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第十二讲胆经2题库.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601591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第十二讲胆经2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针灸学第十二讲胆经2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针灸学第十二讲胆经2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针灸学第十二讲胆经2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针灸学第十二讲胆经2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新 疆 医 科 大 学 教 案 首 页编号:13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 业 中医医疗 班 级 2009-2主讲教师 霍新慧 计划时数 2学时 专业层次 专科专业技术职称 讲师 编写时间 2010.10.11章节名称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十二经脉 十一 胆经 使用时间 2010.10.20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肾、心包经的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熟悉肾经的病侯和主治概要。全面了解经脉的腧穴,并重点掌握常用经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重点与难点 经脉循行、重点腧穴(带*穴)的定位主治要点和操作要求教学内容更新情况1肾、心包经经脉循行,病侯和主治概要;2腧穴定位方法

2、、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教学方法与组织安排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经脉循行与腧穴定位、示教内容:1上次课内容复习提问-5分钟;2 经脉循行35分钟3 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15分钟4 重点腧穴(带*穴)的定位、主治和操作40分钟5本次课小结留复习思考题-3分钟; 6 机动-2分钟。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针灸模型人基本教材和参考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针经指南针灸问对中国针灸、针刺研究、上海针灸、针灸临床杂志集体备课教研室审查意见 同意22上次授课内容复习提问:(一)、提问:1、 心包、三焦经的经脉循行、腧穴的定位。2、 重点腧穴的主治与操作。以上问题酌情提

3、问(二)上次课内容梗概1、心包、三焦经经脉循行,病侯和主治概要;2、腧穴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 十一、足少阳胆经腧穴(一) 经脉循行:起于目外眦(瞳子髎),上行到额角,下耳后。沿颈旁,行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向下进入缺盆。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达目外眦后方。外眦部支脉:从目外眦处分出。下走大迎,会合手少阳经到达目眶下,下行经颊车,于颈部向下会合前脉于缺盆,然后向下进入胸中,通过横膈,络于肝,属于胆,沿着胁肋内,出于少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绕阴部毛际,横行进入髋关节部。缺盆部直行脉:从缺盆下行腋下,沿胸侧,经过季胁,下行会合前脉于髋关节部,再向下

4、沿着大腿外侧,出膝外侧,下行经腓骨前面,直下到达腓骨下段,下出外踝前面,沿足背部,进入第4趾外侧端(足窍阴)。足背部支脉:从足背分出,沿第l、第2跖骨之间,出于大趾端,穿过趾甲,回过来到趾甲后的毫毛部(大敦),与足厥阴肝经相接。(二)主要病候口苦、目疾、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症。(三)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和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四)腧穴本经一侧44穴,15穴分布于下肢外侧面,8穴在髋、侧腹、侧胸部,21穴在头面、项、肩部。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侧头、目、耳、咽喉、肝胆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

5、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治疗目疾常用瞳子寥、目窗、头临泣、风池和足临泣。治疗耳疾常用听会、丘墟和足临泣。治疗偏头痛常用悬颅、悬厘、丘墟和足临泣。治疗乳房疾患常用日月、肩井和光明。治疗胸胁疼痛常用日月、阳陵泉、外丘和悬钟。风池和风市有散风的功能。阳陵泉、外丘和丘墟有疏肝理气的功能。应注意针刺风池和肩井的角度与深度。1.瞳子髎 手太阳、手足少阳经交会穴 【定位】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33【主治】目赤肿痛,目翳,青盲,口蜗。头痛。 是治眼和偏头痛的要穴。图翼:“一云兼少泽,能治妇人乳肿。”配少泽可治少妇乳肿。【操作】直刺或平刺0.3-0.5寸2.听会 【定位】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颌骨髁

