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医案经方临证指南.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28224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渡舟医案经方临证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刘渡舟医案经方临证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刘渡舟医案经方临证指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刘渡舟医案经方临证指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刘渡舟医案经方临证指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刘渡舟医案经方临证指南刘渡舟医案:姜 x x,男,17 岁。入夏以来腹痛下利,每日六七次,下利虽急但排泄不爽,用力努责,仅有少许脓血粘液。伴见口渴思饮。六脉弦滑而数,舌苔厚腻。此属厥阴湿热下利,即唐容川所说“金木相沴,湿热相煎”之证。白头翁 12 克 黄连 9 克 黄柏 9 克 秦皮 9 枚 滑石 18 克 白芍 12 克 枳实 6 克 桔梗 6 克。服二剂后,大便次数减少,后重下坠已除。又服二剂,脓血粘液止。但腹中有时作痛,转川芎药汤二剂而愈。湿热利案刘渡舟医案:某妇,自诉下利腹痛,脐腹部有冷气感。初辨为下焦有寒,气血不和,用桂枝加芍药汤治之,服药后腹痛反剧,以致于疼痛不可忍耐。里急后重,小

2、便短少黄赤,舌红苔腻,脉弦数。乃知此为厥阴湿热下利。湿热内蕴,热被湿裹,气郁不伸,所以脐腹部位有冷气感。先令服六一散 10 克 再服白头翁汤,一剂即愈。【解说】白头翁汤为治疗厥阴病热利口渴下重而设。厥阴热利,病位在肝。由于厥阴邪气从阳化热,加以肝失琉泄,而致气滞湿聚,热与湿合,则成湿热互蕴之变。湿热下迫肠中,津被热伤,血被热腐,则下利脓血而口渴欲饮;气机被壅而不畅,则里急后重而反难通。所以,白头翁汤证的辨证要点是下利后重,便脓血,口渴欲饮。本方既能清热燥湿,又能凉血舒肝,临床上用以治疗菌痢,毒痢,或阿米巴痢疾,只要辨证属于厥阴湿热下利,无论病程长短,都能取得效果。白头翁加阿胶汤证久利伤阴案刘渡

3、舟医案:胡 x x,女,73 岁。患下利赤白,腹痛后重已半年多。大便每日三四次,有红白粘液,伴口干渴,两目干涩。脉弦,舌质红而少苔。白头翁 10 克 黄连 10 克 黄柏 10 克 秦皮 10 克 阿胶 15克 白芍 15 克.前后共服九剂而安。【解说】白头翁加阿胶汤,原为“产后下利极虚”而设。因为产后失血伤阴,治疗时可加阿胶养血滋阴之药。同样,湿热下利日久而伤阴血,也需要加阿胶以调之,如本案已见两目干涩。舌红少苔等阴伤表现,但湿热病变仍在,所以用白头翁加阿胶汤既清湿热以止痢,又补阴血以益虚。当归四逆汤证腰痛案刘渡舟医案:郭 x x,男,28 岁。患腰臀疼痛酸麻,入夜尤甚,疼痛难以转侧,诊其脉

4、浮弦而细,证属血虚寒凝。当归 12 克 桂枝 9克 白芍 9 克 细辛 6 克 通草 6 克 大枣 15 枚.服三剂后痛麻俱减。上方加入桃仁,红花,炒穿山甲各 3 克 又服三剂而愈。腹痛案刘渡舟医案:某男,患少腹疼痛,喜热畏寒,舌质淡嫩,脉弦而细,此为厥阴内寒证。当归 15 克 桂枝 10 克 白芍 10 克 细辛 6 克 通草 6 克 炙甘草 6 克 大枣 15 枚 生姜 12 克 吴茱萸 10 克.服药二剂而痛止。腰腹冷痛案刘渡舟医案:白 x x,女,32 岁。深秋季节,在田间劳动时,适值月经来潮,因在野外就厕,当时自觉寒风吹袭下体,冷冽非常。不久而出现少腹冷痛,腰痛如折,难以忍耐。舌苔白

