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义.pptx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568583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1,01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美主义.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唯美主义.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唯美主义.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唯美主义.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唯美主义.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诗歌的唯美与象征 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是 19世纪下半叶在西方文论史上出现的有着内在关联的两种文艺思潮,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 19世纪中后期的法英等欧洲国家政治逆流不断, “ 自由、平等、博爱 ” 的理想乌托邦破灭,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使 “ 物质至上 ” 和 “ 唯利是图 ” 的社会风气盛行 。 这 让有理想的艺术家颇感失落,社会上普遍存在悲观颓废、玩世不恭,甚至绝望幻灭的心态。既然无力对抗世俗,逃避便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部分艺术家远离现实,躲进艺术的象牙塔,把 “ 纯艺术 ” 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强调 “ 为艺术而艺术 ” ,反对以道德标准衡量艺术,轻视艺术的社会教育功

2、能;反对当时居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以及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强调运用感应、暗示、通感之类的艺术技巧,由是形成了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艺思潮。 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均起源于法国,后兴盛于欧洲,并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国诗人、小说家泰奥菲尔 戈蒂叶 (Theophile Gautier,18111872) ,是唯美主义的最早倡导者。在莫般小姐 序中,他宣言式地提出了 “ 为艺术而艺术 ” 的理论主张 。 唯美主义 的集大成者是英国小说家王尔德,王尔德更为明确地强调艺术高于生活,艺术美超凡脱俗,不存在于生活与自然之中。从内在关联来看,象征主义直接来源于唯美主义,实际上是在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 。

3、 如 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波德莱尔,早期就是一位唯美主义者。 “ 象征主义 ”,作为一个文艺理论术语,最早出现在长期居住在法国的希腊年轻诗人、剧作家让 莫雷亚斯 1886年出版的短歌集序言中。同年 9月,莫雷亚斯又专门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 “ 象征主义 ” 由此而为人瞩目。而真正扩大了象征主义声势,显示出象征主义创作实绩的则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马拉美、魏尔伦、兰波等人。本章拟重点介绍王尔德、波德莱尔和马拉美等人的文艺思想。第一节第一节 王尔德的文艺观王尔德的文艺观 奥斯卡 王尔德( Oscar Wilde, 1854-1900),英国著名作家、理论家,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市,父亲有着爵士头衔

4、并且是当地著名的外科医生、爱尔兰科学院主席;母亲是当时颇有名气的诗人兼作家 。 王尔德 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从小就对文学、艺术、考古、科学深感兴趣。 1871年, 17岁的王尔德以优异成绩进入都柏林大学的三一学院,凭其聪明才智赢得奖学金和其他许多奖励。 1874年,王尔德进入牛津大学的马格丹努学院学习,其唯美主义艺术思想即形成于牛津大学学习时期。与唯美主义追求相关,王尔德相信艺术优于生活,并致力于把自己的生命转化为艺术。他常常穿着刻意彰显唯美的服装,手执向日葵或百合花,以雄辩滔滔的华美词藻,出入于各种社交场所。王尔德特立独行的个性与生活方式,最终超出了世俗的忍耐底线 。 1895年

5、 ,因与道格拉斯的同性恋行为被判 “ 有伤风化罪 ” 入狱两年,妻子因此而离开了他,大多数朋友也对他敬而远之。晚年的王尔德,穷愁潦倒,四处漂泊,最后客死于巴黎一家小旅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艺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英国的文艺复兴、谎言的衰朽、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道连 葛雷的画像自序等文章中,并在其小说、童话、信件等作品中有所体现。 一、生活模仿艺术 在对文学艺术与现实生活关系的看法上,王尔德断言生活是对艺术的模仿,现实生活是一面镜子,艺术才是现实: “ 我视艺术为最高的现实,而生活不过是一个虚构的形态。 ” 英 王尔德:自深深处,王尔德作品集, 66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在王尔

6、德看来,文学总是居先于生活,文学不是模仿生活的产物,而是生活的创造者,按照自己的目的将生活浇铸成型 。 他 以巴尔扎克的作品为例,宣称艺术家规划设计生活蓝图,我们仅仅照章行事而已: “ 我们的吕西安 德 吕旁普瑞们,我们的拉斯蒂涅们以及德 马赛们,最初都是在人间喜剧的舞台上出现的。我们只是以脚注和不必要的补充,在实现一个伟大小说家的怪念头、或幻想、或创作幻象。 ” 英 王尔德:谎言的衰朽,唯美主义,赵澧、徐京安主编, 129-13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不可否认,成功的艺术形象确实对观众的生活观及世界观有一定影响,这是由于艺术形象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但王尔德把这种现

