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70741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供暖、空调、装修等方面的设计要求日益加大,随之而来的就是能源的浪费问题。本文基于建筑设计的特点,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分析了目前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旨在优化建筑节能设计,促进我国节约型社会不断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设计;优化策略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2、 continues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re increasingly high requirements for heating, air conditioning, deco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growing increase, followed by is a waste of energy issu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from the poi

3、nt of view of energy savings exist in the current design of some of the drawbacks, and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raised a number of solutions designed to optimiz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and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nservation-oriented society. 2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4、; saving design;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目前大力提倡的发展模式,因此我国各行各业都应加强对能源节约这方面的关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用到的能源也越来越多。但是就我国目前能源发展现状来看,虽然电气自动化等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各类能源生产中,但仍旧无法满足能源消耗。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在建筑方面的能源消耗本身就是一项巨大开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对建筑物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些耗能设计由此产生。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经提出节能省地型住宅的观念与节能远景规划的战略目标,并且希望在 2020 年就能

5、够实现这个目标。在不到 10年的时间内,要想实现建筑物的全面节能,就必须在建筑设计上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节能设计。 一、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其核心 (一)促进环保发展 近年来, “绿色建筑”一词已经逐步迈入建筑设计师的生活中。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日益上涨,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筑的绿化要求。目前,新开发的小区大多将宣传重点放在了绿化方面,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建筑术的舒适程度以及健康指数。 每个人都知道,建筑物的设计能够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平时电器的使3用情况,多数体现在采光与室温方面。建筑物的朝向设计、通风设计与外墙设计等方面都在一定程上影响了居民在灯饰以及

6、空调方面的使用情况。这些电气的使用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并且会对全球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像是灯饰产生的热能量、空调产生氟等有害物质,都会对大气产生影响,造成大气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 (二)降低生活成本 节能建筑设计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节能” 。居民在生活过程中,需要为能源的消耗产生一定的经济支出,若是建筑在设计上本身就能够为采光与室温方面节约一定能源消耗,那么居民在这方面的支出就会减少。 因此,建筑设计需要引入节能概念,运用目前建材市场上先进的材料与建筑工艺,在采光、通风与室温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力争在节约能源消耗的同时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降低居民的资金投入。(三)促进经济发展 现如今,任何

7、经济发展项目都离不开能源的消耗。但就我国目前能源开采力度来看,开采量是远远不够经济发展需求量的。我国是世界第二的能源消耗大国,其中,交通能耗、工业能耗与建筑能耗是能源消耗的三大巨头。但就建筑能耗一项而言,已经占据了我国每年能耗总量的30%以上,能耗问题亟待改进。 针对目前建筑耗能巨大的状况,设计师们应加大研究速度,尽可能的在保障原有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日后居民在灯饰以及空调方面的使用需求,减少这些方面的能源消耗,将能源运用到更需要用到的方面去。4这样一来,国家能够在宏观上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优化资源配置,让能源问题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 二、节能设计优化设计 (一)朝向设计 建筑物的朝向很

8、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内部的温度情况以及采光情况。太阳能是目前使用成本最小的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能够有效节约建筑升温成本,减少冬季地热、空调以及暖气的使用量。在建筑设计费方面,应该考虑到建筑物的密度问题对采集太阳能的有效程度,若是建筑容积率过高,则会影响到每幢建筑对日光的需求量。 在北纬 40-45 度地区,建筑物获得的太阳能在冬季要比夏季高出近一倍,在夏天,东西朝向的建筑物在能量获取方面又比向南的建筑多两倍。由此可见,在不同季节、不同朝向,建筑物受太阳辐射的力度也会有所不同。设计师们应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特点来进行相应的朝向设计。在我国北方,冬季比较寒冷,建筑物应设计为冬季采光较好的朝向,减少北

9、方冬季地热的消耗;在南方地区,夏季较为炎热,建筑物的朝向应将卧室设置为背阳处,保障夏季室内温度不会过高。 受太阳角度影响,建筑物接受的阳光在面积上冬至前后要比夏季要高出很多,因此设计师在朝向设计是要准备测量太阳在冬至前后的高度角,做出合理的日影响图,让建筑物的开窗面积在南向的尽量增大。同时,东北方向的开窗在满足采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的减小,保障房屋不会有太多的热损失。 5(二)选用节能材料 建筑物的节能不仅仅只是在朝向设计方面,还应运用现有的高科技建筑材料,在保障建筑物功能的情况下使用节能型的环保材料,加强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效果,减小家用调节室内温度的电器使用量。 在材料的选用上,目前建筑市场最

10、常使用的材料有隔热型材、幕墙玻璃、风机盘管机组、中空玻璃、低压配电系统以及散热器等。设计师们在设计师可以事先对这些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规划,保障建筑物的能耗降低。这类新型耗材的使用不仅能有有效减少建筑如在投放使用之后需要消耗的能源,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美观程度,让居民更愿意居住。 在供暖技术方面,建筑物可以采用集中供暖技术,通过地热来达到取暖效果。相对于空调或是油汀来说,地暖能够保障整个房间的均匀受热,并且杜绝灰尘团的产生或是室内空调产生的污浊空气在室内产生的空气对流。并且地暖由于是事先铺设在地板中的,因此比较能够节省室内空间,让人们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清新、健康。 (三)周围环境设计 建筑物周围的

11、环境也是居民选择是否入住的一大条件。目前,许多住宅小区都将环境规划列入竞争条件中,通过为居民打造“花园式”建筑来获取客户好感。建筑物在设计上应该充分利用周围良好的环境,改造恶性环境,注意建筑物的绿化生态环保问题。 在设计时,若是建筑物周围有天然形成的客流或是水域面积,就不应对其进行填埋,而是应利用水域来进行建筑地理位置设计,尽量减少硬化地面,利用周围的水文特征来降低夏季带来的炎热感。同时,在建6筑的绿化上还可以利用建筑顶层空间,加盖花园式顶棚来吸引住户。 “屋顶绿化”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地面上绿地的占地面积,但在整个建筑群中的绿化面积并没有减少,只是移至屋顶上了。这样一来,顶层的绿化不仅能够让建

12、筑增添一份绿色,让居民放松身心,还能够减少屋顶受到的辐射能量,降低在夏季顶层住户感受到的炎热,弱化城市的热岛效应。结语: 建筑物的节能设计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通过对建筑物节能设计的分析,不难发现在目前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人员只需加大研究力度,充分应用市场上各项先进建材,并优化施工工艺,就能够设计出节能环保型的建筑。当然,建筑节能是需要依靠长期的实践来不断提取有效经验的,切不可一蹴而就。在不断的设计与投入使用之后,设计人员要加大对建筑使用情况以及耗能情况的回访力度,改进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力争通过建筑物的节能设计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波.浅谈高层建筑节能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 2孙秀荣,金建勇.浅谈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 3谢博益.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措施J.建材与装饰,2009(12). 4杨秀,张声远,齐晔,江亿.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节能评估J.城市7发展研究,2011(10). 5徐红梅.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措施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