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何谓史学史.史学史就是叙述史学本身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历时性地研究历史学本身。2、谈谈中国史学史的任务1、清理中国史学遗产。2、阐明中国史学演进的过程。3、揭示中国史学发展的规律。3、试述中国史学史的对象和基本内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国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1、史家的史学活动及其成果。2、历史观:即人们对客观历史的根本本看法和观点(历史是否变,变的方向、动力、规律等) 。3、史学思想:即人们对史学自身的认识(撰史目的、历史的作用、史家的修养、官修及私修的利弊、求真求用的关系等)4、历史编纂学:关于如何编撰史著的具体方式方法的学问,涉及到编写形式、
2、内容和技巧,有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选择、体例安排、史书语言修饰等问题。5、官方史学及其相关的制度与举措:包括关于史观建置、史馆机构、官方修史制度、官方修史活动等。同时,私家修史也历代盛行,写出了不少优秀史著,那么,也需要官私修史的利弊利弊得失的比较研究。6、史学评论:对客观历史和史学自身的评论。前者包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后者包括对史料真伪、史书体例、成就高低、影响大小的判断,还有对史家素养、史学思想、史学方法的论说。7、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史学史研究必当汲取哲学史、思想史以及历史学各门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同时也将自己的成果至于置于其他关联学科的知识系统中检验与定位8、史学
3、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史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越是在古代,史学活动越是与政治文化及其他社会因素交织一起,处于相互作用之中。1、远古的传说有怎样的史学意义?一是反映了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保存了一些历史真实。二是文字出现以后人们加工整理记载下来,成为揭示氏族社会历史面貌的重要资料。三是传说中反映出来的自然、社会、神和人及其相互关系的意识,影响了后世史家观点和史学风貌。2、夏商周三代史官的基本情况及其职能。据说黄帝时就有了史官,仓颉。夏商周三代均有史官。甲骨文中有多处“史”字,另外还有“尹” 、 “作册”等等,据考证都是当时的史官;周代史官分工很细,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春秋战国时期亦
4、有史官。后世还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之说。通过对三代史官的大量研究,我们得知三代史官至少有五种职能:一是起草公文;二是宣读文件;三是记录时事;四是保管文书;五是在宗教活动中担任一些职务。3、结合本讲内容分析中国史学的起源。在远古的传说中,就有了历史意识,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就是先民的历史意识。在卜辞金文中,有对时事的记载和对历史的追溯。卜辞中有关记载祭祀祖先的记载,包含有追寻历史的意识;金文中“子子孙孙永宝用”的观念已是明确的历史观念。4、谈谈你对“殷鉴”的认识。“殷鉴”是周初统治者提出的概念,表达了对历史的思索与总结,就是要以前朝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作为行政的借鉴与警惕。这种思索深化到天命与人
5、事的关系、民众的作用以及施政措施、政治原则等问题,形成了在天命论外壳内具有理性精神的历史观与政治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天命转移的观念。第二, “敬德”以修人事的观念。第三, “保民”的观念。第四,将“殷鉴”观念具体化:3、解释名词:“属辞比事” 。“属辞比事”“属辞”即表述史实时讲求遣词造句,注重文辞表达(一字褒贬) ;“比事”即按年月日的顺序排比史实,亦指对史实比较其大小轻重而取舍、详略。2、谈谈史书春秋 。1、体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 )2、断限:记载了鲁国十二位君主 242 年的历史。哀公 14 年西
