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人口构成对住宅设计的影响.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88085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人口构成对住宅设计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家庭人口构成对住宅设计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家庭人口构成对住宅设计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家庭人口构成对住宅设计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家庭人口构成对住宅设计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家庭人口构成对住宅设计的影响摘要:介绍了现代社会家庭人口结构的多种模式,分析了人口结构模多样化的原因,提出家庭人口结构是影响城市住宅设计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各种家庭人口结构住宅的特点及类型。 关键词:家庭人口结构,城市住宅,居住模式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various modes of modern social and family population structure, analyzed the variety of the die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the demographic structure

2、 of the family is the main factor of affecting the city residential design, and intro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the demographic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residence. Keywords: population and family structure, city residential, residential pattern 中图分类号:G232.3 住宅是家庭的载体,是以家庭使用为主的物质产品。家庭的人口规模、构

3、成是进行住宅设计最基本的依据和出发点。在当今强调民主、独立和自由的社会背景下,过去传统的家庭观念受到了冲击,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年轻人越来越强的独立意识、老龄化问题的日渐突出、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独生子女政策、住房政策等等,促使旧有大家庭结构逐渐解体,产生了多样2化的家庭人口构成类型,对城市住宅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目前,随着我国住房政策的改革,住宅建设如火如荼,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支柱产业,城市住宅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家庭人口构成对住宅设计的影响已成为城市住宅设计中的当务之急。 1 现代社会家庭人口构成分类及住宅研究 1.1 单身家

4、庭 由一个人组成的家庭。包括未婚者,独身者,离婚者,鳏、寡者。单身家庭是家庭构成模式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内容的日渐丰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人们家庭观念的变化,单身家庭呈上升趋势。在上海 1997 年统计数据中,单身家庭比重为 8.8%。 1.1.1 住宅特点 1)居住密度低。因为尽管家庭成员只有一人,但满足基本居住的各功能用房和设施齐全。 2)对住宅内部空间设计的约束小,自由度大,不存在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区别。 3)平面构成形式相对简单。 4)对社区公共设施的依赖性大。 1.1.2 典型居住模式 1)酒店客房型特点:经济,适用,管理方便,适合于短期租住。 2)家庭

5、单元型特点:舒适,独立性强。 1.2 核心家庭 由一对夫妻或一对夫妻带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包括丁克家庭(无子3女家庭),空巢家庭(子女成人后另居的家庭),单亲家庭,双亲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较为简单,只有一个家庭决策中心。据统计,上海 1997 年家庭户平均规模为 3.06 人,核心家庭类型占全部家庭类型的 70.5 %,其中二代户为 55.8%,一代户为 14.69%。核心家庭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家庭,我国因 20 世纪 80 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核心家庭中又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1.2.1 住宅特点 1)较中性,属最普通的家庭住宅类型。 2)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开始存在,对住宅内部空间设计有一定

6、的约束力,有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的区别。 1.2.2 典型居住模式 1)单平面层型。住宅内各功能空间均位于同一标高的平面层上。优点:平面布局紧凑、灵活。使用方便,经济性好。交通空间可以和公共空间相融合,从而增加了室内空间的宽敞感和有效利用率。满足无障碍住宅的先决条件,更适合于家庭成员中有老年人、残疾人和幼儿的住户。缺点:空间单一,不够丰富。各功能空间之间的自然分区不明确,影响较大。 2)多平面层型。住宅内各功能空间位于不同标高的平面层上。包括错层式和跃层式。优点:易于产生丰富的室内空间。各功能空间之间的自然分区明确,能较好地解决互相干扰。多平面层住宅更适宜于多人口家庭住户。缺点:住宅内交通面积增

7、加,经济性降低。 1.3 主干家庭 一个家庭由两代人以上,每代只有一对夫妻或带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4随着现代人婚育年龄的推迟,三代以上同居的家庭已逐渐减少。目前,主干家庭主要包括夫妻+夫妻、夫妻+夫妻+孩子(含离婚者和鳏、寡者)组成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较为复杂,一般至少有两个家庭决策中心。两代人在生活观念、习惯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主干家庭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有效利用社会人力资源。 1.3.1 住宅特点 1)对室内空间设计自由度的约束力大,须明确划分住宅内公共空间和个人拥有的私有空间。 2)因家庭成员间能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相比之下,对社区公共设施的依

