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葬礼中的和谐精神.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61592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西族葬礼中的和谐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纳西族葬礼中的和谐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纳西族葬礼中的和谐精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纳西族葬礼中的和谐精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纳西族葬礼中的和谐精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纳西族葬礼中的和谐精神摘要:基于丽江玉龙县黄山镇南溪村田野调查的一点认识,通过反映纳西族丧葬文化在南溪村这个小背景下的图景,发现葬礼的方式、程序、过程及其过程中的娱人因素等,表达生者对死者怀念、祭奠的同时,始终渗透着一种和谐精神,这种和谐精神促进了民族认同、社区稳定、人际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纳西族;丧葬文化;和谐精神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41-02 一、葬礼的大概情况 案例一:旦前村和尚勋老人葬礼(火葬) 调查时间:2010.7.202010.7.21 地点:旦前村 调查方式:观察、参与、访谈 葬礼大概程序: 1.压寿:丧主

2、家偏房火塘边,同族中年逾 60 岁的老人轮流坐在哪里。2.杀鬼迎客:灵棚前两位东巴进行的一种仪式,每有亲戚到来分别从两边操着长竹柄铁铲样的工具,念着杀鬼并做着杀的动作,以杀死跟随亲戚们的到来而来的恶鬼。女亲戚临近祭桌哭并到灵前下跪;男亲戚作揖,得到孝布缠头后离开。整个过程,孝子们要在旁边答礼。 3.跳唱“喂蒙达”:正式葬礼前一天 20:00 时许开始跳唱,内容大概含三部分:劝子孙节哀,诉说照顾病人及治丧的一些情况,引领死者的灵魂与祖先团聚并和睦相处。 4.给安慰钱:出殡当天,亲戚相互给钱,以示失去了亲人后的彼此关心。 5.敬乡里:出殡当天村里人很受重视,席间、起灵前、墓地孝子们要轮流敬烟。 6

3、.葬前预备程序:(1)逝者儿子手持引魂幡带路、一长者端祭品、两个杀鬼东巴护送、村人跟随直奔火葬场,先祭山神,再到火葬点砍和摆放木柴;逝者的儿子放火葬用的第一块木柴,再是负责火葬的人、村里人;村中每一户都要带来一根火葬用的木头。 (2)下午三时许,由人领唱大家围着火塘跳唱“窝热热” 。 7.葬礼:下午四时许,主持人示意停止跳唱,准备起灵,村里的男人们一手握着棺板一手拿着主人敬上的烟,在领唱者的带领下,唱着极高亢、粗犷的调子;在村边,孝男孝女跪成一溜,棺木从他们头顶抬过(做三次) ,称为“过桥” ;到达坟地,给抬棺者逐个敬烟、敬酒;家族长辈领着死者的儿子祭山神,尔后由死者的儿子点燃火葬柴木;将死者

4、彻底火化,并用完所有的柴薪。火葬后骨灰留在原地。据说有两个家族(关系密切,初为一个家族)的逝者在此火葬场火化。 据和尚勋老人讲,在纳西族听到牛角声,就意味着有人去世,宗族人一起聚集到去世者的家中,按照从亲到疏的原则先后戴孝布,并开始守灵。口含是非常重要的,未能及时放口含:逝者不能顺利返回祖先居住地和祖先团聚;对逝者的后代不利。 案例二:满下村和国模老人葬礼(土葬) 调查时间:2010.7.24 地点:满下村 调查方式:参与、观察、访谈 葬礼大概程序: 1.挖墓。挖前祭祖。该家族的墓地共分三层,从最上层右边起,葬者辈分依次越来越低,同一辈的人埋葬在同一层。祭奠的程序是:祭奠者在每个坟头前铺上松针