6、狩获麟。3、内容:会盟、战争、灾异等等,是春秋时期的政治简史。4、笔法:“属辞比事”“属辞”即表述史实时讲求遣词造句,注重文辞表达(一字褒贬) ;“比事”即按年月日的顺序排比史实,亦指对史实比较其大小轻重而取舍、详略。5、特点:(1)初具编年体的雏形(2)史书的多种因素能够有机结合内容四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形式三大要素:文、史、义。“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也。 ”(孟子离娄上 )(3)以政治史为核心内容(4)简一般 10 个字。少则只有一字,最多 45 字。(5)是第一部私修史书,开私人修史之先河。3、试述孔子的史学思想。(1)畏天命而重人事的天人观。孔子
7、没有否认天命和神的存在,存在畏天命思想,但是在天人关系神人关系上更注重人事。孔子肯定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也存在尊先王,重圣贤的英雄史观。(2)历史变化的损益史观。孔子承认历史在不断变化,而变化的标准为是否符合“道” 。在孔子看来,历史变化不会改变社会根本性质,只能在某些礼仪制度上进行损益。(3)惩恶劝善的史学功用观。孔子对历史上的人物,历史事件评价采用惩恶劝善的春秋笔法,属辞比事,微言大义,“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4)讳书思想。孔子用隐讳写法寓含褒贬, “为尊者讳,为亲者輝,为贤者讳” ,如践土之盟实为晋文公招周天子与会,孔子春秋中则写“天王狩于河阳” 。(5)多闻阙疑的历史观。史学
8、方法论上孔子把握相近略远原则,同时注重史实的可靠性,有疑则阙。1、解释名词:春秋三传、 竹书纪年 、 国语 。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 ,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和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 。 左传以补充春秋史实为主,其他二传以阐发春秋义理为胜。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 16 种 75 篇。其中纪年13 篇 , 记 载 了 夏 、 商 、 周 三 代 的 历 史 , 至 周 宣 王 后 , 则 特 记 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 299 年) 。 由 于 司 马 迁 写 史 记 时 没
9、有 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约前 947 年) ,下至智伯被灭(前 453 年) 。2、分析左传的史学思想。(1)强调历史变动论。 左传记载了春秋五霸霸业、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重大历史变革事件,显示其具有历史进化论的倾向。(2)继承春秋的惩恶劝善思想。 左传采用“君子曰”的史评方式评论历史,发挥史学的惩戒功能。(3)轻天命重人事。 左传没有完全否定天命,也讲天道,认为“周礼”是社会的纲纪,但表现出对天命轻视态度,认为神“依人而行” ;还重视民心
10、向背对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的作用,体现重视人事的进步思想。(4)对世俗迷信的放任态度。记载许多预言,星占等,大部分应验不误。(5)提倡直笔著史。继承前代著史的优良传统,提倡直书实录精神。3、谈谈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历史过程的某些时期对应起来,虚构出一个金、木、土、水、火相勊的历史循环论,强调人类社会就是按照五行相勊的原理和顺序运行的,并且往复循环。黄帝为土德,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代周者必为水德。1、 试述董仲舒的史学思想。1、三统论历史依黑、白、赤三统循环 2、天意史观天决定和支配人间一切 3、君王史观君王决定国家兴亡。2、分析史记的成因。1、时代
11、原因:(1)经济繁荣(2)国家统一(3)统治者重视文化(4)历史资料的丰富与齐备。2、 个人原因:1.家学渊源(2)拜师所得(3)游历的收获(4)李陵之祸的磨难(5)效法孔子写春秋精神的激励3 试述史记的体例与内容。1、体例:“发凡起例”是指史记创立了纪传体的史书体裁。 史记分为五体: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有机结合。本纪是编年,记帝王大事;表以时间为序,用表格形式展示历史大事;书以专题形式叙述各种典章制度;世家记世袭诸侯;列传是人物传记,也记载少数民族史。2、内容:一是时间上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空间上写了当时最广阔的汉代疆域上发生的事情。二是史记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
