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射性与放射源基础知识 目 录 一、放射性基础知识1、 放射性的发现 2、什么是放射性 3、生活中处处都有放射性 4、放射性现象及射线的基本性质 5、放射性系列 6、衰变规律 7、放射性测量单位 8、放射性的危害 9、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工业、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应用 10、放射性的几个基本标准 二、放射源基础知识 1、什么是放射源2、放射源的危害 3、放射源的分类 4、放射源的防护 5、放射源包装容器 6、放射源警示标志7、放射源的应用 8、发现放射源或疑似放射源物体时,应当如何处理 ?9、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 一、放射性的 基础知识1、放射性的发现1895年 伦琴发现
2、 X 射线1896年 贝克勒尔发现物质的放射性1898年 居里夫妇发现发现镭和钋1899年 卢瑟福发现 和 射线1911年 卢瑟福发现原子核1934年 费米利用中子制造人工放射性核素1945年 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1951年 第一次核能发电在美国实现1972年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 CT)w 原子和原子核( 1)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探索阴极射线本性的研究中,意外发现了 X射线 它不仅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也给医疗保健事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伦琴因此成为 1901年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 (A. H. Becquerel)借助于径迹探测器 乳胶
3、, 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人类第一次观察到核变化,这一重大发现是原子核物理的开端。 放射性物 质 的 发现: 1898年,波兰科学家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 从铀矿中提炼到镭。万物是由原子、分子构成,每一种原子对应一种化学元素。目前,人们已知一百多种元素。1911年卢瑟福根据 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即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假设。核外电子的运动构成了原子物理学的主要内容,而原子核成了原子核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原子和原子核是物质结构的两个层次,但也是互相关联又泾渭分明的两个层次。由于组成 射线的 粒子带有巨大能量和动量,就成为卢瑟福用来打开原子大门、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有力工具。
4、w 原子和原子核( 2)电子带负电荷,电子电荷的值为: e=1.60217733x10-19C,且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电荷只能是 e的整倍数。电子的质量为 me=9.1093897x10-31kg。原子核带正电荷,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 原子的大小是由核外运动的电子所占的空间范围来表征,原子可以设想为电子在以原子核为中心的、距核非常远的若干轨道上运行。原子的大小半径约为 10-8cm的量级 。原子核的质量远超过核外电子的总质量,原子的质量中心与原子核的质量中心非常接近。原子核的限度只有几十飞米 (1fm=10-15m=10-13cm),而密度高达108t.cm-3 。物质的许多化学性质及物
5、理性质、光谱特性基本上只与核外电子有关;而放射现象则主要与原子核有关 。2、什么是放射性?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 “原子 ”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 “原子核 ”。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 “放射性 ”。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 天然放射性物质 ;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 人工放射性物质 。 辐射源种类 天然辐射源 w 宇宙射线 w 宇生放射性核素 w 原生放射性核素 人工辐射源 w 核设施 反应堆辐射源, 辐射源 :瞬发、缓发、其他 (俘获、 n非弹散激发 ) 射线 中子源:瞬发 (2-3/fi,2MeV,峰值约 0.8MeV, 1012-1015n/s.cm2)、缓发中子 (0.0158 /fi,能量较低 )核燃料循环设施 ,核燃料循环设施包括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和后处理设施等。后处理主要内容有:( 1)除掉裂变产物;( 2)回收未燃烧的燃料;( 3)回收生成的可裂变物质(如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