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辩术逻辑分析.doc

上传人:您的****手 文档编号:157728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诡辩术逻辑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诡辩术逻辑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诡辩术逻辑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诡辩术逻辑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诡辩术逻辑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内容提要 本书文字流畅,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逻辑分析简要精确,击中要害。阅 读本书,既可以获得初步的逻辑知识,又能提高对形形色色诡辩术的识别能 力。 序 哲学是开在人类智慧之树上的最高花朵。它的许多道理都是总结和概括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才提出来的。它的道理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道理要抽象得多,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因此,许多人觉得它 高深莫测,甚至感到神秘,认为少年朋友根本学不了哲学。其实,这是一种 误解。它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确实是深奥的,但决不是高深莫测的,更不是神 秘的。 哲学 从它产生的那天起,肩负的使命就是把人的思想从宗教神话的束缚 下解放出来。在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

2、勒斯石破天惊地提出了 “ 水是万物 本原 ” 的思想,它标志着希腊人已经开始抛弃宗教神话的思维方式,改换用 哲学的思维方式考虑世界了。在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的产生也起到同样 的作用。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宗教描绘的虚无缥缈的天国,而是我们生活在 其中的现实世界,它的内容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如实反映。现实世界中一切现 象都有规律可循,根本就不存在神秘的东西,所以,在哲学中也不会有神秘 莫测的内容。实际上,少年朋友在生活和学习中都 会遇到需要进行哲学思考 的现象。哲学不在天国,就在少年朋友身边。 我们已从学习对象方面回答了少年朋友能不能学哲学的问题。这只是回 答了问题的一半。要使回答圆满,还必须回答问题

3、的另一半,就是少年朋友 有没有能力学哲学。现在我们想请美国当代哲学家马修斯来回答这个问题。 他写了一本叫哲学与童年的书,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围城作者钱钟 书老先生把它推荐给三联书店,三联书店已经出版了中文版。这本书举了大 量的例子证明幼童生来就有进行哲学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首先表现在幼童 会提出许多带有哲理性的问题。马修斯把这些 问题看成是进行哲学思考的一 份请帖。这种能力还表现在幼童也会做哲理性的评论。幼童能够做到的,对 少年朋友来说,当然更是不在话下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少年朋友的生活阅历和科学知识不断丰富。当代的少年朋友更今非昔比,他 们都持有进行哲学思考的 “ 请帖 ”

4、,会提出更多更富有哲理性的问题,随着 他们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增长,他们也会做出更多更好的哲理性的 评论。所以,对少年朋友来说,不是有没有哲学思考能力的问题,而是要不 要去启迪它和发展它的问题。 对要不要启迪和发展少年朋友的哲学思考能力的回答 应当是肯定的。理 由很简单,因为它对人来说太重要了。我们希望少年朋友中能够出现像马克 思和毛泽东那样伟大的哲学家,但这不是我们帮助少年朋友发展哲学思考能 力的主要目的,更不是唯一目的。我们的目的在于使少年朋友生活得更好, 学习得更好,将来工作得更好。哲学可以陶冶少年朋友的情操,使他们成为 精神世界丰富和高尚的人。它可以帮助少年朋友把握好人生航船的舵

5、轮,不 管遇到什么样的风浪,都能平安地到达目的地。少年朋友掌握了哲学的思考 方法,会如虎添翼,在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 人类做出突出的贡献 。 可惜,我们家长、老师,甚至整个社会在对少年朋友的教育中,只注重 灌输知识,忽视去启迪和发展他们的哲学思考能力,使许多少年朋友成为记 忆的机器,而不是生动活泼的创造者。毫无疑问,少年时期应该多学些知识, 但是不应当把它们变成死的东西塞进少年朋友的头脑,而应当使它们成为活 的东西,让少年朋友启动自己的头脑去主动地掌握它们。我们在传授知识的 同时,也应当传授思想方法。我们既要使少年朋友知识化,也要使少年朋友 智慧化。学习哲学是锻炼思维