12、各个方面。诸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交通、民族、宗教、风俗等等。三是描写了各个社会阶级和阶层。帝王、贵族、官吏、学者、游侠、农工商贾等等。4 分析史记的历史观和史学观。历史观:1、历史变化的状态和方向问题其一,认为历史变化的变化具有过程性和阶段性。其二,认为历史的变化具有变革性。其三,认为历史的变化具有从量变到质变的特性。其四,认为历史的变化方向具有类似循环的特性。2、历史变化的动因问题。其一,未彻底摆脱天命论的人事动因论。其二,杰出人物决定历史变化的观点其三,注重了经济对历史的作用。其四,认识到了地理环境对历史的作用。史学观:1、对历史作用的认识自镜、求理。2、实录的治史态度 3、
13、“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史学方法5、简论刘向刘歆父子对史学的贡献。1、整理图书的方法一是广集异本,去除重复,确立篇章。二是调整篇章,序次篇目,力图恢复原书面貌。三是校订文句,订核讹脱。四是统一书名,勘定缮清2、 七略的产生。刘歆将别录丰富化,写成了七略 。 七略是我国目录学史上现存最早的分类目录书,共分七个部分,即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3、第一部女性史列女传1、试比较史记 汉书之同异。二书相同之处:其一,都是纪传体。其二,内容有许多相同处,汉初至武帝时。其三,班固通变化,在思想上亦受司马迁的影响。其四,二书都体现了实录精神。其五,二书都关注文字表达。二书相异之处
14、:其一,体例上,一是通史,一是断代史。班汉有四种体例,去掉了世家。其二,在思想上, 史记敢于揭露统治者的黑暗面, 汉书有浓厚的封建正统思想。其三, 史记以通古今之变为特色, 汉书以详赡为优点。其四,文风不同, 史记文字跌宕起伏, 汉书文字严整。2、简述东观汉记的编修过程。1 明帝永平五年,汉明帝命班固、陈宗、尹敏、孟异等。2 汉安帝时著述场所转到东观,邓太后命刘珍、李尤、刘毅等。3 汉安帝时又命伏无忌、黄景等。4 汉桓帝命边韶、崔寔、朱穆、延笃等。5 汉灵帝命马日磾、蔡邕等。3、何谓“天人三势”?何谓“立典五志”?“天人三势”说:“夫事物之性,有自然而成者,有待人事而成、失人事而不成者,有虽加
15、人事终不可成者,是谓三势。 ”“灾祥之应,无所谬矣” , “虽日遇祸福,亦在其中矣” (汉纪卷六)“立典五志”说:汉纪序“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日通古今,四曰着功勋,五曰表贤能”。1、 解释名词:后汉书 , 三国志注 , 华阳国志 , 后汉纪 ,沈约, 文心雕龙史传 ,崔浩史狱。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帝因陈寿的三国志过于简略,命史学家裴松之为之作注,即三国志注或称“裴注” 。内容上裴松之不只注重对文义、名物、典制和地理等注释,而且更注重补足史实。他引用当时所能用的大量史籍对三国志加以注释,引用史料往往大量引用原文注明出处一般不加以割裂。做到大量补充史实、列举
16、异同、考辨真伪、发表评论,为史注类史书和史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常璩的华阳国志 :是我国保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一部记述中国古代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方面的地方志史书,由东晋常璩所著。内容记事上起巴蜀两国传说时期,下至东晋时期十六国之一成汉政权的灭亡,比较系统反映当地上下千余年的历史面貌,对研究西南地区历史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体例上吸收纪传体和编年体长处,创造性在地方志中把编年史、人物传、地理志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史著体裁。后汉纪 :东晋史学家袁宏撰,是记载东汉一代史事的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后汉纪是现存最早的有关东汉史的著作,它不但由于成书较早而最接近原始资料面貌,而且还保存了许多连
