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忠:年近花甲来驻村.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28998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秀忠:年近花甲来驻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杨秀忠:年近花甲来驻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杨秀忠:年近花甲来驻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杨秀忠:年近花甲来驻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杨秀忠:年近花甲来驻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杨秀忠:年近花甲来驻村“路修好了,村寨越来越靓,旅游也兴起来啦”在榕江县平江乡滚仲中心村,说起驻村干部杨秀忠为村里办的实事,村民如数家珍。 两年前,榕江县人大办副主任科员杨秀忠被组织安排去平江乡滚仲中心村担任驻村干部。 消息传开,亲朋为他捏一把汗:一方面,驻村工作可以让年轻干部得到锻炼,而杨秀忠快到退休年龄了;另一方面,杨秀忠较为内向的性格,不适合从事需要时时与人打交道的驻村工作。 不过,杨秀忠却格外珍惜驻村机会,兢兢业业开展驻村工作:改善乡村交通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传统村落旅游.把驻村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获得当地群众交口称赞,被评为黔东南州 2015 年度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优秀驻村干部

2、。 把心驻进苗乡侗寨 “要做好驻村工作,必须做到人在、心在、做事实在。 ”驻村之前,杨秀忠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滚仲中心村位于平江乡东北部茫茫大山里,距离乡政府所在地约 14公里,下辖滚仲、田榜、亚聋 3 个行政村,13 个自然寨,居住着苗、侗、水、瑶等少数民族,有 900 余户 3400 余人。这里交通闭塞、工作条件艰苦、同步小康任务艰巨。 2014 年 3 月的一天,长年从事机关工作、没有任何农村工作经验的杨秀忠带着单位领导的重托,出发前往滚仲村赴任。 临行前,妻子席守瑜忧心忡忡:驻村工作首先就是要跟村民打交道,丈夫不善言辞,驻村工作拿得下吗?更让席守瑜担心的是,五年前,丈夫做过胆切除手术

3、,经受不起劳累。 杨秀忠安慰妻子道,自己工作 40 多年,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到过农村工作。 ”杨秀忠年轻时候当过 7 年兵,当年退伍返乡之际,临行前部队领导叮嘱他:把部队的优良作风带回农村,为家乡父老做些实事。一直以来,他牢记部队领导的嘱托,却由于机关工作性质等原因而没能真正走进农村基层为民办实事。 “这次驻村,对我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 万事开头难,驻村第一天,杨秀忠就遇到了困难。 “长期在机关与文件打交道,初来乍到我竟然不知道如何跟村民很好地交流。 ”杨秀忠笑称,何况这里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杨秀忠与他们语言不通。 “就像行军打仗一样,只能往前冲。 ”军人出身的他,把驻村工

4、作当作行军打仗:“认准目标,勇往直前。 ” 他用三个月时间了解村情民意, “没有捷径,就是挨家挨户地调查走访。 ”制定出滚仲中心村“要致富先修路,加强基础设施,打造旅游村寨”的发展思路。 打通交通“血脉” 3 月 22 日上午,滚仲中心村归教侗寨。 侗族村民妇女杨兰义走在刚刚竣工不久的归教溪石桥上,心情全然没有了以往行走在由几根木头搭建而成的木桥上的那份紧张。 归教侗寨是滚仲中心村的一个自然村,有 36 户 100 余人。村前一条溪流,成为村民通往外界的“拦路虎” 。归教有史三百年来,村民盼星星盼月亮,盼望着结束“过溪不再难”的历史。 “雨季小溪涨水,上学放学都要背着孩子过溪。有时候做活路忙,

5、又没时间接送孩子,提心吊胆。 ”回想那些过往记忆,杨兰义依然心有余悸。 驻村以后,有一天早上,杨秀忠到归教组调查走访。 “孩子,危险!”他在溪边看到,由于木桥光滑,极不安全,五个小学生只能光脚?水去学校。 “对这个村来说,修桥可是头等大事!”杨秀忠当即和归教组的村民商量修桥事宜。由于地势偏远,加上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修桥通路需要大量运输和人工成本,估算下来需要 50 万元的项目资金,分摊到全组 36 户,每户要出一万多元,村民们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在杨秀忠努力下,最终争取到了上级部门给予的 40 多万的帮扶资金,归教组每户只需出约一千多元。 不仅如此,杨秀忠还筹集资金 14 余万元,对归教村