5、,点燃三炷香,依次摆放豆腐、鱼、蛋、米饭、肉、汤、茶、酒,并告诉先前逝去的人有一个同伴要来了请他们和睦相处;现在献上祭品,请好好享用,保佑子孙后代平安等吉利话。 挖墓。祭祀结束后挖墓。该族人中每一家来一人挖墓,挖第一撅头没有特别的讲究。在墓坑内旁边的中心挖了一个放千年灯、万年油的小洞,又在墓地底正中间挖了一个放千年水的小洞,墓挖好后,一位老人用一种叫做七刺果的灌木枝扫了一下墓坑。 2.葬前准备程序。祭饭:大儿子捧三根香、跟在一个端着瓦片的老人后先酒三次、茶三次、饭三次、汤三次,再祭摆在灵前的其他供品;各执事组派人一手拿一根香,另一手端所祭的饭,在灵前背对灵,饭越过肩头倒出。 敬乡里:起灵前,孝

6、子、孝孙依次向来抬棺梓的每一个村里人敬烟。3.葬礼。棺梓抬至墓地,孝子、孝孙依次给下葬的乡里敬烟、敬酒。棺梓入土过程中,长子把衣服上所背的土边绕墓坑边撒绕行一圈,意思是这是最后一次向死者告别;孝子孝孙还要向村里人磕头,并说:“您们辛苦了!感谢!” 村里人说:“平安” 。棺梓入土完备后,告诉逝去的人他们的房子盖好了后离开。 二、葬礼中的和谐精神 (一)和谐精神:民族认同层面 关于葬礼中的民族认同,大概体现在以下葬礼礼仪中: “喂蒙达”与“窝热热” 。出殡前一晚,人们要围着临时搭起的火塘跳唱一种叫做“喂蒙达”的舞蹈,由东巴或老艺人领唱,其歌词包括了引领死者的灵魂与祖先团聚并和睦相处的内容。参与葬礼

7、前,有人介绍要“跳舞唱歌”时是自豪、欢乐的神态,笔者参与和尚勋老人葬礼的“喂蒙达” ,每一句都能听见“喂蒙达”三字,寓单调中显古朴;歌声如哭,带着些许豪气、粗犷,很洪亮,显示了集体的力量。 告别歌:东巴传人满中村的和万里老人演唱,和继全同学(西南大学在读博士,纳西族)翻译,歌词如下: “舒”氏族的女人你啊, 要回到舒氏族的居住地。 您的三代男祖,四代女祖,都会来迎接您,您的父亲,母亲回来接迎您。 您的前面有三条路, 上面一条是鹿和山 驴走的,您别走那条路; 下面一条是箐鸡和雉鸡走的, 您别走那条,您要走中间那条。 您要踩木木折, 踩石石碎地前去。 您的父系、母系、亲戚,儿女、侄儿,侄女,孙儿孙

8、女都送您。 您一定要回到三代男祖、四代女祖那里。 口含:前文已叙,不再赘述。 (二)和谐精神:社区稳定层面 笔者参加的两个丧葬仪式中,这个层次的精神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每家出一根木柴(火葬)和族中每家去一男子挖墓(土葬) 。在旦前村和尚勋老人的火葬仪式中,笔者看见不断有人从四面八方肩扛木柴到达火葬场:村中每一户都要出一根木柴,因为木头多,即使天下雨,死体也一定会烧尽。在和国模老人的土葬仪式中,于出殡当天早上才开始挖墓,家族中每一家主动去一名男子帮忙挖墓,整个过程中,挖墓、伐木(两小截放在墓上的两边,一大截放在此层和下一层墓地的隔边上) 、背石头(墓冢的地面部分要用石头垒成方型)同时进行,