6、、启迪智慧的最可靠的途径。 但是不应当把它们变成死的东西塞进少年朋友 的头脑,而应当使它们成为活 的东西,让少年朋友启动自己的头脑去主动地掌握它们。我们在传授知识的 同时,也应当传授思想方法。我们既要使少年朋友知识化,也要使少年朋友 智慧化。学习哲学是锻炼思维、启迪智慧的最可靠的途径。 智慧对人来说是最宝贵的东西。愿少年朋友都成为爱智慧和拥有智慧的 人。 导语 诡辩是一种逻辑错误,但并非任何逻辑错误都是诡辩。诡辩与一般性的 逻辑错误虽然都违反了正确思维的规律和规则,但二者是有区别的。第一, 前者的违反,通常是自觉的、有意的,而后者则是不自觉的、无意的;第二, 前者是企 图为某一荒谬的观点或错误

7、的行为作辩护,而后者无此动机。例如, 有人从 “ 凡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角三角形 ” 的前提,推出 “ 凡等角三角形都是 等边三角形 ” 的结论,这个推理是由于缺乏逻辑知识而犯的一般性逻辑错误, 不能称之为诡辩。 诡辩常常包含有错误的判断,但并非任何错误的判断都是诡辩。一个孤 立的、不包含逻辑矛盾的错误判断,尽管它与客观实际不符合,还不能说是 诡辩。但是,如果将一个错误的判断作论题,企图论证它是正确的,或者把 它作论据用来论证其他判断为正确时,就构成了诡辩。这时的错误判断就成 为整个诡辩的一个组成部分 ,甚至成为诡辩的核心依据。 关于什么是诡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给了精辟的解说。他说,诡辩是 “

8、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 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 ” 哲学史讲演录, 第 . 2 卷,第 . 7 页)。黑格尔说的 “ 以任意的方式 ” ,是指诡辩论者任意地违 背和践踏逻辑的规律和规则,而 “ 凭借虚假的根据 ” ,是指诡辩论者在论证 中故意使用虚假的判断。这实际上是概括了诡辩的两个基本特征。列宁从辩 证逻辑的角度揭露了诡辩。他指出: “ 概念的全面的、普遍的灵活性, 达到 了对立面统一的灵活性 这就是实质所在。主观地运用的这种灵活性 =折衷 主义与诡辩。 ” 列宁全集第 . 55 卷, 1990 年版,第 . 91 页)

9、诡辩的手法种类繁多,谁也难以将它们一一列举出来。而且随着社会的 进步,人们之间自由讨论问题的空气日益浓厚,特别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大发 展,广告、诉讼以及公开场合下的辩论增多了,必将产生出许多新的诡辩手 法,这有待于我们的研究和总结。本书讲述的只是一些最常见的诡辩手法, 通过对许多具体、生动的故事中的诡辩实例的逻辑分析,使读者对诡辩的特 征和本质获得一个基本的了 解。 诡辩的产生和至今仍然存在,有其深刻的认识的和社会的原因。从认识 论的角度看,诡辩论者都是片面地夸大、吹胀了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个特 征或方面,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中,任意地抽出某一方面的规定作为立论的 根据。孤立性、片面性、主观随意性

10、是诡辩论者在认识上的根本特征。从社 会方面看,人们之间经常发生利益上的矛盾,有的人手中无真理,身边无群 众,为了一己的私利,他们只好求助于诡辩。由于诡辩的产生和继续存在有 上述根源,我们同它的斗争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为了与诡辩论作斗争,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亦 即辩证唯物主义的世 界观,这样才能深刻揭露诡辩论的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形而上学的哲学基 础;其次,要掌握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具体 地指出诡辩的戏法是如何变出来的;最后,要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有关的科 学知识。否则,即使知道对方在诡辩,也讲不出有说服力的道理来。 从历史上看,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的形式和规

