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 自然区划研究的发展 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 景观(自然地理区) 山地自然区划研究 自然区划单位的类型研究 自然区划调查和报告编写方法自然区划: 按照区域的内部差异,把自然特征不相似的部分划分为不同的自然区,并确定其界线,进而对各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按其区域从属关系,建立一定的等级系统。自然区划因对象不同而有综合自然区划和部门自然区划之分。为一定生产目的而进行的区划是应用性自然区划。第一节 自然区划研究的发展一、世界第一个自然区划 禹贡 将中国划分为九州。二、近代自然区划开始于欧洲19世纪初:洪堡、霍迈尔19世纪末和 20世
2、纪初:道库恰耶夫20世纪 10 40年代:景观地带、自然区、生物气候分类、立地等概念相继出现。三、近 30年来西方国家的自然区划多以生态区划形式出现:贝利( Baily) :区域、区、省、地段;奥美尼克:生态区、生态亚区。四、中国的自然区划:( 1)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同时参与区划工作;罗士培、葛德石、斯坦普等;李长傅、李四光、冯绳武、李旭旦等。( 2)部门自然区划尤其是气候区划方案很多;( 3)在政府支持下,由 中国科学院 统一领导和组织全国自然区划工作;( 4)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立项支持管辖区的自然区划;( 5)近 30年来不断出现自然区划新方案,除综合自然区划外,生态区划、自然资源区划、
3、公路自然区划、冰川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也相继开展,并取得丰硕成果。第二节 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一、区划原则 地表自然界地域分异规律的学说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1,发生统一性原则。 A,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的统一发展过程。B,区域的发生统一性不是其组成成分或组成部分所有特点形成的同时性。C,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 “年龄 ”,但它不等于该区域的固体基础(地质地貌)的年龄。一般而言,区域的固体基础可能比较古老,而区域自然特征的形成则较晚。D,低级区域是由等级较高的区域分化出来的。因此,区域等级越低,年龄越小,等级越高,年龄越大。E,任何区域都是在发生上统一的,但不同等级或同一等级的不同区域,其发生统一性的
4、程度或特点应有区别。2,相对一致性原则:内部特征的一致性。不同等级的区划单位的一致性也是相对的,各有不同的标准。3,空间连续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自然区划中区域单位必须保持空间连续性和不可重复性。任何一个区域永远是个体的,不能存在彼此分离的部分。柴达木盆地的归属,实际上是阿尔金山和西祁连山的从属性问题。4,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任何区域都是地域分异作用的产物,在具体进行地域划分时,必须考虑地域分异的作用及其在各个区域中的表现。综合性原则强调区划时全面考虑地带性分异和非地带性分异的作用。主导因素原则强调在区划时首先考虑决定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二、自然区划的方法1, 古地理方法:发生统一性原则必须通过 古地理方法 来贯彻;2,顺序划分和合并以及类型制图法:贯彻相对一致性原则和空间连续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的重要方法;自然区划等级系统逐级划分图式类型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