9、大家齐心协力,下葬前的准备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村人在葬礼中得到特别的礼遇。不管是土葬还是火葬的村子这一点都是相同的。治丧期间,孝子、孝孙排队轮流向扶梓者敬烟至少有三次:席间、起灵前、抬至墓地后(在墓地不仅敬烟,还有酒) 。丧葬后的第二天,孝子孝孙要向执事人、村里人一一拜谢。和国模老人的葬礼上,起灵前敬烟时一位村民的情况:最初接到烟别在耳后,很快拿在手里,眨眼之间手里拿不下了,只好又拿出一个空烟盒装,瞬间空烟盒也装不下了;棺梓入土后,孝子孝孙还要向村里人磕头,并说:“您们辛苦了!感谢!”村里人说:“平安” 。 族人同在一个火葬场或同一块墓地。旦前村和尚勋老人火葬的火葬场,和继武同志告诉笔者,同一

10、宗族的人都要在这里火葬,先人们骨血融在一起,彼此不分,每逢祭祖,大家聚在一起,祭奠共同的先人。 (三)和谐精神:人际关系层面 亲戚互相给“安慰钱” 。两个葬礼中,笔者都看见人们相互给“安慰钱”的情况,你死了叔叔,她死了舅舅,大家互相给些小钱,再聊一聊,互相安慰,这对和谐人际关系有一定帮助。 纳西族人的人际关系网大。 纳西族人的亲戚队伍非常庞大,例如表亲的表亲;嫁出去侄女的本家的家姑、叔、伯等都是应该参加红白事的亲戚,总之,只要沾一点亲都应该参加红白喜事的。以满中村和秀花老人葬礼为例,和秀花老人是满中村人,本人又嫁到满中村,夫家情况:有两个女儿,一个早丧,一个嫁到小南溪村;有两个侄子,一个未成家

11、,另一个有一个姑娘一个儿子,姑娘嫁到满上,儿子的媳妇是满上的姑娘。娘家有三兄弟,大兄弟有两个女儿,一个嫁满下,一个嫁小南溪;两个男孩,一个尚小,一个上门到大杨镇。二兄弟两个女儿,一个嫁满下,一个嫁小南溪。三兄弟尚小。由这些情况可知,和秀花老人葬礼的亲戚在纳西族中不应该算是特别多的。和秀花老人葬礼各村“人情”的家数:小南溪 18 户,文平 11 户,拉市 3 户,白华 1 户,高龙 17 户,鲁旬 1 户,放牛坪 8 户,满上村 31 户,满下村 37 户,太安 8 户,天红 19户,金龙村 40 户,五竹比 1 户,长水 1 户,鹿子村 52 户,旦都(旦前旦后两村)46 户,行木龙村 16

12、户,吉子 16 户,本里课 1 户,高美 1 户,文华 1 户,东界词 1 户,汝南 7 户,自汉昌 2 户,大杨镇 7 户,不知名村 12 户,满中村 27 户,吾独 1 户,六子 9 户。参加何秀花老人葬礼的村庄共有 29 个(含一个村未具村名) ,共有户数 395 户,其中南溪村共有 244 户。又据南溪村前村主任和继满讲,南溪村八个村民小组户数分别为满中村 36 户,满下村 56 户,满上村 38 户,旦都 95 户(旦前 56 户,旦后 39 户) ,鹿子 66 户,文屏 26 户,金龙 56 户,合计共有 373 户。南溪村参加和秀花老人葬礼的户数占总户数的 65.42%;参加何秀

13、花老人葬礼的共有户数 395 户,而整个南溪村仅有 373 户。南溪村人际关系之和谐,纳西族人人际关系网之大,可见一斑。责任编辑 王晓燕 满中村村民,云南大学纳西族研究基地工作人员,兼做南溪村的村志工作。 把银(男九个,女七个) 、米、茶放在即将咽气者的舌头下。 收稿日期:2014-03-08 作者简介:李会娥(1976-) ,女,陕西蓝田人,中级,博士,从事旅游人类学、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遗产管理等研究。 满中村 2010 年 4 月 12 日和秀花丧礼单:第一、第二本,和立勇、和四其记录;第三本和建华记录。 本文资料来源于笔者参与“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生暑期研修与田野学校”所作的田野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