17、范晔的后汉书也没有收录的史料。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一朝从光武帝到汉献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其中纪,传由范晔编写,志由晋司马彪编撰。范晔在后汉书中创设宦者 、 党锢 、 列女等七传,结构严密,内容丰富,文字优美,注重论赞及序,史料价值很高。但缺少食货 、 文艺 、 刑法等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并且没有表,目录编排上也有不妥当之处。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出身世家大族,历南朝宋、齐、梁三代为官,为当时的著名文人、学者。文心雕龙史传:史传是文心雕龙的第十六篇。从本篇到第二十五篇书记的十篇,所论文体,都属“笔”类,是对吝体散文的论述。从史学的角度看,本篇对晋宋以前的史书做了比较系统的
18、总结,这对古代历史散文,特别是在古代史学理论上是有一定贡献的;但其重要不足之处,是未能着重从文学的角度来总结古代历史散文和传记文学的特点。崔浩史狱:也被称为国史之狱。指的是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 450 年) ,北魏大臣崔浩因主持编纂的国史无所避讳,直书揭露了北魏统治者拓跋氏祖先的一些羞耻屈辱的历史,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下令族诛,同时株连被杀的还有崔浩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和河东柳氏等北方汉族世家大族的这一事件。崔浩史狱实质上反映的是北方汉族士族地主阶级和鲜卑贵族阶级的尖锐矛盾,沉重打击了北方士族的实力。2、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大发展的表现有哪些?1、史书及史家数量大增一是史书数量
19、多,二是史家多 。隋书经籍志 :874 部,165518 卷。2、出现了不少高质量的史书。二十四史中五部成书于这一时期。陈寿的三国志 、范晔的后汉书 ,沈约的宋书 ,萧子显的南齐书 、魏收的魏书 。 (1)陈寿的三国志 。 “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2)范晔的后汉书 。(3)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不只注重对文义、名物、典制、地理的注释,更注重补足史实。他补充史实、列举异同、考辨真伪、发表评论,为史注类史书和史学的发展开拓了新途径。(4)沈约与宋书 。(5)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述晋代梁、益、宁三州地区的历史,起自远古,止于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因该地区为禹贡所记之梁州,且有“华阳黑水惟梁州”一语,故以“
20、华阳”名书。这是一部著名的地方志书,创造性地把编年史、人物传、地理志结合了起来。(6) 后汉纪:东晋史学家袁宏撰,是记载东汉一代史事的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后汉纪是现存最早的有关东汉史的著作,它不但由于成书较早而最接近原始资料面貌,而且还保存了许多连范晔的后汉书也没有收录的史料。3、开拓了许多新的史学领域(1)新史类的涌现隋书经籍志所载史部书籍,共分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薄录等十三类。为了适应门阀制度的需要,谱系之书大量出现。谱系是著录记载氏族家谱世系之史书,它主要包括家谱、姓氏学和谱学专著三部分。地理方志如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 。史注裴松之的三
21、国志注 。史考谯周古史考 。佛教史著南朝梁代僧人慧皎的高僧传 。(2)旧史体内容的拓展正史之中,范晔的后汉书首立宦者 、 党锢 、 列女与文苑之传;北齐魏收的魏书 ,根据佛道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现实,创立释老志 。4、史官设置和修史机构日趋完备魏明帝时开始设置专掌修史之官,称为著作郎。西晋惠帝时,著作郎改属秘书省,并增置佐著作郎。到北齐时修史机构有了明显的变迁,开始设置史馆修史,以宰相领之,谓之监修国史;下设著作郎著作佐郎,担任修史工作。5、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汉书艺文志未把史学著作独立分类,而是附于六艺略春秋经之后。西晋荀勖“因魏中经 ,更著新簿 ”,将书籍分为甲、乙,内、丁四部,丙部为史籍
