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年度第一学期听评课制度 为了解和掌握学科课堂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解决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定教师听评课制度。一、听课类型:我校听课类型分为:公开课、示范课、随听课和领导推门听课等类型。二、参与听课人员的听课节数要求:各类人员听课节数规定:校长每学期不少于 15 节,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员、联小负责人每学期不少于 18 节,教师间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 18 节。三、听课的具体要求 :1.听课记录本由教研室统一发放,各听课教师应认真填写听课记录的各项要求:教学过程、环节简评、总评以及学校、授课教师、科目、年级、班级、时间等。2.听课人
2、员对授课教师的讲授内容、授课方式、手段、授课态度,学生听课情况、课堂纪律等应作出记录和评价。3、听课过程中要虚心学习,尊重他人,遵守课堂规则,不做与听课无关的事。4、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对参与听课人员做好记录。5、本校教师有讲课活动时,教研组长、学校负责人要组织教师按时听课,为评课、教研活动作好准备,对无故不参加者,教研组长要作好记录。6、听课教师的听课记录要作到真实,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按学校考核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四、评课的具体要求:1、教师、教研组长和分管领导必须组织评课。2、教研组长每月检查一次教师的听课记录,并作好记录向分管主任报告。3、要严格按评课的程序进行,不能流于形式,各教师要积
3、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并认真作好评课记录。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一、指导思想为了保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学校的科研课题管理,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强化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识,使我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办法。二、选择课题1、学校教科室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县教科所的安排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每学年列出部分课题指南,供教师选择。2、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参考学校提供的课题指南,自行选择课题。 三、课题立项1、 本校教职工均有资格向校教科室提出课题申报意向,并以书面形式提交“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表” 。
4、原则上每学年组织一次课题立项活动。2、 学校教科室根据立项原则审核确定校级课题,并择优推荐部分课题申报县级、市级、省级及国家级课题。3、立项原则 鼓励性原则。鼓励全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并通过教育科研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 可行性原则。课题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深入开展研究的精力。能制定出合理的、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案。 实用性原则。强调教育科研对本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现实指导作用,强调教育科研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切实的促进作用。 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正确,研究目标明确,理论根据充分,内容具体,方法步骤切实可行。4、为切实推进科研兴校、科研兴教进程,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至少有一
5、个研究课题。为保证研究质量,每位教师研究课题一般不得超过两个。 四、过程管理1、校教科室管理的课题范围是校级课题和以我校名义申报的各级各类课题。2、课题组人员分为组长和组员两类。组长具体负责课题组的全面工作,包括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实施活动,撰写实验报告(包括阶段性报告、课题进展报告、论文等) 、对课题组其他成员进行考核等;组员在课题组长指导下开展工作,撰写个案、论文等。3、周期一年以上的课题每学期必须制定阶段性课题研究计划,应按时写出阶段性研究总结。4、课题组长要经常组织教师研讨,收集资料,及时记录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研究体会,每两个月向教科室上交课题进展报告。5、课题申报人应维护课题研
6、究的严肃性,要设法保证课题按时结题。同时,更要注意科研的科学性和对教育的实际指导意义,在研究过程中可作不断的改进或提高。6、学校各级课题由学校教科室统一实行档案化管理。每个课题的各种资料(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阶段性研究计划、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组的会议记录、课题研究论文、课题组及各成员的考核情况等)都将放入课题档案中。7、课题一经立项,不得随意变更或终止,因故不能按时结题或不得不中止的课题,须书面说明理由,由教科室备案。8、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由教科室撤消该课题: 研究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 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 与批准的课题设计严重不符,且学术质量、实践价值较低劣; 获准延期,但到期
7、仍不能完成; 无故不能提交课题研究进展报告及相关资料; 违反课题研究规则的其它情况。被撤消课题的课题负责人二年内不得申报新课题。五、课题结题与鉴定管理1、凡符合结题条件的校级课题,由校教科室负责鉴定工作。课题负责人向校教科室递交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并附下列资料:课题研究主体报告、全部研究成果、反映研究过程的主要资料(文字、图表、录音、录像、软件和事物等)2、县级及以上立项课题由上级科研部门给出鉴定。3、课题的成果形式有教育科研论文、研究报告、教育专著和教育产品、软件,学校有权对成果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推广。六 考核办法1、分级考核:由课题组长负责各课题成员的考核,教科室负责对课题组长的考核,校长室
