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题.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598340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医各家学说复习题1、 中医各家学说的含义是什么?答:中医各家学说是研究历代名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的学科。2、 “三世医学”的含义是什么?答:三世医学即指远古医学,其一是从伏羲制九针的传说到总结成黄帝针灸 ;其二由黄帝、歧伯讨论经脉的传说到到总结成素女脉诀 ;其三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总结成神农本草经 。后世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3、中医理论体系初步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理由是什么?答:中医理论体系初步确立的标志是春秋战国时代至东汉末年中医“四大经典”的出现,即黄帝内经 、 难经 、 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理由:黄帝内经 、 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

2、的基础;神农本草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提供了系统的药物学知识。此“四部经典”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上都有总结性的成就,确立了中医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和进行诊断、治疗疾病的一套基本理论,从而确立了祖国医学理论体系。4、学术流派划分的条件是什么?答:明确的中心学术思想 有反映本学派学术思想的代表著作传承轨迹明显的人才链。5、试述五大流派的概念。答:五大流派指医经学派、经方一派、河间学派、伤寒学派和汇通学派。6、宋金以前伤寒八家指哪些医家?他们各自研究伤寒的成就和著作是什么?答:宋金以前伤寒八家是王叔和、孙思邈、韩袛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八家各自研究伤寒的成就和著作:王叔和 他对已散失

3、不全的伤寒杂病论进行收集整理和重新编次,使伤寒论得以保存并流传后世,开启伤寒文献学研究的同时,为明清错简重订埋下伏笔。其著作有王叔和脉诀孙思邈 创用了“方证同类,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揭示六经辨治的规律,开创了后世以方类证研究的先河。同时认为仲景治法大意不2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其代表著作有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韩袛和 北宋医家,其分析伤寒之病机为阳气内郁,治伤寒杂病于一炉,强调从脉证入手分析,主张杂病应以证为先,脉为后;伤寒则脉为先,证为后。同时其用药依时令为据。其代表作伤寒微旨论 。朱肱 ,开“伤寒六经辨证”先河,以经络研究六经,主张病证结合,其以足六经论三阴三阳,并以此

4、六条经脉循行的生理特点来解释三阴三阳病证的发生、传变与转归机理,即后世所谓“六经辨证”由此而来。其代表作南阳活人书 。庞安时 研究伤寒的主要特点:一从病因病机立论,指出伤寒乃因冬受寒毒,阳气不足,着而为病;二是以“寒毒” 、 “异气”说为支撑,阐述伤寒“寒毒”发病,天行温病“异气”传染规律,把伤寒与温病区分开来,将温热病分为伏气与天行两大类,为明清外感热病“寒温分治”奠定了基础。其著作伤寒总病论 。许叔微 注重对八纲辨证的发挥,主张以阴阳为纲,统领表里寒热虚实,把六经分证和八纲辨证紧密结合起来。其著作伤寒九十论是最早的医家医案著作,精选 90 例病案,详细记述了自己运用仲景方的成功经验。还著有

5、伤寒百证歌 、 伤寒发微论等。郭雍 南宋医家,采集诸家之说,补伤寒论之亡,集素问 、灵枢 、 难经 、 外台秘要 、 千金方 、 南阳活人书 、 伤寒总病论等进行补充。其代表作伤寒补亡论 。成无己 金代医家,著有注解伤寒论 ,全面注释伤寒论 ,倡伤寒全文注解之风,以经解论,其成就影响最大。其著作伤寒明理论药方论首次依据君、臣、佐、使来剖析组方原理,首开方论先河。7、明清伤寒三派各自的学术主张是什么?每派主要的代表医家及著作是什么?答:错简重订派:认为世传本伤寒论有错简,主张考订重辑,由明末方有执首先提出,清初喻嘉言大力倡导,而后从其说者甚多,形成错简重订派。其代表医家:方有执,著有伤寒论条辨

6、。愈唱,著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 。3张璐,著伤寒缵论伤寒绪论。黄元御,著伤寒悬解等。维护旧论派:维护旧论派是指主张维护世传伤寒论旧本内容的完整性和权威性。认为王叔和编次,仍为长沙之旧,不必改弦更张,而成无己的注释,不仅未曲解仲景之说,其引经析奥,实为诸注家所不胜。因此,世传旧本伤寒论的内容不能随便改动。其代表医家:张遂辰,明代医家,著张卿子伤寒论。张志聪,清代医家,张遂辰之高徒,著伤寒论宗印和伤寒论集注。张锡驹,故其所著伤寒论直解。陈念祖,清代医家,著伤寒论浅注伤寒真方歌括长沙方歌括和伤寒医诀串解等。辨证论治派:明清时期伤寒学派诸家中,有一些医家着眼于对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规律的探

