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哲学邂逅电影.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06043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哲学邂逅电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当哲学邂逅电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当哲学邂逅电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当哲学邂逅电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当哲学邂逅电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当哲学邂逅电影一、缘起 一件事情做不成,只要一个条件,但是要做成一件事,需要千千万万个条件。今天季风书园人文讲堂第一期课程“电影中的哲学思辨”能够顺利开办,可以说真的是因缘际会。虽然我并不知道未来它会成长为怎样的参天大树,但是至少从今天开始我们可以慢慢把这个事情做起来。这样一家书店在一个地铁站里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如今实体书店在外部残酷的竞争环境里面,能够坚持这样一种理想,开办出这么一个课程,创造出一个城市公共空间,实属不易。上海这样一个城市在历史上有非常好的传统,市民可以参与、共同建构公共空间。这个公共空间既不是仅仅谈论生意、股票、市场,也不仅仅谈论个人的私事,比如说怎么样安家立业,怎

2、么样跟别人相处,而且这样的公共空间不完全受制于外部政治权威的影响,具有非常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今天季风书园能够借用这样一个物理空间,来创造出这样的话语空间,我觉得不仅可以写入季风的历史,希望以后也可以进入上海的文化历史中。 我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一个观感:人们的头脑有点乱。这种“乱”首先表现为传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不仅是中国古典传统,哪怕是一九四九年以来建立的比较短的传统,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都遭遇了很大的挑战,或者说面临一种危机。当我们试图谈论一个传统,或者谈论某种“主义”时,都发现有些别扭。主义和传统能不能直接处理每个人切身遇到的问题?我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各种吵架、鸡同鸭讲,大家相互不理解。

3、一群人一旦谈到公共议题时,会马上产生截然不同的立场和意见,似乎没有办法达成共识。这可能也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从我们的祖辈到父辈到现代,差不多一百年时间里经历了非常剧烈的社会变动。我发现在很多情况下,立场的差异并不是直接的立场本身所导致的,而是因为我们有一些虚假的概念,还有一些自欺欺人的“思想” ,没有经过完全清晰的梳理,就已经照单全收了。有些东西被过于神圣化,有些则过于趋媚,还有些东西的价值被低估了,甚至被彻底遗忘了。 我这个课程从表面上看,和大众媒体、娱乐有关系,但其实背后还会想做一件潜移默化的事情。我个人觉得,这个课程不想作一种疾风暴雨式的改变。因为过去我们经历了这么多疾风暴雨的改变

4、,但最后证明都是“白盔白甲”又回来了(鲁迅语) 。人的身份、职业乃至阶层都可以很快地变化,但是思维方式是很难改变的。可以说,我们的头脑是世界上最为坚硬的东西。思维方式的延续比我们想象的更为顽固。如果要进行一种思维训练,哲学将起到关键的作用,但它更像一种春风化雨式的,或者说中医式的调理,不像西医那样立竿见影。这就需要长时间持续坚持,经常跟同道一起聊。我开设了这样一门课程,没有想去做燃灯者,但是如果说背后还有一些小小的企图心,那就是对中国社会整体发展还存有一点美好的愿景。 二、局内和局外人的鸿沟 今天是第一讲“导论” ,不会讲任何一部电影,也没有直接切入一个哲学问题。我想首先清理出一个“场域” ,

5、讲一下我为什么会开这门课。我自己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差不多都是从事跟哲学有关的学术活动。我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状况,别人问你是学什么的?我说我学哲学的。别人紧接着还问,你能够找到工作吗?或者他们还会问,哲学有什么用?当然我也准备了很大一套说辞来回答他们。因为我知道,不少人对哲学已经有了一套先入为主的看法,并不是白板一块。 大家知道在梵蒂冈博物馆中有一幅拉斐尔(Raphael Santi,1483-1520)的名画雅典学院 。在这幅画最核心的部分,中间视觉焦点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 雅典学院这幅画呈现的是古希腊时期最顶尖的那些学者。而在这样一个人类知识精英群体中,画家把柏拉图放在焦点,而且柏拉图

