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论文摘要】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 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英语阅读有厌烦感,没有耐心,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也有很多问题。但深究其原因,也并非与老师无关。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更侧重于语篇的分析理解,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而对于阅读方法的培养,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引起足够的没有重视。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多数学生采用一个单词对应一个汉意,直接翻译成汉语的做法。另外学生的阅读量少,仅
2、仅局限于课本中安排的篇目以及部分习题中出现的文章,课外读物涉及的少,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激发其兴趣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阅读应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 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阅读提出的要求 按照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分级总体目标的要求,高中课程标准对2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
3、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其中读的技能与高考中阅读理解部分相对应。 (一)语言技能目标中对读的目标描述: 六级:1能从一般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 2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 3能根据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4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5能通过不同信息渠道查找所需要信息;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 18 万词以上。 七级:1能从一般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 2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 3能通过上下文客队生词苦难,理解语篇意义; 4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 5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 6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
4、刊或杂志; 7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 23 万词以上。 八级:1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2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33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4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 30 万词以上。 九级:1能阅读一般性的英文报刊或杂志,从中获取主要信息; 2能阅读一般英文原著,抓住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 3能读懂各种商品的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的资料; 4能根据情景及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 5能使用多种参考资料和工具书解决较复杂的语言疑难; 6有广泛的阅读兴
5、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7能有效地利用网络等媒体获取和处理信息。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目标中读的要求的对比分析 (二)对阅读能力评价的要求 1、对阅读策略的评价:能基本进行独立阅读,有选择、有效地使用参考资源 能根据阅读目的和文段的不同,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方法 2、对语言知识掌握的评价:所掌握的词汇量较为丰富,但对不常用的词组和短语可能有理解困难;能理解在一般文体和题材的文段中常见的语言结构和现象;能理解语言结构有一定难度或有一定新语言现象的文段 3、对语篇能力的评价:能区分主要观点、事实与一般支撑性事实,4能辨识文段主旨的发展脉络能分辨和理解文段、语篇中主要信息及观点的逻辑组织结构,了解
6、各部分相互关系 4、对语言能力的评价:能理解并欣赏文段中的一般文化信息 能基本理解文段中的一般文化信息 (三)对阅读技能评价的要求 1、找出作者要传达的主要信息;辨识内涵的主旨或观念主旨大意及态度意图 2、对事实和证据进行评价和判断;根据文中提供的事实和证据得出结论;辨识语篇中的思路发展和逻辑关系;进行逻辑推断推理判断及词义猜测 3、按要求辨认语言结构、内容、事物发展顺序和程序排序: 4、辨认、辨识、比较事实、证据和观点,以及定义和假设等信息细节理解二、作者根二、据新课标的要求进行阅读教学总结的几点建议 1.阅读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进行。多选择一些与所学课文训练要点相契
7、和的文章,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强化课内学习。 2.做好阅读前的必要铺垫和激发兴趣工作。老师可以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来历,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或者通过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猜测生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一环节的缺少会造成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3.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口头的或者书面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有目的和针对性。老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教会学生粗读文章,以了解大意,5并能够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教会学生分段细读,抓住主要事实,关键语言点,明了文章结构,深度理解。4.学生平时阅读英语文章,报刊杂志以及各级各类考题中的阅读理解部分,务必要做到
8、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文章,不要逐词阅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否则,读了半天也没能明了作者的意图,阅读效果不会好;考试中这部分题目的得分率也不会高。学生在做阅读的时候一开始总是信誓旦旦,下决心要把文章读懂读透。但是在这种观点的指引下,阅读往往就会走入误区,因为太过于注重每个单词,每句话的意思,而忽视了对文章结构的整体理解。我们常有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如何学会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呢?首先,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内容就是环绕主题展开。首句很关键,是因为首句是文章的导入,点明作者写文章的意图,背景等。其次,要重视每段的最后