7、象看成是艺术对生活的浇铸,是艺术在创造生活,则夸大了艺术的作用,有本末倒置的嫌疑。 与反对艺术模仿生活的主张相关,王尔德强调艺术应是超时代的。艺术家及艺术作品要能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他不无自信地将自己比之于拜伦,宣称: “ 拜伦曾是个象征性人物,但他象征的是他那个时代的激情,及其激情的萎顿。我所象征的则更为崇高,更为永恒,更为重大,更为广博。 ” 英 王尔德:自深深处,王尔德作品集, 66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王尔德的文艺主张,从根本上来说,正是源于其唯美主义的人生态度。王尔德崇尚超越现实的理想人生,认为现实人生往往平庸世俗,抱残守缺,这样的生活 “ 是破坏艺术的溶化剂,是蹂

8、躏其家园的敌人。 ” 英 王尔德:谎言的衰朽,唯美主义,赵澧、徐京安主编, 119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这样的生活不值得予以艺术加工。王尔德据此评价莎士比亚说: “ 莎士比亚决不是一位完美无缺的艺术家。 ” 英 王尔德:谎言的衰朽,唯美主义,赵澧、徐京安主编, 12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因为 莎士比亚的剧本里, “ 有些段落 而且为数还不少 语言粗鲁、庸俗、夸大、怪诞,甚至淫猥,这都是由于生活要求为它自己的声音寻求反响, 他过于喜欢直接走向生活,并借用生活的朴质语言。 ” 英 王尔德:谎言的衰朽,唯美主义,赵澧、徐京安主编, 121页,北京,中国人

9、民大学出版社, 1988。 就算莎士比亚这样伟大的剧作家如果描写生活真实,在作品中可以看到生活的影子,照样会受王尔德的严厉批评。 王尔德对现实生活的贬低虽然偏颇,但也有一定的意义。他的关于生活模仿艺术的主张,其根本目的是要抗拒卑俗的现实,寻求灵魂得以栖息的精神家园。王尔德明确表示: 在这动荡和纷乱的时代,在这纷争和绝望的可怕时刻,只有美的无忧的殿堂,可以使人忘却,使人欢乐。我们不去往美的殿堂还能去往何方呢?只能到一部古代意大利异教经典称作 Cilla divina(圣城)的地方去,在那里一个人至少可以暂时摆脱尘世的纷扰与恐怖,也可以暂时逃避世俗的选择。 英 王尔德:英国的文艺复兴,唯美主义,赵

10、澧、徐京安主编, 10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这种 “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 的追求固然产生于逃避心理,无疑也是对现实的反抗。同时,客观上也起到了对艺术的保护作用。 王尔德颠倒艺术与与生活的关系,割断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使艺术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但值得重视的是,他充分注意到了艺术对生活的反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对艺术独立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强调,在一定程度上,是体现了艺术本质特征的。艺术通过特定的形象,表达对人生的向往、理想与追求,从而提升人们的审美素质,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文学艺术固然离不开某一时代的现实生活,但又决不能被动地模

11、仿生活,而要超越时代生活。纵观中外文艺史,许多优秀作品体现的正是这种超越性。 理论辨析 仅就反对艺术模仿生活的主张来看,王尔德颇类于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图。但从艺术追求的最终目的来看,二者又有不同。柏拉图视 “ 理式 ” 为终极真理,王尔德推崇的则是艺术本身。与王尔德相似,文艺复兴时代的达 芬奇亦强调艺术是高于客观真实的 “ 第二自然 ” ,认为 “ 画家是所有人和万物的主人 ” ,是 “ 主宰和创造主 ” 意 达 芬奇:芬奇论绘画,戴勉译, 24页,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9。 ,主张画家要 “ 与自然竞赛,并胜过自然 ” 。 意 达 芬奇:芬奇论绘画,戴勉译, 42页,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9。 但二者的理论实质亦有很大区别。达 芬奇的主张是在现实基础上的创新,而王尔德则基于自己的唯美追求,希望在艺术中建构一个完全独立的想象王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