史的重要时刻,在这期间,当人们还未来得及感慨一位巨匠的陨落时,又一颗新星早已冉冉升起。在赞叹过往大师的辉煌成就同时,又不得不?欷人生的匆忙而逝。克拉克艺术馆
9、收藏的这些画作展示了 19 世纪同时存在的不同画5派的作品,这也正是当时法国艺术界的真实面貌。学院派画家以他们精湛的绘画技艺、对至善至美的追求以及史诗般的古典主题为当时的观众所称道,然而当这种风络的摄影术出现后,受到挑战,被批判为跟不上现代社会的步伐。印象派被誉为现代绘画的开端,如今深受观众青睐。 19 世纪法国的日常生活 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在 19 世纪保障了中产阶级的财富和社会地位。过去一直是贵族专利的艺术和高雅文化终于成了这个新兴阶级也有能力消费的事物。富有的中产阶级开始为自己与家人订制肖像,而扩大的潜在客户群以及艺术商和艺术评论家的活跃也为画家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促使他们开拓创
10、新、迎合新的需求。 现代化的巴黎为它的居民提供了各种新的消遣方式,如咖啡馆、剧院、酒吧、赛马场。这些场所不仅深受中产阶级喜爱,也吸引了以现代城市发展轨迹为绘画题材的印象派画家。我们在大量的印象派画作中都可以看到中产阶级在这些场所中的身影,最著名的大概要数雷诺阿以剧院包厢为主题的作品。 在当时,中产阶级十分执著于理想化的家庭生活。在一个家庭中,负责为家人提供经济来源的父亲是家中主宰,妻子应该依附于丈夫,在家料理家事,不应外出工作。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中产阶级主顾订制的肖像画中,女性总是以在家中做针线活的形象出现。很多画作还经常巧妙地将女性隐喻为鲜花。 新旧作品的集合是展览的最后一部分。近物画是从古
11、罗马时代就开始描绘栩栩如生的静物,类似题材的静物画有不同画家所作,有雷诺阿、6马奈、莫里索等,跟杰罗姆一样的学院派之类的画家非常不同的是用非常大的笔触同样来表现静物,雷诺阿和马奈的瓶中的百叶蔷薇是代表印象派画家描绘静物画的特点,他并不是非常科学严谨有一套理论知识来引导他,是表现静物在光线下的效果。所以,当我们静静地、耐心地来欣赏这些富有笔触而难得一见的绘画时,我们也要带着尊重和思考来欣赏他们,以及珍视收藏者的友好。 (本文所有藏品均收藏于美国克拉克艺术馆) 编辑:沈海晨 象鼻山峭壁 (布面油画) (作于 1885 年) 【法】克劳德?莫奈(1840-1926)作品。 印象派最著名的画家莫奈最
12、好的一件作品。1885 年,当时莫奈已经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画家。 象鼻山峭壁所画诺曼底海滨是一处著名自然景观,离莫奈童年的故乡勒阿弗尔港不远。莫奈经常回到这个区域写生,仅 1885 年的 10月到 12 月间他就创作了约 50 幅以诺曼底海滨为题材的作品,这件象鼻山峭壁便是其中之一。作品的主题是由芒刺般的峭壁和人尽皆知的弯拱构成的“阿瓦石门“,莫奈的几位导师:尤金?布丹、约翰?巴托尔德?荣金德和居斯塔夫?库尔贝,都画过象鼻山,而莫奈此作的构图是前所未见的,他挑选了一个可能需要涉水才能到达的写生地点。为了捕捉晨光投射在峭壁上那转瞬即逝的光影,画家需要连续几天在固定的地点等候,并在太阳升到合适角度的很短一段时间里奋力作画。这种作画方7式成就了莫奈成熟时期的典型风格。 牧羊女:巴比松平原 布面油画(作于 1862 年) 【法】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作品。 米勒作为巴比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牧羊女是他最喜爱的题材之一。在这幅作品中,一位牧羊女把羊群交由她的牧羊犬看管,自己专心地编织着一只羊毛袜。生活在巴比松的米勒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并画下速写。然而,有证据显示这幅画是米勒在画室中循着记忆、经过精心构思所作。以织袜子的牧羊女为前景、羊群为背景的画面不单纯是米勒日常所见,也包含了他对宁静的、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