7、讨和发挥。他们对错简重订和维护旧论的观点均持反对意见,认为不必在孰为仲景原著,孰为叔和所增方面争论不休,主张应当发扬仲景心法上下工夫,形成了伤寒学术研究中的辨证论治派。分为三派:其一、以方类证,代表医家,柯琴,著伤寒来苏集;徐大椿,清代医家,著伤寒论类方。其二、以法类证,钱潢,清代医家,著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尤怡,清代医家,著伤寒贯珠集。其三、分经审证,陈念祖为维护旧论的中坚,其对伤寒论的临床运用,采用分经审证的研究方法;包诚,清代医家,著伤寒审证表8、河间学派和易水学派的代表医家有哪些?答:河间学派的代表的代表医家,创始人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马完素、罗知悌、荆山浮屠、穆大黄、汪机等。易

8、水学派学派代表医家,创始人张元素、李杲、王好古、张介宾、李中梓等。9、试述温病学派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点及每个阶段的主要代表医家及著作。答:(1)晋唐及以前时期的萌芽时期:此时期没有专门的著作,温病之病名、病因、症状、治疗、预防的记载,均散见于历代文献。温病与伤寒没有明确划4分,温病仍隶属于伤寒范围。代表医家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有温热病之致病原因、发病原理、以及症状特点;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有治温病方十首;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收录许多防治温病、温疫、温毒的简便药方,如太乙流金散。(2)宋金元时期的发展成长时期:对温病的认识便开始从伤寒学说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温病学自成体系的开端。郭雍在伤寒补亡论强调,

9、温病病因不限于冬伤于寒;元末医家王安道进一步从概念、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上将温病与伤寒明确区分开来,他在医经溯洄集中指出“夫惟世以温病热病混称伤寒” ,从认识上强调了“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3)明清时期的形成成熟时期。众多的医家对温病的认识更加深化,理论日臻完善,治疗上不断丰富,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使温病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明末吴又可著成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温疫论 ;还有叶天士的温热论 、吴瑭温病条辨 、薛雪湿热病篇 、王孟英温热经纬及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等。10、李杲对脾胃的生理功能是如何阐述的?答:(1)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本: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既是脏腑功能的

10、反应又是其活动的产物,李氏认为气是决定人体健康与否的关键,而脾胃又是决定元气虚实的关键,故脾胃伤则元气伤,元气伤则疾病所由生。(2)脾胃为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李氏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时刻运动变化着,土旺于四时,故土在升降浮沉和万物的生长收藏过程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天人相应,脾胃居于中焦,调节人身精气的升降运动,人体清浊之气的升降取决于脾胃,脾胃之气充沛,则清阳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下降,若脾胃之气受损,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疾病所由生。11、李杲对脾胃内伤的病因与病机是如何阐发的? 答:(1)病因:李杲生活在中原的战乱年代,饥饿、劳役及精神创伤严重损害脾胃的功能,为此他总结并提出饮食失节、

11、劳役过度、七情所伤是脾胃内伤的主要因素。(2)病机:主要有气火失调和升降失常。气火失调,李氏认为元气与阴火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元气不足时,阴火就亢盛枭张,反之元气充沛,阴火自然戢敛下降;升降失常,李氏认为脾胃居于中焦,是升降运动的枢纽,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因而脾胃健运,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的正常升降运动。512、试述李杲脾胃内伤的治疗特点。答:李杲根据脾胃内伤的病机是脾胃元气不足、气火失调、升降失常,治疗上针对不同病机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如甘温除热法(补中益气汤) 、升阳散火法、生阳除湿法。13、李杲有哪些代表著作?答:李

12、杲主要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 、 脾胃论 、 兰室秘藏等。14、论述朱丹溪“相火论” 、 “阳有余阴不足论”的主要内容。答:(1)相火论:朱氏认为自然界万物的产生以及人体生命均以动为常,“动”是相火的作用,所谓“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身,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 ”因此,相火对生命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相火动得其常有助于生生不息,相火妄动则为元气之贼。因此,丹溪论相火,有相火之常和相火之变。相火之常,丹溪认为人身相火寄于肝肾,以精血为物质基础,此外与心包络、三焦、胆、膀胱等亦有关,相火之动正常与否与五脏功能活动密切香瓜, “五火”之动皆中节,是相火正常的重要保证,而凡脏腑、经

13、络、气血等正常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延续无不体现了相火的作用。相火之变,引起相火妄动的原因有情志过极、色欲过度、饮食厚味等诸多方面,丹溪认为伤于七情六欲者常先激起“脏腑之火” ,然后进一步导致相火妄动。房劳、大怒可使相火直接起于肝肾,心火妄动更易引动相火,相火之妄动必然消耗阴精, “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 ,其病变较多,危害甚大。(2)阳有余阴不足论:是丹溪对人体阴阳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即使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也存在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的情况。他运用“天人相应”的理论,分析天地、日月的状况,观察人体生命的过程。他认为以天地、日月而论,天与日属阳,地与月属阴,由于

