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文化的传承路径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21676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家族文化的传承路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土家族文化的传承路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土家族文化的传承路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土家族文化的传承路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土家族文化的传承路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土家族文化的传承路径研究摘 要: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长久留存甚至向外传播,关键在于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潘家湾民族乡作为宜昌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乡,土家文化传承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要实现民族乡土家族文化的动态传承,必须要让乡民体会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土家族;动态传承;使用与满足;文化传播 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地处宜都西部山区,2000 年 6 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是宜昌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乡面积 147.5 平方公里,土家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41%。土家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民间故事、山歌、民歌、谚语、吹打乐、薅草锣鼓、跳丧舞等数十种,这些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一、潘家湾

2、土家族乡的文化资源概况 (一)文化建设情况 1.乡镇综合文化站 文化站占地面积 350 平方米,建筑面积 900 余平方米,共投入维修资金 20 万元。现已建成集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室、活动室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站。 2.民俗文化节博物馆 博物馆于 2010 年建成,展出实物 300 余件,反映土家民族文化传承50 余幅和文字资料,重点包括土家民居、土家源流、岁时节令、人生礼俗、生产生活、建设发展、情景互动、影视观摩 8 个部分。2011 年和2012 年又先后投资 20 余万元对三楼互动部分进行了全面的提档升级。 (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潘家湾烈士

3、陵园 陵园位于将军山村六组,陵园平面呈圆首碑形,东西长 40 米,南北宽 30 米,占地面积 1000 平方米,现已成为潘家湾土家族乡人民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光荣传统的德育教育基地。 2.吕家坳村组石碑墓葬 为吕新章、吕杜氏夫妻合葬墓,墓葬呈边长为 4.5 米的正方形,墓向为 150。墓葬四周有围石,墓碑保存较好。墓碑为四柱三间,宽2.65 米,通高 4.04 米。 3.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干打垒三层平房 位于吕家坳村,皆为邓家所建,老屋建筑年代不详,建筑面积约 300平方米,现保存有二个天井,其外观保存完好,内部有农户居住,变动较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全乡现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

4、 500 余人,宜都市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 50 名,范围涉及民间故事、山歌、民歌、吹打乐、狮子、罗汉各种手工艺等。宜昌市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 2 人,分别是将军山村 4 组李定富、吕家坳村三组吴昌炳。 二、潘家湾土家族乡民对土家族文化的认同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潘家湾土家族乡乡民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并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对乡民的随机抽样调查、对乡政府相关人员的访问以及实地参观该乡民俗文化博物馆,比较充分地掌握了乡民对土家民族语言、服饰、歌谣、风俗的继承和认同情况。 (一)土家族民族语言 调查发现:潘家湾土家族乡 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乡民会说土家语;2040 岁的乡民只会

5、说部分词汇,日常交流以宜都方言为主;20 岁以下的青少年完全不会土家族语言,日常交流使用宜都方言和普通话。 根据对部分乡民的采访来看,他们对土家族语言并没有太多的依恋感。所以,只要一种语言能满足人们交流沟通的诉求,且学习起来容易,乡民就会选择。总的来说,易用性和有用性是潘家湾土家族乡民选择语言的重要标准。 (二)土家族民族服饰 问及“您愿意穿戴土家族服饰吗”这个问题,40 岁以下的人选择了“不愿意” 。对于“您认为土家族服饰少见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64%的人选择“不美观” ,28%的人选择“不方便” ,8%的人选择“卖的少” 。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您会哪些土家民族工艺?”40 岁以上 8

6、3%的女性填的是“绣花鞋垫” ;40 岁以上 76%的男性填的是“草鞋” ;40 岁以下绝大多数不会民族工艺。 以朴素见长的土家族民族服饰越来越不能满足乡民们对于美和时尚的追求,因此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几乎没有穿过本民族服饰乡民对土家族服饰的认同感弱。 (三)土家族民族歌谣 据调查,潘家湾乡民知道最多的是山歌和儿歌,而且大多数都只听过但不会唱。 “您是否会唱本民族山歌”这一问题,女性选择“会唱很多”或“会唱一点”比男性多,选择“完全不了解”的乡民极少。从调查结果来看,90%以上的年轻人认为流行歌曲比土家族歌谣更好听。 由此看来,潘家湾土家族乡对本民族歌谣的认同感不强。流行音乐的创作的繁荣发

7、展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民族歌曲的生存空间,因此土家族歌谣越来越不受关注。 三、动态传承潘家湾土家族乡土家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 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阵地建设:农家书屋建设。加强日常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文化科技中心户建设。规范文化科技中心户的活动内容,让文化科技中心户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完善综合文化站内部活动设施的配套工程,制定和规范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做到按时开放,充分发挥乡综合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设施的主体功能。 (二)重点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养 青少年群体的可塑性强这一特点,使传承民族文化的重担落到了他们身上。据了解,潘家湾民族中学

8、已成为全省山区示范中学,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素养必然要利用好学校这一平台,将民族文化作为校本文化重点建设。 在中学校园里,民族文化每时每刻都会融入每个学生的校园生活里,课堂内学习土家族优秀的文化,课堂外学唱山歌,跳土家族特有的巴山舞青少年时国家的希望,也是土家族文化永远的传承者。将土家族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土家儿女的骨髓里,让他们带着土家族文化走向世界,只要这样,才能实现文化的动态传承。 (三)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发挥其高度互动和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现代传播学认为,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应该把受众的反应和反馈包括在内。利用好两微(微博和微信)的传播优势。第一是两微拥有丰

9、富的受众资源,特别是青年群体,因此,借助与两微平台,可以让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文化拥有更多的受众。第二是微博的扩散极快,由于微博的弱关系链接,可以实现土家族文化的快速传播,本乡的文化动态可以迅速被全世界感知。第三是微信的强关系链接,易形成群体,而且群体内的人有共同的文化需求,可以实现土家文化的高质量传播。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刘伦文,谭志满: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土家族乡村社区调查与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09. 3詹小美:民族文化认同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07. 4彭帅: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新西部(理论版) ,2015, (第 21 期). 5黄柏权: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对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第 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