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调查研究摘要:居家养老是我国政府积极推行的养老模式,这些年,在我国各地也都纷纷建立起了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各地更是因地制宜地开发出了各自不同的养老模式。根据本人初步调查发现,本人所在的北京市甘家口社区推行居家养老已经有些年月,且初步达到了一定意义上的居家养老形式全面覆盖的状态。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本地老年人群具体是怎样的养老情况,关于居家养老是如何的实际实施状态,其提供的服务能否真正满足这些老年人群的实际需要,以及在这一模式开展的过程之中有的问题与不足之处,都为本次调查的基本内容。用他山之石达到攻玉的目的,通过对国内国外各种关于居家养老服务文献的总结分析,再
2、结合本人所在社区居家养老情况的实地调查,以达到在发展本地居家养老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合理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甘家口社区 人口老龄化是 21 世纪全球人口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快速老龄化对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1。一方面,跑步进入老龄社会的中国,养老需求呈几何倍数增长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3,我国 60 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 13.26%,总数 1.79 亿,比 2000 年人口普查上升 2.93 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 8.87%,比 2000 年人口普查上升 1.91个百分点,绝对数接近
3、 1.2 亿。数以亿计的老年群体将产生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这对原有的养老服务体系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就业方式,家庭结构,养老观念的深刻变化4。当前,微型家庭和空巢家庭的不断增多,养老问题已经不是单个家庭能够承担的私事了,养老服务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将日益凸显,若不能重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满足社会养老需求,在可预见的期限内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风险5。因此,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于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已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1 社区居家养老及其理论基础 如何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安享晚年,是我国面临的巨大挑
4、战。就我国基本国情而言,如果光靠政府力量去开办养老院等机构进行养老,肯定力不从心,养老的社会化必须走“居家养老“之路。 目前学术界关于居家养老的定义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从总体看来,其基本共识如下:居家养老模式基本以居住于老人自己家中为基本形式,以社区设立的养老服务网络作为联系手段,该定义?用的是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民政部等十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6中关于居家养老的模式总结。 居家养老,主要是指政府与社会力量以社区为依托,给予居于家中的老年人群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康复护理以及精神慰藉等各方面服务于一体的服务模式。这是对之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一种补充和更新,更是我国社
5、区服务进一步发展,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居家养老“顾名思义就是建立“居家养老院“,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为那些孤寡老人、特困老人,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提供服务。它主要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提供社会化服务,破解当今社会难题。 将居家养老服务进行全面地推进,可以有效破解中国日益严重的养老压力,对于提高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生命与生活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能够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敬老尊老的优良传统得到弘扬,是尊重老年人心理需求与情感追求的人性化模式;能够使家庭
6、更加和谐、社区更加和谐、代际关系更加和谐,从而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建设;同时,该模式也可以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现代社会的就业渠道得到扩增,使社会经济得到增长,从而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 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论7:该理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进一步中国化的产物,它强调了社会福利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以及服务队伍专业化四种趋势,为居家养老于中国的发展之路提供一种具体的思路与举措。 社区照顾理论8:它是由社区非正式网络和正式社会服务机构在所属地所共同承担的给予有需求的老年人以照顾的服务方式。其中,非正式网络一般是由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以及街坊四邻等群体共同构成
7、,正式社会服务机构则包括各种类型的专业服务机构。 从居家养老服务的角度上分析,杨宗传9把老年人群的基本需求大致分成四大类:医疗保障、经济保障、生活服务保障与心理保障。本人在此次研究社区老年人养老基本状况的过程中,正是参考杨宗传这种分类方法。 2 调查过程的说明-以北京市甘家口社区为样本 甘家口社区地处首都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上,是传统意义上的城乡结合部,位于老城区旁,于 2007 年完成了“村改居“建设,本人根据研究需要,选取了该社区进行实地研究和调查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无结构访谈两种方式进行。至 2014 年年末,户籍人口 65441 人,其中超过60 周岁的老人为 15817 人,占总人
8、口的 24.2%,6069 岁老人 8971 人,占老年人口数的 56.7%,7079 岁人口 4823 人,占老年人口数的30.5%,8089 岁老人 1657 人,占老年人口数的 10.5%,9099 岁老人364 人,占老年人口数的 2.3%,超过 100 周岁的老人为 2 人;占老年人口数的 0.01%。在这之中,处于空巢独居状态和孤寡状态的老人总数为1431 人,其中,超过 80 周岁的高龄老人为 2023 人。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老年人口正在呈现出一种基数不断增大、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命不断延长、空巢家庭持续增多的趋势,这一增长速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国际上对老龄
9、化社会的评定标准。一般情况下,老年人都不希望在年老之时离开自己所熟悉的家园,落叶归根的思想在中国更是根深蒂固,因此,在家门口养老必然是中国老人在晚年的愿望,社区居家养老这一服务模式故而应运而生。 本次调查内容不但涉及到老年人的性别、年龄与受教育程度等个体因素;还包括其经济状况、收支情况、居住状态以及婚姻情况等家庭与社会支持变量;而子女探望数量与质量、老年人主要的休闲娱乐习惯与方式、其最需要解决的服务类型以及其对居家养老这一模式的了解程度与对政府在老年人工作支撑上的满意度等行为变量也有必要探究;而老 年人的健康情况变量我们采用生活自理能力等进行表示。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360 份,收回有效问卷
10、 310 份,问卷有效比率为 86.1%。样本的性别与年龄分布与北京市老年人的基本分布基本一致,调查数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见图 1、图 2。 3 社区居家养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调查研究的结论 我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只是刚刚起步,各项服务职能还不十分完善10-12,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3.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设施不够完善 甘家口社区是一个建于 90 年代的老社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社区不能提供专门的场地以满足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之需。在硬件设施中不能满足于老年人的各种需求。社区只能在原有基础上,利用原老年活动室,成立了兼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含有 16 张病床,以供老年人午间的休
