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营建智慧对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启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82796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村落营建智慧对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村落营建智慧对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村落营建智慧对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村落营建智慧对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村落营建智慧对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古村落营建智慧对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启示摘要: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特殊文物形式,保护与发展如何协调,新与旧的矛盾冲突如何解决是决定名城如何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本文提出现阶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问题和困境,总结传统村落营建智慧,古为今用,分析这些民族智慧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应用途径,探索改善历史文化名城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 破坏性建设 营建智慧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B84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截止至 2011 年 12 月,根据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的数字显示,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 50%。这意味着有将

2、近 7 亿人生活在城市中,随着旧城的扩张和新城的兴建,与之相适应的建造规划理念应运而生,许多城市提出建设国家化大都市的口号,甚至出现了建设大西安、大沈阳、大广州这样超大型城市的宏伟蓝图,在拆旧建新,拆新建新的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之下,历史文化名城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正在面临着毁灭性的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历史文化名城是指“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共有 118 个,近年来,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破坏性建设屡见不鲜,如南京“老城南事件” ,城市里原汁原味的民居古2建和特色街巷改头换面,取而代之的是现代高层住宅小区和简单

3、粗糙的仿古建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已变成一种经济行为,表面上文化搭台,实际是经济唱戏,以“保护”的名义大兴土木,使得古城古风不存、新颜不靓,保护政策得不到落实,保护工程缺少文化质量验收的种种景象不得不让人们担忧,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特殊文物形式,保护与发展如何协调,新与旧的矛盾冲突如何解决是决定名城如何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 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一座城市兴衰的重要条件,好比一个人肌体与精神的关系,健康的体魄与饱满的精神相互作用,焕发城市的生命力。现阶段,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普遍存在生态环境差、生活在旧城区的居民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等情况,一方面的原因是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的整体下降

4、,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名城保护的思路出现偏差,盲目的走现代化道路,城市建设的高速度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忽视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发展原则。 丰富的历史资源是历史文化名城相较于其他城市所独有的优势,也是城市魅力所在,一些人把保护古城传统风貌看成是与现代化建设对立矛盾的方面, 把传统特色看作是落后的标志, 采取摒弃的态度,拆除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街区,兴建商业步行街和仿古建筑,新建筑与老建筑风格相差迥异,例如在佛教圣地建音乐喷泉,这些假古董大部分从颜色、用料和结构各个方面都与史实向去甚远,虽达到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但经不起文化质量的考量,无论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意蕴,都缺乏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 3文化是城市竞争的软实

5、力,城市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根本离不开人的活动,建筑物在物质层面构筑了城市的外在风格,人情味却赋予了场所更多的可读性,与过去相比,现代化住宅小区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居住形式,单位面积的容积率大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人与人在情感上却缺乏沟通而日渐疏远,城市的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亦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传统特色和地域特色,传统人文精神的失落正在使历史文化名城呈现“千城一面”发展趋势。 二古村落空间文化价值认定 “古村落”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包涵着深刻的文化含义。中国古村落的建造智慧,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与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环境中的反应,祖先

6、在从事建造活动中将物质与精神完美结合,将生活环境与生存环境融为一体,从而实现物质的有机循环和居住的可持续发展。 古村落景观和建筑的意象表现为一定地域的人所创造的村落空间形象, 同时也通过各种村落形象来表达和反映着这些人的文化思想。 首先,古村落反映人与自然亲和的生态意象,受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村落从选址到布局无不 强调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 形成“山水田院”的村落布局, 宅经把大地看做是整体、有机的,认为选择良好居住地的前提是“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 为毛发” 。因此,基本上古村落都以注重与自然山水 风光的融合为首要特征, 另外,祖先特别注意

7、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建造屋舍,大多数民居都具有冬暖夏凉、不易损毁、节能减排等特4点,值得现代建筑借鉴。 其次,古村落的建筑艺术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地理环境与居民生活方式的差异,导致古村落的建筑风格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以陕西为例,处于黄土高原地带的陕北古村落以窑洞为主,土与石是建筑的基本材料, 样式为下方上圆的纵深式洞穴, 与周边的黄土地貌融为一体,形成古朴自然的建筑风格 ,处于秦巴山地的陕南古村落以板屋为主,木与石是建筑的主要材料, 木柱木梁,木板门面,样式简单, 加之依山伴水,青绿相间,很有一番江南味道。当然,在存在差异个性的同时,古村落的建 筑艺术也存在着巨大的共性,例如传统民居的“三雕”艺

8、术,内容广泛,技艺精湛,充分体现了祖先“境由心造”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再次,古村落彰显民俗文化底蕴, 是民俗文化、耕读文化和农业文化的代表。古村落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独特的地面文物建筑,而且还因为它所包含的丰富的原汁原味的中国乡村文化伦理宗教资源。古村落大多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村里有家族创业始祖的传 说,有家族兴盛衰落的记载 ,有祖宗的遗训族规。古村落 是民俗文化的摇篮 ,它有丰厚的民俗文化积淀,其内容根植于耕读、节庆、婚丧、方言、信仰,以及生活习 俗、民间美术、民间戏曲等载体中。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村的 封建思想、宗法制度和族权观念,是我国古代自然村落封 建社会的缩影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

9、的一个历史见证成为村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依托。 三古村落与历史文名城保护的关系 古村落营建的生态智慧为可以为解决历史文化名城生态环境问题提5供参考, 从村落选址来看,风水学说阐述了建筑与天象、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并进行评价和选择,已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创造了适宜人们长期居住繁衍生息的良好生态环境。我国古村落民居就是“低技术生态建筑的典范” ,其技术特征表现为充分的本土化、在经济方面具有成本低、建造技术简单、注重材料的重复利用和回收,与当地自然条件相结合,对生态环境破坏小,体现“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哲学,在当今城市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设计提供灵感。 古村落内丰富的民居建

10、筑形式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灵感,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内的仿古建筑工程,仿古建筑是对传统建筑方式的延续,使祖先的优秀建筑智慧在今天得以继承和发扬,因此在建造之初就应秉承一份对后世子孙的责任,设计师应深入考察古村落内的建筑遗存,遵循传统建筑的材料、用色、结构、等级划分,从整体设计规划的角度出发,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区域内各个因素的平衡,创造出优秀的仿古建筑精品,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品位。 参考文献 1.刘沛林.古村落: 和谐的人居空间M.上海:三联书店,1998:122. 2.贾鸿雁编著.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通论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吴良镛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