11、律的逻辑学,是在同诡 辩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不了解诡辩就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逻辑。只有 加强对错误思维特别是诡辩思维的研究,才能使逻辑科学不断地得到丰富和 发展。从客观现实来看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对诡辩术的揭露 和批判,有利于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坚持 从实际出发,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坚决杜绝一切弄虚作假的欺骗 行为。对诡辩术的揭露和批判,还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现实生 活中的某些人,为了给自己的错误言行作辩护,他们在辩论中奉行 “ 求胜不 求真 ” 的原则,明明是自己错了也死不承认,偏要无理搅三分,尽讲些假道 理、歪道理,甚至根本不讲

12、道理;在语言上表现为满口污言秽语,甚至用恐 吓、谩骂和污辱对方人格的卑劣手法来代替对问题的辩论。上述 表现不仅严 重地违反了逻辑的规律和规则,而且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与社会主义的 精神文明背道而驰。所以,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必须对各 种各样的恶劣诡辩给以充分的揭露和批判,自觉地做一个 “ 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 ” 的人。 加强对错误思维特别是诡辩思维的研究,才能使逻辑科学不断地得到丰富和 发展。从客观现实来看,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对诡辩术的揭露 和批判,有利于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坚持 从实际出发,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坚决

13、杜绝一切弄虚作假的欺 骗 行为。对诡辩术的揭露和批判,还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现实生 活中的某些人,为了给自己的错误言行作辩护,他们在辩论中奉行 “ 求胜不 求真 ” 的原则,明明是自己错了也死不承认,偏要无理搅三分,尽讲些假道 理、歪道理,甚至根本不讲道理;在语言上表现为满口污言秽语,甚至用恐 吓、谩骂和污辱对方人格的卑劣手法来代替对问题的辩论。上述表现不仅严 重地违反了逻辑的规律和规则,而且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与社会主义的 精神文明背道而驰。所以,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必须对各 种各样的恶劣诡辩给以充分的揭露和 批判,自觉地做一个 “ 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

14、 ” 的人。 故事里的诡辩术 诡辩术逻辑分析 一、概念应用中的诡辩术 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判断是由概念组成的,推理是由 判断组成的,所以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我们的思维藉以进行的基础。逻辑 学要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力求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 因而,如果在概念上出了问题,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推理。 概念有两个重要的逻辑特征,即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 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一类对 象,这些 对象都具有概念的内涵所反映的属性;概念有不同的种类,各种概念之间存 在着不同的关系;概念是通过语词表达的,概念和语词既有密切的联系,又 有本

15、质的区别。逻辑学提供的关于概念的基本知识,是我们正确应用概念的 必要条件。 诡辩论者在概念应用中的诡辩手法主要有:玩弄语词游戏,利用歧义词、 谐音词混淆概念;故意曲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主观地应用概念的灵活 性,等等。 实例分析 有一个青年跋涉千山万水,来到大西洋百慕大群岛三角海域中的一个小 岛上,去找隐居在那里的一位哲学家,目的是想学些深奥的知识。 见到这位 哲学家后,青年说明了来意。不料这位哲学家是位诡辩大师,几句话就把那 青年弄得糊里糊涂。 哲学家:你是想学知识的? 青年:是的。 哲学家: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是你想学的吗? 青年:不,我不想学已经知道的东西。 哲学家:那么,你是想学你不知

16、道的东西了? 青年:是的,我想学我所不知道的东西。 哲学家:如果你根本不知道有马,你能想到要学习关于马的知识吗? 青年:不,不可能想学关于马的知识,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有马。但是, 哲学家啊,我是知道有马的,人世间确实有马这种动物存在。 哲学家:且慢,我问你什么, 你回答我什么,你不要岔到其他地方去。 让我再问你:如果你不知道百慕大三角海域中有一座神秘的小岛,你能想到 要去学习关于这个小岛的知识吗? 青年:不会想去学习关于我根本不知道的小岛的知识。 哲学家:在太阳系小星带有一颗外星人发射的 “ 外星人造小行星 ” ,这 颗小行星你当然不知道。你能想到要学习关于这颗小行星的知识吗? 青年:不,不可能