6、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聘耳。 齿痛,口眦面痛。 以治耳聋耳鸣为主,治牙和面瘫次之。【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卫生宝鉴:“风中脉,口眼蜗斜:听会、颊车、地仓。” 3、上关【定位】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聘耳。偏头痛,口蜗,上齿痛。 【操作】直刺0.5-1寸。 胆经头部诸穴颔厌-风池均可清头明目。治疗五官诸疾,尤以偏头痛最为适宜。又因胆与肝相表里,故又可治癫痫惊风等症。4.颔厌 手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 【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一与下四分之三交点处。取法:先定头维和曲鬓。从头维沿鬓角凸至曲鬓作一弧线,于弧线

7、之中点定悬颅,在头维与悬颅之间定额厌。在悬颅与曲鬓之间定悬厘。.【主治】偏头痛,眩晕,癫痫。 44齿痛,耳鸣,口蜗。【操作】平刺0.5-0.8寸。 5.悬颅 【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面肿,鼽衄【操作】平刺0.5-0.8寸。 6.悬厘 手、足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3/4与下1/4交点处。【主治】偏头痛。 目赤肿痛,耳鸣,齿痛,面痛。 【操作】平刺0.5-0.8寸。 7.曲鬓 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主治】偏头痛,颔颊肿。目赤肿痛,

8、暴喑,牙关紧闭。【操作】平刺0.5-0.8寸。 【古代文献摘录】甲乙经:“足太阳、少阳之会。“千金方:“曲鬓、冲阳主齿龋。“ 大成:“主颔颊肿,引牙车不得开,急痛,口噤不能言,颈项不得回顾,脑两角痛为巅 风,引目眇。“【现代报道摘录】对血液流变学影响 针刺曲鬓,能明显改善细胞聚集状态,降低血粘度。 55对脑血流图影响 针刺本穴可使脑血流图(近效应)平均波幅增高,流入时间缩短。说明针刺该穴有改善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 悬颅、悬厘、曲鬓均可治疗偏头痛、目痛、齿痛。悬颅、悬厘又可治目外眦痛,曲鬓还可治呕吐。8.率谷 足少阳 、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当耳尖直上人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

9、。【操作】平刺0.5-0.8寸。 是治疗偏头痛的要穴。常与风池、太阳、足临泣同用。9.天冲 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当耳根后缘直上人发际2寸,率谷后0-5寸处。【主治】头痛,耳鸣,耳聋,牙龈肿痛。 癫痫。 【操作】平刺0.5-0.8寸。 10.浮白 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上三分之一的交点处。【主治】头痛、耳鸣、耳聋、目痛。瘿气。【操作】平刺0.5-0.8寸。11.头窍阴 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的交点处。【主治】耳鸣,耳聋。 头痛,胁

10、痛口苦。 【操作】平刺0.5-0.8寸。6612.完骨 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主治】头痛,耳后痛齿痛、口蜗、颊肿癫痫,【操作】直刺0.5-0.8寸。 13.本神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 癫痫,小儿惊风,中风昏迷。 【操作】平刺0.3-0.5寸。 14.阳白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主治】头痛,眩晕。 为治疗周围性面瘫所致的眼闭不合的穴位。针时需上下提插捻转。雀目(夜盲)、目痛、目眩及三

11、叉神经痛亦可用。【操作】平刺0.3-0.5寸。 15.头临泣 足少阳、太阳与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功用】清头明目,通鼻窍【主治】头痛,目眩,流泪,鼻塞,鼻渊。小儿惊风,热病,耳聋。(足少阳、太阳与阳维脉交会穴)【操作】平刺0.3-0.5寸。 16.目窗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77【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主治】目赤肿痛,青盲,视物模糊,鼻塞。头痛,眩晕,小儿惊痛。 【操作】平刺0.3-0.5寸。此穴针感可传至眼部。 17.正营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

