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理论基础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95489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理论基础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理论基础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理论基础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理论基础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理论基础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理论基础分析摘要:航运法出台在即,航运市场准入制度是航运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航运经济是市场经济,允许何种航运企业以及其他相关参与者进入航运市场首先要由市场来选择。当市场失灵时,政府便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立法是国家制定社会政策的主要方式之一。法律既是行使国家职能的主要依据,也是抑制公共失灵或政府失灵的主要措施。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航运市场准入制度,应当按照“市场选择政策调整法律约束”这条理论脉络,综合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理论等学科,从一个跨学科、多领域的视角来分析航运市场准入理论框架。 关键词:航运;市场准入;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2、编号:1003-3890(2013)03-0086-06 航运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航运业的规范、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法律环境。 航运法立法一再被提到重要地位。在航运法立法研究的整体框架下研究航运市场准入制度,也是因为航运市场准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市场准入制度维护了航运市场经济秩序。市场准入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环节,准入主体是否适格,是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的第一道关卡。其次,市场准入制度完善了航运市场体系。通过对准入主体的引导与控制,航运市场准入制度可以间接发挥2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再次,市场准入制度促进了航运经济发展。通过航运市场准入制度可以掌握大量的市场信

3、息以及产业发展动态,在对市场进行监管的同时起到了促进航运经济发展的作用。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需要强有力的理论体系支撑,因此对于航运市场准入理论基础的分析就十分必要。 一、航运市场准入及其特性 (一)航运市场准入的界定 “市场准入”一词源于“market access”。一般意义上的市场准入是指国家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市场主体及交易对象进入某个领域的直接控制或干预。从政府经济职能角度讲,广义的市场准入又称为市场准入管制或市场进入管制,是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的一种职能和方式。从狭义的角度研究,市场主体准入则仅将研究的视角界定在了市场主体本身,将市

4、场准入特指为是国家授权的登记主管机关对进入市场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或服务活动的市场主体实施登记注册,以确认其合法经营资格或法人资格并规范其设立与组织并对其进入市场后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市场准入的概念实际上是指国家对市场主体资格的确立、审核和确认,并对其准入行为、经营行为与退出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法律制度。1 根据 GATS 规则第 16 条第 1 款规定“:对于通过第 1 条确认的服务提供方式实现的市场准入,每一成员对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给予的待遇不得低于其在具体承诺减让表中同意和列明的条款、限制3和条件。 ”可见,在 WTO 谈判中的市场准入指的是

5、一国允许外国的货物、劳务与资本参与国内市场的程度,是国家通过实施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对本国市场向外开放程度的一种宏观的掌握和控制。2由此,航运法专题组认为,航运市场准入制度是国家对国内外航运企业进入航运市场进行干预的基本制度之一,是国家和政府准许国内外航运企业进入航运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条件和程序规则的各种规范的总称。 (二)航运市场准入的特征 首先,航运市场准入同样具备其他市场准入制度的一般特征,诸如目的性,即构建航运市场准入制度是政府为了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又如法定性,即航运市场准入的主体、条件、程序和对象等方面都是有法律、法规加以明确规定;再如直接性,即通常表现为由国家或

6、政府对于进入航运市场的主体资格及其行为能力直接进行干预或是控制的方式。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基于航运经济自身特有的属性,航运市场准入制度具有一些更为显著的特征: 1. 开放性与国际性。国际海上运输是实现对外贸易的主要手段,因此航运业具有很强的国际性,基于国际外部环境又使得航运市场比一般的产业服务市场更具有对外开放性。这一特征,决定了航运市场准入尤其是外资的准入制度在整个航运立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2. 地位的重要性。航运业的产业链比一般行业广,涉及的经济效益较大,尤其是类似于能源运输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涉及国防安全问题。因此,航运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允许适合的主体进入市场,不仅具有经济上

7、的重要性,更具有政治与国防的重要意义。 43. 准入标准的复杂性。航运经济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进而决定了作为航运业主体的船舶运输业和航运基础设施需要大幅度投资,这就容易使航运业形成垄断,也使得一般的市场准入规则较难在航运业完全发挥作用。同时,作为运输工具的船舶容易产生环境污染,以及运输货物的安全性等问题,决定了确立市场准入的标准将更加困难。 4. 行业的周期性。航运经济易受到金融资本、油价以及全球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加之订、造船的周期一般较长,供求关系适应市场变化的周期就相对较长,所以,航运市场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呈上升趋势,待到更多的船队或是航运公司投入市场,再进入下降的周期。因此,航运市场