17、想要学习关于它的知识。 哲学家:那么,你不知道的东西,也不是你想学习的东西? 青年:是的。 哲学家:你刚才说,你已经知道的东西,不是你想学习的东西;现在你 又说,你不知道的东西 ,也不是你想学的东西;而事物总不外乎是你已经知 道的东西,或者是你还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没有什么东西是你想学习的了。 青年:是这样的吧?! 哲学家: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是你想学习的,那么,你来到这里又是为了 什么呢? 经过哲学家这番诡辩,这位青年似乎也搞不清楚他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来 的。 这位哲学家不愧为偷换概念的魔术师。那么,他是用什么 “ 魔术 ” 把一 个向他求知识的青年诱入其设下的陷阱而不能自拔?让我们略作分析。 从

18、哲学家开头提出的三问和青年作出的三答可以看出,他们最初讨论的 问题是:你是否想学习关于你已知 其存在的事物的知识?这个问题实际上又 包含两个小问题: 你已知某事物存在,而且你已经掌握了关于这个事物的 知识,你是否还想学习? 你已知某事物存在,但你尚未掌握关于这个事物 的知识,你是否想学习?对前一个问题,青年的回答是否定的,对后一个问 题,青年的回答是肯定的。在这段对话中,二人所使用的 “ 东西 ” 一词,表 达的都是 “ 知识 ” 的概念。岂知哲学家紧接着又以三个假设句的形式提出了 另外一个问题:你是否想学习关于你尚不知其存在的事物的知识?这就偷换 了原来讨论的问题。青年对于这个问题作了否定的

19、回答。于是哲学家又 问: “ 那么,你不知道的东西,也不是你想学习的东西了? ” 这又偷换了概念。 本来 “ 东西 ” 一词在前面是表达 “ 知识 ” 的概念,在这里,哲学家把它偷换 为表达 “ 事物 ” 的概念。青年没有看出这一点,他被上面接连的三个问句弄 慒了,结果上了当,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接着哲学家又在 “ 东西 ” 这同一个 语词形式内塞进了 “ 知识 ” 和 “ 事物 ” 两个不同概念,迫使青年不得不违背 初衷地接受他得出的 “ 没有什么东西是你想学习的 ” 结论。这位青年就是这 样被哲学家弄得昏头昏脑,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了原来讨论的问题。青年对于这个问题作了否定的 回答。

20、于是哲学家又问: “ 那么,你不知道的东西,也不是你想学习的东西了? ” 这又偷换了概念。 本来 “ 东西 ” 一词在前面是表达 “ 知识 ” 的概念,在这里,哲学家把它偷换 为表达 “ 事物 ” 的概念。青年没有看出这一点,他被上面接连的三个问句弄 慒了,结果上了当,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接着哲学家又在 “ 东西 ” 这同一个 语词形式内塞进了 “ 知识 ” 和 “ 事物 ” 两个不同概念,迫使青年不得不违背 初衷地接受他得出的 “ 没有什么东西是你想学习的 ” 结论。这位青年就是这 样被哲学家弄得昏头昏脑,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一位中学老师给学生讲中国近 代史,在课堂提问时向某学生提出一

21、个问 题: “ 你是怎样认识孙中山的? ” 这位学生居然回答说: “ 我根本不认识孙 中山。 ” 全班同学听了这个回答哄堂大笑,老师也被弄得啼笑皆非。 逻辑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 念。在老师提问中的 “ 认识 ” 一词,表达的概念是 “ 评价 ” 或 “ 理解 ” 。提 问的意思是说,学习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迹之后,应当怎样来评价 孙中山这个历史人物;而在学生回答中的 “ 认识 ” 一词,指的是 “ 亲眼见到 ” 或 “ 亲自交往过 ” 。回答的意思是说,我从来没有亲眼见到孙中山。显然, 学生的回答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如果是由于功课没有学好而故意地这样