12、5寸。【主治】头痛,眩晕,项强。 齿痛,唇吻急强。【操作】平刺0.3-0.5寸。18.承灵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主治】头痛,眩晕。 目痛,鼻塞,鼻衄。【操作】平刺0.3-0.5寸。19.脑空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 【主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癫狂痫,惊悸。【操作】平刺0.3-0.5寸。*20.风池 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功用】祛风解表,清头明目【主治】1、为治疗头面、五官病之要穴882、祛

13、内风可治疗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头摇震颤,高血压、头目眩晕及一切眼目疾患。3、祛外风可解表治感冒,肩痛不举。4、清头明目治疗失眠、健忘、目痛。5、治鼻钮,(注意针尖亦向对侧眼或鼻尖方向刺入,并要注意针达病所。)向咽喉方向刺治疗半身不遂之吞咽困难。(天津经验)【操作】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21.肩井 手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交会穴【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主治:1、乳痈百症赋:“肩井乳痈而极效。”2、为治疗上肢的要穴。3、可降逆治疗高血压,常配风池。【操作】针尖向外或平刺0.3-0.5寸,切忌深刺,捣刺,以防伤及肺脏,造成气胸。孕妇禁用。 22.渊腋 【定位】

14、在侧胸部,举臂,当腋中线上,腋下3寸,第四胁间隙中。【主治】胸满,胁痛。上肢痹痛。【操作】平刺0.5-0.8寸23.辄筋 【定位】在侧胸部, 渊腋前1寸,平乳头,第四胁间隙中。【主治】胸满,胁痛,腋肿。 呕吐,吞酸。 气喘。 【操作】平刺0.3-0.5寸。 9924日月 胆募穴 足少阳、足太阴经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七胁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功用】疏肝利胆,和中降逆【主治】1、胆囊炎、肝炎、胆石症2、呕吐、吞酸、呃逆3、电针期门、日月可促使胆管收缩,有助于排除胆道结石。【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现代报道摘录】对胆囊的影响 针刺动物“日月”能促进胆汁分泌及胆囊收

15、缩有利胆排石的作用。电针日月穴,观察胆总管的引流情况,于针后30分钟,可见胆总管明显规律性收缩,迫使胆道造影剂通过奥狄括约肌而进入十二指肠。又有报道,用皮内针针日月穴,在胆囊X线上,可见胆囊缩小。25京门 肾募穴【定位】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主治腹胀,泄泻,肠鸣;腰痛,胁痛。【操作】直刺0.5-1寸。26.带脉 足少阳、带脉交会穴 【定位】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主治】带下,月经不调,阴挺,经闭,疝气,小腹痛。 胁痛,腰痛。 【操作】直刺0.8-1.0寸。 【古代文献摘录】 甲乙经:“妇人少腹坚痛,月水不通,带脉主

16、之。” 金鉴:“主治疝气,偏堕木肾,及妇人赤白带下等证。”27.五枢 足少阳、带脉交会穴1010【定位】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主治】腹痛,便秘。带下,月经不调,阴挺,疝气。 【操作】直刺1-15寸。 28.维道 足少阳、带脉交会穴【定位】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下方, 五枢前下0.5寸处。 【主治】少腹痛,便秘,肠痈。 阴挺,带下,疝气,月经不调。【操作】直刺1-1.5寸。 【现代报道摘录】 针刺麻醉 如腹股沟疝修补术,针肝俞、肾俞、横骨、维道(均为单侧)。维道穴可能具 有阻断髂腹股沟神经的疼痛冲动作用。特别是高频率电针剌激横骨、维道,可减轻病人在皮 肤切开时的疼痛反应。 带脉、五枢、维道均可调经止带,治疗赤白带下、月经不调、阴挺、疝气、少腹疼痛常与关元、三阴交同用。*29.居髎 足少阳、阳跻脉交会穴【定位】在髂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主治腰痛,下肢痿痹。【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30.环跳 足少阳、太阳经交会穴【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取法:侧卧,被压于下面的下肢伸直,上面的髋、膝关节屈曲,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取穴。 【功用】祛风湿,强腰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