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现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创新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结合现代发展需要,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方式的改进意见,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论述运用双边数据平台改进绩效考评管理的技术原理和方法,为现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5-0025-02 事业单位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文化、教育和卫生等多方面需求,以社会公益为目的设立的组织机构,融合了多方位的人才储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人力资源关系到事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事业单位作为人力资源的第一储
2、备基地,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仍采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机制,存在管理模式落后、人力资源开发不够、绩效考评标准模糊、薪酬分配平均化、缺乏活力等问题,在执行力的管理和推行上也存在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事业职能的落实,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现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创新十分迫切。 1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一是,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人员流动机制僵化的现状。目前,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操作一直长期沿用单一模式进行管理,人员配置以及安排相对固化,很难形成高效统筹划一的运营机制。事业单位的2岗位实行的是编制管理,一方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有利于事业的持续运行,同时也存在岗位人员流动性严重不足的问题。
3、由于没有或少有引入岗位淘汰机制,难以通过岗位人员的流动提高岗位的素质。在岗位人员的流动上,只是不断地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少有并不适合事业单位工作的人筛选出去,致使岗位的危机意识缺乏。 二是,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调整缓慢,存在人力资源与职能现状不符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社会公益为目的设置的组织机构,事业单位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也会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存在编制增减的实际需求。由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管理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在人力资源的适应性调整方面,程序复杂,进程缓慢,致使存在部分机构编制臃肿和部分机构人力资源不足的双重现象发生。此外,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对岗位责任和工作任务,因多缺乏量化的考核指标和
4、与之对应的绩效分配机制,内部员工的主动性明显不足,很难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受机制所限,单位部门间还存在协作意识和协作氛围不强等问题。 基于这种现状,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创新,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传统人事管理机制改革上,而应该从根本出发,专注于理念的和模式上的创新,改变现有的状况,提升事业单位的岗位危机意识,加强内部职工的主动性和相互配合协作的团队合作模式,更高效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责。同时,需要加强对改革新意识的宣传,塑造有压力的绩效考评机制,明确人力资源门槛,提升事业单位在社会上的作用以及正能量影响,减少改革的难度以及不确定性。 32 改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现状 2.1 创新事
5、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加强事业单位编制的适应性调整。编制和岗位设置的适应性考核与调整,是事业职能有效落实的基础保障,是促进岗位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高度统一,重要人事岗位的设置与任命权力层次讲究,存在适应性调整程序复杂,进程缓慢以及实际用人建议采纳不充分等问题,致使岗位编制与事业职能的适应性得不到及时、充分的调整,往往出现部分机构编制臃肿和部分机构人力资源不足的双重现象,严重影响事业职能的充分落实,不利于岗位能动性的发挥。所以,应当把事业编制和岗位设置的适应性调整,作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进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2)提升人员的流动性。岗位人员的素质和
6、工作质量,决定岗位的绩效质量,影响事业职能的整体落实。谋求资源零冗余、人尽其才和高绩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保持健康的竞争机制和有效的岗位人员流动氛围,无疑是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事业单位应当以实际需求为目的,以岗位职责要求为标准,以绩效考核为依据,加大人员流动性管理的力度。岗位流动性管理工作的重点,一是要力保管理无盲区,科学配置人力资源,通过人员流动及时填补管理空缺;二是重视岗位资源,严格管理,杜绝冗余和怠岗现象,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人员流动及时调整不适应岗位的人员;三是强调分工与协作,做好灵活的劳动力统筹调度工作。 (3)多渠道补充人力资源。事业编制的招聘录用是事业单位人力资4
7、源补充的主要渠道,限于编制管理的局限性和有限的事业编制资源,人力资源往往不能满足现实职能工作需求,应当多渠道补充,以保障事业职能充分有效发挥。在人力资源补充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力保编制内人力资源缺口得到及时补充;结合事业发展需要,重视和加强合同制员工队伍建设,通过给予合理的劳动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可靠的社会保障,稳定员工队伍,有效发挥他们的作用;此外,应针对实际需求,推行事业单位临时用工制度,提供临时用工的财力保障。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在进一步强化,公益职能进一步拓展,多渠道补充人力资源,符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实需要。 (4)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是其职
8、工奖惩、升降、工资增减、培训和辞退的依据,在其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的落实容易流入表面化,走过场的情况较为多见,并不能真实反映出个人业绩的优劣状态,导致岗位的促进作用不大。在事业单位岗位绩效考核制度完善方面,建议推行自评和互评双轨制,既能多途径检验岗位的绩效水平,又能促进日常的岗位协作。量化考核指标也是真实反映岗位绩效考核结果的办法,提出执行力、工作量、效率、质量等绩效考核因子,按岗位职能特性赋予合理的分值,构成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与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的考核等次相对应。此外,绩效的考核应考虑年度考核和专题考核相结合,对重大任务实施专题考核,考
9、核的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5)重视职工的后期培训。人员的适应性要求,将随事业发展或岗位变化而变化。职工培训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5是事业单位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过程。因此,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把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始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此外,重视抓好培训的后续工作,以点带面深化培训工作,促进培训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2.2 改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1)引入信息化建设,提升现代管理水平。传统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采取人事管理模式,在管理的过程中很难在任何情况下对员工的选拔和筛选都是保证真实客观的,很多时候会带有主观因素。这时候第一会
10、给阶段性的评价带来偏差,影响最终情节的结果;第二容易引起纠纷,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因为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产生了不一样的观点,很难客观实在的区分事情的评定标准。所以引入信息化管理,依托人力资源数据库分析,可以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优化单位选人用人策略。 所谓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是指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利用 IT 技术对人事管理进行合理构架以及指导的过程。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在人事管理工作实施时调度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并具有相当的不明确性。并且在这其中还是会产生缺乏信息反馈和管理质量评估,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2)依托双边数据化平台建立指导性策略。信
11、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是建立数据库,数据源自于日常的管理系统的考核制度,但是又会对管理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改革参考依据,所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而要想获得这一个良性循环,还必须设定双边数据库机制,数据库6不仅仅只关注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更应该着重于数据的反馈,它会对数据库的改良提供宝贵的意见。 依托双边数据化平台,有利于设定合理的指导性工作计划,具体包括了工作的安排、进度以及考核标准,合理分配工作安排以及负责人等。这一系列的流程里面都需要历史数据库进行调节参考辅助作用,同时,执行中又会生成一系列新的数据,包括反馈回执数据,有助于综合分析评估,可以在根本上避免工作不严谨、信息滞后等多种弊端,各层
12、面都有了明确的目标指示。 (3)建立新的管理评价系统。基于员工个人数据库的数据处理,可以完善的个人能力的数据分析,从而为员工的管理评价绩效考评机制提供相应的依据。此外,对于新招聘的员工,在人力资源获取机制上也需要明确规划能力要求,将不会存在编制臃肿、滥招等现象出现。 新的管理评价系统应该包括多种指标进行考评,以工作任务的完成进度以及质量为主,其他的还应包括其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种方式,这些都需要依托于双边的信息化建设为基础,这样才能完成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 3 结 论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公益性服务部门,需要集成优良的人力资源,保持高质的岗位工作效率,以保障事业职能的有效运行。针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实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我们应当更新管理理念,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大力推进改革,着力改进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切实加强人事编制的适应性调整,多渠道补充人力资源,改进绩效考核制度。7大胆引入新技术,推进信息化建设,运用双边数据化管理平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评价和决策水平,适应现代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瞿凤仙.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10. 2刘瑞.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J.安徽科技,2010(12). 3曲艳丽.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北方经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