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理解与思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80639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理解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理解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理解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理解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理解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关于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理解与思考摘要:供应商质量管理工程师(以下简称:SQE)工作的目的,就是确保供应商为整车厂或主机厂持续、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 关键词:供应商 质量管理 理解 思考 SQE 这个职业引入中国仅有短短十五年左右,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GMW)的供应商质量管理部门,也是 2002 年在上汽、通用和柳州五菱三方成立合资公司时正式建立的。本人在 2007 年加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的 SQE 团队,先后负责过内外饰零件(如,座椅、仪表板和前后保险杠等)和底盘零件前悬挂大总成的质量管理。 一、关于 SQE 的工作性质 我们知道,在产品的整个形成过

2、程中(规划设计、商务合同、生产制造、物流运输、销售服务) ,其实 SQE 都没有直接进行增值工作。SQE工作的目的,就是确保供应商持续、稳定生产合格产品。这就确定了 SQE的工作性质只能是监督控制(简称“监控” ) ,因此,SQE 的工作目标,就是“确保供应商持续、稳定生产合格产品” ,以实现低成本高价值的公司目标,即是在商务合同确定的情况下,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物有所值,不仅是合格产品,而且具备持续、稳定提供的能力。 由此,相对于“体力工作者”而言,SQE 就属于“知识工作者”的范畴。对于知识工作者,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于理解为管理人员,SQE 就是2这种管理人员,只是偏重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品质

3、提供能力的监控。 对“体力工作”而言,我们重视的只是“效率” ,即“把事情做对”的能力,其成果通常可用数量和质量来衡量,如生产了多少件产品及其质量如何。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运用测定体力工作效率的方法,来促使工作者的产出大为增加。这也就是管理者在“管理”别人时,比较容易体现“成果”的原因。 但我们无法对管理者进行严密和细致的督导,我们只能协助他们。管理人员本人必须自己管理自已,自觉地完成任务,自觉地做出贡献,自觉地追求工作效率, “做好该做的事情” ,提高自己“做对的事情”的能力。 管理人员本身并不生产具有效用的产品,不生产有形的产品,他生产的是知识、创意和信息。这样的产品本身并无用途,只有通过另一

4、位管理者或操作者,把他们的产品当作投入,并转化为另一种产出,它们才具有实际意义,或称为有价值。再伟大的智慧,如果不能应用在行动上,终将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资料而已。 因此,管理人员做的工作必须具有有效性,并且他不能只顾到他的产品本身的效用,而要顾及是否对他人有用。 评价管理人员的“有效性”成果,唯一的标准就是看其工作的结果是否为客户创造了价值,被客户所使用并产生价值(这里的“客户”即指外部的,也指内部的) 。 二、关于 SQE 应具备的能力 我们现在的很多规定,仍基本属于“拿来”的,虽有局部改编,但3框架不变。这些“拿来”的东西,本身我们 SQE 理解都存在参差不齐,再去要求供应商执行,当然

5、会出现执行力差的现象了。 其实,这些“拿来”的规定,都是为了实现一种管理模式,即主机厂(OEM)将部分零部件的品质保证能力交由供应商来完成,这些零部件入厂后直接上线装配,并由 SQE 负责监控,以便达到转移成本风险的目的。 但不同的供应商,因其历史积淀不同,形成的企业文化不同,运行模式也各有差异,这就对我们 SQE“做对的事情”的能力提出了很大挑战。那我们如何管理 SQE,并使其工作“有效”呢? 1)熟悉质量管理体系知识 SQE 必须熟悉 ISO/TS16949 质量管理体系知识,能够通过对潜在供应商评审,来判定 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并对既存供应商制造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和物流系统以及

6、采购系统的分供方管控等存在的问题,能够指导供应商如何提升。 2)零件的产品结构和制造工艺 SQE 还要熟悉负责零件的产品结构和制造工艺,通过对零件的 PPAP审核、PCPA 审 核(即制造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判定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是否满足公司要求,对存在问题能够指导供应商实施整改。 3)沟通协调能力 4SQE 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和供应商的所有层级人员(从现场的操作工至总经理)的沟通能力,应该学会在各种情况下的基本应对方法或思考方式,达到供应商实现整车厂或主机厂的要求的目的。至于实际上该如何做,应由下属根据不同的供应商的不同状态加以判断,其行动的决策由每一位现场的 SQE 自己决定,虽然

