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细分开发层系 提高尚一区外围西部开发效果摘 要:对于高孔中渗的常规稠油出砂油藏,当一套井网合采,由于储层物性、流体性质的影响,高渗透层的井容易受到注水效果,液量高,含水高,水淹严重;低渗透层的井见不到注水效果,液量低,液面深。随着井网的不完善,区块地层压力下降快,原油脱气严重,制约油井产量得不到正常发挥,产量递减快。本文提出了科学划分开发层系,优化井网结构,减缓油井水淹的速度,保持油藏的地层能量,使出砂油藏能持续稳定开发。 关键词:出砂油藏 常规稠油 产量 开发层系 井网结构 尚店油田尚一区馆陶东营组油藏属于常规稠油油藏,1989 年投入开发,初期采用正方形反九点注采井网,馆陶东营组采用一套
2、井网开发,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部分油水井由于套破停产,扶停难度较大,井网已很不规则。区块部分井区水淹重,含水大上升,地层能量快速下降,产量降低,针对老区不能持续稳定发展的现象,我们积极分析其构造位置及岩性特征,并运用细分层系调整井网,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区块概况及油藏特点 1.区块概况 尚店油田地理位置位于滨州市境内,构造位置位于东营凹陷西缘,西接林樊家突起,北临滨县凸起,南为里则镇洼陷。尚一区外围西部位于尚店油田西南部,主要含油层是 NgEd5,含油面积 6.0km2,地质储量2640 万吨,标定采收率 10.8,可采储量 69 万吨。尚一区外围共有 7 套含油层系,自上而下为 Ng2、N
3、g3、Ed2、Ed3、Ed4、Ed5,划分 24 个小层,含油小层 15 个。其中馆陶 2、3 砂层组为主力含油砂层组 2.油藏特征 尚一区外围是一个西北高、东南低的单斜构造。北部受一东西走向的断层控制,断层落差西大东小,平均断距 40m,单元内部基本无断层。属于高孔中渗油藏,平均原油密度 0.9547,平均原油粘度 1394mpa.s.地层水总矿化度 24582mg/l,水型为 CaCl2。 3.油藏类型 尚一区外围西部 Ng 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 Ed 油藏类型为岩性-构造油藏 二、开发形势及存在问题 1.开发形势 1.1 开发现状 油井投产 35 口,开 30 口,目前单元平均单井
4、日液能力 8.9t/d,单井日油 2.6t/d,动液面 707 米,累积采油 54.7 万吨,采油速度 0.42%,采出程度 8.5%,可采储量采出程度 79.3%,投注水井 10 口,开注水井 8口,单井日注 37m3/d,累积注水 129104t。目前单元处于中高含水、低采油速度、中采出程度开发阶段。西部构造高部位油井累计采油量,一般 2 万吨以上,东部构造低部位累油少。 1.2 采出状况 Ng2 采出程度为 7.61%,Ng3 最高为 10%,ED2 采出程度最低为32.69%,ED4 为 8.75%,ED5 为 4.44%。 2.存在问题 2.1 注采对应率低,水驱效果差 从各小层注采
5、对应率看,Ng23 以单向为主,其次是只采不注。而Ed23、Ed4 是只采不注,Ed5 全部停产停注。 2.2 地层能量保持水平差 区块原始地层压力 11.3Mpa,于 1989 年一直采用反九点井网注水开发,近两年由于干压低,水井注水效果差,同时,部分注水井井况问题造成停注,目前油井动液面 728 米,累积注采比 0.81%,地层压力8.66MPa,保持水平为 76.6%。 2.3Ed2-Ed5 井网控制程度低 区块失控储量为 98.5 万吨,占总储量的 20%左右,其中 Ed2-Ed5 失控储量为 44.5 万吨, Ed2-Ed5 总储量的 35%。 三、原因分析及细分层系的提出 1.具有
6、一定储量基础 NG2 地质储量为 209 万吨,NG3 地质储量为 337 万吨,ED23 地质储量为 26 万吨,ED4 地质储量为 32 万吨,ED5 地质储量为 36 万吨。 2.单井初期具有一定的产能 3.隔层分布稳定 Ng23 与 Ed23 隔层分布稳定, 隔层平均厚度 11.7 米;Ed23 与 Ed4隔层分布稳定, 隔层平均厚度 5.8 米; Ed4 与 Ed5 隔层分布稳定,隔层平均厚度 5.6 米。 4四、案部署及措施实施 1.井网布署 方案设计总井数 58 口,油井 40 口,其中新油井 21 口,水平井 3 口,水井 18 口,新水井 9 口,老井转注 7 口,老井利用
7、23 口,注采井数比0.45,地质储量 604 万吨,单井控制储量 10.4 万吨,新增可采储量 25万吨,方案设计新直井日油能力 5t/d,水平井日油能力 8t/d,预计新增产能 3.8 万吨。 2.措施实施 尚一区外围西部实施分层系开发调整,分 Ng23、Ed23、Ed4 和 Ed5四套层系开发,共部署新油井 18 口,新水井 8 口,转注 1 口。至目前已新投油井 13 口:其中 NG 组 9 口,ED3 组 1 口,ED5 组 2 口,ES1 组 1 口,NG 组新投水井 1 口,转注水井 2 口,扶停 3 口。 五、效果评价 1.保证增产稳产、水淹速度减缓 区块日液能力由 305 4
8、54 吨,日油能力由 74 吨?127 吨,综合含水由75.4?72%,动液面由 666 米?618 米,注采比由 0.48?0.81,开发形势明显好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2.完善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度 注采对应率大大提高 尚一区外围西部通过细分层系,井网基本完善,注采对应率由 66.67%增加到 85.8%。 地层能量得到恢复:区块注采比由 0.48?0.81,动液面由 666 米?6185米。 六、结论与认识 1.高含水油藏细分层系是减缓层间干扰,提高开发水平的基础 高含水期细分层系优化井网,对减缓层间干扰和高含水油藏优化方案设计,提高开发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 NgEd3 井网由
9、于层间干扰严重,注采矛盾突出,导致采出程度仅有 11.17%,通过细分层系,解决高渗透油藏在高含水期的层间干扰,提高采收率是具有可靠的基础。 2.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抽稀井网,使改变水驱方向,增加井网对储量的平面控制程度高含水油藏在抽稀井网后,不仅不会降低水驱动用程度,而且会提高开发效果,主要原因是井网抽稀后,改善了原井网注采井距不均衡导致的油井水淹,提高了注采井距,改变水驱方向,增加了单井控制储量和动用程度,改变地下流体场的重新分布,对于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提供一个新的理念。 3.优化注采结构,提高地层能量是高含水油藏后期提液的保障 恢复地层能量是保证高含水油藏后期提液的基础,而恢复地层能量必需要优化注采结构,保证注采井网进一步完善。 4.配套的工艺措施是确保方案部署整体高效实施 好的开采效果是油藏和工艺完美结合的统一体,也是采油厂持续稳产上产关键。 参考文献 石油地质学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9,张厚福等。 作者简介:项保珍,女,工程师,1998 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6地质专业,现从事油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