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后大学生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摘要针对 90 后大学生的特点,实施学生管理首先应强化其四种精神,即科学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和理想精神;其次应建立大学生班级管理制度,包括班主任角色定位、班委制、导师制、人生导向制等;最后分析问题学生的成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问题学生的发现、上报机制,问题学生的日常教育机制和问题学生的紧急处理机制。 关键词90 后;大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6)01-0065-02 在 2014 年 9 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这也标志着国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创业、创
2、新的重点在开创,具有丰厚知识储备、敏锐头脑和强烈冲劲的大学生,是创业、创新过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这种新形势下,大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做出适应新时代学生的转变。 一、90 后大学生的特点 与之前年龄段的大学生相比,90 后大学生特点比较显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主性强但独立能力缺乏。受社会环境的影响,90后接受的新生事物较多,追求个性、强调自主、思维独立,不愿意接受被别人强加的观点和想法。第二,勇于担当但吃苦能力欠缺。90 后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前途与命运充满归属感和认同感。但是,由于吃苦体验缺失导致吃苦精神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偏低。第三,个性自信但规则能力弱。90 后有个
3、性、自信,敢于向传统与权威挑战,但由于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容易为此违反规定,规则能力比较弱。这些特征决定了 90 后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应该有所变化,以适应他们的特点,培养优秀的人才。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应强化的精神气质 在创业、创新的新形势下,应加强 90 后大学生以下四种精神气质的培养。 第一,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这是一种理性精神。1-2科学精神要求从客观事实出发,去研究并发现、掌握和运用规律。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丁肇中先生的口头禅是“我不知道” 。反观当下社会,浮躁不谦虚,一知半解到处招摇的人比比皆是。作为未来社会栋梁的 90 后大学生应首
4、先具备科学精神。 第二,合作精神。合作精神的实质就是团队协作精神。3进入本世纪,知识更新的周期加快,部分领域的知识更新只需要两年至三年,同时知识细化程度加深,不同学科交叉显著,因此团队协作成为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考虑到 90 后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尤其需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第三,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指个人与他人、集体、国家之间存在的一种纯洁高尚的道德义务关系。4在尊重学生个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应鼓励他们多考虑集体的长远利益。 第四,理想精神。理想不是梦想、空想和幻想,理想精神其实就是一种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5大一入学时,几乎每个学生都怀着梦想,将来考研、读博、创业,大一结束
5、时,只有不到 30%的人还会坚持自己的想法。理想在于坚持和付诸实践。 三、班级管理制度的形成与实施 在大学生管理的过程中,班级管理是最重要的部分。下面以笔者兼任班主任的苏州大学 2014 级工程管理专业班为例,论述班级管理制度的形成与实施。 第一,班主任的角色定位。90 后大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自信” ,这种特征符合新形势下对人才的要求。因此,班主任不宜以说教者、审判者等高高在上的角色出现,否则会造成与学生之间的冲突。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在班级事务的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是一位睿智的建议者和调解者。 第二,以班委为核心的自我管理机制。学生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中最根本的目标
6、,也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必然趋势。班委是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核心,班委的状况直接决定了班级管理的氛围。在班委形成的过程中应坚持民主和自愿的原则。为了建立高效的班委,可以在全班协商讨论的前提下对各班委岗位设定能力门槛,如班长综合成绩排名在全班的前 30%;建立班委换届机制,前届班委要进行述职报告,接受全班无记名投票考评,新一届班委需要在换届一周内提出年度班级活动计划等;在对班级重要事务的管理中实施班主任、班委、其他学生权重分配制度,如奖学金的评定,班主任、班委、其他学生的权重分别占10%、50%、30%。到了高年级,班委基本可完全自主管理班级,班主任在班级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大幅减弱。 第三,以科研创新为
7、目标的师生沟通机制。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应该具有科研创新的能力。将学生分配到各专业教师的科研团队中,让他们参与科研项目是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笔者管理的班级仿效研究生建立了“导师制” ,全系 12 位专业教师,每位教师负责带领23 位学生。在班会上,定期讨论“导师制”的效果并反馈给各专业课教师。 第四,以回报家庭和社会为宗旨的人生导向机制。90 后大学生是在物质相对比较优越的环境中长大,认为父母交钱供自己读大学理所当然。为此,要求每位学生在学期结束时写一封“告家长信” ,内容包括考试成绩、参与的各类活动、各项费用等,并给自己本学期回报父母的程度打分。同时,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参加社会公益
8、活动的时间不少于 10 小时。四、问题学生的管理制度 问题学生是相对于健康学生或正常学生而言的。从管理角度上看,正常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强,只要规则清晰,几乎不需要教师投入过多精力他们就可以进行自我管理,而问题学生则是教师管理的重点。从心理学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问题学生是指在思维模式、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方面与众不同、不被学校、同学和社会所认同的大学生。6杨怀甫6认为,问题学生表现为“缺乏正确的名利观” “缺乏责任心” “漠视制度,蔑视权威” “自尊心失度,性格极端” ,只要具备其中一种表现,都可以被视为问题学生。薛浩7把问题学生分成“学业不佳型” “行为偏激型” “心理亚健康型” “生理缺陷型”
9、 “情绪失控型”等五种类型。 问题学生的成因比较复杂,可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教育环境的变化。高中教育格式化严重,学生处于完全被动学习的地位,而大学教育开放,学习管理自由,部分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导致学业成绩不佳。第二,高校教育功利化。大学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然而目前高等教育不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导致部分大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观念。第三,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一方面,高校相对单一的学习生活让部分学生厌倦,他们无法抵挡外部社会的诱惑,沉迷于网络游戏。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下降,导致学生认为大学学习与日后工作和发展无关,甚至认为大学阻碍了自己的成长,但他们又无法直接离开大学。引起了大学
10、生活与社会经验之间强烈的冲突。 针对问题学生的有效管理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问题学生的发现、上报机制。学生出现问题的早期阶段比较容易纠正。由于师生之间存在距离,加上生活环境的差异,教师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因此,在学生内部建立问题学生发现机制非常重要。可以以宿舍为单位,舍长每周向班长汇报本宿舍成员的状况;班长按照实际情况,定期(如每月)向班主任汇报全班学生状况;遇到紧急情况,舍长或班长应立即联系班主任。第二,问题学生的日常教育机制。班主任结合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直接开展谈心教育,了解学生的真实困难,制订解决方案;可以与学生的导师沟通,请导师重点教育;可以让心理委员定期安排学生学习心理
11、健康知识,并结合部分学生意愿,邀请学校心理教师开展团辅活动。第三,问题学生的紧急处理机制。遇到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联系学校相关负责人员进行干预;同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确保问题学生的问题得到重视,并收集详尽的信息分析学生的问题,制订处理方案。 总之,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应充分考虑到 90 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社会新形势,建立合理、有效的学生管理机制,培养具有良好心态的优秀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玉琳,陈刚.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4):89-93. 2孔祥田.“科学精神”是什么杜威“科学精神”之解读J.阴山学刊,2006(5):71-75. 3李卫东.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与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6):90-93. 4王中坚.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奉献精神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118-120. 5赵金飞.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问题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2):41-43. 6杨怀甫.对当代问题大学生个性缺陷的若干思考J.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3):122-125. 7薛浩.高校“问题学生”及其思想政治工作J.江苏高教,2005(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