7、责任在上一级主管人员。 值得提出的是,这种训练的目的,总是围绕 SQE 工作的“有效性”来进行,围绕提高 SQE “做对的事情”的能力来进行,至于形式,则根据不同人员不同情况加以进行。 三、SQE 如何到供应商那里工作? 虽然各个供应商的零件不同,运行模式也不同,但 SGMW 对供应商的基本要求却是一样的:在整个产品实现过程中,具备持续、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所以,SQE 去供应商现场时,对每一个供货状态的零部件的制造现场,都必须思考三个问题: 1)如何证明产品是满足要求的? 材料、尺寸、性能、外观,这些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是否满足要求?2)是正式工装、模具的产品吗? 这里的“正式”是指批产

8、状态。我们 SQE 是去“监控”的, “监”指监督,就是去观察分析, “控”指控制,就是去引导供应商往正确的方向走。有些 SQE 习惯于“监”而不“控” ,或不知道如何“控” ,这是 SQE主要的受训内容之一。 53)用什么证明过程受控? 过程只有“受控” ,才能确保“持续、稳定” 。通过对以下三个方面内容必须关注,并评价是否已做好了: 一是标准化作业(SOS) ,对 5M1E(人机料法环测)表述清楚没有? 二是 MSA(测量系统分析)结果可靠吗?充分了解 R&R(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意义。三是 SPC(统计过程分析)有效吗?取样、Cpk(过程能力指数)要正确可信。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那么多规定和

9、流程,其实都是为了评价供应商上述能力是否具备的具体手段而已。 (反过来说,我们对供应商的规定、要求是否合理,判断标准也是看其是否能对供应商的过程的持续、稳定能力起促进作用,否则就应改进。我想,供应商一旦发觉这些规定有利他们能力的提升,一定会全力支持并执行的。 ) 这里还有个 SQE 比较烦恼的现象,就是措施看上去很好,供应商高层也明确表示要做,但实际实施时却是有折扣的,总让人有执行力不好或措施不力的感觉,因为问题仍在重复发生。对这个现象,我倒认为 SQE应该反省一下为什么会这样?是否我们的沟通方法有问题,没有找到问题根本原因或让别人损失过大不愿执行? 在这里提出一种思路,一种路径,让供应商的过

10、程控制更系统更有效: 1、基于大数据的决策 所谓大数据,是指从原材料采购起,到制造过程,到用户使用后的反馈等,整个价值链上可以收集到的数据,因其量大,故称大数据。 6这些数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表象数据,一类是控制数据。 表象数据是指表现在产品上的数据,如材料、尺寸、性能、外观等。控制数据是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参数,如电流,电压,压力,功率,转数,速度,温度,湿度,等等。 表象数据是结果,控制数据是手段。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数据的变化,去获得表象数据的结果,反过来,可通过表象数据的变化,去发现分析控制数据的变化,为决策提供依据。 对于表象数据,应重点关注其重复性和再现性两个能力的表现。 所谓重复性

11、,是指多批次的品质一致性,即每批次的重复性能力。若偏差,都偏差,这证明制造系统的稳定能力,只需调整参数,使偏差回归即可。 例如我以前的工作中,在尺寸测量报告里,多次测量的结果其实就很容易出现这种单边偏移中心的情况,因其尺寸合格,一般 SQE 不太注意,但实际上这种“偏移”已经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能力。 所谓再现性,是指每批次内的品质与规定的要求的接近程度,越接近真值,再现能力越好。这证明制造系统的精度能力。 大数据的最终目的; 1) 通过计算机联网,形成大数据链; 2) 在不同节点上设置报警条件,使其自动报警,提醒关注。 3) 方便在控制中心监控,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反应速度。 4)便于状态追

12、溯,提供决策数据。 7我们决策,无论大小,如果都能基于对这些数据的分类分析后作出,我想其决策失败的风险将小很多。 2、PDCA 的持续管理 PDCA 就是以终为始的持续管理,这里的“终” ,是指某节点的结果是在为公司和客户创造价值。强调用“以终为始”的控制思路,去持之以恒的进行目标管理,就是始终抓住影响结果的根本原因,然后基于数据分析,确定改善目标,并进行持之以恒的目标管理。具体到制造过程,我们要紧盯生产线/工位,始终问一个问题:如何证明生产线/工位做到了持续、稳定生产合格产品。 持续、稳定,是指按预定节拍连续、稳定的生产能力。 我们可以筛选出一些指标,如 Cpk、工作时间、生产一致性、下线合