5、润,脉弦细。经期风寒入客厥阴,络脉瘀滞而为病。当归 12 克 桂枝 12 克 赤芍 9 克 细辛 6 克 通草 6 克 大枣 7 枚 鸡血藤 12 克 石楠藤 12 克.服药仅二剂而痛止。【解说】当归四逆汤是治疗厥阴血虚寒证的主方。厥阴属肝,肝体阴而用阳,主藏血液,所以肝虚多以血虚为主。血虚则失其温煦之能,因而生寒。用当归四逆汤养血散寒以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或沉寒冷积,或中焦寒饮,则在方中加吴茱萸,生姜以温散沉寒。本方在临床上可用来治疗妇女经期受寒的痛经;寒疝腹痛;寒痹关节疼痛;较严重的冻疮疼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雷诺氏综合症而见有肢端厥冷麻木疼痛,以及头目牵引疼痛等。凡属血虚有寒,或厥或痛

6、,皆可选用,常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呕吐案刘渡舟医案:王 x x,男,29 岁。夏月炎热时贪食寒凉之物,以致吐泻交作,但以呕吐为主,伴见心烦,口苦等证。舌苔黄而润,脉滑数。黄连 6 克 黄芩 6 克 人参 6 克 干姜 3 克.另捣生姜汁一盅,兑入药汤中服。只服一剂则吐止而安。腹泻案刘渡舟医案:杜 x x,男,1 周岁。患儿自生下后即大便溏泄,每日数次,吮乳不佳,而且多吐,伴见口舌糜烂等证,久治不效。舌尖红,苔白,脉缓。党参 4.5 克 干姜 3 克 黄连 3 克 黄芩 3 克 白术4.5 竹叶 3 克 炙甘草 4.5 克.服药三剂。腹泻与舌糜俱愈。【解说】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7、具辛开苦降甘调之法,能调上下之阴阳以解寒热格拒之势。 伤寒论中用来治疗上热下寒,寒热格拒所导致的“食人口即吐” 。这种呕吐俗称“火吐” ,来势较猛,人口即吐,不能停留。但“火吐”又分二种,如果是单纯的火热邪气所致的呕吐,则用大黄甘草汤治疗。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所治的呕吐是在“下寒”的基础上产生的。形成这种病证的原因是误用苦寒的药物伤了阳气,或多食寒凉食品,导致脾阳虚弱。脾家虚寒,则脾气不升而成泻,热邪在胃,胃气不降则成吐,中州不和而不能升降阴阳,最终难免寒自下寒而热自上热,而成寒热格拒之势,下寒格热于上,所以发生呕吐,同时,也往往伴有腹痛下利等下寒证候。芍药甘草汤证筋疝案刘渡舟医案:李 x x

8、,男,25 岁。又腿鼠溪沟处突出一肿包如鸡蛋大小,表面不红,用探针刺之无物,但疼痛屈腿不能伸,强行拉直其腿则疼痛号叫,夜间小腿肚子痉挛抽搐。行步走路时必须架扶拐杖,足跟不能着地。中医外科诊为“鼠溪脓肿” ,但治疗效果不显。舌质红而少苔,脉弦细而数。此乃足厥阴肝经血虚不能荣筋,筋挛而成,名为“筋疝” 。白芍 24 克 炙甘草 12 克。服药一剂则疼痛减轻,二剂后肿包消失,四剂服完,足跟着地,弃杖而如常人。脚拘挛急案刘渡舟医案:贾 x x,男,53 岁。左腿肚子经常性拘挛,疼痛不能伸直。严重时能向外聚起一肿包。同时,大姆趾向足心处抽搐,疼痛难忍。脉弦,舌质红而少苔。阴血不滋,筋脉绌急而使脚拘挛。白

9、芍 24 克 炙甘草 12 克。连服四剂而愈。目昏案刘渡舟医案:刘 x x,男,68 岁。有高血压病史七、八年。患两足胫拘挛已一年多,同时头晕而两目视物模糊不清。舌红苔薄白,脉弦。辨为肝血虚少之病变。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 。今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故足胫拘挛,目睛视物不明。生白芍 30 克 炙甘草 12 克。服药三剂后,足胫拘挛明显缓解,又服六剂,拘挛消失,视物清晰,但仍头晕,转用平肝熄风之法调治而愈。髋关节疼痛案刘渡舟医案:周 x x,女,12 岁。因与邻儿戏耍,右髓部被踢,从此局部疼痛不可近之。后又出现低热,37.8 经西医确诊为“化脓性髋关节