8、更需要高度的统一性,合理的市场准入制度就成为首要任务。 二、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理论基础的综合分析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有关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的相关规定其实是建立在行政许可的理论基础上。这样一个庞大的制度体系仅仅靠行政许可理论来构建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理论,均可以作为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的理论支撑。其中,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与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的联系尤为密切,在此作详细讨论。 (一)经济学理论之借鉴 航运经济是市场经济,航运市场的运行机制应当受经济规律的调整。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经济学就是通过对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充分利用的研究,来实现市场机制的最优选

9、择的功能。 1. 供给、需求与市场均衡。经济学中,供给是企业、行业和社会为市场所生产或5提供的商品总量。需求是一种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供求机制调节的是供给与需求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和动态平衡以及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关系变动对市场价格变动和市场竞争变动的影响。所谓均衡是一种没有任何内在力量使之产生变化的状态,3即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两个方面。在微观经济学中,对于供给需求均衡又可以分为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4这里笔者暂且忽略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等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仅仅借鉴一种经济学思维来作为构建航运市场准入制度的理念。航运市场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在长期均衡中,所有的投入

10、都是可变的,不再有任何固定成本。企业可以扩大投入也可以退出行业,同时会有新的企业进入市场。随着新企业进入市场,整个行业产量上升,商品市场价格降低,导致企业的收益降低。同时,激烈的竞争提高了投入价格,导致企业成本上升。两者结合导致企业的总利润下降。当利润等于平均利润时,则不再有新的企业进入市场。当资本的回报率等于整个经济的平均收益时,任何完全竞争行业的经济利润均为零。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社会经济状态,5这也是航运市场准入在市场机制完全发挥作用时的应然状态。 2. 市场失灵。诚然,市场机制并非万能的,市场均衡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当出现垄断或是其他导致市场失衡的情况时,这便是市场失灵。导致市场失灵主要

11、有四种因素:第一种因素便是垄断,这里就不再赘述。第二种因素是外部性。市场中商品交换是自发且互利的。商品交换的利益流向第三方,即是外部收益(或称正外部性) ;商品交换的成本流向第三方,即是外部成本(或称负外部性) 。船舶运输所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6便是一种负外部性。第三种因素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一种拥有社会价值,但无法由私人企业提供的产品。6航运业中能源等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运输便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公共产品会在产生一种额外成本,这种成本应当由政府承担。第四种因素是信息不对称。经济学家认为信息也是一种需要购买的商品。在一般情况下,信息不对称可以通过自发交换而消除。但当信息严重不对称时则可能扰乱市场,

12、以至于影响对资源的最优选择。 当以上几种因素出现导致市场失灵时,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被弱化,市场机制难以完全发挥作用,这时就需要“看得见的手”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来规范市场秩序。 (二)社会学理论之借鉴 当市场失灵时,政府需要制定一套既与市场机制相配套又凌驾于市场之上的政策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优越性,这就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时,需要运用经济政策来实现调控目标,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笔者这里暂且不再从经济学的视角阐述宏观调控,而是从社会政策学的层面来分析政府制定这些政策时所应遵循的原理。 1. 制度理论。本文一直强调构建航运市场准入制度,那么,

13、何谓制度,这里从社会学的角度做一下探析。社会学视野中的制度是一种规范的综合系统,他所要规定的对象与范围有两方面:首先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其次是这一定的社会关系双方的社会行为。因此,制度是由社会确认的社会关系规范与一定社会行为规范的综合系统。此外,制度还指象7征、信仰、价值、规范、角色和地位相对稳定和一体化的总和,它支配着具体的社会生活领域家庭、宗教、教育、经济、管理等。7社会制度是社会中最稳定、最基本的那部分规范,它的作用在于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 制度具有正功能与负功能。正功能是指某一制度活动的结果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促进了社会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稳定和一致,为维持

14、社会系统良性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负功能则相反。与此同时,制度也存在着局限性,例如“制度化逃避” ,即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大量违背制度要求,但在现实中又行得通的行为与现象。8因此,设计一种制度如何发挥正功能、抑制负功能,同时克服制度的局限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 2. 制度理性选择理论。制度理性选择理论源于制度分析和开发框架研究。该框架是埃里诺?奥斯特罗姆在印第安纳政治学理论与政策分析专题研究小组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奥斯特罗姆认为,制度安排是个用来确定“谁”与“什么”包含于决策情景、如何结构化信息、采取什么行动以及不同行动的顺序、个体行动如何加总为集体决策的各种规则。9这一理论目前被广泛应用

