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握动态生成演绎课堂精彩【摘要】精彩的生成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预设;数学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实现有效生成和智慧增值;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情境中的智慧碰撞;建立师生情感共鸣、智慧碰撞、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互动触发生成智慧 数学课堂,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以生为本” ,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获得充分的、最佳的发展。精彩的课堂来自一种以学生为本的精心预设,一种人性化的预设,同时又是一种富有创新空间的预设,是预设的动态化精彩生成的演绎。 一、 精心预设,是互动生成的出
2、发点 教学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出发点。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目标任务有一个理性的思考与安排。新课程呼唤生成,更关注精心的预设,讲究用预设促进生成。 (一) 目标预设从定型到调整 课堂教学,我们应考虑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当学生够不着目标时,要考虑过程的再展开。当然,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情景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随地均会发生变化,随着课堂的推进,教学就要合理地增删、升降目标预设,从而即时调整和生成目标。 (二) 环节设计从单线到多维 考虑课堂环节的安排,要突破对课堂框架的单线设定即:对课堂可能
3、发生的情况,作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思考,作出预案,对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采取应对策略,比如:什么情况下由教师讲解,什么情况下安排学生自学,什么情况下组织合作学习,这些都要根据课堂发生的不同情况,随机调整。 (三) 时空预设从紧凑到留白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 ” 实践中,我们精心构思,针对教学中繁琐环节和不必要的学习素材进行精简和压缩,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操作、探究的空间。 如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者预设理解容积含义,设置了如下三个小环节: 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容积? 举例说
4、出身边物体中,哪些是容器,哪些不是容器? 对身边物体容积作出简要的描述。上述三个小环节的课堂教学预设,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动嘴、动脑,拓展了孩子思考、感悟、交流的空间。 二、 关注意外,是互动生成的触发点 数学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技能习练,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与心灵互动,情感与情感交流,生命于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是鲜活的,灵动的,发展的变化的,因此,常常会有意外情况出现。我们必须时刻关注课堂动向,关注孩子的眼神,关注孩子的面部表情,关注孩子的发问,关注孩子的自言自语及时捕捉课堂生成资源。 (一) 关注问题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头脑,会思考,他们的认知在教学
5、过程在不断发展,新知与旧知在碰撞中转化、生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也在学习中提升。如教学“万以内的退位减法” ,首先引导学生归纳出计算法则之后,而后打开思路,放手让学生质疑: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有孩子发问 5472-4582=890,提出算式上:7 减 8 不够减,要从百位上退 1,如果百位上是0 怎么办呢?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可喜的,可见他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发现,学会了将新知与旧之联系起来,知识在他们的头脑不再是孤立的,而有了生命的活力。当老师感到由衷的高兴,当即把问题提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充分利用已知,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开展讨论。虽然本节课学习没有 0 的退位
6、减法,但后面就要学习数位中有 0 的退位减法,关注这个问题,不仅促进了学生深入理解新知,而且保护了学生善于联想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 捕捉瞬间创意 课堂好比网络,学生则是网络上的节点。课堂上网络的各个节点都有内在联系,都在相互碰幢,相互融通。课堂教学老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思维的发散点,思维的独创性。如教学连续退位减 4000-426 孩子们通过学习、交流、研讨,归纳出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此刻,却有一个同学提出她的计算方法: 不拘一格的算式,显示了她不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调整原先计划,请她介绍想法。全班同学一致认可她这种把退位减法转换成不退位减法的可行性和独创性。她的想法又激活了
7、其他同学的思考,又有一些同学提出了新的想法: 学生的思维火花在碰撞中闪光。我虽然没有按照预定的计划完成教学内容,但关注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实现了有效的生成和智慧的增值。 (三) 重视数学思想 新“课标”对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小学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转化思想、分类思想、对应思想、统计思想、符号化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等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使数学课堂显示出丰富的教育内涵。 比如,转化是基本而典型的数学思想,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都是一个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是一个等价转化的过程。教学时经常用到:化
8、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其实, “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 。小数除法通过“商不变性质” ,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 ,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比大小通过“通分”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比大小;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中,就以转化思想为武器,实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间的同化和顺应,从而构建和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转化思想的理解、建立和运用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三、 智慧碰撞,是互动生成的闪光点 教师要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机生成,随机引发创新,就要真正做到:教案烂熟于心,教学左右逢
9、源,学生跃跃欲试,师生、生生智慧火花飞溅。 (一) 注意倾听,即时应答 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应,善于倾听,善于捕捉,灵活解决各种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机敏。 如教学认识钟面的整时,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看时间的经验,很多学生都能读出整时,老师应及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能告诉大家吗?”而在个别学生不仅能读出钟面的整时,且能读出几时几分,超越了老师的预想,老师就不能用一句“是吗,你真聪明!”的话巧妙搁置,那课堂教学的生成价值也就截然不同。而应当让学生说出判断的方法,及时让学生介入钟面几时几分认读方法的探索与表述。 (二) 学会整合,顺势调整 课堂上教师要练好随机整
10、合的基本功,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的信息大多出于原生态,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教师要及时综合、整理、提升,形成开放性的新问题,把问题的探究引向新的高度。如教学角的度量时,一位教师采用先让学生观察量角器,通过观察,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发现和疑问:“为什么会有内外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刻度?量角器是怎么造出来的,量角器为什么是半圆的?量角器是怎么量角的,90为什么只出现一次?”这些问题中,老师重点选择了最后一个问题展开教学,先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到 90的角,再引导学生发现半圈的度数是180,顺势引导学生去发现 1的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读出各种角的度数,在读数过程中,利用学生之间的争议,来学习内圈刻度和外圈
11、刻度,确定测量方法,最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测量,归纳方法。 (三) 学会等待,弹性控制 生成需要空间,生成也需要时间。弹性控制就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给动态生成预留时间和空间,教师在等待中,把握教学节奏,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如一位老师教学一年级的“统计” ,出示统计表:参加音乐小组的有 8 人,参加美术小组的有9 人,学生计算得出参加的是 8+9=17(人) 。老师再让学生用数数的方法,数一数参加的学生实际是 14 人。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算出的总人数比实际人数多出了 3 人呢?”这位老师便以此为契机,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生成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小组内交流。学
12、生一开始很迷惑,讨论了一会儿后,就有了许多精彩的看法,最终明白了问题的原因:有3 人既参加了音乐组,又参加了艺术组。 四、 优化练习,是互动生成的续发点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优化的练习设计,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效练习是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数学练习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下数学练习的设计应是集生活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文字于一体,关注的是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数学练习的设计也体现了一种文化。可喜的是,现在的数学课堂,老师们都很精心地设计数学练习,使练习的目的明确,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并富于童趣(情趣) 。 总之,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组织数学课堂教学,并正确地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建立让师生情感共鸣、智慧碰撞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新课堂,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也是任重道远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