22、专类。东晋李充所修晋元帝四部书目仍用四分之法,又将史部由第三位进到第二位。萧梁阮孝绪的七录虽用七部分类法但仍将史部紧排在经部之后,并将史部分为十二类, 隋书经籍志又以四分之法,类划图书,明文确定经、史、子、集四部。6、史学批评初具雏形: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3、试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突出特点。1、以史为政。每一政权的统治者都重视史学,用史学借鉴、歌功颂德;注重撰修当代国史。2、正统之争。一是是关于三国历史孰为正统的争论,陈寿三国志以魏为正,蜀为伪,习凿齿汉晋春秋则以蜀汉为正统。二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魏书称北方为“中国” ,南方为“岛夷” “异类” ;而宋书立索勒传 , 南齐书列魏虏传 。3、以谱
23、学为代表的门阀士族史学兴盛。选官、联姻。东晋的姓氏簿状等。4、少数民族史学及史学中的民族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少数民族政权重视史学;二是民族问题在史学中有突出反映。崔浩史狱:5、史家多为文学家。两汉史家多为经学家,该时期则史家多为文学家,如沈约、干宝、袁宏、刘勰等。6、佛道两教对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高僧传 高士传出现并有魏收魏书的释老志等。1、解释名词:史馆、 隋书 、六家二体、史家三长、 通典史馆:官署名。北齐始置,以宰相兼领,称监修国史。唐太宗以史馆为衬衫兼领职务之一,置史馆修撰、直馆等官,掌修国史,后为定帽。隋书: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
24、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一部分是纪传部分,由魏徵主编,成书于唐太宗贞观十年(636 年) ;另一部分为史志部分,始修于贞观十五年(641 年) ,成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 年) ,是由长孙无忌监修的。六家二体说:尚书 、 春秋 、 国语 、 史记等四家其体已废,惟余左传 、 汉书二家之体得以流传,即由六家演为二体,二体即编年、纪传。才、学、识“史家三长”的思想:“史才”即修史的才能、技巧等;“史学”即丰富的史学知识和史料知识;“史识”即过人的见识,亦即评论史学的观点和方法。通典:通典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典章制度史,专门记载唐以前历代经济、政治、军事等典章制度。共 200 卷
25、。 通典的出现开创了我国古代史书中典章制度史的新体例。2、列举隋唐时期的重要史学成果。1、设置了史馆并正式确立了史馆修史制度。2、完善了史料搜集工作。3、盛唐修成了八部正史。4、产生了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刘知几的史通 。5、 杜佑的通典创立了典章制度史新体例。3、试析刘知几的史学思想。1、历史及史学变化的思想。2、六家二体说。 尚书 、 春秋 、 国语 、 史记等四家其体已废,惟余左传 、 汉书二家之体得以流传,即由六家演为二体,二体即编年、纪传。3、强调实录直笔及史学的惩恶劝善作用。 史通立直书 、 曲笔 。 史通杂记下:“君子以博闻多识为工,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 。4、主张史书语言要简洁
26、明确,写史宜使用当时的语言。5、才、学、识“史家三长”的思想“史才”即修史的才能、技巧等;“史学”即丰富的史学知识和史料知识;“史识”即过人的见识,亦即评论史学的观点和方法。6、反对文人修史。4、 通典的基本内容及杜佑的史学思想。通典的基本内容:1、时限: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唐代天宝末年的历代典章制度。2、具体内容:共分为 8 大门类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杜佑的史学思想1、对社会经济高度重视。 “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 ”(通典总叙 ) 通典以食货为首,食货又以田制为先,把田制放在第一位,把赋税 货币作为重点。2、重视礼教。3、具有历史进化论思想。4、杜佑还主张重人轻天