8、负责对教科室的考核。 2、按月考核和阶段性成果考核相结合。每月由课题组长按各成员的态度、研究情况和取得的成绩给出考核。成果考核由教科室负责,教育科研论文按学校制定的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实施奖励。3、教师在教科研上取得的成绩将作为学校对其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七 经费管理1、学校每年划拔一定经费作为教育科研专项资金。作为课题立项、研究运作费用。2、课题立项时间一般为一年,重点课题为 25 年。3、课题经费主要用于购买资料、参加论证、学习、课题推广等费用及研究超工作量补贴等。 4、上级部门如有专项课题经费划拨,课题组有权选择其一:若使用学校课题管理经费,上级部门拨发的课题经费归学校统一安排使用
9、。5、教科室加强对各课题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若发现课题组有经费使用不当、研究工作不得力的现象,有权停止经费拨发和取消该项课题的权利。无故不能按时完成课题者,学校有权追回专项经费。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工作制度为提高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一、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依法执教” 和 “科研兴校”方针,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大教研工作力度,以教研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目的,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把我校教研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而努力奋斗。二、工作目标 1、 围绕学校工作目标,以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
10、,使全体教师不断更新理念,开拓视野,转变方法,提高能力,确立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课程价值观。2、不断探索切实可行地校本教研工作途径、方式、方法。3、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4、全力抓好已立项课题的研究,努力使立项课题出成果结题。5、开展好新课程的研究活动,学习新思想,实践新理念,建设一支适应新课改的新型教师队伍。6、抓好教研的各项管理工作及资料建档工作。三、方法措施1、为保证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机构,校长任组长,其他教师为组员,全力抓好教研工作。2、制定教师业务学习制度,提高教师业务理论水平。3、学校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公开课、研讨交流课,进
11、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总结、交流、提高活动。4、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好学期活动计划,围绕课题开展研究活动,形式不拘,做好课题的月汇报工作,要通过不断的反思来调整课题实施计划,提高研究的实效性。鼓励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及电化教育设备),并及时地做好活动的记录工作和资料的整理工作,以便资料的归档。5、着力推进新课程的研究活动。课题组、教研组要做好课程的评价改革工作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工作,同时全面落实教研课程的开发实施工作。6、严格考核,有效激励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建立教研骨干教师人才库,健全教研骨干教师管理档案,为教研骨干教师创造便利的学习、工作条件,给
12、予优惠的待遇,同时要对教研骨干教师大胆地“给位子、压担子” ,通过提干、教学技能大赛、学术研讨等活动搭建平台,展示他们的素质和风采。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活动制度1、在教研室统一领导下,各教研组由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按计划进行教研活动。2、每学期初,教研组长根据教导处统一部署和本组实际情况,订好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3、教师应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活动,应向组长事先请假。在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形成争鸣、探究、团结的教研气氛。4、教研活动应遵循“确定专题,学习理论,独立实践,集体评讲,总结提高”的原则,教研组长要按教研计划分步实施,注意环环紧扣教研活动的原则,不断
13、提高教研活动质量。5、教研组长要有计划地在本组内开展相互听课、相互评课的活动,通过听课和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的严格评课,促使本组教师不断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6、教研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帮助教师掌握教材、驾驭教材上,同时,教研组长要有计划,有意识地把德育、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因素渗透在每次教研活动中。7、学期结束时,教研组要把本学期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资料交教导处,教研组长还应提倡和支持教师及时总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经验。8、要有目的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专题、有实验、有总结、有记录。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组长工作职责1、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并落实教研组工作计划。2、组织好每 2 周一次的集体教研活动,确定每次活动主题和中心发言人。3、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确立校本教研教改课题,负责检查、落实课题的实施情况,做好总结推广工作。4、组织落实本组教师的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5、掌握本组教师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和辅导以及教学成绩情况,评价本组教师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对各年级学科教师的安排提出建议。6、协调落实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和校本课程开发工作。7、负责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落实指导教师结对子培养措施。8、负责本组教师的年度考核、教案检查、学生作业检查,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