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智能建筑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摘 要】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在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撑下,智能建筑也得到了兴起,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同时,智能建筑还对开发商、自动化控制人员、软件操作人员、高端消费群体等产生了积极的连带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智能建筑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智能建筑的关键技术及其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智能建筑;关键技术;发展阶段;应用模式 智能建筑被看做是在系统一体化集成的基础上,通过系统集成的方法,实现对信息、资源、任务等进行综合共享和管理的建筑。截止到目前,我国
2、每年新增智能建筑的项目投资都超过 1000 亿元,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伴随着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智能建筑的形式与内容必将在将来发生更为明显的变化。当然,作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需要将多种先进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要实现有效的融合。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为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信息,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性进步。 一、智能建筑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1)单功能系统阶段。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期开始,计算机控制2技术在建筑设备自控领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以通用型控制器为基础的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出现了。随后,以闭路电视监控、火灾
3、自动报警、空调设备监控等系统为代表的“孤立系统”也相继问世。 (2)多功能系统阶段。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美国爆发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兴起,信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专用控制器被开发出来。该类控制器往往是定制式的,其功能具有局限性。但是与单功能系统相比,该类控制器具有通信和互联功能。 (3)集成系统阶段。到了上个世纪末,互联网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传统的“孤立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诉求,控制现场通信协议的开放性被重视起来。但是由于所有的现场总线通信协议和标准在制订时都是面向现场设备的,并非面向企业进行应用
4、集成,所以,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和物业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互联与信息共享难以实现。 (4)集成管理智能化系统阶段。在该阶段,系统集成工作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实现了整个智能建筑系统的系统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运行。从集成的角度看,智能建筑已经将互联网络和物联网络应用其中。在信息处理方面,也已经完成了从简单的状态信息组合与基于监控的处理,发展到了基于内容的处理与融合层面。 二、智能建筑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1)OPC 技术分析与应用。第一,OPC 技术分析。该技术是以 COM技术为基础,其结构符合客户/服务器模型。其工作模式为:当客户访问数据时,物理设备的原始数据一般经过物理接口(SCADA 系统、DCS 系
5、统、OPC 接口等)直接传递给服务器,最后再由服务器完成与客户的数据交换。3第二,OPC 技术的应用。采用 OPC 技术能够实现整个控制网络的系统集成。在不同的 OPC 应用模式中,在各控制网络的监控计算机上要安装相应的OPC 服务器,以此实现对设备层数据的采集。 (2)家庭智能化技术。第一,家庭智能化技术分析。该技术提供的是一个由家庭智能化系统构成的高度安全性、生活舒适性和通信快捷性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居住空间,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快节奏的工作方式。第二,家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该技术在智能建筑中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防盗报警、火灾报警、煤气泄漏报警、紧急求助报警、家用电器的远程遥控、电子话音信箱、
6、数字式电话功能、计算机网络接口等。 (3)LonWorks 技术。第一,Lon Works 技术分析。作为最早应用于建筑物设备自动化系统中的总线技术之一,该技术的开放性、可靠性与灵活性是十分显著的。第二,LonWorks 技术的应用。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楼宇空调的控制系统结构,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将经过一定处理之后的空气,以一定方式送入室内,将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流动速度和洁净度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式空调系统通常采用一部分回风和新鲜空气相混合的方法,该方法既保证了室内空气新鲜,又利用了回风的能量,能够提高设备的经济性。 智能建筑的出现是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直接相关的,而随着这一新的事物的不断发展,在信息化社会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以及生产方式也因此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本文基于此,对智能建筑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希望这些结论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指导实践。 4参 考 文 献 1王宇.智能建筑概述J.企业导报.2011(14):266 2扬家骅.OPC 技术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接口研究与设计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0(9):9498 3李英俊.智能建筑主流技术及其应用探讨J.计算机技术.2009(1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