27、,反对各种虚妄的神学史观。5、他对农民很蔑视,对起义的农民尤其仇恨,斥为盗贼。6、他重视经济、政治,对文化比较忽视。解释名词:1、 资治通鉴纲目:资治通鉴纲目 ,是朱熹生前未能定稿的史学巨著,其门人赵师渊于樊川书院续编完成,共 59 卷。内容注重严分正闰之际、明辨伦理纲常,并注意褒贬春秋笔法。2、 资治通鉴音注为校注资治通鉴之书,凡 294 卷,元初胡三省著。问答:1、试述两宋史学的主要成就。1、官方修史机构与制度更加细密、完备。史馆、起居院(专修起居注) 、国史院、实录院、玉牒所、会要所、日历所。2、出现了许多通史性的史著。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郑樵的通志3、编年体史书活跃起来。司马光的资治通
28、鉴 、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等。4、地理方志类史书大量涌现出来。如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等。5、史论文比比皆是。如范祖禹的唐鉴 、叶适的习学记言序目等。6、历史考据学成立。如吴缜的新唐书纠谬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考异 、王应麟的困学纪闻考史 、 汉书艺文志考证 、 通鉴地理考等。7、出现了新的史书体裁和体例。南宋袁枢有资治通鉴纪事本末 ,朱熹依据通鉴写出资治通鉴纲目 。2、简述资治通鉴一书的特点1、鲜明的资治鉴戒目的2、以儒家思想为指导3、史料丰富且真实可靠通鉴考异4、语言生动优美3、简论司马光的历史观(1)突出史学的经世致用作用。司马光明确提出作史之目的,是“鉴前世之兴
29、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 ,因此资治通鉴详尽地叙述历史的治乱兴衰、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影响、历代军事战争及其成败之因、历代农民起义及其原因后果,意在为统治者敲警钟、筹对策(2)主张据实直书,反对正统论.司马光认为只有“使九州为一统”的王朝才是正统王朝,分裂时期的并存政权,不可“独尊奖一国” ,而指责其余为“僣伪” ;司马光的正统观念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因素。(3)借历史宣扬“孝慈仁义、忠信礼乐”的封建礼教。他认为“孝慈仁义、忠信礼乐”是“自生民以来谈之至今”的百世不易之“道” ,竭力宣扬“礼” 。(4)竭力宣扬英雄史观。认为“国之治乱,尽在人君” 。(5)注意到了人心向背对治乱
30、兴衰的影响。司马光反对谶纬神学与鬼神迷信,重视人事对历史发展的作用。(6)略远详尽的史著编写思想。在年代分期上采用略远详尽方法。4、司马光修通鉴采用了怎样的编纂方法?1、分工协作发挥编纂人员的特长2、合理有效的编纂程序“丛目” “长编”定稿3、改进编年体的叙述方法。提纲法、追叙法、连类法、带叙法等1.元代宋、辽、金三史的修纂过程及三书特点、优劣比较。元自中统二年(1261)至天历年间(1328 一 1330,文宗) ,曾屡诏修辽、金、宋三史,均因三史义例难定,而迟不能成书。所谓三史“义例” ,实质就是一个谁为正统的问题,也关系到元朝的继承问题。脱脱决定:“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 。至此,
31、“议论遂息” 。四年三月辽史先成,同年十一月金史继成,五年十月宋史最后完成。辽:特点:志、表独到, 营卫志 、 仪卫志 ,表约占全书 1/6;附国语解 。金:特点:记载详备,史料价值高,比较系统地记载了女真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早期历史;志、表较完备(志 14 种) ;国语解注释女真方言,价值很高。宋:全书编撰草率:(1)全书详于北宋而略于南宋 2)一人重复列传(3)编次前后失当仅用两年半时间。成书之快,一则由于史料丰富;二则,当时元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编写工作也不容许旷日持久。因此造成了宋史难以弥补的弊病。评价:元修三史中, 辽史简略, 宋史繁杂,惟金史最为得体。历代对金史评价很高,远超宋
32、史 、 辽史 。2.胡三省与马端临的史学贡献是什么?胡:资治通鉴音注一书。史学名著,对于阅读资治通鉴帮助极大。首先,对于资治通鉴原文的字音、文义以及所述及的名物制度、地理沿革以致草木虫鱼,进行详细注释。其次,指明了资治通鉴记事的前后照应,克服了原著中记一人或一事隔越数卷的问题,极端便读者阅读。再次,考辨了原文记载和前任注释之误。最后,全书精华所在是寓历史评论于注文之中。胡注有对敌国灭亡的感叹,有对历朝统治者残暴的揭露,有对卖国投降者的谴责,表现了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进步历史观。马:1)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会通”思想(2)重视社会经济(3)扩大了典制体史书的门类3.明代前、后期史学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33、?