15、于分析和理解政治学的各种不同范式如何影响公共管理制度设计,以及大都市地区的公共服务实证研究的设计。制度理性选择理论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对规则、自然和物质条件以及共同体属性如何影响行动舞台的结构、个体所面对的激励以及个体间互动结果的一般化理论。 结合航运市场准入,在制度理性选择理论中,制度分析存在三个问8题层面。首先,行动者的操作层面,行动者会根据他们所面临的在世界上直接生效的激励而互动。例如,当前国内运输业特别是干散货运输业科技含量并不高,民间资本充沛且融资渠道多样,管理经验、市场信息等也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这时,决策者不需要引进外资进入国内运输业,即可以保证这个市场的内部竞争力。其次,政策层面,

16、决策者不得不在一系列集体选择规则的约束下反复做出政策决定。例如,面对航运经济全球化,国际航运规则也趋向一体化。在这种大环境下,各国对航运的保护政策也随之进行调整,大多由直接的经济保护措施转为间接的隐性保护措施。再次,宪法层面,将决定谁有资格参与决策以及决策中将采用的规则。这涉及的仍然是航运市场准入的监管主体以及职责分工问题。总之,制度理性选择理论缩小了复杂的制度理论研究与实际的距离,通过简化概念框架,形成了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制度理论,该理论的说明能力、预测能力、提出可行性方案的能力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 (三)法学理论之升华 国家制定社会政策的主要方式之一便是立法,立法是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手段之

17、一。法调整的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具有最高的效力,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法律为依据。 1. 法理学。首先,从立法的角度来看,构建航运市场准入制度应当努力实现立法价值与立法目的的统一。10一方面,立法价值决定立法目的。航运市场准入的主要价值体现在政府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实现市场监管的公共政策,依据一定的规则,对于市场主体及交易对象进入市场的直接控制或指导。这是立法的思想先导。另一方面,立法目的是衡量立法价值的基本标准。航运市9场准入制度是否具有正当性,能否取得实效,能否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标准,在立法初衷上便是意图将其构建成为一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兼顾国际通行做法和中国国情的法律制度。在此基础上

18、,真正的体现法的价值,即不再局限于法的功能与作用,而追求的是以法的物质存在为基础的精神存在,是以法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超知识范畴。11 其次,从法治的角度来看,航运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也是法治经济。法治的核心价值,不仅仅意味着法律秩序和相关的操作技术,也不仅仅意味着有更多的社会关系由法律调整,而更应理解为着眼于法制本身所包含的道德原则和法治所要达成的社会目标。依此,法治被看作一种培育自由、遏制权势的方法,一种人类作为负责任的道德主体或自由意志主体所从事的道德实践。12符合法治要求的航运市场准入制度,一方面,要通过法律的普遍、公开、明确、稳定、可预期性等品性来体现;另一方面,要通过立法、

19、司法、行政等一套制度性安排来保障。法治在航运市场准入制度中既具有市场秩序的管理功能,也是国家或政府执政理念的体现。 再次,从法律思维的角度来看,法治需要法律思维。法律思维是主体融会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思维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法律的再认识和再把握的过程。其中,法律思维方式表现为法律思维的视角、立场、模式以及思维的习惯和传统等,而法律思维方法则是主体解决法律问题所应用的工具,二者共同构成了法律思维。13航运市场准入制度是我国航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我国航运保护政策的必要手段。因此有必要运用法律思维对航运市场准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10和明确的政策分析,从而提出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有价

20、值的理论依据和便于操作的方法。 2. 行政法学。行政法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调整对象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有关行政法的基础理论,目前学界有多种学说,诸如“服务学说” 、 “政府法治论” 、 “管理论” 、 “控权论” 、 “平衡论” 、“公共利益本位论” 、 “行政职责本位论” 、 “公共权力论” 、 “控权平衡论” 、 “政府代理论”等十余种学说。14其中主要的、较有影响力的有三种,即“管理论” 、 “控权论”和“平衡论” 。管理论认为,行政法是作为管理主体的国家行政机关对作为管理对象的行政相对人的影响是通过行政法规范来实现的。其强调国家行政的管理与被管理、命令与服从、指挥和执行。控

21、权论认为,行政法是保障个人自由,控制行政机关权力的法。其强调最大限度地保障个人自由与权利为宗旨,制止国家行政机关随意地干预或限制个人的权益。平衡论认为,行政法是保证行政权与公民权处于平衡状态的平衡法。其强调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权利义务的平衡,以及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各自权利义务的自我平衡。15 就航运市场准入制度而言,笔者主张用平衡论的学说作为行政立法的理论基础。平衡论不同于管理论过分强调行政命令、强制手段的作用,也不同于控权论过分强调行政程序、司法审查的作用,而是主张在适当的时机运用行政强制的手段且淡化权力色彩。诚然,很多学者对于平衡论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只是管理论与控权论的一种折中的说法,是一种中庸之道。无论是实体还是程序方面,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只是“不对等”而不是“不平衡” ,16况且,无论是在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