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云南沿边地区桥头堡窗口建设的 SWOT 分析【摘要】 本文采用战略管理中的 SWOT 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沿边地区、特别是德宏州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窗口建设所具备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窗口建设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德宏州 桥头堡窗口 SWOT 分析 路径 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明确提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形成以滇中城市经济圈为支撑、沿边开放经济带为窗口、对内经济走廊为纽带的空间格局” 。德宏州明确提出要建设经济、文化、友谊三大窗口。桥头堡窗口建设不仅要使云南沿边地区成为对外交流窗口,更重要的是创设出理想的经济和社会人文环境,产生洼地效应,吸引国
2、内外更多的生产要素向本地区流动、汇聚,形成独特竞争优势,促进沿边地区发展。本文基于德宏州的调查研究,采用战略管理中的 SWOT 分析方法,对云南沿边地区窗口建设进行分析。 一、优势(S)分析 1、特殊的地缘区位优势。德宏州与缅甸山水相依,阡陌相通,村寨相连,云南 1997 公里的中缅国境线,德宏就有 503.8 公里,有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和两个二类口岸,有 64 条通道、28 个渡口,是中国陆路国家级口岸最密集的地区,从德宏众多的口岸出境,可到达缅甸的各大城市如腊戌、曼德勒、密支那等,再经这些城市,可到达仰光港、实兑港、吉大港、皎漂港等国际港口,进入印度洋。与绕道马六甲海峡相比,可缩2短路程 3
3、000 多公里,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走向印度洋、太平洋的最便捷通道,是云南省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地缘优势明显,替代性不强。2、独特的民族经济文化优势。缅甸是中国的友好邻邦, “民族同宗、文化同源、江河同流” 。缅甸和印度东北部的掸、克钦、勃欧、阿萨姆等民族与德宏州五种世居民族跨境而居,长期保持着友好往来,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西方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具有浓厚的人缘基础和文化积淀。改革开放后,德宏州在沿边地区率先开展边境贸易、边境旅游等,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与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开展了宽泛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创立中国内陆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新模式,形成了德宏州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独特的、深厚
4、的人文优势和特有的文化亲和力。 3、资源优势。德宏州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资源有20 多种,有的矿产分布均匀,有开采价值;水资源总量 218 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 362.4 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 250 万千瓦;德宏州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绿色生物资源宝库和云南省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和三个国家 4A 级景点。五种主体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的风俗习惯,经过上千年的代代传承,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璀璨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窗口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 4、政策优势。德宏州作为沿边少数民族自治州,
5、既享受国家沿边开放优惠政策,又既享受西部大开发区域倾斜政策,还享受少数民族地区3扶贫优惠政策和侨务政策。现今又有云南桥头堡沿边开放经济带及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优惠政策,多重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叠加,使得德宏州成为特有的政策富集区,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国内外交流合作与窗口建设。 5、后发优势。与率先开放的中东部地区相比较,德宏州在窗口建设上有很多现成的东西可以学习、借鉴、移植、利用等,在较高的起点上迅速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避免更多的资金及时间、精力投入。不仅成本低,而且速度快、风险小,开放的沉末成本和经验损失不大,具有相当大的后发优势。特别是云南桥头堡和瑞丽国家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6、建设,更使得德宏州具有机遇性后发优势。 二、劣势(W)分析 1、交流合作的基础差、水平不高。云南沿边地区,包括德宏州,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总量小,区域经济实力弱,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低。长期以来,多以资源初级开发为主,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水平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自我积累、发展能力不强,缺乏以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点的经济发展强势增长点。已开展的合作交流领域偏窄,项目偏少,规模偏小,档次偏低,合作形式单一,严重制约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影响力的提升。 2、交流合作的整体意识不强。对外交流合作的短期项目、临时项目居多,缺乏战略层次的长期合作,合作的持续性不强,还缺乏共同的行动。此外,对周边国家情况研
7、究还不深、不透,对合作对象的民情、民意及合作意愿把握不准,对外经济文化技术合作中还较广泛地存在着一4厢情愿情况,近年发生的缅甸密松电站、莱比塘铜矿等事件就是一个明证。 3、后发劣势。开放的时间晚,政策优惠度低。迄今为止,仍然集边疆、少数民族、欠发达为一体,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本积累、人力资源的配置、市场机遇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合作交流、文化精神再造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后发劣势。特别是“富饶的贫困”与“贫瘠的贫困”并存、 “物质的贫困”与“精神的贫困”并存,更加大了窗口建设的难度。 4、文化素质较低,缺乏专门的人才。云南沿边地区不仅获取、吸收和交流的能力和途径匮乏,而且人才资源总量不足,还
8、大量外流,劳动者整体素质较低,特别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懂得周边国家语言和政策法规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闭塞保守、安于现状,缺乏开拓进取、敢冒风险的发展意识和群众性的创业行为支撑,创新精神严重不足,难以适应交流合作的需要。 三、机遇(O)分析 1、开放合作的国际形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遇。近年来世界政治多元化与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毗邻国家的关系也由过去的以地缘政治为主转变为地缘经济为主。中国同周边国家开放、合作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已经建成,中国已成为南盟观察员,货物贸易更加便利,服务贸易更加自由,投资领域更加开放,合作方式
