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产业政府行为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62185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低碳产业政府行为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发展低碳产业政府行为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发展低碳产业政府行为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发展低碳产业政府行为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发展低碳产业政府行为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发展低碳产业政府行为分析摘 要:从“低碳经济”一词的出现引申出低碳产业作为新的发展模式。而且不断挖掘在发展低碳产业的进程中政府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着重从政府行为的责任与压力和政府行为的方式两个方面分析促进低碳产业发展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政府应积极促进建筑材料市场的低碳化转变,鼓励服务业的低碳化发展,提倡低碳技术与城市交通工具的有效结合等策略。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产业;政府行为中图分类号:F32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12)02-0057-031 问题的提出1.1 低碳经济的提出“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

2、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 “低碳经济” 、 “低碳技术” 、 “低碳发展” 、 “低碳生活方式” 、 “低碳社会” 、 “低碳城市” 、 “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不断渗透可能将为2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 20 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1.2 低碳产业的提出“

3、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 “低碳经济” 、 “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低碳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国必须抓住这次机会,在发展和减排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中国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并且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践低碳产业的先锋国家之一。2 政府行

4、为在低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碳排放量较大的国家之一,本着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已做出了庄严的承诺:到 2020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下降 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但要这种指标性的承诺不是从国家层面上发出就可以实现的,同时还需要全国人民之力。2.1 发展低碳产业的政府行为的重要性政府行为是我国行政部门所做出的具有强制性的规定1。在发展低3碳产业这个问题上,政府要起到先导的作用,不断对公众进行低碳知识的普及,并伴随以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众所周知,法律法规具有明示作用。对于促进低碳产业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颁布法律法规是不可

5、缺少的2。因为法律法规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企业和公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不运用法律法规约束自身行为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这样人们在日常的具体活动中,本着低碳的原则,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自觉地调解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来达到促进低碳产业不断发展的目的。并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有效地对阻碍其产业发展的不法行为进行校正。2.2 发展低碳产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责任与压力“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 “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3-5。而且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我国又是发展中国家,工业生产技术水平

6、落后,又无形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19932005 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 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 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 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 64.4%6。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另一方面,通过发展低碳产业,平衡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所不可能避免的高碳现象7。在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基础上,面对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能4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的现状,我国必须自觉地统筹国际、国内两

7、个大局,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全球挑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3 我国发展低碳产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方式3.1 法律法规的颁布2007 年 10 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30 次会议对原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节约能源法于 2010 年 4月 1 日起正式施行。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是一部更全面的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法律,对于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必将为低碳产业的发展也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3.2 配合法律实施的其它具体措施立法固然重要,但贯彻落实好法律更重要。政府不断加大节约能源法宣传力度

8、。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介,采取专家访谈、公益广告、知识竞赛等形式,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实效。开展节约能源法培训,树立先进典型,对严重浪费能源的行为进行曝光,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并抓紧制定节约能源法配套法规和标准。3.3 制定低碳排放量目标规范政府行为中科院 2009 年 11 月 3 日发布的200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即到 2020 年,单位 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50左右。报告指出,我国应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社会经5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且伴随采取较为严格的节能减排技术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以确保目标的实现,而这就必定要求全国上下,各地

9、政府有所为。3.4 大力推动低碳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培育低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企业目前已经在多个低碳产品和服务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以可再生能源相关行业最为突出。包括超临界、超临界机组技术、光伏组件技术、太阳能热水器核心技术和提升水泥余热发电效率技术等。除此之外,我国应该利用已掌握的有效的核心技术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并由此不断向其他技术领域延伸。通过技术研发,提升低碳企业的创新能力。3.5 通过新能源产业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发挥重大能源项目在扩内需、保增长和促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在当前能源供需形势出现了缓和的局势下

10、,为结构调整提供难得的战略机遇;三是加强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研发力度,并在政府和市场积极推动下与新能源产业融合,降低该产业的生产成本,并逐渐扩大其产业规模。3.6 加强低碳产业对外合作中国积极与发达国家建立友好的贸易关系并就“低碳经济”的发展达成了共识。就促进低碳产业而言,国际合作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与众多发达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集中于清洁的大气、水、交通、电力和资源保护等领域的合作,主要包括建筑能效、清洁煤(包括碳捕6集与封存)及清洁汽车。并且大规模利用风能、太阳能等的国际间的合作也在紧密进行。4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政府行为的选择策略4.1 积极促进建筑材料市场的低碳化转变中国的

11、房市从 2005 年开始就出现了房价增长过快过猛的势头,几年内,房价翻了近 3 番。各地的开发商都瞄准了房地产市场想大有作为,所以各省市都出现了很多在建建筑,这就必定会出现建筑材料市场不断繁荣的伴随效应。原本在建筑能耗中 CO2 排放量就很大,中国现阶段房产市场繁荣就更加深了这一现象。此时,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建设大国的中国更应该十分重视推广太阳能建筑和节能建筑,积极推进建筑低碳化进程。4.2 提倡低碳技术与城市交通工具的有效结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 60 多年来交通运输量和汽车保有量增长显著,未来中国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核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 。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燃料消耗增长问题也越

12、来越突出,同时还将大量的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面对不断恶化的气候和环境,交通运输领域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交通低碳化。目前,我国已加强了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相应技术的研究,并且在各个省市大规模兴建电气轨道交通,为进一步实现城市交通工具的低碳化提供了有力的现实基础。4.3 鼓励服务业的低碳化发展2003 年 5 月由阿里巴巴公司投资创办的淘宝网一经出现,把一种全新的购物理念和购物模式带到了消费者面前,随之电子商务、物流业也7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物流业的出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就物流业本身而言就是一个碳排放的大户。所以要实现低碳物流要实现物流业与低碳经

13、济的联动,通过有效措施实现节能减排,使在低碳环境下可以实现对先进的物流方式的支撑。4.4 在消费领域推广并植入低碳化概念中国的热情好客世界闻名,礼尚往来也就成为了不可缺少的沟通方式,过分简单的包装显得不够体面, “爱面子”使很多人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食品制造业的过度包装。尤其是在中秋时节的月饼市场上,天价月饼比比皆是并且屡禁不止。这些在消费领域包装材料投入的增多必定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它在加剧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社会隐患。所以应当提倡低碳化的绿色包装、适度包装,使其整个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对人类和环境不产生危害,培育消费者低碳化的消费习惯。参考文献:1岳跃.制度选择中的政府行为模型分

14、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1(2):19-22.2叶婷婷.论东莞发展低碳产业的现状与措施D.广东:东莞理工学院,2006.3王亚柯,娄伟. 低碳产业支撑体系构建路径浅议:以武汉市发展低碳产业为例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95-99.4周生力.用低碳技术打造低碳产业J.今日国土,2010(4):24.85胡彪.关于加快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技产业, 2010(4):27-29.6喻捷.低碳产业首个发展规划将发布, “两会”期间也许将讨论此问题J. 建材发展导向, 2010(1):42.7陈文婕, 颜克高 . 新兴低碳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J. 经济地理, 2010(2):200-203.责任编辑:郑德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