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科普.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64588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日本科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日本科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日本科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日本科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日本科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日本科普【摘要】日本作为我们国家的邻国,其在民用科学技术方面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SONY、佳能、东芝、松下、丰田、本田、日产、三菱等品牌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消费者群。我们国家现在正在大力发展科技和民族工业,日本在科普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从日本民众对于科普的理解、日本科普事业的特色、日本的地震科普三个方面介绍了日本政府及民众在科普方面的相关做法。 【关键词】科普,科学技术,地震科普 一、日本民众对于科普的理解 日本作为我们国家的邻国,其在民用科学技术方面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SONY、佳能、东芝、松下、丰田、本田、日产、三菱等品牌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消费者群。在我们国家政

2、府及民间大力倡导支持国货,发展国货,自强自立,民族振兴的今天,其在科普教育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在日本,不管是科普的概念还是科普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赋予它的名称是“增进国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在过去的单纯的普及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增进国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日本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社会与人类相互关系的研究。 关于加强国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1998 年日本科技部召开研讨会,主题是“传播者的重要性” ,指出今后必须形成一个任何人都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科学不仅仅是专家的,科

3、学技术本来就应该属于所有人。日本政府认为,无疑“科学技术”象征着 20 世纪,然而“科学技术”有着极其复杂的含义。在日本,在 19 世纪末,当民众被问及对 20 世纪的期望,许多人回答期待科学技术的发展,期望“3 个小时就可以从东京到达大阪” , “可以和地球另一面的人对话” , “人类进入月球” , “在家里看电影” ,等等。这些在当时看来是天方夜谈的梦想,在今天都实现了,而且许多已成为家常便饭。 日本政府认为,专家的责任是努力研究开发社会需要的科学技术,并为此与全社会合作、交流。国民的责任是关心科学技术,理解政府的科技计划并提出建议,正确判断科学技术,自如运用科学技术,认识科学思维方式的重

4、要性,经常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调查、研究等。 二、日本科普事业的特色 1、科普主体是社会全员参与:日本科普一直是由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社会民众共同来完成的,他们是科普的推进者和传播者,都是科普的主体。 2、科普机构官方与民间协同工作:官方的科普机构有文化教育科技部以及所属的科学技术会议、科学技术振兴事业财团、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等。民间的科普机构有博物馆协会、全国科学博物馆协会、全国科技馆联盟等。他们各司其职、互通有无。正是有这么多科普机构,日本的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日本整个社会的科技意识,日本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才能拥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3、科普途径花样繁多:日本各类科技场馆 800 余个,青少年

5、能够广泛参与的科技活动有科技周、青少年科学节、儿童读书日、机器人节、科学展示品和实验用品设计思想大赛等。科普设施数量多,设备先进、完善,成为日本科普事业的庞大的坚实的基盘;科普出版物设计和印制都很精美,宣传广告和书籍目录多,如在报刊图书上随处可见科普出版物的宣传广告、图书介绍和出版预告;注重和读者打成一片,如在日本科普书刊中大都附有读者调查卡了解读者的情况和需要,了解读者对本书刊的意见以及书刊是通过什么渠道来到读者手中。 在日本最大的自然界威胁来自地震,下面我们尝试看一下日本地震科普方面的工作,对于日本的科普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 三、日本的地震科普 日本是全球地震最为频发的地区之一,其

6、中东京地区几乎每周都有有感地震的发生。因此日本是世界上最重视地震科普的国家。他们视防灾如国防,所以该国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借助雄厚的财力,不仅大量编制、出版科普书籍,进行科学报告会和科技咨询,还开展科普影视片(如日本的沉没 ) ,科普展览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另外还广泛使用地震动模拟振动平台,大至公共场所,小至构建家庭环境模拟,训练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自我防护和避震逃生的技能。同时,把地震演习作为增强社会地震防护意识的重要活动内容。 日本的地震科普主要特点是: 1、全民教化。为永久纪念 1923 年关东大地震,1960 年日本国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 9 月 1?日为全国防灾日,8 月 30 日9

7、 月 5 日为防灾周。 从 1971 年开始,国家政府和地方公共团体每年举行震灾防救演习训练,现在己扩大到社会性防灾实践性的大规模的防震演练。到目前为止,日本参加演习的人数己接近 4 亿人次,参加演习己成为公民生活的一部分,有时,日本首相也亲自参加一年一度的大演练。 另外,日本各城市还建有大量的避难场所。这些避难场所具有多功能性,平时作为公众文化娱乐场所,训练时作为防灾教育科普场所,震时则作为避难、营救、和临时生活场所。 2、地震防护知识进课堂。日本幼教、初级、中级教育课程都含有地震防护知识,编有各个阶段的防震课本,是必修课程。由于长期的防护教育和实践,使日本学生养成了遇震不惊的良好习惯。如

8、1982 年北海道地震时,数百名中小学生正在电影院看电影,全场没有慌乱现象,全体听从指挥,紧抓扶手,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3、互动式。日本在一些大城市建有防灾中心和展览馆,这些展馆都设有地震体验中心或体验室,其装置输入真实的地震波,让观众体验地震时的摇晃、颠簸及“房倒屋塌” ,并进行自我保护,提高避震求生能力,仅东京市就有 3 个这一类的中心。如日本大阪科技馆就是地道的“体验型”科技馆,里面不乏地震体验的内容。除此以外,日本街头还设有流动地震体验车,供市民“感受一把” ,对市民进行地震防护教育。 4、普及知识具体化。日本编制的防灾科普小册子,大都具有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从书名到内容都十分具体,一看就会做。如学校地震对策指导手册 、 家具的地震对策 、 地震防灾训练手册 、中小企业地震对策 、 家庭的东海地震对策 、 我家的抗震诊断和加固法 、 试验室等药品类的地震对策等,内容非常具体。读物的对象也很具体。 该国的地震科普模式特点可以概括为“全民教化,以体验与互动的形式,吸引公众的参与并加深公众对防震的印象” 。 日本科普事业后来者居上,走在世界科普的前列,不仅促进了本国科技的发展,也是我们科教兴国的典范。综观日本科普事业,总的感觉是,日本科普项目繁多,对象广泛,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活动多种多样,象磁石一样吸引着广大青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