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07 年 福 建 省 大 中 专 毕 业生 就 业 工 作 会 议 材 料 之 四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服务功能努力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赖诗卿(2007 年 5 月)同志们: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始终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作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解决,始终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纳入整个就业工作来统筹。当前,进一步做好我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劳动保障部门坚持从稳定城乡就业的大局出发,统筹安排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主动为大
2、中专毕业生提供各项公共就业服务。借此机会,我介绍三方面情况。一、2006 年劳动保障部门服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2006 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把加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 2006 年全省就业工作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办法和措施。同时,根据中组部等 14 个部门关于切实做好 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2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工作的方案(20062007 年),并在各地得到较好的实施。第一、开展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开展专项就业服
3、务是有效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去年 9 月,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求职的高峰期,我们针对大中专毕业生这一群体,组织开展“ 就业 服务月” 活 动,全省共组织举办 96 场大中专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 10 万个,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6 万多人,有效地促进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一是设立专门服务窗口,为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的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信息、职业介绍等“ 一条 龙” 服务。不少 县级以上公共就 业服务机构和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都在服务场所设立专门服务窗口,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服务。二是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立社区大
4、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台帐。服务月活动期间,各地通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组织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为回原籍的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政策宣传卡共 38000 多份,就业服务卡 22097 张,及时摸清了所在社区大中专毕业生学历、专业、职业技能,求职意向及其他相关情况,并按照下岗失业人员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登记造册,建立专门台帐和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三是针对就业困难家庭对象,实施重点帮扶。如福州和南平市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对登记失业的城镇“零就业家庭” 或父母双下 岗 的毕业生,农村贫 困家庭毕业生,身体残疾毕业生,由县(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街道社区和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实行专人负责,定期走访,实施“
5、一对一” 重点帮3助其实现就业。四是联合地方高校和用人单位,组织举办专场招聘会,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积极加强与有关用人单位的联系,广泛收集适合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信息。第二、拓展劳动力市场服务功能。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当地劳动力市场为依托,在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高质高效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劳动力市场服务功能,主动为前来求职登记的大中专毕业生免费开展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2006 年全省各地劳动力市场共接受求职登记的各类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达 55 万人次以上。同时,每季度在劳动力市场服务场所定期公布当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提供当地劳动力工
6、资价位信息,积极为大中专毕业生求职“导航” 。第三、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近几年来,全省各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在所有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公场所全部建立了计算机局域网,并在服务大厅配置了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现代化信息发布设施。为了方便和适应大中专毕业生求职的需要,各地先后共建立了 36 个不同等级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站,开发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门网页,供各类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免费点击,从而在互联网上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更好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深受广大大中专毕业生求职者欢迎。第四、探索高校毕业生培训见习制度。一是组织高校毕业生开展职业见习活动。为提高高校
7、毕业生就业能力,2006 年厦门劳动保障部门与当地人事、财政部门密切配合,对毕业半年以上经推荐未能就业的厦门籍高校毕业生,允许其回厦门市公4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并联系用人单位建立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开展 612 个月的职业见习活动,见习期间由当地财政与用人单位共同承担给予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补贴。去年厦门市共组织高校毕业生见习 601 人,其中339 人完成见习,262 人在见习期间实现就业,市劳动保障部门从再就业资金中共拨付见习补贴 112.67 万元。二是组织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一些地方劳动保障部门把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的创业培训,进一步扩大到大中专毕业生,为其创业
8、提供服务平台。石狮市结合当地经济发达和年青劳动者创业热情高的实际,开展了以“促你创业、帮你兴业、助你就业” 为主题的“3S 激情创业”免费创业 培训工程,把该市历年来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纳入创业培训的对象,对大中专毕业生量身定培,因人施教,使他们了解国家有关经济法规政策,学习基本的经营管理、理财技能、营销意识和沟通技巧,掌握申办各类新经济组织的方法。目前该市已举办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培训班 3 期,共培训学员 154 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依托大中专院校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去年以来,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进一步将大中专毕业生列入职业技能鉴定的服务对象。各地在继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职业