6、通组公路实施了水泥硬化。道路畅通了的归教侗寨,村民对未来信心满满,大伙打算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等优势,发展西瓜、辣椒等种植业和养鱼、养羊等养殖业。 这只是杨秀忠为村民打通出山道路,为民谋利的一个缩影。 滚仲中心村地处偏远,闭塞的交通,不仅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导致不少群众思想闭塞, “等、要、靠”思想较为严重,这为杨秀忠的驻村工作增添了不少阻力。在修亚聋组公路时,开工在即,原本愿意投工投劳的村民打起了退堂鼓。原来,有个别村民教唆道:“国家会帮我们修公路,哪里需要我们自己动手呢。 ”导致原本愿意投工投劳的村民也在观望。 这时,杨秀忠没有责怪村民,而是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未做到位。扶贫先扶智,先从村民

7、思想认识着手开展工作。于是,杨秀忠又挨家挨户给这部分村民讲解国家项目和“一事一议”项目的区别:国家项目无需村民投工投劳,但“一事一议”项目需要村民投工投劳,而亚聋组水泥公路属于“一事一议”项目。在杨秀忠的耐心讲解下,知晓了政策的村民积极投工投劳参与修路。 “对大山里的农民来说,路就是血脉 , 血脉不畅通,经济上不去。 ”杨秀忠深谙此理,驻村期间重抓交通问题。驻村工作以来,他还争取到国家项目资金 870 多万元,对马厂至马寨全长 14 公里村级公路实施升级改造,完成田榜到平江通村公路的水泥路面硬化不仅如此,如今滚仲中心村 13 个自然寨通组公路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打通了交通“血脉”的滚仲中心村,

8、正在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道路上扬帆起航。 扮靓村寨引客来 3 月 22 日中午,滚仲中心村滚仲苗寨。 穿戴苗族盛装的男女同胞,在水泥硬化竣工不久的的跳月坪上,给慕名而来的游客表演滚仲芦笙舞。 “要搁以前,滚仲哪有这么多游客。 ”榕江县以原生态文化旅游而知名,三宝侗寨等地闻名遐迩,游客纷至沓来。民族风情同样浓郁的滚仲一带,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滚仲芦笙舞和做工精美的花裙百鸟衣,却少有游客问津。 “村里脏、乱、差,游客谁愿意来。 ”滚仲中心村主任江敏说,以前,大伙的环境卫生意识不强,不是各扫门前雪,而是自家门前雪都不扫。 原来,改善了交通的滚仲村,游客渐渐增多。在接待游客中尝到了甜头的村民,思想意识大大

9、提高,纷纷投入到建设美丽家园的行动中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看到村民建设家园的热情高涨,杨秀忠心里乐滋滋的。他决定尽最大努力,为村民多办实事 由于没有一个像样的歌舞表演场地,每次村民给游客跳芦笙舞,都被“晴天灰雨天泥”的泥巴场地弄脏珍贵的民族服饰,大伙都希望能修水泥硬化的跳月坪。村民们一个个几十块钱地凑,杨秀忠被村民的热情打动,自己捐款一千元,并通过上级部门筹集部分资金,和村民一起修建了宽敞的水泥硬化芦笙舞广场。 同时,杨秀忠又帮忙在芦笙舞广场边上修建了古色古香的芦笙亭。“大伙有了干净宽敞的跳芦笙的地方,又有了休息的地方。 ”说起杨秀忠,村里的民族文化传承人杨胜金无不感激地说。 看似一桩桩一件件小事,却关系民生福祉,杨秀忠从不敢怠慢。驻村以来,他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村里。带领村民建垃圾焚烧池,实施农户厕所改造工程,实施农户电路改造、危房改造和安全饮水工程 为进一步打造旅游村寨,他组织村干外出参观学习,组织村民到县里参加技能培训,带队去遵义考察学习辣椒的育苗、销售等技术。目前,大伙正在热情高涨地发展产业:打造滚仲村野鸡繁殖基地,野鸡养殖4000 羽;打造辣椒种植示范点,种植辣椒 180 亩 “村民从被动扶贫到主动要脱贫,这种转变凝聚了杨秀忠的一片诚心。 ”谈起杨秀忠,榕江县委组织部的一位领导如是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