9、一个句子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个句子。每段的最后一个句子常常是该段的结论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就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见了文章的题目,要稍微停顿一下,猜一猜,这篇文章大概会写些什么,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怎么写。然后你会饶有兴趣地读下去。(当然,在考试中,为了节省时间,猜测这一环节可以省略)。接着再往下阅读时特别注意每段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这样就既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整篇文章的的框架结,又节省了阅读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 5.在平时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学生不会使用工具书,遇到生词,先问老师。乍眼一看,阅读课进行的热闹非
10、凡,学生不懂就问,阅读积极性高涨,殊不知,这样的阅读不科学也低6效。我们要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提倡学生遇到疑问查找工具书,逐步培养其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老师注重并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是指导学生独立阅读的保障。另外,在阅读过程中老师也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词汇障碍,遇到生词时,如果不影响语义的理解,跳过它,继续阅读,这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不打断阅读思路。有时可以通过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测词汇的意思,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搬字典。 6.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教给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略读,寻读,按照意群阅读的习惯及能力,逐步提高其阅读质量和速度。在阅读中要求学生改掉不好的阅读习惯,如用手或者笔指
11、读,出声读,以单词注视点阅读,回视等。同时我坚信,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例运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 7.阅读结束后,老师可以对重难点进行精讲,可以组织适当的口语和笔头训练,引导学生背诵几个好句子,有能力的同学要求复述文章(选择有价值的文章复述,否则只是增加学生负担)。 8.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所以指导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是很必要的,让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写下有价值的生词,好句子,或者是自己对文章大意的归纳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老师要查阅笔记,科学及时地给予评价,为了调动积极性,引导学生更用心地去进行英语阅
12、读,评价可以只是以认真程度,努力程度来进行,不以好坏而论。 以题材或体裁论,大致有下述几种: (1)记叙文(故事、人物小传、新闻报导、史地知识介绍等) 。 (2)说明文(科普文章、说明书等) 。 (3)论说文(有关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论述) 。 7(4)应用文(书信、广告、通知等) 。 三、做阅读理解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判断出所给文章的类别,根据各类文章的性质,在开始阅读后有意识地 着重去掌握和记住某些关键的 内容和词汇。这样既抓住了要害,又节省了时间, 避免了在若干细节及无关全局的问题上纠缠,初中阶段,碰 到的主要是记叙文。 如果是故事或传记,就应特别注意找出主要人物、事件发生的时
13、间、地点、主要 情节以及 最后结局。故事传记主要是叙述主人公的主要特征,他与其他重要人 物之间的关系也应同时记住。新闻报导、 史地知识介绍,往往是一人一事地介 绍,比故事、传记要简单,但也离不开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对于上述要求 它们 同样适用。而新闻报导特别强调时间性、准确性,因此要搞清时间、地点和数字。 2.解题时不要边看问题边从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 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 解的文章。应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 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 地点、定义和数 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 3.要注
14、意找出主题句,利用主题句来查找有关信息。一般说来,论述性较强 的文章或说明文,每一段或相 关的几段里总有一句话是主题句。读了主题句后, 便能知道这一段大致的中心内容,因为主题句概括8了全段的 主要内容,而该段 其余的句子则是用来阐述或说明主题句的。4.一定要掌握好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考试时间,先易后难是考试时答题的 一般方法。碰到难题时,千万 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题, 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解别的较有把握的题。待全部题解完 后,如有剩余时间 再回来做放弃的题。 5.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遇 到重要生词时,不要着急,也 不要轻易放弃,我们
15、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来猜词 或根据构词法来猜词等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6.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 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 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 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 是带着问题阅读, 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 时间。 “倒 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 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 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 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总之,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
16、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 读效率。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文 章后面所给的问题,分别用“一次判断“、“逐个分析“9以及 “排除法“等方 式来进行判断解答了。 课堂上既要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又要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全员参与,踊跃发言,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加大了英语信息输入量,使他们英语语言知识更具交际性,同时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促进他们由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变,全面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水平。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隐含在语言内部的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是非标准、思维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要指导学生提高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心灵受到激荡,人格得到升华,提高认识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