9、技能鉴定机构,进一步增加我省经济发展急需的职业技能鉴定的工种、岗位、项目的同时,依托有关大中专院校、行业和部门用人单位,组织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参加各类工种、岗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全年获得初、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共 19.7万人,使大中专毕业生的“双证” 制度得到了有效落 实。二、充分认识我省大中专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5海西建设的深入推进,经济增长的持续快速,为全省城乡劳动者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省城乡就业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其主要表现是:劳动力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问题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
10、成叠加,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相互交织,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在短时间内难于改变。从劳动力供给来看,目前,我省农村仍有 200 万左右的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转移就业。据测算, “十一五 ”期间,我省城镇每年有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在内约 60 万人左右的新成长劳动力需要就业。预计今年大中专毕业生达到 27 万人,加上历年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将更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进入高峰期。从劳动力需求来看,以就业弹性余数按 0.18 计算,我省经济增长速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业人数可增加 3.1 万人,若“十一五” 期 间我省 经济年均增 长 10%,每年约净增
11、 31 万个就业岗位,由此与劳动力供给相比, “十一五” 期间 我省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将继续存在。二是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于改观。目前,我省城乡劳动力技能水平普遍偏低。由于各大中专院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与市场需求之间衔接程度还有一定距离,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大中专毕业生所占的比例不高,造成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部分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同时,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行业、企业之间工资福利差别悬殊,造成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和部分行业、企业出现毕业生求职“扎堆” 现6象,加剧了我省局部地区和部分企业的招工难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三是劳动关系调整在短时间内难于改善。随
12、着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特别是经济成份多元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劳动关系将更趋于复杂化;与此同时,企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为降低生产成本与劳动者为维护自身劳动保障合法权益之间矛盾的调解难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劳动报酬与大中专毕业生的预期相差较大,也直接导致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三、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公共就业服务2007 年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署和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的成员分工职责,攻坚克难,持续运作,切实做好 2007 年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继续开展大中专毕业生专项就业服务活动。8 月份,全省各级
13、劳动保障部门将统一组织开展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或服务月活动,服务对象主要是登记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各地将确定一批生活困难家庭、单亲家庭和“零就业家庭” 中的登记失业毕业生为重点服务对象。(二)进一步加强大中专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与教育部门、人事部门和相关院校加强配合,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求职指导、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就业见习等工作,为巩固和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大中专毕业生专门服务窗口的作用,广泛收集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信息,积极举办针对毕7业生的专场招聘会,发展适合毕业生求职特点的互联网就业服务。与教育部门和高校及人才服务机构合作,推动职业指导进高校,强化毕业生的职业资格培训
14、与鉴定,积极推行“双证” 制度。(三)全面落实大中专毕业生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以登记失业、求职困难的毕业生为重点,开展“一 对一” 的服务。对进行失业登记的应历届的大中专毕业生,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确定专人联系,并依托街道社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跟踪了解情况,对每个登记失业的毕业生,承诺在 3 个月内免费提供 1 次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提供 3 次基本合适的岗位需求信息。继续在厦门等城市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活动,进一步扩大毕业生就业见习的人数规模,对申请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见习的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和见习岗位工资补贴;对失业时间较长或家庭生活困难的毕业生,要重点援助,帮助其尽快就业;对自主创业的
15、毕业生,要认真落实培训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等相关政策。(四)不断加强劳动力市场就业信息工作。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功能,做好面向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工资价位信息的发布工作,积极向教育、人事部门及院校提供市场信息,引导毕业生择业,为大中专院校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教学改革和调整课程与专业设置提供依据。(五)进一步发挥劳务派遣服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劳务派遣是我省新的就业组织形式,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截止 2006 年,全省劳务派遣机构共派遣员工 33.36 万8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 4.4 万人。今年,全省劳动保障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卢书记和省政府黄省长对
16、我省劳务派遣工作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延伸劳务派遣运作机制,更好地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一是进一步拓展劳务派遣大中专毕业生的数量,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摸清本地大中专毕业生基本情况,通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对企业的用工登记以及劳动力市场网络,摸清本地企业用工情况,通过劳务派遣进行有效对接,提高派遣就业的成功率。二是在巩固现有的劳务派遣培训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对大中专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培训,促进“企业 用工、职业培训、派遣就业” 的有效对接。三是有效维护派遣大中专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完善劳动合同和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员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劳动合同和派遣协议的签订率、工伤保险率达 100%,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的缴费率,切实维护派遣员工合法权益。同志们,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涉及到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也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省劳动保障厅将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位置,与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共同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