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朱令案到黄洋案:看司法与民意黄洋案再掀朱令案 一杯清澈透明的饮用水,改变了黄洋的生命轨迹。 2013 年 4月 16日下午 3点 23分,复旦大学准博士生黄洋中毒死亡。4 月 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报案:复旦大学枫林校区 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自 4月 1日饮用了寝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身体不适,出现中毒迹象,正在医院抢救。上海警方接报后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锁定黄洋同寝室同学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当晚,警方依法对林某实施刑事传唤。4 月 12日,林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经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洋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3 月 31日中午,将其做
2、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 N-二甲基亚硝胺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4 月 1日上午,黄洋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救治无效去世。 4 月 19日下午, “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微博称: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投毒案疑犯林某。 两名完美学生 这是一起一名完美学生谋杀另一名完美学生的案件。27 岁的投毒者林某未作过多的辩解,他几乎没怎么犹豫便向警方供述了毒杀室友的理2由:“闹着玩。 ”说话间,他依旧保持此前 27年养成的冷峻少言的风格。警方找了林某两次,在 4月 11日第二次被警方带走时,他承认了投毒这一事实。投毒者的主动承认并不意味着案件迅速侦破。
3、4 月 18日上午,新华社记者向上海警方求证时,警方的说法仍是:案件正在审讯中。知情人认为,警方迟迟未下结论的原因是林某的作案动机过于简单。直到 4月 19日下午,上海警方终于确认了林某简单的供述,他们在公布林某的投毒动机时同样简单:因生活琐事。 投毒,这种最残酷、阴暗的作案手法,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何以被驱使并触发? 在林某被抓后,他的很多好友不断在微博和接受媒体采访中力挺这位努力、严谨、奉行完美主义的年轻人:“他不像一名杀人犯。 ” 一位和林某相熟 8年的同学说:“他的成绩在医学生里只有 1%的人能够达到。” 相比林某专注于学业,黄洋的优秀更加多彩。他在 SCI(科学引文索引)刊物上发表过一
4、篇论文,SCI 代表了黄洋的学术水平。 善于表达的黄洋和沉默严谨的林某代表了 “完美学生”在个人性格上的两端。在各自的社交网络上,他们给自己贴了完全不同的标签:黄洋写的是运动、美食、音乐、旅行、80 后、电影,林某的标签则是呆若木鸡、想法多、没耐心。 黄洋热衷参与社会活动,他曾作为志愿者远赴西藏墨脱支教。按原定计划,今年暑假,他将带队再度前往墨脱。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他3一直亲力亲为。他还曾担任复旦大学枫林校区赛扶团队领队,获校内辩论赛最佳辩手,两次被复旦派去香港交流。如果没有 4月 1日投毒事件的发生,黄洋很快将接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博士复试通知,他是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复试名单的。几乎
5、可以肯定的是,他将继续他的学术生涯。 这位 28岁、刚刚考上博士的年轻人,美丽的人生画卷尚未展开,就在这场飞来横祸中倏然陨落。 朱令的定格人生 不可否认的是,黄洋中毒案的曝光,像扳动了手枪上的扳机,令1994年发生在清华大学的“朱令铊中毒事件”如一枚子弹在许多人的记忆中被迅速弹出。与复旦的黄洋一样,朱令当初也是莫名其妙地发病,最后在网络的帮助下得到确诊和救治,但铊中毒的损伤已不可逆转。 朱令,清华大学 1992级化学系女生。19 年前身处清华校园的她,风华正茂,多才多艺。朱令的班长张利这样回忆朱令:“她的优秀是自外及内的,是全方位的。迄今为止,我还未曾见过如此完美的人。天生丽质的她有着明亮的双