14、天大于地, “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天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由于日明于月,日常圆而月常亏, “人身之阴气,其消长视月之盈缺” ,故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另外,在人的生长壮老的生命过程中,丹溪认为阴气难成而易亏。人出生以后,阴气渐成,男子十六岁而精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但四十以后即“阴气自半” ,又男子六十四而精绝,女子四十九而经断,阴气之成,只有三十余年的充足时间,然后就亏损了,人体在生理状况下,6已有阳有余阴不足的情况,再加上“情欲无涯” ,易引起相火妄动, ,阴精耗损势必加剧这种情况,由生理转变为病变。所以,丹溪阐述“阳有余阴不足” ,既说明了人体阴阳的基本情况,又

15、有其病理意义。15、朱丹溪治疗火、痰、郁证有何独特见解及用药经验?答:朱丹溪所论的火证,主要是内火,他认为火证的临床表现甚多,如诸热瞀瘛,躁扰狂越等,治疗方面,丹溪大体分为实火、虚火和火郁。 “实火可泻” ,用黄连解毒汤之类苦寒直折属正治法;“郁者发之” ,选用升阳散火汤;“虚火可补”凡中气不足者取法于李东垣,味用甘寒;若阴虚火旺,丹溪创用滋阴泻火法,在处方用药上,有补阴精,益阴血之分。凡阴精不足而相火亢盛者,用大补阴丸;阴血虚亏,相火旺盛,则以四物汤加知母、黄柏。朱氏的滋阴降火法,补充了刘河间纯用清热泻火之不足,又在东垣的气虚发热外增添了阴虚火旺的证治,对后世影响很大。对于痰证,朱氏认为情志

16、忧郁、饮食厚味、外感无汗、滥用补剂,都可使气血失常,清化为浊,结为老痰宿饮,关键在于脾虚、湿滞、气郁、火炎。痰之为病,变化多端,症状不一,可致咳嗽、呕利、眩晕、惊悸等症。治疗上丹溪认为当分标本, “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在此基础上化痰,又须考虑治气,朱氏以二陈汤为治痰的基本方,具体用药上,又根据痰的不同性质、不同部位,以及人的体质情况而选择用药。所谓“郁”为滞而不通之义。朱氏认为凡情志内伤、六淫外感、饮食失节等因素都可使人体之气郁滞不通,从而产生郁证,包括气郁、湿郁、痰郁、血郁、食郁,总称“六郁” 。可单独发病,也往往相因致病,但以气机的通畅与否为主要关键,往往因气郁而影响到其他,丹溪创

17、制越鞠丸统治诸郁,其法为后世所宗。16、试述李杲与丹溪论相火的异同点。答:相同点:两位医家都认为“相火”妄动则为元气之贼,妄动的相火会耗损人体之元气。不同点:李杲的“相火”实指阴火,即内伤热中。李氏云:“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 ”因此,就阴火之源而言,又当求诸于心肾和相火,此相火实指已化为邪火的阴火,是为“元气之贼” ,李氏得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 。元气不足则阴火亢盛,元气充盛则阴火自然收敛。李氏“相火”的病机为阳气不升,伏留化火;津伤血弱,内燥化火;谷气下流,7郁而化火;心君不宁,

18、化而为火。针对不同的病机提出了不同的治法即甘温除热法,升阳散火法,升阳除湿法等。朱丹溪:朱氏认为:“(肝、肾)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心动,心动则相火亦动” 。朱氏将“相火”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火,肝藏血而肾藏精,肝肾之精为相火的物质基础。朱氏认为相火有两重性,其生理特性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起有推动,维持和延续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在情欲刺激状态下妄动的相火,属于病理状态,它能直接耗损寄存于肝肾中阴精和元气,对人体健康危害大。丹溪的相火论,是其阳有余阴不足论、滋阴降火即养阴抑阳诸法的理论依据。17、张介宾阴阳一体思想的主要论点是什么?答:张氏阴阳一体思想的主

19、要论点是“阴阳者一分为二” ,即阴阳互根。张氏根据内经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决”等理论指导下,深入阐发“阴阳互根”理论,指出“阴阳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须,缺一不可。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同时张氏对阴阳、精气虚损的治疗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 “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 。18、张介宾对“阳非有余”是如何论证的?答:(1)从阴阳的生理状况分析,认为内经所说的女子二七、男子二八而天葵至,以及“人年四十而阴气自