9、更加多样,给桥头堡窗口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52、云南桥头堡及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新机遇。国家已经把云南桥头堡和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纳入国家开放战略,并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及规划,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也获批准,云南沿边地区在对外开放、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结构调整等方面将会有一系列新的变化,交流与合作将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 3、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加快,孕育着潜在机遇。云南沿边地区正处于工业化起步、城镇化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而我国东部地区正处于产业转移和升级换代新时期。这
10、一情况特别有利于沿边地区,主动吸引、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将给沿边地区加强内外交流与合作,提供强劲动力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挑战(T)分析 1、窗口的负的外部性。主要是指伴随着开放及主体活动而展现出来的不好的印象和不利影响。就沿边地区来说,具体是指边界的屏蔽效应、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性、思想观念的陈旧性、经贸交往一定程度的自发性和无序性、经营方式的粗放性、合作交流的零星性、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有限性,以及急功近利、恶意竞争,产品形象、产业形象及外向型企业、产业成长缓慢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等情况。 2、扑朔迷离和不稳定的境外环境。缅甸政治生态还不稳定,印度对华心
11、态也比较矛盾的,中越关系时明时暗。近年来我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主权纷争,南亚地区恐怖活动频繁,部分国家和地区民族、宗教等问6题相对突出,一些西方国家趁机在这些地区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一些区域外国家出于自身利益,对中国加强与东南亚、南亚的经贸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保持高度的戒备,加之跨境犯罪、毒品走私、赌博洗钱、生态环境破坏、传染性疾病蔓延等非传统性安全问题,给窗口建设带来极大的威胁和挑战。 3、异常激烈的内外部竞争。从国际方面来看,东南亚、南亚等周边国家都已全面改革、全方位开放,日本、韩国、美国及欧盟国家都向这些地区云集,增加了众多的竞争对手。从国内来看,随着中国加入 WTO和 GMS、BCIM
12、的建立,贸易政策已逐渐与国际规则接轨,受政策约束。随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流合作也越来越快捷方便,国内竞争也异常激烈,并且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 五、结论及窗口建设的路径选择 云南沿边地区桥头堡窗口建设既有优势、机遇,也面临着诸多威胁和挑战。优势和机遇是潜在的,威胁和挑战是现实的。但不管是从历史视野还是从现实维度来看,只要我们努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拓展渠道,提升层次,丰富内容,就一定能促进窗口建设。 1、加强经贸合作,走“绿色贸易” 、低碳经济之路。德宏州要把加强内外经贸合作作为窗口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外不仅要与缅甸合作,还要与东南亚、南亚其他国家及世界各国合作;对内既
13、要背靠滇中经济圈,又要积极与中东部地区合作,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要打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转变过度开发邻国自然资源的开放模式,实施保护性开发和与周边国家互为市场的互利共7赢的开放战略,振兴毗邻地区,保证贸易负的外部性趋向于零。 2、合作领域宽泛化,走贸易方式多样化之路。要积极主动发掘和建立起能够承载窗口价值的有形和无形的载体。要有针对性地发展通信、农业、医药、生物资源开发以及石油、天然气产品、产业,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国际旅游、国际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由原来的主要是有形商品贸易向无形的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国际投资等领域发展,提升档次、质量与水平。 3、加强文化建设,走大
14、文化之路。文化窗口建设既体现在气势恢宏的文化工程项目上,又体现在人文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在文化精神上。要加强主流文化构建,重塑文化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冒险意识、效率意识、法律意识,营造浓厚的商旅文化氛围,尽快促成文化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提高文化水平、文明程度和思考力、感悟力,提升文化软实力,走大文化之路。 4、加强文化宣传,走文化贸易之路。文化认同有利于清除壁垒,增进融合与发展。我们要以文化为载体,宣传中国的内外政策,突出云南桥头堡互联互通、合作共赢作用,增强周边国家对桥头堡建设的了解和认同感。文化发展要产业化,要多出口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特色和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文化产品,积极参与国
15、际文化市场竞争,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提高文化价值。 5、加强科技教育等交流合作,走对外援助之路。科技与人文领域的深入互动,是中外友谊历久弥坚的基础。一方面要通过文化交流、传播,以柔性的力量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增进了解,巩固和加深友谊。另一8方面,通过教育、科技、卫生等的合作和文化贸易,实现中国文化向东南亚、南亚国家波状传递,有效缓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为和平发展铺平道路。沿边地区还要积极向上争取,把对东盟国家援助项目更多的交由我们实施;要创建多所中外友谊医院,开展跨境医疗服务、流行性疾病预防服务;要建多所各级国际学校,加快人才培养,为桥头堡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注:本文为 2011 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文章,项目编号为 2011Y470。 ) 【参考文献】 1 张伟: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背景下云南对外开放的新挑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5). 2 张瑜: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 SWOT 分析与建议J.党政干部学刊,2011(1). 3 王喜莎:打造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J.实事求是,2011(1). 4 何智娟:中国与南盟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 SWOT 分析J.南亚研究季刊,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