22、回 答,就是地道的诡辩。 面条我没有吃 某公擅长诡辩,又喜欢占小便宜。有一次他去饭馆吃饭,先要的是面条, 服务员端来的是辣面,他不想吃,就让服务员换了一盘包子,吃过之后不付 款就走。服务员对他说: “ 您吃的包子还没有交钱呢! ” 此人说: “ 我吃的 包子是用面条换的。 ” 服务员说: “ 面条你也没有交钱。 ” 此人又说: “ 面 条我没有吃呀! ” 气得服务员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位 “ 白吃 ” 先生玩弄的诡辩把戏有两处颇迷惑人:一是 “ 包子是用面 条换的 ” ,按照通常的理解 , “ 以物易物 ” 的交易是用不着付钱的;二是 “ 面 条我没有吃 ” ,既然没吃,也就无须交钱。问题出在

23、哪里呢,就出在虽然你 没有吃面条,但由于没有付款,面条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店主,因而你用面条 换来的包子也还是店主的,所以吃了包子必须交钱。在这里, “ 白吃 ” 先生 用 “ 包子是用面条换的 ” 这句话作掩护,偷换了包子 “ 所有权 ” 的概念。 你有什么了不起的 从前有一个人,他的爸爸做了大官,儿子中了状元,唯独他什么官也没 有做。因此,爸爸和儿子都看不起他,平时难免对他说些讥讽、嘲笑的话。 但此人颇有自我解嘲的本领,当爸爸嗤笑他时, 他就对爸爸说: “ 你有什么 了不起的,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强得多。 ” 当儿子嗤笑他时,他就对儿子说: “ 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的爸爸比你的爸爸强得多。 ”

24、形式逻辑讲概念间的关系是指外延关系,其中有一种叫 “ 同一关系 ” 。 所谓同一关系是两个(或多于两个)概念所指称的是同一个对象,但涵义不 一样。这是因为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或不同的关系去反映同一个对象。例 如,同一个人相对于和他爸爸的关系来说 “ 是儿子 ” ,相对于和他儿子的关 系来说又 “ 是爸爸 ” 。上面那个自我解嘲的人就是这样。当他对爸爸说 “ 你 的儿子 ” 和对儿子说 “ 你的爸 爸 ” 时,实际上指的都是他自己。用封建社会 的等级观念来看,他既不如爸爸又不如儿子。但他不这样说,而是换成另外 一种说法。经他这么一说,他的短处变成了长处,缺点变成了优点,似乎他 的情况反倒比爸爸和

25、儿子都优越。从逻辑上看,他是利用了概念的灵活性为 自己辩护,可谓是巧妙的诡辩。 一个人有三个头 某甲对某乙说: “ 我能证明 一个人有三个头 。 ” 乙说: “ 愿闻高见。 ” 甲说: “ 每个人有一个头,没有人有两个头,一个人比没有人多一个头, 所以,一个人有三个头。 ” 乙虽然知道甲的论证是错误的,但不能指出错在何处。 在甲的论证中,从字面上看 “ 没有人 ” 这三个字前后出现两次,但表达 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在 “ 没有人有两个头 ” 中, “ 没有 ” 是一个否定词,它否定的是 “ 有人有两个头 ” 这一判断, 意思是说 “ 任何人都没有两个头 ” 。这个全称否定判断的主项是 “ 人 ,