6、眸、白皙的面庞,加上高挑的身材、高雅的举止,举手投足间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辅导员甚至曾经建议她参加礼仪大赛。 ” 如今,所有的描述似乎都像在说另外一个人,因为这一切美好已永远在 1994年冬天被定格。 自 1994年 11月 24日起,朱令开始出现奇怪的中毒症状,肚子痛、掉头发,入院治疗未愈。1995 年 3月 26日,朱令再次病重被送入协和医4院,昏迷长达 5个月。那时,互联网还未普及,朱令的多名同学将这种不明的病症翻译成英文,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发出求救电子邮件,收到了两三千条回复,其中约 1/3的回复认为这是典型的铊中毒现象。 后来,北京市职业病卫生防治所确认,朱令曾两次铊中毒,第二
7、次中毒后朱令体内铊含量远远超出致死剂量。朱令的父母怀疑有人蓄意投毒,由清华大学向警方报案。 与朱令同宿舍的女生孙某当时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合法取得铊盐并接近朱令的人。警方曾对孙某展开调查。但由于铊中毒测试报告出得太晚,朱令宿舍的物品被破坏,使得证据缺失,案情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2006年,孙某发表声明,坚决否认自己投毒,并称自己并非唯一能接触铊盐的学生。 经过十多年的康复治疗,由于铊中毒损伤的不可逆转性,朱令的智力、视觉、肌体和语言功能都没有得到恢复。如今的朱令,全身瘫痪,双目近乎失明,面目表情呆滞,昔日苗条挺拔的身材也变得臃肿不堪,智力下降到幼童水平,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必须由年迈的父母照料生活
8、起居。 同途,殊归? 朱令之后是黄洋。这两出悲剧,何其相似,一样的青春年华,一样近乎完美的学生。正如朱令的才华与性情,黄洋的品行,在其身后,极受人称道。他出身草根,为人慷慨,品学兼优。据其朋友介绍,黄洋几乎从不说别人坏话,难以想象他会与人结怨。 现实不是童话,梦想如琉璃易碎。28 岁的黄洋以及当年 21岁的朱令,5在最美好的华年,迎来了多舛的命运。两名近乎完美的学生,怎么会迎来如此相同悲怆的结局? 新华社评论引用了北大教授钱理群的话: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高智商、世俗、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常务副主任吴
9、根诚教授则认为:“应该(从黄洋案中)吸取教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目前,医学生人文教育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是学不完的,医学生更要先学会做人。 ” 随着黄洋案迅速进入司法程序并侦破,朱令案的戛然而止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尤显突兀。 就朱令案本身而言,尽管警方曾经怀疑朱令同舍和同班同学孙某是投毒真凶,但由于关键证据灭失,从 1995年 5月 7日以来,该案最终没有进入法庭审理阶段,警方一直没有宣布侦破此案,也没有公开任何有关的细节和原因。 2006 年,朱令案再次在网上被热炒,矛头再次指向孙某。孙某发帖,再次否认自己曾经投毒,并逐条解释回应网上的怀疑。孙某强调:“1998年 8月,
10、北京市公安局宣布解除对我的嫌疑,他们承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我和朱令中毒有关。 ” “这个案子年年有人问,年年没结果。 ”一位已经远赴美国深造的 98级清华化学系学生说。 据悉,孙某家世显赫,其祖父和伯父在民主党派和政协担任要职;而正是显赫的家庭背景,被网民认为是本案件的调查不能顺利进行的原6因。 2013 年 4月 18日,当黄洋案再次掀起人们对朱令悲剧的热议,朱令的家人、律师再次通过网络呼吁警方重启该案的司法程序时,曾经的犯罪嫌疑人孙某再次在网上发帖:等待真相、笑骂由人,比任何人都想将真凶绳之于法。 逝者安息,生者深思。从司法的层面,但愿黄洋之后,再无朱令。 冯美丽 1014:19 年,对于同
11、一代人的青春来说,朱令就在那,不声不语,只是活着,就是对凶手对社会对我们每个人最无言的控诉。 王冉 V:可以搜索#朱令#了。风向是如何转的,我们无从知道。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屏蔽关于她的搜索触碰到了这个社会良知的底线。希望因为屏蔽和封杀而引火烧身、适得其反的案例越来越多,期待一个国家走向法治的漫漫长路可以从这里陡然提速。 林霖(21CN 发帖):至 5月 6日 16时 04分,朱令案白宫官网请愿量突破 10万人。网友们连日积极的响应和呼吁,似乎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个异国政府的网站上。而对于朱令案,无论是当年缉拿真凶或如今案件的重启调查,我们期望的应是国内法制有所作为,而不是对白宫网站的请愿盲目乐观
