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密集建筑的发展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90512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城镇密集建筑的发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城镇密集建筑的发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城镇密集建筑的发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城镇密集建筑的发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城镇密集建筑的发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我国城镇密集建筑的发展研究摘要:本文分别从城市土地利用、住宅建设与人居环境、及空间形态等方面结合部分我国具体的密集模式的内涵与实质,并指出城市只有发展密集模式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空间发展、城市建设、密集型 Abstract: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from the city land utilization,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and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space form with Chinas specific aspects such as part of the connotation

2、of intensive mode and essenc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urban development mode of dense only sustainability. Keywords: space development, urban construction, intensive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今天的中国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中国社会出现的所有冲动与矛盾都表明,我国的城市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进程正在以高速度进行。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在进行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边缘区的开发建设活动。由于我国的城市发展

3、建设理论研究相对落后于城市发展,通过国外城市发展理论的成果及对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和深层影响因素的分析,来探讨证明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应该选择具有可持续性的密集模式,并对密集后的城市发展进行展望。 2一、城市建筑密集的主要原因 城市建筑密集的主要原因是土地的稀缺性,一下对城镇土地的特点进行详细说明: 1、城市土地的区位性 位置对城市土地非常重要,城市土地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城市土地位置及该位置下的区位条件,如繁华(密集)程度,交通条件、设施状况和环境质量等。不同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城市土地的价值、利用战略和利用方向,并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的可能强度。如区位好的地段土地往往用于商业、服务业,然后是住宅和工业。同

4、时,区位好的地段往往利用强度大。 2、城市土地利用的稀缺性 城市土地供应在总量虽然具有扩张利用增大的可能,但由于区域土地的农业和非农业用地的争地矛盾,以及各类用地在土地自然供给短缺的资源的平衡,导致城市土地总量经济功绩的短缺。另一方砸,城市土地由于面积的固定性和区位的唯一性,在特定地段会出现土地经济供给的相对稀缺,因为该固定位置的地块只能为一家高出价者垄断。伊利?莫尔豪斯说:“在这里面有个原理,即土地的高价利用有排挤土地低价利用的趋势,所谓的高价利用就是使较小的土地面积能够带来很大收入的那种利用。 ”也正因如此,城市土地出现了相应的地价分布形态,城市各种用途的土地通过竞争达到合理的配置。土地的

5、稀缺性要求城市土地必须集约利用,充分挖掘土地级差,提高土地利用率。 3、城市土地效应的集聚性 3城市士地利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聚集效应。随着资本和物质在一定面积土地上的聚集,会产生超出各单位效益的更高聚集效益,并因此可以使城市土地具有极大的产出。 4、城市土地生态的敏感性 过度利用城市土地、减少城市土地的生态用地数量、交通拥挤等都会导致城市土地的不可持续利用。如何适度的集约利用土地,确定适度的土地利用强度,关系到城市生态的稳定性。 二、我国的住宅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住宅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着一系列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城市的

6、整体居住空间结构不合理,例如居住空间在城市近郊的蔓延式扩散,居住和工业分布的错位和不协调等;二是微观层面居住空间的建设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大片单纯的居住空间引发了众多的城市问题,居住空间在环境不断完善的同时日益不能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等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尽快得到解决,不仅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将使整个城市的功能发挥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因此,住宅建设的实践进程迫切需要从城市整体健康持续发展的角度予以重新审视与思考。我国生产力发展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必然伴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到下世纪中叶,我国城镇人口会从目前的 24 亿增

7、加到 64亿。人口的增长,必将带来经济活动的扩大,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容纳居民及其活动。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居住品质的需求将逐渐4向舒适性、宜人性的高层面发展,居住空间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然而耕地不足和人口过量的现实冲突之间存在着制约进一步提高城市居住水平的三大矛盾: 1、保护耕地必须限制城市住宅用地扩张。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带来对城市住房用地的巨大压力,再加上长期以来住宅用地缺乏节地概念和科学有效的管理实施办法,使住宅用地持续增长,出现不合理膨胀现象。由于住宅用地在城市用地中占有相当比例,保护耕地,控制城市用地扩张就必须首先限制住宅用地的无限膨胀。 2、住宅用地与住宅建设存在供需矛盾。

8、住宅虽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发展,但仍赶不上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这是中圈人均居住面积始终得不到有效提高的根本原因。居住面积需要进一步提高,过去遗留下来的住宅欠帐问题需要尽快解决。今后的任务仍然是大力发展住宅,这表明我国住宅建设仍处于增量型发展阶段。在上地日益紧张的中国城市,如何使有限的土地最大限度的满足居民对居住面积、舒适度要求,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3、住宅建设不能牺牲居住环境。居住区如果不能保持一定的绿化用地和自然活动空间,不但会产生各种社会问题,而且这样的居住环境,势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避一步恶化。加大住宅建设,节约居住用地不能以牺牲居住环境为手段。 三、密集建筑模式的发展展望及注意

9、问题 1、城市的环境容量与城市发展的极限 环境容量是指环境或环境的组成要素(如水、空气、土壤和生物等)5对污染物质的承受量和负荷量,其大小与环境空闻的大小、各环境要素的特性和净化能力、污染物的理化性质等有关。城市环境容量包括城市人口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城市用地容量以及城市工业容量、交通容量和建筑容量等,是指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具体的说即城市所在地域的环境,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经济水平和卫生要求下,在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正常进行前提下,通过城市的自然条件、人工条件如城市基础设施等的共同作用,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以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的强度提出的容许限度。

10、2、密集与舒适度之间的关系 城市代表着便捷的生活、完备的配套、更多的机会。而郊区代表的是舒适的生活。这需要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对于城市来讲,居住的舒适度比郊区差是应该的,并且是必然的。但是如何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舒适度范围之内也是我们在发展密集模式的时候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城市空间被充分利用了,相对的密度增加了,住的人也多了,自然每个人盼人均的空间就相对减少了,也就是说城市变的拥挤了。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和舒适度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的追求密度而忽视了人的感觉。我们所要发展的密集模式是要在满足城市居民的最基本即最低的舒适度的基础上的。 结束语: 城市建筑密集模式,就是一种城市发展的范本

11、、模本,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城市建筑密集模式的概念本身就体现出城市的复杂属性,我国现在正处在城市发展建设加速发展的时期,所以研究城市模式具有很重6要的意义,它有助于为中国城市的发展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城市建设发展密集模式是个具有争议的话题,但是密集模式更符合复合化都市发展的要求。在中国,对城市的发展问题不能通过扩大城市用地规模和无节制开发郊区原生态用地来解决,应当设法改善城市结构模式,使它成为一个真正适宜人们居住工作生活的地方。对于解决城市的发展问题来说,密集模式未尝不是一个较具有优势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黄昕佩,胡仁禄国外学者对密集性城市可持续性的研究规划师,2004,(3): 6972 2迈克?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凯蒂?威廉姆斯紧缩城市一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周玉鹏,龙洋,楚先锋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31340 3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第一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4588 4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5王放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33252 6联合国人居署全球化世界中的城市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