6、一手指天他认为他研究的东西是最为重要的。这可能是我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的理想。但是我又清醒地意识到,这样的自视可能太高了。社会中的普罗大众没有读过很多的哲学著作,他们对哲学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中学教科书。他们要么认为哲学家类似于江湖骗子,经常写一些空洞无用的文章,要么觉得哲学是如此高大上,和自己的生活缺少直接的关系。 倘若借用文化人类学的说法,对同一个事物总是存在局内人(insider)和局外人(outsider)的不同说法。可能在局内人看来局外人是不了解他们的,反过来,局外人会认为局内人的自我理解是可笑的。但究竟哪个是正确的?我想大概两者都是正确的。二选一的问题通常是陷阱,因为哲学很难给出一个非此

7、即彼的答案。所以我就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理解的差异?有时我阅读同行的论文,发现他们用了非常多的不该用的“黑话”艰涩的专业术语。读一些论文,你完全不知道它在说什么。有一种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必要的阅读积累和对一些专业词汇的理解;但也很有可能是另外一种状况,即写文章的人故弄玄虚,摆弄一些艰涩的词汇。这可能是造成哲学家和普罗大众没法进行良好交流的一个原因。 毫无疑问,在当代的学院哲学和大众之间存在非常大的鸿沟。但是如何理解这个鸿沟,差异会很大。老一辈的哲学工作者往往会说造成这样一个鸿沟的原因是大众不读书,不愿意思考。我觉得有必要反躬自省一下作为一个局内人有什么责任,有什么担当,来消弭这个鸿沟。我觉

8、得这个问题绝对不是单方面造成的。我更愿意从自己身上或者说局内人的角度来找这个问题。一方面,这是因为当代的学术分化非常严重。甚至一个哲学研究者,对哲学的各个领域也不是那么了解。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如果跟一个逻辑学者聊,可能完全不懂后者在干吗;一个做伦理学的老师读当代的形而上学的东西,也可能看不懂。专业过于细化、分化是当代学术的一个特征,也是通病。所以,我们需要稍微打破一下学术壁垒,才能看到问题的全貌。 我发现在自然科学那边,各种科幻、科普作家经常参与大众媒体和大众文化的互动。他们写了大量的书,来填补专业研究者跟普罗大众之间的鸿沟,而且做得非常成功。但是为什么没有一个哲学工作者,可以来向大众说一些能够

9、让大众听得懂的哲学呢?这是一个很大的空场。如果有科普的话,为什么会没有“哲普”?甚至很多人文社会科学都可以有这样一种普及。但是这种普及绝对不是说把它的层次降下来,而是说专业研究者抱有良好的意愿和意向,和大众进行很好的互动和交流。其实,哲学问题中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社会和经验世界。如果哲学工作者不了解当代社会,尤其是大众心里在想什么东西,这个哲学可能是不接地气,或者说是悬空的哲学很多问题如果仅仅来自于学科的内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孤芳自赏、自鸣得意的心态。这是我开设“电影中的哲学思辨” 这个课程的背景。 三、语言的遗忘和“大舌症” 虽然我是学院里面的一个局内人,但是我深深感觉到当代学院哲学在大众

10、心目当中有两重形象:一方面,它被过于神圣化。但是它担负不起锤炼大众思维、塑造民族性格的重任。另外一方面,一些人会对哲学完全没有兴趣。因为在他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当中,哲学给他们的感觉就是无聊、死板、教条的。在这两种形象之间怎么找到一个平衡点?我希望通过这个课程找到一条“中道”它既不是过于神圣化、被供奉起来的哲学,但也不是教科书式的琐碎、乏味的哲学。 当然想要切入这个“中道”非常难。即便是专业学哲学的人,也总要有一条路径通向哲学。有的人通过文学进入哲学,有的人通过科学,有的人通过政治,也有的人通过自己的人生体验进入哲学。可以说,但凡有一些悟性的话,条条大路都通往哲学。和不同的人谈话,他们对哲学的

11、看法千差万别,态度迥异,但是谈到对电影的看法,几乎没有人说自己不喜欢看电影。仅有的差异在于喜欢看哪一类型的电影。我这门课用“电影中的哲学思辨”作为标题。前面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后面那一部分,这个主题是典型的偏正式的“钓鱼党” 。 我现在每天读论文,读着比较烦。论文也是用拗口的学术语言来进行写作。所以我有时候想,哲学是不是得了一种病大舌症。当代学院哲学说出来的话很少有人能听懂。这是学院哲学的一种遗忘,它遗忘了语言的丰富性。因为在哲学的开端处,并没有这种病。无论是在西方哲学那里还是在中国哲学那里,这种病都是很晚近才出现的。例如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其实有三重形象:第一重形象是“精神的助产士” 。他