12、,将其视为朱令案凶手伏法的救命稻草。 你在哪(浙江宁波市) 15楼:你丫的,谁乐观了?!但做总比不做好!林霖,我不知道你是谁,但请看清群众的心态。不要在那儿乱作定性! 司法不出面 民意无止息 朱令案的法治疮疤 719 年前的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件因黄洋案再度发酵,民意“审判”一浪高过一浪。 事实上,朱令案发生后的 19年来,但凡有关联因素,朱令案都会被翻起热议。这一次,因为有了微博这个空前开放的平台,民意“审判”规模比以往更大,以至于复旦投毒案这个“由头”因案件迅速告破成为舆论过客,而朱令案的讨论却还在深入。 放眼世界,所有国家的刑事案件都不会 100%侦破。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刑事案件侦破率在
13、 40%左右,世界排名不算低。为何朱令案能持续成为热点?综观此案,话题焦点在于:案发顶级高校、作案手段阴毒、当年花样年华的被害人今夕对比凄惨、嫌疑人有高官背景并更名改姓出国、案件不了了之等。 一切都因案件未结变得扑朔迷离,一时间,全民争做福尔摩斯。了解此案的人再度追问,不了解此案的新人抓紧补课。老资料在汇总,新证据也不断被发现。然而,此轮新翻出的证据显示,在被害人家属和公众眼中未结的案件,官方已经在多年前宣布告结,而这个结果并未通报被害人家属。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尽管民意“审判”人声喧嚣,司法审判始终缺位,万众期待的审判席位置空无一人。 民意“审判”一直将矛头对准一个人朱令的室友孙某。但是
14、,民意“审判”不能代替法律,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 不过,对于这桩热点案件,现实的情形是,司法审判若不出面,民意“审判”便不会停止。民意“审判”没有法律效应、不能抓人,却有8不可忽视的爆炸当量(指炸药的爆炸造成的威力) 。在倡导和谐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中国,无论是司法机关还是各相关部门,都不应保持如此长时间的沉默。 谣言漫天飞,情绪被悬置,司法审判缺席越久,民意“审判”的蓄发能量就越大,这能量会伤害很多东西。 首先,当年,朱令案已经受到司法立案追究。从法律程序的层面,此案不应受 20年追诉时效的限制。因此,警方不能放弃调查这起投毒案。哪怕程序上已结案,也
15、可重启。而不予理睬,不仅对受害者和“嫌疑人”不公平,也拉低了整个社会对司法、对执政者的信任。 其次,朱令案在民意“审判”中成为道德热点的晾晒台,首当其冲的是对特权的抨击。 “嫌疑人是因为显赫背景而被保护吗?案件是因特权干预而不了了之吗?法律敢对特权说不吗?”面对这种种疑问,唯有让司法出场,才能真正让清者自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公正是人世准则,互爱是人类基本情感。在这场长达 19年的民意“审判”中,人们揭示与猜测的种种暗黑,一点儿一点儿地吞噬着社会向善的情感与信念。假如没有公正的司法审判结局,这将是一场最坏的生命教育。 民意期待司法就位。 19 年法治进步轨迹 对比之下
16、,同样发生在大学校园,同样是中国著名高校,受害人同样是花样年华,同样是中毒,复旦大学投毒案与清华大学朱令案之间横亘了 19年,却迎来了大相径庭的结局。 9黄洋案发生后,警方迅速介入,在集中力量、抓紧破案的同时,通过微博平台,尽可能全面、迅速地公开相关信息,舒缓了公众对事件的种种疑虑与焦虑。不得不说,今天复旦校园的黄洋案较之当年清华校园的朱令案,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有人分析,黄洋案较朱令案之所以进步,有两点原因:一、如今的社会已进入以微博为平台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在信息公开透明的环境下,有关部门需要承担的封锁信息的压力与十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而通过“我爸是李刚”以及“李天一”系列案件的网络荡涤,特权轻易干预司法的假想已几乎无法成立。二、从法律视角来看,黄洋案进步之处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司法机关及时介入调查,留存证据,使得案件迅速顺畅地进入司法程序。二是案发后,复旦大学通过官方微博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并配合警方调查,而在舆论猜想一度领跑司法进程之时,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方明冷静地劝诫网民和学生不要人人做福尔摩斯干扰司法, “没有什么比失去生命的教训更加深刻,复旦校方希望全社会能够冷静克制地思考事件背后深层次的东西,而不是一味试图拼凑出不存在的故事” 。 种种进步轨迹已让人们相信,19 年后的黄洋案没有以朱令案的方式终结。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 2013年 5月下半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