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政府不应该为天下先?孔子:如何治国安邦是我一辈子苦苦思索的大事,也是最引我入胜的话题。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治国平天下上。我很感兴趣您提出的安邦三宝: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比如说,这里的慈,与我主张的仁有同工之处,您说是吗? 老子:你讲的仁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而且你的仁后来还衍生出杀伐之气,如“杀身成仁” 、 “不成功便成仁” ,这是我讲的“慈”中绝对没有的。我讲的慈是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准则。慈即慈柔,它要求执政者关爱生命,不伤害百姓,毫无杀伐之气。即使老百姓有一般过失,执政者也要宽厚包容。你可以说,杀身成“仁” ,不能说,杀身成“慈” ;你可以说,不成
2、功便成“仁” ,但不能说,不成功便成“慈” 。真正的慈柔,是执政者发自内心的对民众的理解,设身处地感受民众的况境,并加以尊重。你要求君子应成人之美,慈柔则要求政府成天下人之美。慈柔的原则要求国家与政府,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尊重每个个人的事业追求,进而做到对民众和他们的正当追求放任、无为。所以,“慈柔”的另一个名称是“无为” 。 孔子:原来您的慈柔更多的是政治哲学,我的仁更多的是日用伦理。既然是安邦之宝,那就应该是政治哲学。我想,对俭作为安邦的第二宝,我们俩的共识应该最多。我们都尚俭朴恶奢华。我认为,俭既应该是个人的美德,也应该是国家与政府的美德。 “礼,与其奢也,宁俭。 ”(论语?八佾 )即
3、使在个人层面,真正的君子,也更是应该做到温良恭俭让,五德俱全。 老子:我讲的俭廉是对政府执政方式的一种要求,并且要落实到制度上,以确保“俭朴廉洁”的制度化。对个人是否节俭,国家应当尊重,不应该做强制性的规定。从天道的角度看,俭意味着对万物的整体性抱有敬意,不因自己占有而对它们有所损害。从政治的视角看,人一户不知节俭,是小事,后果也不会严重到哪里去。若国家因不知节俭而破产,则会使所有人受害。 另一方面,人一户不知节俭,损失的是自己的钱;若国家政府不知节俭,则破费的是百姓的钱,纳税人的税。破费自己的钱,无关道德;滥花别人的钱,就很不道德了。官员们、统治者们无论如何不应该拿老百姓的钱满足自己的贪欲和
4、对大场面的喜好。说实话,对耗巨资办大典的做法,我一向是十分反感的。所以“俭”的原则要求政府与执政者俭朴廉洁,轻徭薄赋,不与民争利;要求抱负要收敛,权力要受节制,万不可不惜民力,扩张权力,去争为天下先。 孔子: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大家通常对您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安邦之宝都颇为认同,但是对第三条“不敢为天下先”却争议颇多。有人担心,这一条是否会太扼杀人的创造性,压制了个性和创新精神,让人人都缩手缩脚,进而整个社会失去了进取的动力。这样就没有人敢开风气之先了,您对这样的议论怎么看? 老子:古往今来,中国的政治与文化对个人,尤其为天下先的个体都是残酷压制的、无情打击的。但是对政府干的空前的荒唐事却在舆论上
5、不让议论、制度上不受禁止。久而久之, “出头的椽子先烂” 、 “枪打出头鸟” 、 “树大招风” 、 “人怕出名猪怕壮”就变成了流淌在国人血液中的处世信条。如果明哲保身的人太多,那很可能是统治者对他们的逼迫太深,给民众为天下先留的空间太小。如果我把“不敢为天下先”当做人生哲学来加以推销,那上述批评肯定是有道理的。然而,我主张的“不敢为天下先” ,作为政治哲学,是对国家与政府和掌权者的要求,不是对普通民众的要求。因而上面的议论是不适用的。掌权者不敢为天下先,天下人才能争先;政府没有事业,民众才有事业;民众前面没有先锋队,民众自己才能成为先锋队。 “不敢为天下先”的原则要求执政者不激进冒险,不追求乌
6、托邦,不去做天下人都没有做或不敢做的事情,不将自己的权力意志强加给天下民众,不把自身的利益摆在天下人的利益前面。 “不敢为天下先”还要求执政者不争谦让、退守居下,不与民众争强。有一些统治者,在治国问题上,敢为天下先,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甚至动辄拿人性做实验。这是殃民覆亡之路啊! 孔子:请问,不敢为天下先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吗? 老子:间得很好。不敢为天下先的确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是政治的性质及其在人类所有活动中的位置决定的。政治是个保守性的事业,其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崭新的、空前的成就,而是要避开风险。任何为天下先的事情,一定是风险很大的事情,要不然,早就
7、有人尝试了。国家只是帮助每个人实现自己事业的工具。 因此,国家与政府在性质上是辅助性的、工具性的,只负责回应与帮助民众对其提出的要求,而不是主动进攻性的。它们是配角,而不是主角。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每个个人的活动是第一性的,国家、政府、掌权者的政治活动是第二性的。因此,后者根本就没有资格为天下先,没有资格为社会指明方向,更没有资格把他们空想出来的事业强加给全社会。国家不应该有目的、有事业。否则天下人都不能有事业,只得被迫以统治者强加的事业为事业。有事业的国家,其掌权者必然要为天下先,要尝试从来没有人敢尝试的“壮举” ,追求从来没有人敢梦想的“事业” 。 “不敢为天下先”还与掌权者作为人的局限性
8、有关。政府是由凡人组成的,其水平与能力也是很有限的,根本不是全知全能的,更不是全善的,应该有知道自己无知的自知之明。所以,政府根本不具备为天下先的知识条件和道德水准。简而言之,从根本上,这是受天道而不是统治者支配的世界,人们都生活在由天道法则编织成的超验的道德秩序之中。执政者要是认可-天道至高无上,就不应该在天道前面,去做那些违背天道的事情,更不能借助国家机器去摧毁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超验的道德秩序。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要对天道对神明有敬畏之心。如果掌权者对超验层面的事情一时不能明白,对天道一时不能理解把握,那就更不应去敢为天下先,而是要参照中国乃至人类的历史经验,决不能把人当做新奇的、空想的、敢为
9、天下先的政治事业的实验品和牺牲品。没有敢为天下先的权力冲动,不试图用枪杆子逼着人去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中国也就不会有在一些重大政治实验上的最惨痛、最失败的结局。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就是一部敢为天下先的历史! 孔子:您说的有点太深奥了,我的脑子一下子还转不过来,以后再继续向您请教吧! 天道章句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日慈, 二日俭, 三日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 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事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今文: 天下人都说, 我天道广大无边,不可与万物比拟。 因为天道广大,所以不可比拟。 如可与物比拟,反而不足为道! 循道的执政者有安邦三宝, 值得永远坚守执保! 一宝慈柔容众, 二宝俭廉轻税, 三宝不勇莽妄为,不做先锋队。 慈柔故将士勇武, 俭廉故黎民庶富。 不激进冒险,不自居先锋, 天下众人才能成己之长。 当今的统治者, 舍慈柔而求蛮霸, 舍俭廉而重税赋, 舍谦退而求专权, 必是自寻死路! 慈柔容众, 战则无不胜, 守则无不固。 上天要想救助谁, 必用慈柔来卫护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