12、在雅典的广场上跟别人谈话。他会问这样的问题:快乐是什么?你认为快乐是什么,你给他一个答案。但当他连续追问三个问题之后,你多半就答不下去,或者说已经到思考的边界了。苏格拉底三天两头做这样的事情,可见当时的哲学是聊天式的,有时也有点论辩式,总之刨根究底,让你陷入两难,自己跟自己产生了矛盾。当别人反问他的时候,苏格拉底就回应一句:我知道我不知。苏格拉底的这种做派帮助了很多人,但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他最终因为毒害青少年和亵渎神灵而被判处死刑。他本来有机会逃走,但他还是选择了慷慨赴死。 “助产士”也就是接生婆,帮人生小孩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这说明有很多的知识,包括思维的方式,也就是这个孩子,他原本就是

13、你自己的,不是助产士的。但是有时候,人自己生孩子会碰到困难,所以需要有一个人帮你把孩子生出来。诘问和辩论就是这个精神助产士的主要工作途径。 苏格拉底的第二重形象是电鳐,就是深海里会放电的那种鱼。电鳐和助产士不太一样,助产士相对是正面的。电鳐一上来就问你一些令人崩溃的问题,让你触电,被震惊。苏格拉底的第三重形象是牛虻。牛虻是一种比蚊子大的虫,经常会叮咬各种动物。这个比喻是针对雅典这座城市而言的,好比城邦是一头牛或者一头羊;苏格拉底作为一个哲学家,是这样一只牛?。哲学家经常会叮咬这城邦,提出一些问题让这个城邦时时保持清醒和警惕,正视外部的困难或者内部的问题。苏格拉底的这三重形象很不一样。我们发现,

14、苏格拉底可以作为西方哲学的一个开山鼻祖式的人物,他当时研究哲学的方法跟我们现在学院哲学的方法很不一样。苏格拉底没有写过一篇哲学论文,他就是在广场上跟人闲聊。他绝大部分的对话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或者后面的人慢慢记录下来的,并不是他自己写的。包括传统的中国哲学,孔子的论语也是对话体。老庄更加娴熟地运用各种比喻,例如庄周梦蝶;还有对话,例如经典的“濠梁之辩” 。 所以说,当代的学院哲学有一种很大的遗忘我们对语言的运用过于局限,似乎只会写类似“独白体”的论文。但是在哲学开端的时候,像苏格拉底这样的人物对语言的运用可以说是炉火纯青。语言的样式不仅仅是写论文,还可以是对话、隐喻、论辩,还有反讽。 “哲学大舌症

15、”需要治愈,就要将那些丰富的语言表现方式重新运用起来。 我们知道电影聚集了非常多不同的艺术门类,例如文学、摄影、音乐等等。电影绝对不会用论文集的方式呈现出来。电影就是要讲故事,里面有人物,有激烈的冲突,很有舞台感的对白。在我看来,电影中的情节和对白不仅仅是传统戏剧的呈现方式,有些对白和场景很好地表现了哲学的思考。所以,我选择用电影切入哲学,希望能用电影的方式,用艺术作品的感性来弥补、治愈当代哲学的疾病。 四、柏拉图的偏见 哲学如何遭遇电影?我对电影的定义很宽泛,不仅仅指以胶片(film)为载体的活动影像(motion picture) ,还包括动画(animation) 、数字影片。凡是可移动

16、的图像都可以理解为一种电影的宽泛表现形式。电影作为一个单独的艺术门类跟近代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跟光学的发展有关系。但从历史来看,电影是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的,充其量才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哲学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我最初用的标题是哲学“遭遇”电影。 “遭遇”这个词有一点不期而遇的意思,也有点讽刺意味,像关公战秦琼。似乎两个属于不同时代的事物,穿越后遇到了彼此。虽然当代有一些哲学家专门讲过电影,例如本雅明、阿多诺瓦、鲍德里亚、齐泽克等,但不得不承认,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哲学家没有看过电影。 我们不妨进行这样一个思想试验:如果哲学的祖师爷穿越到了今天,可能会怎么看待电影?我找到了一段话: 绘画以及一般