26、不 是 “ 没有人 ” ;而在 “ 一个人比没有人多一个头 ” 中, “ 没有 ” 这个否定词 否定的是 “ 人 ” 这个概念,因而 “ 没有人 ” 在这里表达的是一个独立的否定 概念 “ 无人 ” ,即 “ 一个人也没有 ” 。如果前面的 “ 没有人 ” 和后面的 “ 没有人 ” 意思一样,则 “ 没有人有两个头 ” 就是一个虚假的判断。所以, 甲的论证是利用字面或语词的相同,暗中偷换了概念,从而得出了荒谬的结 论。 你是头上有角的人 古希腊著名诡辩家欧布利德斯有一次对一个人说: “ 你没有失掉的东西, 就是你有的东西,对不对? ” 那人回答: “ 当然对呀! ” 接着欧布利德斯又 说: “

27、 你没有失掉头上的角,那你就是头上有角的人了。 ” 那个人被弄得莫 名其妙,知道受了愚弄,又说不出所以然,不知怎样反驳欧布利德斯。 欧布利德斯的诡辩就在于,前一个 “ 没有失掉 ” 指的是你原来就有的东 西仍然存在,后一个 “ 没有失掉 ” 指的是你根本没有的东西也仍然存在。这 是强加于人,因 为从来没有的东西,不存在 “ 失掉 ” 或 “ 没有失掉 ” 的问题。 可以看出,在欧布利德斯的议论中, “ 没有失掉 ” 这个词,前后表达的是两 个不同的概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大胆刁民,本官何曾亏了你 从前有一个县官要买金锭,店家遵命送来两只金锭。县官问: “ 这两只 金锭要多少钱? ” 店家答

28、: “ 太爷要买,小人只按半价出售。 ” 县官收下一 只,还给店家一只。过了许多日子,他不还帐,店家便说: “ 请太爷赏给小 人金锭价款。 ” 县官装作不解的样子说: “ 不是早已给了你吗? ” 店家说: “ 小人从没有拿到啊! ” 县官拍案大怒道: “ 大胆刁民,本 官要你两只金锭, 你说只收半价,我已把一只还给了你,就折合那一半的价钱,本官何曾亏了 你! ” 从前有一个县官要买金锭,店家遵命送来两只金锭。县官问: “ 这两只 金锭要多少钱? ” 店家答: “ 太爷要买,小人只按半价出售。 ” 县官收下一 只,还给店家一只。过了许多日子,他不还帐,店家便说: “ 请太爷赏给小 人金锭价款。

29、” 县官装作不解的样子说: “ 不是早已给了你吗? ” 店家说: “ 小人从没有拿到啊! ” 县官拍案大怒道: “ 大胆刁民,本官要你两只金锭, 你说只收半价,我已把一只还给了你,就折合那一半的价钱,本官何曾亏了 你! ” 这位县太爷为了勒索钱财,绞尽脑汁想办法讹人。他的话乍听起来似乎 有理。我们假定原先每只金锭 . 1000 元,店家说只按半价出售,即每只降为 500 元。现在县官不是把两只金锭都留下,而是只留下一只,把另一只仍按 1000 元计算退还给店家,其中 . 500 元是减了半价之后的金锭的价钱,余下的 500 元作为自己留下的那只金锭的价款付给了店家。这里的奥秘就在于,首 先,退

30、还的那只金锭不应仍按 . 1000 元计算;其次,这只金锭原先并没有付钱 (如果原先已经付了 . 1000 元,减了半价之后也就无须退还了),因而它仍 然 是店家的而不属于县官,怎么能用它折合留下的那只金锭的价钱呢?把原来 属于别人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东西来顶帐,这就是县官玩弄的强词夺理的诡 辩。从概念的角度看,就是故意混淆概念,即把 “ 还给了你一只金锭 ” 等同 于 “ 还给了你一只金锭的价款 ” 。 天机不可泄露 从前,有三个秀才进京赶考,途中遇到一个人称 “ 活神仙 ” 的算命先生, 便前去求教: “ 我们此番能考中几个? ” 算命先生闭上眼睛掐算了一会儿, 然后竖起一根指头。三个秀才不明

