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实证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89198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实证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西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实证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西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实证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西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实证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西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实证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广西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实证分析摘 要 采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广西 14 个地域的工业增加值与工业能源消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广西的工业发展对能源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应当统筹好协调工业化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加大研发投入降低工业能耗;工业能源的利用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性,老牌地市因具有良好的政治、经济或自然禀赋其工业化起步较快,能源利用效益也相对较高,政府在制定广西经济发展战略时应注意考虑工业化发展的地域差异性和空间相关性。 关键词 工业发展;能源消费;地域差异;面板误差修正模型 作者简介 黄晗,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工业经济,广西 南宁

2、,530003 中图分类号 F4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2-0003-0004 一、引 言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09 年 11 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碳减排的量化指标,会议决定到2020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在广西的逐步推进,广西的工业产值占地区 GDP 比重、单位 GDP 能耗也稳步增加(如图 1 所2示),广西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取得喜人成绩的同

3、时,也面临着能源耗竭与经济发展的两难处境,能源的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广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科学分析工业化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认识广西各地区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情况并提出切合广西实际情况的节能减排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一些学者对广西的能源消费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杨耀忠(2009)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广西的总量数据分析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到了广西 GDP 增长与全社会能源消费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谭建新(2011)通过对广西工业能源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认为结构效应导致了能源密度的上升;杨亚非(2008)分析了广西能源开发利用对工业化的影响,

4、发现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综观已有文献,从分析的对象来看,上述文献均基于广西的总量数据进行分析,尚未有学者对广西各地域的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研究,由于忽略了广西地域间的基础条件、生产效率及自然禀赋差异大的客观情况,因而常会导致相应的结果和推论不够完整、科学,难以解释各地域工业化与能源消费的真实关系;从采用的分析方法来看,已有研究所采用的计量方法主要是传统的定性分析或描述性分析,无法从定量上表述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费二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短期调整机制。因此,本文拟采用面板协整的计量方法,对广西 14 个市的工业能源消费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以刻画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

5、长期均衡关系与短期调整机制。 3二、广西工业能源消费的模型设定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选取广西 14 个市(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单位: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作为解释变量(单位:万吨标准煤) 。样本期为 2009 年 3 月2011 年 9 月的月度数据,数据由广西统计局与广西统计信息网(http:/)所发布的各地月度数据整理而得。 (二)模型设定 1.长期均衡关系的设定 三、广西工业能源消费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与 Granger 因果检验 由于大多数经济变量的时

6、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协整分析可避免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可能出现的伪回归,协整分析需要以各变量均为同阶单整序列作为前提,为此,先对工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耗量进行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 Pesaran(2007)提出的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方法,该检验方法的优点在于允许存在横截面相关,检验结果如表 1 所示。 由表 1 可见,无论是否选择时间趋势项,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拒绝序列 X、Y 为非平稳的原假设;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拒绝了为非平稳面板数据的原假设。这表明 X 与 Y 均为同阶单整过程。 4表 2 列出了 X、Y 的 Granger 因果检验的结果,结果

7、表明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下 X 是 Y 的单向 Granger 原因,即能源消耗的变化引起了工业增加值变化,这说明了工业发展对能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二)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根据参数?琢 i、?茁 i 的情况不同面板数据模型分为不变系数模型(?琢 1=?琢 N 且?茁 1=?茁 N) 、变截距模型(?茁 1=?茁N 但?琢 1=?琢 N 不全相同)和变系数模型(?琢 1=?琢 N 不全相同且?茁 1=?茁 N 不全相同)三种情况。 表 3 列出了模型选择的检验结果,结果表明在 1%水平下拒绝了不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从而认为应当采用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建模。 (三)面板协整检验 进一步采用

8、Westerlund(2007)提出的方法对工业能源消费与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该检验方法通过构建四个统计量:两个组均值统计量(G?子与 G?琢)和两个面板统计量(P?子与 P?琢) ,这四个统计量在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下的极限分布为标准正态分布。计算得到这四个统计量的值分别为-10.681、-8.860、-1.693、-6.684,相应的 P 值分别为 0.000、0.000、0.045、0.000,这表明广西各地区的工业能源消费与工业增加值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 (四)模型的估计结果 通过计量经济软件 stata 编程计算得到广西各地区的工业能源消费与工业增加值之间协整关系的长

9、期均衡关系与短期调整机制的参数估计结果,见表 4。 四、 结论与启示 5本文采用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及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工业能源消费与工业增加值的长期均衡关系与短期调整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第一,Granger 检验结果表明广西的工业发展对能源具有较高的依赖性,这一结果提示,近年来,广西经济整体进入重工业化阶段起,工业经济的发展是以高能耗为代价的。第二,能源消费与工业增加值的长期均衡关系表明广西的能源消费与工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各地域的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费很不平衡。第三,能源消费与工业发展长期均衡模型的截距项表明,南宁、河池、北海、梧州、柳州、玉林等市由于具有良好的政治、经济或自然

10、禀赋其工业化起步也相对较快,而贵港、崇左、来宾等新生中小型城市较为落后,桂林则因保护生态资源以维护其旅游支柱产业未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发展。第四,能源消费与工业发展长期均衡模型的斜率系数表明梧州、贺州、玉林、桂林、钦州、柳州等地域的能源对工业产出的贡献较大,可能原因是这些地域的工业技术水平较高、能源利用效率较好、工业结构相对合理。第五,广西各地域的工业发展与能源消费均存在协整关系,这反映了广西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能源已成为广西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血脉。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从广西的工业化发展、能源生产与消费等方面进行以下的政策思考。一是应当统筹协调工业化发展与节能减排,努力避免重复高污染、高排放

11、的传统发展道路。由于工业化是广西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而广西当前的工业化进程中还处于高能耗、高排放的阶段,因此,统筹协调工业化发展与节能减排,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广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目前,广西6的能源消费结构较为单一,90%以上来自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因此,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大力发展沼气、地热、太阳能、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有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能源危机。三是加大对工业生产工艺中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研发投入,降低工业生产的单位能耗。四是在研究广西地域经济问题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注意考虑工业化发展的地域差异性与空间相

12、关性。 参考文献 1杨耀忠.广西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广西节能,2009, (3). 2谭建新,李伯兴.广西工业能源消费与新型工业化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 (2). 3杨亚非.论广西能源开发利用对工业化的影响J.学术论坛,2008, (3). 4Pesaran,M.H. A simple panel unit root test in the presence of cross-section dependanceJ.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2007(22):265-312. 5Westerlund,J. Testing for error correction in panel dataJ.Oxford Bulletio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7, (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