17、的模仿艺术,在进行自己的工作时,是在创造远离真实的作品,是在和我们心灵里的那个远离理性的部分交往,不以健康真理为目的地在向它学习。模仿术乃是低贱的父母所生的低贱的孩子。 这是柏拉图在理想国里面说的话。柏拉图肯定没有看过电影,不过在他那个时代,如果要找一个和电影比较接近的类比,就是“模仿艺术” 。在柏拉图那里,模仿艺术就指“眼睛看到的艺术” ,就是绘画。按照这个定义,电影也是模仿艺术。那么柏拉图为什么对模仿艺术的评价这么低呢?柏拉图认为艺术有腐蚀性,而且诗人和画家应该被逐出城邦。不同的哲学家的观点、立场、结论可能千差万别,但是关键不要过于看重它的结论,而是要看得出结论之前的论证,以及论证的理由和

18、理据是什么。对哲学来说,结论不是那么重要。 柏拉图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呢?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理念论。在他看来,这个世界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理念(idea) ,是最真实的东西,而且是由神创造;在理念之下有各个具体的事物,实在的个体。例如说桌面是圆的。但如果你用一个精密的尺量一下,任何一个圆的桌面都不符合完美的理念。圆的理念是有一个圆心,圆心到边上每一个点的距离是等长的。在这个意义上,柏拉图会说理念是最为真实、最为完善的,所以它是由神创造,而具体的事物总是有瑕疵的、不完美的;再往下一个层次,就是他所说的模仿艺术。模仿艺术和理念又隔开一层,它是对个体的模仿。所以模仿艺术和理念隔开了两层。你是否接

19、受理念论,可以另当别论。但理念论在处理很多问题上有其好处,例如数的实在性。 索斯金德写过一部小说香水 ,后来改编成了电影,讲有一个人嗅觉特别灵敏,所以他可以通过嗅觉来获得很多信息。嗅觉是被现代工业社会所压抑的一种感官。现在大多数人的听觉比较好,但触觉可能不是那么灵敏。在各种感官中,现代人的视觉可能是最为敏感的。人通过视觉获得了最多的信息我把它称为当代文化的视觉中心主义。但是柏拉图的理念论还有一个重要的想法,就是感觉是不可靠的。人会产生各种错觉甚至幻觉,你看到的物理世界的本身也不可靠,物体会变易、朽坏。但即便纸质书会烂掉,但是书所承载的内容始终在那里,不会因为一本书烂掉,这本书的内容就没有了。

20、到这里,我们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的结论,西方哲学的祖师爷很不待见电影,至少存有较深的偏见。但我后面会来论证,哲学并不必然看低电影。 五、 “不能学”的哲学 哲学是什么?思辨是什么意思?我想肯定会有人问这些问题。什么是哲学这是关于哲学的第一个问题,也是哲学的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在研究的一开始就能给出一个清楚的定义,接下来的研究就无聊了。这里我个人倾向于国画的留白,把空留下来。理论上,我可以给出一个精准的哲学定义,也可以找到很多的哲学家对哲学的定义。但我不想这样做。因为一旦有精准的定义,就会把头脑框死。西学当中的哲学(Philosophy) ,是由希腊语当中的两个词根组成的:philia(友爱)和sop

21、hia(智慧) 。我们往往说,哲学是有智慧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好比说你爱一个人,不能说了一句“我爱你”就结束了。这个爱要不停地进行下去,然后要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所以“爱智慧”有一个不断迫近和趋向的过程,类似于“止于至善” 。希望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地获得智慧,本身是反智慧的做法。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有一句著名的话:“哲学是不能学的,我们只能学习哲思。 ”(Philosophie kann man nicht lernen, man kann nur lernen zu philosophieren)你一定会问,如果哲学是不能学的,你们哲学系在干什么?哲思(philosophieren)是一个中文翻译,是哲学(Philosophie)的动词化,意思是“做哲学” “思考哲学” 。这句话说明,哲学并不是像其他的具体科学那样教你一个现成的知识,用一部百科全书囊括了所有的知识,就结束了。哲学并不是这样的。爱智慧有一个迫近、趋近的过程,而且需要始终在运动当中,始终在超越和进行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