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混凝土结构具有复杂的体形、密集的配筋、施工较为困难,对混凝土结构建筑采取有效地施工措施,是整个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工程的重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程中意义远大,影响深远。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墙板、顶板截面尺寸持厚,自重又大,经计算,结构 A 重
2、及施工荷载:墙板为 4058kNm2,顶板为 53l27kNm2 和 84kNm2。如此重荷,怎样才能保证模板及支撑体系的安全,是施工的难点和关键点。二、施工方案的选择 2.1 支撑体系 本工程顶棚的支撑体系设计是厚大结构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也是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的支撑点,本次施工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选用 22层 18mm 厚优质覆膜胶合板为模板,另选用 248mm3.5mm 的钢管为支撑体系的杆件,按设计计算数据,组装成钢管排架支撑体系。排架支撑选用 248mmx3.5mm 组合成立柱,双钢管纵向和横向中心间距为500mm5OOmm,水平钢管按纵、横双向垂直间距小于 1500mm,在双钢管立
3、柱的顶部设置双向水平方向钢管收口,并在底部搭设水平双向扫地杆,同时搭设加固剪刀撑,立杆顶部和双向横杆采用 3 个扣件连接,用扭力扳手进行测试,以保证每个扣件均能满足受力要求。使整个排架支承体系形成封闭稳定、牢固的空间排架支承体系。 2.2 混凝土施工 由于有要求墙板和顶板结构混凝土均一次浇捣成型,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本工程采用两种温度控制方法:一是在墙、柱、顶板内设循环冷却水降温系统;二是表面采用覆盖麻袋浇水养护。不仅如此,还需与设计、监理、混凝土供应商一起商讨原材料的选用和配合比设计及混凝土供应的问题,以求达到控制好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三、施工技术分析 3.1 梁柱节点施工 (一)节
4、点混凝土浇筑 节点在混凝土框架结构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件,在一般的设计当中.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往往要比梁混凝土等级高一个级别,对于高层而言.节点处混凝土等级差别更大;按照框架结构施工的一般方法,梁柱分别浇筑,由于节点核心区处混凝土工程量很小,而且很难与梁板分隔.绝大部分施工是将梁板与节点处混凝土同时施工,这样施工缝留在柱与3梁的交接部位,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存在质且隐患。 为避免节点处质最隐患,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为:首先,将合适强度混凝土运送到施工浇筑地点,并振捣结实。其次,要规范的进行振捣,留出合适的斜搓。最后,要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泵送浇筑楼面梁板的混凝上。避免冷缝,实现设计的要求。
5、 (二)节点处钢筋绑扎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中.钢筋最密集的是节点部位.按照抗震结构要求,节点处柱子钢筋穿过梁,节点处不能出现接头,柱子加密箍筋不能缺少;同时,梁的钢筋必须锚入柱内,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节点处的钢筋多,很多情况下都会减少箍筋的数量,而且在绑扎过程中。钢筋的间距往往都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先做好钢筋仁具,按照箍筋数量排列好.等箍筋绑扎完毕后,再撤回施工,这样既保证了钢筋的绑扎.又避免了浪费。 3.2 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 (一)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对直径较大的钢筋多采用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即剥钢筋纵肋后滚压直螺纹的套筒同预制好丝头的钢筋旋拧在
6、一起,以实现等强度连接,该连接方法可大幅提高钢筋的综合机械性能,并可利用螺纹连接传力不均率与螺杆截面面积变化率间的协调对应以降低螺杆的抗拉应力,改变连接段内的曲线形状,并可降低截面应力集中影响等,其要求钢筋丝头螺纹加工精度较高以保证在工厂内加工的套筒与钢筋丝头配合良好,端部丝头是对表面金属强化后形成的螺纹,而芯4部材质和机械性能不发生任何变化,因而该接头综合机械性能高,抗疲劳性能好。 (二)钢筋保护层控制 钢筋保护层可保证钢筋同混凝土间的握裹粘接并可低于环境侵蚀,线形规范对保护层厚度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施工中往往由于错位和踩踏等现象导致保护层支垫不牢固而减小了有效高度及结构的承载能力,尤其是框架
7、结构选跳板内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被减小不仅可减小板的有效高度,降低板内负筋抵御负弯矩的作用而造成选跳板断裂隐患,因而在进行该部位负筋绑扎过程中应在其下面每隔 50cm 则设置一个钢筋撑脚,同时应将撑脚与板负筋间的每个交点均绑扎牢固来保证负筋同底板钢筋间保持一定距离,混凝土振捣过程中若出现负筋被压过低则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将其提升至设计高度以保证负筋能够有效发挥其抵抗支座部位板面负弯矩的作用。 3.3 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施工缝施工 在混凝土浇筑前在剪应力较小且易于施工的部位留设施工缝,柱子的施工缝则应留设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下面,或与板连接为整体的大截面梁应留设在板底部 20-30mm
8、部位,单项板则可留设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部位,对有主次梁的板混凝土浇筑则应沿着次梁方向进行,并应在次梁跨度中间 1/3 范围内留设施工缝,施工缝内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已浇筑部分强度,对已经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应将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清除,之后对其进行充分湿润并冲洗干净以免积水出5现,浇筑前宜在底层铺设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并应保证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以实现新旧混凝土结合为整体。 (二)烂根和夹渣防治 框架柱施工中宜出现烂根和夹渣现象,其直接原因主要是柱模直接置于楼板或地面上,而该底面未进行找平层施工或未留设清扫口,或层高超过 5m 而未留设浇注口,在浇筑时进料从顶部直接落下
9、导致自由落差过大而生成混凝土离析;或底部板面不平或未进行堵缝而导致在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流失,或底面垃圾未清除干净以及振动棒长度不到位等均会导致根部夹渣及烂根现象,因而在施工中应在框架柱接头外进行,即在上次浇筑后加设相同规格的方框并浇平框面,之后继续浇筑前支横模,浇筑时应在顶层洒一层 1:0.4 的水泥砂浆,在其上面浇筑混凝土以保证框架柱能够实现自然密实以免出现夹渣和烂根现象。 (三)梁柱混凝土强度差异 一般柱截面在满足杆件稳定的条件下采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来满足其抗压强度,但施工中梁柱交接部位往往等级低的混凝土不能进入高等级范围,因而施工中往往先浇筑高等级混凝土后浇筑低等级混凝土,并采用差异强
10、度等级处理柱同梁板间混凝土浇筑,但其强度等级差异不超过 5MPa,若超过该值则梁柱节点区域内混凝土等级应等同于柱的强度等级,而不能等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或在模板支护前对柱主筋保护层以外用钢丝网隔离,并在钢丝网外侧加设圆钢筋或钢管,也可在主筋保护层外将模板施工为大马牙槎,待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方可拆除大马牙槎;或施工时在梁柱接头部位周边用钢网或小板定位,先浇6筑梁柱接头后浇筑梁板,柱体混凝土浇筑采用料斗加料,而梁板混凝土则应用泵送施工,浇筑过程中应保证高一级混凝土浇筑高度高于第一级混凝土不超于 50cm,并应交织进行浇筑施工。 参考文献 1 张向阳,浅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常见问题J价值工程,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