31、白是什么意思,请求说清楚一点。算命先 生说: “ 天机不可泄露,以后你们自会明白。 ” 后来三个 秀才只考中了一个,那人特来酬谢,一见面就夸奖说: “ 先生 料事如神,果然名不虚传。 ” 还学着当初算命先生那样竖起一根指头说: “ 确 实 只中一个 。 ” 秀才走后,算命先生的老婆问他: “ 你怎么算得这么灵 呢? ” 算命先生嘿嘿一笑说: “ 你不懂其中的奥妙,竖一根指头,可以作出 多种解释:如果三人都考中,那就是 一律考中 ;要是都没有考中,那就 是 一律落榜 ;要是考中一人,那就是 一个考中 ;要是考中两人,那 就是 一人落榜 。不管事实上是哪种情况,都能证明我算的是对的。 ” 老婆听后

32、高兴地说: “ 你的鬼点子真多,我算是服了 你了。 ” 利用多义词、主观地应用概念的灵活性,是一种狡猾的诡辩手法。诡辩 论者在议论中常常故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模棱多可,含糊不清,以便见机 行事,给自己留下任意解释的余地。这位算命先生正是利用在特殊情况下 “ 一 ” 的多义性进行诡辩,并以此骗取他人的钱财。 你现在不是也在讲话吗 一个电影院里正在放电影,观众席上有几个人高声说话,旁边的一位观 众劝他们说: “ 请你们不要讲话,好吗? ” 其中一个小伙子倒打一耙说: “ 嘿 嘿,你现在不是也在讲话吗? ” 他们两人怎么会没有矛盾呢 甲: “ 老张和老李在工作中配合得 很好,没有发生过矛盾。 ” 乙

33、: “ 谁说没有矛盾! ” 甲: “ 请你说出他们有矛盾的根据来。 ” 乙: “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他们两人怎么会 没有矛盾呢? ” “ 矛盾 ” 是个多义词,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至少可 以表达以下几个概念: 表达哲学概念,指的是客观事物内部两个对立面之 间的 “ 对立统一 ” ; 指的是 “ 思想矛盾 ” ,它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人的头 脑中的反映; 指的是 “ 逻辑矛盾 ” ,它是思维的组织结构的矛盾,表现为 讲话中的自相矛盾; 指的是 “ 不一致 ” ,如 “ 言行矛盾 ” , “ 主观动机与 客观效果的矛盾 ” ; 指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的 “

34、不团结 ” 现象。甲是 在上述 的涵义上使用 “ 矛盾 ” 这个词的,而乙却把它偷换为 的涵义,这 是故意抬杠。 你没看见车头挂的 “ 快车 ” 牌吗 一位乘客对公共汽车的售票员说: “ 你们这是什么车?不停稳就开门, 不等人上完就关门? ” 售票员满有理地说: “ 你没看见车头挂的 快车 牌 吗? ” 快车是由于比慢车停车次数少(有些站不停),因而速度相对快的公共 汽车。这位售票员为了给自己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作辩护,故意地把 “ 快车 ” 曲解为 “ 不停稳就开门,不等人上完就关门 ” 的车,这就导 致诡辩。 对吸烟也应一分为二 老王对老刘说: “ 你吸烟挺厉害的,这对身体不好,我劝你下决心戒了 吧。 ” 老刘则说: “ 你这个人不懂辩证法,事物都有二重性,有利就有弊,有 弊就有利。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吸烟既然是一种事物,所以也是一分 为二的,有坏处也有好处,怎么能完全否定呢? ” 唯物辩证法确实认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说的是矛盾的普遍性,是 指任何一个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至于事物究竟是怎样一分为二的,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实际上, “ 矛盾的两 个方面 ” 其内容是非常广泛 的。例如,上和下,左和右,大和小,长和短, 动与静,快与慢,成功与失败,顺利与困难,因与果,真理与谬误,生产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