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谈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谈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对于提高现场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谈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 钢筋;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在后浇带实际施工中, 如果不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来进行, 将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本文对后浇带一般施工技术进行介绍以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作一些浅析, 以更好地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保证结构安全。 一、工程概况 某大厦是由一幢 27 层
2、、一幢 33 层的姐妹楼所组成。两幢主楼下有四层裙房、两层地下室连在一起,底板厚 2.lm。设计要求在主体结构施工时两幢楼中间留设后浇带,待主体结构封顶,大楼沉降稳定后封闭后浇带。 二、施工后浇带的功能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2一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上: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即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层
3、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三、后浇带混凝土的设置要求 3.1 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 3.2 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3.3 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大于 800mm 为宜。 3.4 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
4、必须贯通,不许断开。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 3.5 后浇带在未浇注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该位置虽弯矩大,但剪力很小。 33.6 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注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应避免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四、底板后浇带施工防止措施 4.1 防止外界水侵入底板后浇带 本工程后浇带呈南北方向,地下室
5、部分宽度 lm,为防止外界水(主要是雨水及地下水)进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最南端与最北端,防止外界水从地下室外墙板后浇带中流入,施工采取增设挡水混凝土墙板,南北各一堵,并在每堵混凝土墙中间设橡胶止水带兼作沉降缝用(由于橡胶止水带有一定弹性),从混凝土墙底板垫层始,如图 1,二是防止地下水从垫层上渗,施工采取在垫层上涂刷 851 防水涂料。 图 1 4.2 防止杂物落入后浇带中清理困难 为防止杂物落入后浇带中,施工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1)底板完成浇捣后,拆除后浇带内模板,并清理出后浇带,然后密封如图 2;(2)虽然后浇带上面已经密封,但由于难免的各种因素,还可能有杂物落入后浇带,故后浇带部
6、位垫层下降 30cm,用于沉积杂物,杂物沉积在底板下排筋下不需清理,作为防止万一用。 4图 2 4.3 防止后浇带部位土体上拱 由于后浇带需待两边主体都结顶并沉降稳定后方可封闭,在此期间随着两边荷载的逐步加大,地基土应力逐渐增大,致使后浇带部位土体上拱是必然的,为防止上拱,施工采取了如图 3 措施,用于抵抗上拱。 4.4 防止施工缝渗水 施工缝渗水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本工程采取如下防渗措施:(l)底板后浇带侧面设凹凸缝止水;.(2)底板后浇带封闭前重新凿毛,凿除表面混凝土浆,封闭浇捣时浇水湿润;(3)在部分无法采取凹凸缝的地方(本工程后浇带边有三只 800mmx80Omm 柱,由于柱筋插至底板
7、无法采用凹凸缝)采用钢板止水;(4)后浇带混凝土强度提高两级即 c45 微膨胀混凝土。凹凸缝及钢板止水如图 4。 五、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控制 5.1 模板安装及拆除 后浇带的主体梁板模板应在两侧 800mm 范围内设置独立的支撑体系, 其两侧承重荷载支撑应不少于两排( 包括梁、板支撑), 立杆间距不应大于 1m。当主体梁板的模板拆除后, 该体系能独立存在, 直至后浇带浇筑完成并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这样既保证后浇带左右两侧梁板构件在施工期间的安全, 又可加快模板的周转速度。 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应经过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 施工时须5进行专项技术交底。由于接缝断面处模板支立难度大、技术
8、性强, 且要细心、细致, 故应选派有经验、有耐心和技术好的木工负责具体操作。安装时应考虑各层间相互对齐,安装完毕后加强模板验收。 后浇带施工侧模可用钢丝网、快易收口网和堵头板, 安装时应牢固, 堵头板安装时应按钢筋间距进行上下刻槽, 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后浇带的独立模板及支撑体系须作出显著的标记, 并派专人负责管理并定期检查。后浇带部位梁、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强度的 100% 以上, 上一层结构梁、板能单独承受上部施工荷载时,下一层才可拆除。拆除时应办理拆除手续。 5.2 钢筋绑扎和校正 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认真选用规定品牌或合格的钢筋, 然后进行钢筋抽验, 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加工。 在