前期:强调正名分与辩正统;以修书拉拢士大夫;究心性命之学,忽视史学;官修史书的弱化后期:私修兴盛;本朝史的繁荣,史书数量多,撰史者阵容强大。4.论述明代史学普及性的表现及原因。表现:1、明人的史学普及意识:明人已具有鲜明的史学普及意识。成化年间丘濬撰世史正纲 ,将阅读对象定位于“凡有目者” 、 “凡有耳者” 、 “粗知文义者” ;嘉靖时顾应祥著人代纪要 ,自述其撰述宗旨:“穷乡下邑之士,无书可考者,一览而得其概矣。 ”已将眼光投向社会底层普及历史知识。2、普及性史书种类繁多:1)以资治通鉴 、 通鉴纲目衍生出的编年体通史,在明代普及性史书中占据主要地位。如少微通鉴节要 、 凤洲纲鉴等。(2)
34、史抄、史评类著作盛行元初宋遗民十八史略在明代多次刊刻;杨以任读史四集4 卷,摘录、编辑诸史中可快、可恨、有胆、有识者,分为4 集;顾充历朝捷录大成 。(3)注重教化的各种类书的刊行(4)明当代史著述的盛行以陈建皇明资治通纪为代表,其后续补者不计其数。史学普及化的原因:(1)统治者对历史通俗读物形式的重视:太祖至宣宗,多令臣下编集历史读物,称“录”或“鉴” ,目的是“善恶以为鉴戒”。(2)民间对历史通俗读物需求增大:科举制影响;教育发展,识字人数增加;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印刷业发展。1.明清易代之际学风的转变与史学名家对明代灭亡之反思:批评当时社会上的空疏学风提倡“经世应务”之实学顾炎武:字宁人,初
35、名绛,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从事抗清活动十余年。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肇域志 日知录许多内容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保存了大量的珍贵资料。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黎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抗清,明朝既亡,乃归里著书,至死不仕清廷。主要著作有:明儒学案 、 宋元学案 、明夷待访录等。 明夷待访录一书,是反映黄宗羲政治、经济思想的代表作。反对君主专制,贬斥君为主子、臣为奴才的现象,主张“工商皆本” 、 “授田于民” ,反对八股制艺,主张改革科举制度,主张强化宰相权力,扩大学校作用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因晚年隐居于衡水西岸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明亡,举义兵
36、于衡山。 读通鉴论和宋论为其史论代表作。读通鉴论 ,就资治通鉴所载自战国至五代 1300 余年的历史进行评论。这是一部根据通鉴所载史事,用评论历史的形式来发表自己政治主张和历史哲学的史论专著。他所选择的评论、批判的历史实例,大都是针对明末清初各种社会政治问题的。比如鉴于明末党争误国,因此书中涉及前代党争,都反复予以贬斥。2.清官方修史成果:1) 清实录清实录是清代官修编年体史料长编。全书自太祖起,至德宗止,凡十一朝,共 12 部,总计 4404 卷。实录按汉、满、蒙三种文字各抄成五套,分藏于皇史宬、内阁、内廷和盛京崇谟阁。内阁藏置两套,其中一套专供皇帝一人调阅。实录不轻易示人,除了内阁及史馆诸
37、臣,外人不得一见,以示禁秘。这样做,一方面是对先世的尊崇,增加其神秘性,另一方面则以备随时修改的需要2) 大清会典记述清朝典章制度的官修史书,通称清会典 。初修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 ,雍正、乾隆、嘉庆和光绪曾四次重修。 康熙会典162 卷, 雍正会典250 卷。 乾隆会典100 卷。 嘉庆会典会典 80 卷、事例 920 卷,又把礼部的仪式、祭器、卤簿,户部的舆图,钦天监的天体图,绘制成编,名“会典图” ,132 卷。 光绪会典会典 100 卷、事例 1220 卷、图 270 卷。其内容有宗人府、内阁、军机处、六部、理藩院、都察院、寺监、八旗都统、内务府等。这些“会典”与“实录”一样,都有满、汉两种文本,完全是政府文件汇编3) “续三通”和“清三通”自乾隆十二年到三十二年,仿“三通”体例纂修续文献通考250 卷, 续通典150 卷, 续通志640 卷,分别记述自唐或宋到明末的典章文物、政治经济制度的沿革。在纂修“续三通”的同时,还修了“清三通” ,其中清朝文献通考300 卷,辑录了清初到乾隆朝的文献资料;清朝通典100 卷,记述清初到乾隆朝的典席制度;清朝通志126 卷,不录本纪、列传,只存二十略,专述清初到乾隆朝的典志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