11、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功能的拓展。工作的机构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设施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老年服务设施设计不合理,适用性较差;服务设施不够齐全,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基础设施较差,配备也比较单一。 3.2 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低,服务内容过于简单。现在看来,甘家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专职服务人员主要面向小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和 40、50 人员中招聘。这些人员虽然有较强的责任心,但针对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比较缺乏,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社区建有多支助老志愿者服务队伍,也因缺乏经验,不能充分、长效发挥助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社区专职、志愿者服务人员
12、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上述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专业化的服务项目较少,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专业化服务难以开展。 3.3 资金有限,后续服务受到制约。从目前的情况看,甘家口社区虽然依靠上级部门的投入,启动了居家养老工作,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并展开了针对老年人具体需求的一系列服务措施,然而,由于管理资金的来源收到局限,而社区也无适当的经济来源给予居家养老服务站持续注入所需资金,这使部分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某些后续服务被制约。政府部门每月给予特困、高龄或低保这部分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所需的资金,促进了部分老年人困难的解决,然而,要使居家养老服务更加全面有效,这些资金却是
13、远不能达到要求的。 3.4 居家养老观念落后,服务力量薄弱。许多老年人及其子女对于居家养老服务这一概念还不甚了解,对于这种十分符合老年人实际情况与需要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了解还有待更进一步地深入。部分部门对于社区养老服务开展与加强的重要性、迫切性存在认识不足、观念落后的问题,也没有积极鼓励相关企业单位加入到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化运作之中。因社区服务能力有限,服务力量薄弱,缺乏服务的多样性,没有专业的服务企业加入,难以有效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对老人而言,他们住在自己社区里,置身熟悉环境,看到相识邻里,可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友情。所以,老人们大多愿意选择居家养老的模式。对社会而言,这种居家养老模式可
14、以将政府、社区和市场的力量集中在一起,是破解老龄化社会问题,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最好选择。因此,设立一套完整健全的社区居家养老体系对于中国社会养老问题的解决是相当重要的。 4 完善甘家口社区居家养老建设的建议 4.1 加强社区养老机构的设施建设 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聊天室、心理咨询室的设施建设,使老年人有一个充分的心情宣泄、情感疏通之所。加强社区多功能活动室、老年文化体育设施的功能,老年人每天都能开展舞蹈、歌咏、戏曲、乒乓等文体活动。根据调查,对于小区老年人关注的健康状况,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积极开展保健康复、常见病预防、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知识讲座。 4.2 建
15、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本社区现有2 名专职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全部从小区的下岗失业人员中招聘,熟悉辖区内的老年人情况,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社区仍需加强对专职服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成立一支专业且敬业的养老服务队伍,以满足老人的多种形式的需求。与此同时,鼓励社会各阶层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事业之中来,并不断对志愿者的意愿、服务特长和其希望提供的服务等相关信息的登记进行完善,以便于对志愿者进行汇总分类,以拓展邻里互助式的志愿者服务形式,从而使志愿者能够尽其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专业与特长,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16、 专业人员与志愿者服务人员互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能够从不同的侧重点上提供给老年人各种类型的服务,并使其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4.3 拓宽资金来源路径,增强购买服务的群众意识。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提高对养老事业的关注度,激发社会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包括居民个人给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以捐资、捐物或者提供无偿性服务。政府应加强投入社区养老所需的资金,便于更多的老人享受到政府购买与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主张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人自费购买层次比较高的服务,以促进政府购买服务的实现,并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4.4 改变居家养老观念,促进养老事业的市场化运作。加强宣传
17、新型居家养老这一模式,使得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能够转换思维,改变养老的理念。企业亦可以加强对“夕阳红“这个日益健壮的经济产业的关注,多渠道拓展老年人服务领域,满足老人日益增长的各类服务需求,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刘晓静,汪连新. 社区养老文化建设:意义、现状及路径探析J.理论界,2013, (4):75-77. 2柳博会.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举措J.城市开发,2014, (7):76-78. 3王翻,武国荣. 我国社区养老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3, (13):38-39. 4李学斌. 西方社区养老服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观察,2013, (4):62
18、-71. 5田逸娇. 英、美、日三国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及启示J.劳动保障世界,2013, (1):51-53. 6王莉莉,杨晓奇,董彭滔.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4, (3):29-36. 7雷玉明,曹博,李静.公共服务型政府视野中城市社区养老合作共治模式-以南京市玄武区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4):113-118. 8王盛,白雨辰.关于发展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J.科学发展,2014(3):101-112. 9张晴心.国内社区养老研究综述及其展望 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 (2):163-164,174. 10李靓.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11, (2):129-132. 11张龙龙,李猛. 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分析-以海淀区羊坊店街道有色金属设计院社区为例J.法制与经济,2011, (6):127-128. 12王健男,范伟.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现状分析-以 B 市 L机构为例J.新西部,2015, (8):18-19,17.编辑/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