9、钢筋绑扎时,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搭接长度和接头位置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搭接钢筋应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满足大于主筋 45 倍的搭接长度, 并按规范错开钢筋接头位置,同一构件的同一受力钢筋接头数量不超过 1 个; 焊接的钢筋, 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采用电弧焊工艺焊接。焊接质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并按规范进行焊接质量的检验。 钢筋的固定是后浇带施工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在钢筋绑扎时应制作专用的钢筋支架, 并对后浇带中间的钢筋, 尤其是附加筋逐一固定, 绑扎牢固。底部钢筋使用定型的塑料垫块,以保证钢筋保护层正确。 补浇后浇带混凝土前, 清除钢筋表面污染和浮锈, 将后浇带钢筋6整理、调
10、直并校正。 5.3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用的水泥、水、骨料和外加剂等均应检验合格, 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和搅拌等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或选用合格的无收缩、微膨胀商品混凝土。现场搅拌混凝土时, 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因此, 其秤量应由专人负责, 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2% 。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 必须保证后浇带内无杂物垃圾, 钢筋上无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先用钢钎铲掉下部钢筋网上的水泥砂浆及杂物, 然后用高压水冲走杂物垃圾; 清除接槎处混凝土表面松动的石子和软弱混凝土层并打毛, 用水冲洗干净并在浇筑前 24h 充分湿润, 然后对接缝处刷一道高标号水泥浆。 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必
11、须在主体结构两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龄期( 当设计无要求时, 应不少于 40 天; 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 应保留 60 天)后才能进行施工。杜绝强行提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的情况。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看护钢筋, 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理人员也应进行旁站。杜绝直接踩压钢筋, 以防钢筋被踩弯和压弯, 若有钢筋位移等不良现象, 在浇筑混凝土前一定要矫正。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宜自中央向后浇带接缝处逐渐推进,并在距缝边 80mm100mm 处停止振捣, 避免使原混凝土振裂; 然后人工振捣密实, 保证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后浇带7处混凝土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和夹渣等质量缺陷
12、。 混凝土浇筑时按规定留置标准养护试件,并对试件进行同条件养护, 用以检验和证明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 5.4 防渗漏措施 采用适合工程特点的后浇带接缝形式及其与两侧混凝土接缝防水做法是防渗漏的关键。通常应采取企口缝或阶梯缝( 在满足规范要求时, 为了施工方便, 可采用平直缝), 并选择接缝中部设置止水条或止水带的组合做法。如采用钢板止水片防水,则钢板止水片接头必须为搭接焊接, 搭接长度应50mm, 焊接必须 4 个方向焊接, 焊接中必须饱满,无夹渣、咬肉、气泡。后浇带混凝土最好采用合格的无收缩、微膨胀商品混凝土; 当设计无要求时, 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 (5)成品保护和混凝土养护 在后浇带接缝
13、处加强防护, 最好设置围栏,并作表面覆盖, 防止后续施工对后浇带接缝处的钢筋产生污染。保护措施可采用木板覆盖在后浇带的上皮钢筋上, 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 500mm 以上, 四周用临时栏杆围护; 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 并按规范规定。为了保证混凝土潮湿的养护条件, 减少因游离水蒸发而留下毛细孔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浇水湿润时间不宜少于 14 天,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28 天。 在后浇带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时,此跨区域内的结构是处于悬臂受力状态, 不得将后浇带模板独立支撑体系拆除, 以免构件因悬8臂而变形。 结束语 通过设置
14、后浇带, 不但加快了施工进度, 缩短了施工工期, 而且简化了建筑结构设计, 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性, 同时也减少了一般变形缝渗漏水的现象。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与结构质量息息相关, 施工时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 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事故, 轻则开裂渗漏, 重则危及结构安全, 所以在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并采取专项的技术措施, 精心施工。 参考文献 1 郑敖火 顾忠敖 曹干全.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J科学出版社,2011,23(2):6667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2002 3 陈德华试谈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城市规划,2009,23(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