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造林地整地的方法及技术.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72729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造林地整地的方法及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造林地整地的方法及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造林地整地的方法及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造林地整地的方法及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造林地整地的方法及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浅谈造林地整地的方法及技术摘要:造林地的整地其目的是为了改善造林地环境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可见,造林地整地的方法与质量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造林 整地 方法 质量要求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造林地的整地其目的是为了改善造林地环境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可见,造林地整地的方法与质量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主要工作。现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整地、造林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一、整地方法 造林整地和农耕地整地不同。首先,造林地种类多种多样,地域广,面积大,自然条件复杂,立地类型不

2、一。这就决定了整地任务的艰巨性和方法的多样性。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通常只能进行局部整地。其次,林木生长周期长,一般是培育一代只整地一次,这就要求整地的质量要高,作用的时间要长,效果要好。 (一)全面整地 全面翻垦造林地土壤,主要适用于平原、无风蚀的沙荒地和坡度15以下,水土流失轻微的缓坡地,以及林农间作或用来营造速生丰产2林的造林地。翻垦深度一般在 25cm 以上。全面整地幼林生;长的效果好,但全面整地用工较多,成本高,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机械进行全面整地。但山地造林,全面整地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不提倡全面整地。 (二)带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隔带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

3、不垦带。此法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较好,有利于水土保持,便于机械化作业。带状整地适用于平原地区水分较好的荒地、风蚀危害较轻的沙地,坡度平缓或坡度虽大,但坡面平整的山地,以及伐根数量不多的采伐迹地和林中空地等。一般带状整地不改变小地形,如平地的带状整地及山地的环山水平带整地。为了更好地保水保肥,促进林木生长,在整地时也可改变局部地形,如平地可采用犁沟整地、高垄整地,山地则可采用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整地方法。 二、造林整地的技术和规格的确定 为了保证整地效果,有利于幼林生长,除了因地制宜地选择整地方法外,还要强调整地的质量要求,尤其应保证整地深度、宽度和断面形式的规格质量。 (一)整地深度

4、 整地深度是整地各种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确定整地深度时,应考虑地区的气候特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林木根系分布的特点,以及经济和经营条件等方面。一般来说,在干旱地区、阳坡、低海拔、水肥条件差的地方,深根性树种或速生丰产林,经营强度较大时,整地深度宜稍大,通常在 50cm 左右;相反,可适当小些。但整地深度的下限,3应超过造林常用苗木根系的长度,一般为 2030cm。 (二)破土宽度 局部整地时的破土宽度,应以在自然条件允许和经济条件可能的前提下,力争最大限度地改善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为原则。具体应根据发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灾害性气候条件、地形条件、植被状况以及树种要求的营养面积和经济条件等综合考

5、虑,在风沙地区和山区,容易发生风蚀和水蚀,整地宽度不宜过大;但还应综合考虑其他条件,如山区坡度不大,杂灌木高大茂密,在经营条件可能的情况下,破土宽度可较大。 (三)断面形式 断面形式是指破土面与原地面所构成的断面形式。一般多与造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在干旱地区,破土面可低于原地面,并与地面成一定角度,以构成一定的积水容积;在水分过多地区,破土面可高于原地面;介于干旱和过湿类型之间的造林地,破土的断面也应采用中间类型的形式。 三、造林整地的季节 整地的时间是保证发挥整地效果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干旱地区更为重要,从整个造林过程来看,一般应做到提前整地,这样有利于土壤充分熟化,杂草

6、灌木根系得到充分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发挥较大的蓄水保墒作用,提高造林成活率;同时也便于安排劳力,及时造林。提前整地,最好是在整地和造林之间有一个较多的降水季节,如准备秋季造林,可在雨季前整地;准备春季造林,可在上一年雨季以前或至少也要在秋季整地。因此,提前整地一般是提4前 12 个季节,但最多不超过一年,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群众性造林时,整地时间最好与农忙错开。 四、造林整地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造林整地中的环保问题 传统的造林普遍采用集约的整地方式,适当的整地能改善幼林生长环境,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但由于整地铲除植被且松动了土壤,引起了林地水土流失

7、、地力下降等生态环保问题。 (1)整地是导致人工林生态系统严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子。不合理整地方式常导致幼林地发生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如杉木幼林地。据研究报道,泥质页岩发育的红壤全垦整地径流量 34t/Hm2?a,遇大暴雨之年可达 6t/hm2?a。 (2)不同整地方式对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肥力有一定影响。随整地规格加大,林地表层土壤 0.01mm 物理性砂粒增加,表层土壤养分含量下降,整地对林地肥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表层,其主要是由不同整地方式造成林地水土流失差异引起的。 (二)造林整地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自然状态下的森林覆盖着陆地已经几千年,而没有任何明显的自然衰退现象,保持这种持久生产力的关键是

8、在没有采伐或大的干扰情况下,使所有成熟林最后维持着近似的动态平衡。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皆伐、整地对生态系统营养元素迁移、土壤物理性质与速效性养分供应、土壤微生物和生化活性等多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著的,土壤肥力随之明显下降,因此以降低林地干扰强度为核心,保持林地可持续利用,必须5改革传统整地措施。 (1)尽量采用不炼山方法营造林木,把剩余物散铺或带状堆腐,从而达到保蓄养分,增加幼林地地表覆盖度,提高土壤湿度,保持水土的目的。 (2)尽量避免采用规格较高的整地方式,宜用小穴整地。一方面小穴整地较经济,亦可满足幼树根系生长,另一方面可减少采伐迹地的破土面积,维持土壤的抗蚀性,并能较大幅度降低土壤侵蚀

9、中土壤的数量。(3)应提倡稀植制度,避免林木幼林因密度过大导致其对地上和地下营养空间争夺,从而缩短林木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及降低其生长量;同时亦可降低因间伐而增加养分净输出;与此同时,稀植对促进林下植被生长作用是明显的,从而有益于林木结构多样性的形成。 (4)幼林抚育要做到在遵循生态学基础上促进幼林生长,并保证林分及时郁闭目标。尽量采用不全面除草松土或扩穴连带,只在林木种植穴周围除去对林木生长有负面影响的杂草、灌木,对林木生长无不利影响的杂灌应尽量予以保留,以增加幼林地盖度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减少水土流失,增加景观异质性目的;若幼林地杂草过于繁茂,则应选择适当的除草剂,及时抑制杂灌草对林木幼树生长的不利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