13、格率、停机时间等等,去表现生产线/工位的“持续,稳定“能力,并设定目标,对这些指标进行持续管理。 筛选出的指标要具备反映生产线/产品的正常状态的能力,这样就可通过这些指标变化情况的监控进行持续管理,SQE 只需去落实数据来源是否真实即可。 例如常见的注塑机台,原材料的溶融指数与注塑机的几个参数密切相关:注射压力、加热温度、注射时间、保压压力和时间、冷却时间等。如果及时得到这些真实数据,就很容易判断其过程是否“有效” 。 当然,不是所有的生产线/工位都要去设定指标(那可由供应商内部完成) ,我们只需就每个产品设定一至两个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即可。如保险杠的制造过程,我们只需在注塑机台设一个监控点,在

14、涂装下线后设8定一个监控点即可。 进一步的,如果这些关键节点还能帮助供应商实时进行运行成本分析,那供应商会更有兴趣。 (我曾为一个注塑厂编写过一个塑料件运行成本分析软件,精度与客户用其它方法计算的只差几分钱,可实时获取每个零件运行成本变化情况,这半年来一直在使用。这个例子说明,成本并不复杂,也是可以实时获得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想花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个工作。 ) 3、用顺序和逻辑结构去支撑制度,用制度去约束人的行为,形成真正的执行力。 大家都知道,在 5M1E(人、机、料、法、环、测)中, “人”是最善变的元素,因此,管理好“人”就变得由其重要了。 企业是以做事做产品为目的,因此用“人”的原则是具备

15、“做事”的能力,有两类要求,一类是“把事情做对”的能力,一类是“做对的事情”的能力。 但不管是哪一类人,都存在“善变”的本性,有些“变”是对企业有用的,是企业需要的,有些“变”则会影响甚至危害企业利益,这是企业不允许的,因此,我们只能制定一些“制度” ,去规范约束“人”的行为,让其每天的工作中时刻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人”的行为,因此,好的“制度”应该具有顺序和逻辑结构,并且是一个整体,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员工。 其实,所有“制度”都是为了企业的利益,而去约束“人”在工作期间的行为举止。 9有了“制度”的约束,员工工作就有了方向, “做事”时就有了自觉的行为,这样就能形

16、成真正的执行力。 一个好的现象是,我们的供应商基本上是以人工操作为主的企业,也就是以“体力工作者”为主体的企业,这样的企业通常管理好数量和质量就能显著显现“成果”的有效性,也就是提高了“效率”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运用测定体力工作效率的方法,来促使工作者的产出大为增加。这也使得 SQE 的工作变得简单和显得“有效” 。 这样的企业,通常管理人员占比不大,也就说,在这样的“体力工作者”为主的企业中, “知识工作者”并不扮演重要的角色。这就使得我们可以用一些“新手”去管理供应商,让他们在工作中提高,只要其主管人员加强监控,及时指导即可。 在供应商的现场,哪些是必须要有的结构节点呢? 对,是我们的生产

17、线、生产机台、操作岗位,只有生产线在生产,才能创造价值,只有工人的操作动作才是增值的。其他部门都是非增值部门,都是支持部门。 组成生产线/生产机台/操作岗位的基本元素是 5M1E(人、机、料、法、环、测) 。当配齐了这些增值岗位的 5M1E 后,为了保证其持续、稳定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确保其按预定节拍正常运转,就需要技术支持,需要指令/计划实施支持,需要设备维护维修支持由此,派生出了不同的功能部门,组成了企业的组织结构。 由此可看出,整个组织结构都是以生产线/机台等增值节点为圆心,其他支持部门按照顺序和逻辑结构围绕其运行,确保“圆心”点按预定10节拍持续、稳定生产,并由工作量的大小及“有效性”去设计每个部门的构成。 “圆心”点正常运行后,总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偏离“波动” ,是否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其判断的唯一依据是“成本”概念,是整个产品链“成本”的变化是否可接受。 如果按此理念,去和供应商沟通,供应商一定会感兴趣并愿意配合,我们 SQE 的工作也就好做得多了。 当然,不同的供应商,不同的产品,具体运用方法各异,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表述了。 以上仅是本人从事这么多年 SQE 工作的一点感悟,希望对其他负责供应商质量管理的 SQE 有所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