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27738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 探究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以供临床参考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50 例心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 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其存活率以及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从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50 例心脏骤停患者经过心肺复苏急救后,有 30 例患者死亡,占总例数的 60.00%,有 20 例患者存活,其存活率为 40.00%。同时,心搏骤停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与心搏骤停发生时间、心搏骤停发生日期、机械通气、正压通气并无明显关系,而与医生、护士经验、心肺复苏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 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影响因素有护士

2、经验以及心肺复苏时间,经验多的医生、护士能够第一时间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最有效的急救措施,且医生、护士对患者的心肺复苏急救时间大于 30min,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具有较高的急救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心搏骤停是临床上的紧急情况,若不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会造成患者死亡1,因此,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有效急救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研究中主要对 50 例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详细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 50 例心搏骤停患者(

3、2013 年 11月2014 年 12 月)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31:19,年龄在 1187 岁,平均年龄为(41.2110.57)岁。 50 例心搏骤停患者均是因为冠心病、电击伤、急性中毒等原因送入医院进行就诊,其意识丧失时间到医院进行就诊的时间为 7min2h 之间。1.2 方法 在 50 例患者进入医院进行急救后,工作人员需要立即对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之后快速开通气道性机械通气2或者是人工呼吸,同时,还需要对患者使用复苏药物等,对于室颤患者还需要给予电击除颤,从而提高患者复苏几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 50 例心搏骤停患者经医院急救后的存活率以及心肺复苏预后影

4、响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均采用 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2 检验比较。 2 结果 2.1 存活率 对 50 例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有 30 例患者死亡,占总例数的 60.00%,有 20 例患者存活,其存活率为 40.00%。 2.2 心肺复苏预后影响因素 本文研究对 50 例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其影响因素与心搏骤停发生时间、心搏骤停发生日期、机械通气、正压通气并无明显关系,而与医生、护士经验、心肺复苏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见表 1。 3 讨论 心搏骤停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紧急情况,其具有致命性的特点3,而患者获得急救成功的

5、关键则是时间,因此,越早对其实施心肺复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临床上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技术治疗具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在患者的预后方面,却并无较大的进步,因此,如何提高心搏骤停患者最终的预后生存率是目前国家研究的重点。 相关学者曾经提出4,心搏骤停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与患者的年龄有关系,因为高龄患者的心、脑等重要器官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衰退,且在对高龄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时,其会对患者的心脑功能恢复影响较大,从而导致其存活率逐渐下降,最终导致心肺复苏的治疗效果对患者并无任何作用。同时,也有学者曾经表明5,对心搏骤停患

6、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时,对其进行电击除颤后会逐渐恢复患者的心脏生理功能,因此其需要对患者实施电击除颤方式进行急救,从而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 本研究结果见前文详述。临床经验大于 1 年的医生、护士,其发生急救失败的几率明显少于经验小于 1 年的医生、护士,因此,在每一个急救病房中需要安插一个经验较高的护士以及 2 个或 2 个以上经验小于1 年的护士,以此来有效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在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方式,医生以及护士的经验尤为重要,其面对心搏骤停患者的第一反应就能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急救,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另外,在面对室颤患者,医生能够

7、凭借自身经验知晓是否应该对患者立即进行除颤,从而恢复患者的心脏生理功能,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相关学者曾经表明6,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方式,其中,心搏骤停患者的室颤持续时间是影响护士对其进行除颤效果的重要因素,护士应该在患者心脏并无任何反应或心肺复苏后无任何生命体征后对患者进行除颤,即可以使得患者除颤效果较好,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还有相关资料曾经表明,在患者心搏骤停前应用镇静药物,其经过心肺复苏急救后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未使用镇静药物的心搏骤停患者,其可以有效表明服用镇静药物对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有利作用。另外,也有学者表明7,在患者服用镇静药物后,患者会出现一定的缺氧反

8、应。因此,关于镇静药物是否能够影响心搏骤停患者的预后效果,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时,部分患者很有可能在进行心肺复苏 30min 后依旧可以存活,因此,护士需要立即判断是否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即可以根据患者的相应体征进行判断,从而有效降低错估事件而发生心搏骤停患者死亡的现象。因此,在面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其影响因素与医生、护士的临床经验有关系,其能够通过自身经验从而快速知晓急救措施,对患者进行急救反应,从而有效提升存活率。 综上所述,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影响因素有医生、护士经验,经验多的医生、护士能够第一时间对心搏骤停患者实施最有效的急救措施,从而

9、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另外,在面对可能存在心肺复苏时间大于 30min 仍然可以存活的心搏骤停患者,应该对其实施尽可能时间较长的心肺复苏急救,从而挽救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率,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急救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寿权,章杰,何爱文,等.急诊科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C.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6-7. 2薛继可,冷巧云,高玉芝,等.急诊科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1):28-34. 3雷远丽.急性心肌梗死致心搏骤停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D.温州医科大学,2014. 4冷巧云.心搏骤停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与复苏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D.温州医学院,2013. 5梁培培.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 6余鹏.ICU 住院患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11. 7丁?F?B,谢娟.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3956-3959. 编辑/蔡睿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