10、炎” ,疼痛部位微肿,扪之灼手,且右腿倦屈不能伸。脉弦细而数,舌质红。先川芎药甘草汤舒筋缓急。 白芍 30 克 炙甘草15 克。服药仅二剂则疼痛减半,又服二剂后右腿已能伸直。所奇者,服药后小便挟有白浊物甚多,疼痛随之而轻。服药前,局部穿刺有脓液,服药后再穿刺则无。因局部仍有红肿热感,遂改用仙方活命饮消肿解毒,祛瘀止痛,又服十余剂而愈。髋关节疼痛案刘渡舟医案:杨 x x,男,33 岁。开始时右腿髋部疼痛,行步困难;二个月后,左腿也出现疼痛,不能行步。下肢肌肉逐渐萎缩。经某医院诊断为”两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诊其脉弦而细,舌质红绛苔薄。白芍 24 克 炙甘草 12 克。服药三剂即效,疼痛减轻。考

11、虑到病程久而血脉瘀滞不利,因而又疏当归,赤芍,花粉。甘草节,丹皮各 10克 乳香,没药,川芎,浙贝,陈皮,山甲珠,皂角刺各 6 克 银花12 克 服三剂后,再用赤小豆当归散与芍药甘草汤交替服用二个多月,则诸证皆消。经 X 光片复查,两侧股骨头血运通畅良好。【解说】芍药甘草汤在伤寒论中用来治疗“脚挛急” 。本方之药精简不繁,却具有酸甘合化为阴之妙,有柔肝和脾,滋阴养血,缓解筋脉拘急之功,善于治疗血脉不利所致的拘急疼痛。 朱氏集验方称之为“去杖汤” ,主治脚弱无力,行步艰难。临床经验证明,本方对于因阴血虚少而引起的两足痉挛性疼痛或腓肠肌痉挛性疼痛不可伸直,而见脉弦舌红者,多有良效。并且,对于化脓性

12、髋关节炎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所引起的局部疼痛或肿痛,先服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然后再用仙方活命饮化瘀散结,疗效甚佳。如果腿胫挛急,证情象芍药甘草汤证而无效时,酌加羚羊角、钩藤服之即缓。甘草附子汤证寒湿痹痛案刘渡舟医案:杨 x x,男,42 岁。煤矿工人,终年在潮湿阴冷之处劳动,寒湿邪气袭人。患关节疼痛己 3 年,近期加剧。骨节烦疼,手不可近,伴有心悸气短,胸闷,尤其以夜间为甚。舌体胖大而淡嫩,脉软弱无力。附子 15 克 白术 15 克 桂枝 10 克 炙甘草 6 克 茯苓皮 10 克 苡米 10 克。服药三剂后疼痛明显减轻。心悸胸闷等症转佳。又服二剂,疼痛基本控制。最后改用丸药长期服用而获痊愈。【

13、解说】本案的辨证关键是抓住二个方面的证候,一是周身骨节烦疼而不可近的寒湿证;另一方面是心悸气短,胸满等阳虚证。甘草附子汤由附子,白术,桂枝,炙甘草组成,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功。其中附子,白术温肾健脾,行于皮内以逐寒湿邪气;桂枝,甘草温补心阳以扶虚,所以特别适用于心,脾,肾阳气内虚,而寒湿邪气外痹关节;或卒然受寒湿邪气,外伤筋骨,日久而致内虚者,多能取效。所以用治风湿性心脏病则更为理想。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证寒湿痹痛案刘渡舟医案:韩 x x,男,37 岁。患关节疼痛已有数年,周身关节酸楚疼痛,尤其以两膝关节为甚,屈伸不利,行走困难。每逢天气阴雨,疼痛加剧。舌质淡嫩而胖,脉弦迟。大便反而干燥难