8、赖性较小。 1.3.2 典型居住模式 1)普通单元型。同核心家庭住宅相同,家庭成员共同拥有一套功能关联,不可分割的住宅。成员间共用厨房、起居室、餐厅等公共空间,只是随家庭成员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个人居住区域的数量,主要是卧室、卫生间。目前在我国,因消费者经济能力及对住宅认识程度所限,普通单元型仍是主干家庭最普遍选择的户型。普通单元型又可以分为同平面层型和多平面层型两种。优点:住宅的居住密度高,经济性好,公共设施利用率高。缺点:成员间行为相互影响较大,难解决老少两代不同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差别。住宅的可分割性小,当家庭人口减少时,住宅功能的置换方案可选择性小。 2)内置单元型。同一个入户门内包含两套

9、功能完整的,可分割的独立5居住单元。内置单元型又可分为同平面层型和多平面层型。 3)并置单元型。一户住宅有两个入户门,包含两套功能完整的,可分割的独立居住单元,但两个独立单元内部互相连通。并置单元型又可分为同平面层型和多平面层型。内置单元型和并置单元型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优点:两个独立居住单元分而不离,共同组成一户更大的住宅单元。从根本上解决了主干家庭中两代人各自不同的爱好、社交、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可能带来的矛盾。既满足了主干家庭结构的特点,又便于互相帮助、照顾。住宅的可分割性强,灵活性大,在家庭成员减少时,易于置换住宅的使用功能。缺点:居住密度较低,不够经济。内置单元型和并置单元型是主干家庭较

10、为理想的居住模式,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增加,将会越来越受到开发商、消费者的重视。 1.4 联合住户 一般由没有血缘、婚约关系,经济上各自独立的人或家庭因共同的居住要求而组成的住户。包括多个人或多个家庭合住住户,房东与租房者合住住户,专门为某类人如老年人、学生、职员而建的公寓等。居住成员间关系松散,相互依赖性小,更强调私密性的存在。居住成员流动性大,居住时间相对较短。目前在我国,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组成结构的老龄化,联合住户呈上升趋势。 1.4.1 住宅特点 1)比普通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住宅更易产生丰富多样的居住模式。 2)需要配置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 3)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的划分更为明确。 64)

11、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的自由度小。 1.4.2 典型居住模式 1)单间合住型。除共用厨房、卫生设备外,各个组成成员生活、起居合用一个空间。优点:居住密度高,利用率大,经济。缺点:条件简陋,成员间干扰、影响大,个人的隐私权得不到保证。 2)单元合住型。通过相对较为集中的共用空间,如起居室、 餐厅、短走廊,组织各个或各套成员用房,组成联合住户。各成员 用房可以是单人使用,也可以是多人使用。单元合住型又可分为 同平面层型和多平面层型。特点:类似于多人口家庭住宅,但对各成员私有空间私密性的要求更高。合理地控制单元使用人数有利于提高居住质量和经济性。 3)连廊合住型。通过走廊,组织各个或各套成员用房和公共用房

12、,组成联合住户。一般以共用设施的服务范围来分户。各成员用房可以是单人使用,也可以是多人使用。特点:与单元合住型相比,公共交通面积所占比例较少,服务于更多的成员,因此,经济性好。成员间相互影响较大。 2 家庭人口构成对住宅设计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用表 1 总结比较家庭不同人口构成对住宅设计的影响: 表 1:家庭不同人口构成对住宅设计的影响 住宅是由一定的物质材料组成的供人居住的实体,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名言“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充分反映了住宅的物质功能性。7人们除了普遍对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空气环境等的共同要求外,一些特殊人口构成的家庭对住宅的居住物理条件有特殊的要求。 儿童对物理

13、环境的特殊要求主要有: 1)居室色彩、氛围应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家俱尺度要适宜,充分考虑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 2)考虑游戏场地。 3)尽量位于低层,便于看护人监管其行为。 4)考虑教育设施。 老年人、残疾人对物理环境的特殊要求主要有: 1)住宅内外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轮椅的使用。 2)设置必要的介助设施。 3)考虑医疗、保健设施。 4)设置必要的交往空间。 家庭从组成到解体,一般约 30 年60 年。在家庭生命循环的各个阶段,人口构成是不同的。因此,对住宅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对每户家庭来说,住宅消费都是一项昂贵的消费,不可能随人口构成不同而及时改变,家庭成员越多,越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极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住宅应适应这种变化。住宅对家庭动态的调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调整用途,随人口的迁入、迁出对原有住宅内各空间在功能使用上作改变和交换。另一种是调整空间即大空间可变式住宅,住宅内部空间随需要调整大小、形式、设备、装修或它们的排列组合。第三种是调整支配权,即可分性住宅,是对住宅内相邻单元的各个空间之间的使用权进行转换。如上述主干家庭8住宅类型中的并置单元类。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住宅中度过的,住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研究住宅,设计出好的住宅,是建筑师对人类所做的最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