20、半” ,说明了“人生全盛之数,惟二八之后,以至四旬之内,前后二十余年,而形体渐衰矣” ,形体之衰虽然是阴气亏虚的表现,但张氏进而认为“阴以阳为主” ,阴气的生成和衰败都以阳气功能作用为主导。(2) “形气之辨”:张氏认为,由于阳化气,阴成形,故凡人之所以通体能温,一生之所以有活力及五官、五脏之所以有正常的功能活动,都是阳气的作用。相反,当人一死,便身冷如冰,知觉尽失,形存而气去,此谓阳非有余之故。(3) “寒热之辨”:从春夏阳热而生化万物,秋冬阴冷而缺乏生意,说明“热无伤而寒可畏”以之论证阳气的重要性。(4) “水火之辨”:张氏认为,水属阴而火属阳,凡水之所以产生、所以生物、所以化气,均有赖于

21、阳气的作用,故说“生化之权,皆由阳气” ,又可见阳气之重要。张氏认为在生命过程中, “难得而易失者为此阳气,既失而难复者亦为此阳气”所以阳非有余。819、张介宾是怎样从真阴之脏、象、用、病、治五个方面阐发命门学说的?答:张氏的命门学说,主要包括命门的位置、属性、功能以及它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等重要内容。张氏认为命门位于两肾之间而不偏右,为先天立命之门户,提出命门与肾本一气,命门总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的观点。同时认为真阴为人体的基础物质,命门为“真阴之脏” ,具有藏精化气的功能,精血形质之属都是“真阴之象” ;凡十二脏的生理功能虽说出于肾之伎巧,但从根本而论,实为命门“真阴之用” ;病理情况下

22、, “无水之火,皆在命门,总曰真阴之病” ;治疗时用甘温益火之品补阳以陪阴,用纯甘状火之剂补阴以配阳,张氏制定了左归丸、右归丸方,是为“真阴之治” 。20、张介宾“阳非有余,阴本不足论”与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有何异同?答:其实“两论”源于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和内经阴阳理论。阴阳涵义的异同“两论”从字面上看来,好象只是阳之有余不足的区别,阴之不足则是一致的。当分析了各自关于阴阳的涵义之后,就会发现并不完全如此。朱震亨认为人之一身,阴不足而阳有余,他说:“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全”“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氏所言之“阳常有余”即

23、气有余,“阴常不足”即血不足。他认为精神情志活动都属“阳动”,强调“凡动皆属火”;以情欲之动可能触发君相火动,故“阳”特指无涯的情欲。朱氏强调生涯情欲之阳与难成易亏的生殖物质之阴,存在着一种难以平衡的“供求”关系。肾精之难于生长,相火之易于妄动,是人身易病的关键。张介宾他在辨丹溪一文中说:“人得天地之气以有生,而有生之气即阳气也,无阳则无生矣。”并以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之旨为依据,来反对朱氏的观点。朱氏从相火暴悍酷烈、煎熬真阴的角度立论,病机中心是阳胜则阴病,是实火伤阴;而张氏则着眼于阴病皆不足,以阴虚火动立论,病机中心在肾命真阴之虚。在“

24、两论”指导下,朱震亨创制了补阴诸丸,张介宾创制了两归丸饮。补阴诸丸包括大补丸、三补丸、大补阴丸、滋阴大补丸等方。至于张氏的左归丸,其功效是“治真阴肾水不足”。与朱氏的滋阴大补丸对比后可以发现,上述两方功效主治类似,组成(含加减药物)竟有七味药相同(熟地、山药、牛膝、山茱英、拘祀、获等、肉从蓉),其余几味作用方向也基本一致。21、张介宾治疗虚损病证的经验有哪些?9答:(1)精气阴阳虚损证治:张氏强调阴阳一体,重视阴阳互根,治疗精气阴阳亏损时十分重视阴阳相济的法则;对气血亏虚病证,采用互生治法,气血互为根本;对伤寒和杂病,也常注意阴阳精气化生,而把“求汗于血” 、“生精于气” 、 “引火归原” 、

25、 “纳气归肾”诸法则运用其中,体现其阴阳精气互补的用药法则;张氏的方剂中,常将人参与熟地配伍使用,二药同用,一者补阳气,一者助阴血,正寓阴阳一体、阴阳互根、气血互生的学术思想于其中。(2)注重养阴治形,填补精血:张氏认为形质好坏是人体精血盛衰的重要表现,因此,张氏治形时十分重视填补精血;临床上张氏补阴益精养血常用熟地,后世称其为“张熟地” 。(3)善用温补,而不偏执:张氏主张“阳非有余” ,十分重视人身之阳气,因此在治疗上,凡属正虚者,就多以温阳补虚为要;但其运用温补之法,亦非不辨证而滥用,张氏云:“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宜;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同时张氏又认识到甘凉之剂常久服,易损伤脾胃阳气,故对慢性虚损疾患,虽须用甘凉之剂久服时, “不得已则易以甘平,其书庶几耳。倘甘平未效,则惟有甘温一法,斯堪实济,尚可望其成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