14、解。此属寒湿邪气外着内困,脾虚不能健运之证。附子 15 克 白术 15 克 生姜 10 克 炙甘草 6 克 大枣 12 枚 六剂。服药后,周身发痒,如虫行皮中状,两膝关节出汗而粘凉,大便由难转易。改用肾着汤,服二剂后下肢疼痛止。最后用丸药调理,逐渐平安。解说】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是桂枝附子汤的变方。桂枝附子汤即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它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不同的是,桂枝附子汤重用桂、附,意在温经散寒除湿,专治风寒湿三气困阻肌表,郁遏阳气的“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证。如果湿邪内困脾气,脾不健运,津液不能还于胃中而反大便硬,则去桂枝而加白术以健脾运湿。因为桂枝走表,与附子合用能耗散津液,而白术与附子合

15、用,则既能行皮内而逐水气,又能健脾气而行津液。这些细微的机理,正是仲景用药配方精妙之处。本案所治,形象地再现了仲景方药的无比正确性。服药后周身如虫行皮中状而痒,即伤寒论所谓的“其人身如痹” ,这是正气得药力资助,与邪气相争,湿气欲出之象。服药完毕两膝汗粘冷,反映了寒湿邪气由皮内而出,邪退正复,其病向愈。竹叶石膏汤证乳痈术后高热案刘渡舟医案:杨 x x,女,23 岁。急性乳腺炎手术后,高热 39 遍用各种抗菌素无效。兼见口腔粘膜层布满霉菌。伴有心烦,呕吐不能食,二便自调,精神尚佳。脉数而无力,舌面因涂龙胆紫无法辨认。术后耗气伤阴,虚热内扰阳明而胃气上逆。治当清热滋液,和胃扶虚。生石膏 30 克

16、竹叶 10 克 麦冬 20 克 党参 10 克 半夏 10 克 粳米一撮 炙甘草 10 克.前后共服八剂,热退身凉,呕止胃开而愈。乳痈术后高热案刘渡舟医案:张 x x,女,25 岁。乳腺炎术后发热在 38.539.5 之间。经用抗菌素无效,又用“安乃近”发汗以退热,屡退屡升,几经周折,患者疲惫不堪。更见呕吐不能饮食,心烦口干,头晕而肢颤。舌质红,苔薄黄。此乃气阴两伤,气逆呕吐,必须清热扶虚,气阴两顾,方为合拍。生石膏 30 克 竹叶 10 克 麦冬 24 克 党参 10 克 半夏 6 克 粳米一撮 炙甘草 10 克.服药四剂,热退而安。过二周后,又出现往来寒热,口苦喜呕,心烦口渴,脉弦苔滑等证

17、,此为外感邪气内并少阳,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桔便,一剂而愈。乳痈案刘渡舟医案:陈 x x,女,25 岁。新产后十六天,高热 38.3,不恶寒,右乳内上方红肿疼痛不敢触碰。伴口苦咽干而喜饮,纳呆,大便干结,四五天一次,小便黄赤短涩。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辨为阳明、少阳郁热内结,急当清热开结而两解阳明少阳之邪。生石膏 20 克 竹叶,麦冬各 10 克 炙甘草 6 克 粳米一撮,柴胡 6 克 黄芩,银花,连翘,丹皮,白芍,花粉,知母,夏枯草各 10 克 生牡蛎 15 克 。患者持方而归,未及时取药,当日下午体温骤升至39.5 并出现神昏谵语。其母又求治于西医,被告知西药影响母乳而不利于婴儿。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好购取中药煎服。没想到服一剂后,当夜则汗出而热退,三剂服尽,右乳红肿疼痛大减,大便通畅,纳食增进。患者大喜,复诊时告知乳汁不够流畅,口干欲饮,舌质淡,脉弦无力,仍用竹叶石膏汤益气养阴为主,兼用银花、连翘,白芷,青皮,夏枯草,当归等清热散结,进退十余剂而愈。产后眩晕案刘渡舟医案:刘 x x,女,28 岁。产后患眩晕证,发则气逆呕吐。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显,病程已二月。血压 14. 721.3kPa (110160mmHg ), 伴口干喉痒,心烦,夜卧不宁,纳差,二便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