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摘要】本文从分析公共关系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入手,强调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探讨了如何有效地把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高职院校公共关系教学设计当中,从而增强课程教学实效,提高学生的公关职业技能。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公共关系,教学创新 一、公共关系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以客观主义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偏重于“教”的方面,这决定着传统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模式存在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角色定位重主导,轻主体。传统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角色定位过于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两种教学角色间的互动。 (二)
2、教学过程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传统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模式以客观主义认识论为基础,因此为了加强“迁移”效果,过分追求课堂教学内容的大容量、高密度,教学过程是一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不利于形成潜意识的公共关系交际能力。 (三)教学手段重规范性,轻灵活性。传统教学模式追求教师教学资料的形式、格式运用的规范性远超过其内容的科学合理性。都在通过各种技术和规范形式来提高对学生知识的传授量,而不是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直觉、判断等心理活动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模式严2重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人格发展。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
3、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其优势表现为任务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任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交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苦苦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三、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一)设计任务。设计任务是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所要学习的知识应巧妙地隐
4、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笔者在设计中打破了常见的公共关系学科体系框架,选择以企业需要的典型工作和核心技能作为载体,采用模块式结构,形成了“任务驱动”教学的结构体系(图表略) 。实施任务驱动的公共关系实务知识被分为六大模块,每个模块由下至上,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形成一个框架。然后在每个子任务设计上下功夫,编成一个个教学流程。 一个任务的设计与实现的过程就是不断分解任务的过程。例如,设计重要关系建立与维护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实际不断地提出这样3的问题:重要关系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公众的特点、需求分析;如何建立关系?如何维护关系?涉及到的原则、
5、方法、沟通技巧、工作步骤等等。随着分析的深入细致,使整个模块的任务结构不断清晰。这实际上是将任务的内容拆解为一个个子任务,逐步地展示布置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给出一些实例以供参考,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并知道这些任务是可以通过学习完成的,这样可以逐步消除对完成任务的畏惧感,树立信心,使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设计任务时应注意: 1、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向学生说明任务的内容和学习目的;任务的提出要有综合性,就是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进去,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同时还学会了综合运用新旧知识; 2、任务要有实践性,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践来完成,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
6、3、要有吸引力,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如果学生对你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该任务也是失败的,所以提出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必须有吸引力; 4、要有创新性,我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实施任务 我在教学中一节课的教学流程大体上是这样的: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一种与本节课教学内容一致的情境中发生。42、提出任务,在上述情境下,导入课前设计好的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思考和学习的问题) 。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
7、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开展协作学习,使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加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以小组为单位,讲解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教师最后补充说明。 6、巩固练习,巩固这节课学到的知识。 7、总结与评价,评价是达成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绝好时机,也能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笔者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面作了一些探讨,结论表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往往比较客观一些,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标准相当地难以衡量。所以笔者主张两者相互结合,互有侧重。教学中特别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参
8、照评价项目内容,逐项给予自己评定,并在作品之后或学习体会之末附上简短的自我评语或得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评价团给予核实(活动类)或教师给予检查评定(平常) 。 四、任务驱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5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咨询员、伙伴、朋友等角色出现在学生中,教学方法由注重“教法”转变为注重“学法” 。为此,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二)任务设计与实施的合理性。 设计任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可实践性,以保证学生可操作,并有收获。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整体的概念,所有的子任务都是为系统为整个任务服务,不是独立的,在教学中每个任务的实现尽管是单个、分步骤完成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建立起系统、全局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