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激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调查与护理对策摘要:应激障碍患者的症状复杂多样,通过临床调查,并依据临床症状开展个性化护理,总结“1232“的护理模式,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应激障碍;临床症状;护理 应激障碍是指一组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又称心因性精神障碍1。因其应激性事件各式各样,症状表现纷繁复杂,护理对策不同、效果各异。作者就 92 例确诊为应激障碍的住院病例,进行全面的临床调查分析,并总结护理对策,以供同道参考。 1 临床资料 于 20102013 年在我院首次住院,符合 CCMD-33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且资料完整者共 92 例。其中男性 29 例(占
2、31.5%) ,女性 63 例(占68.5%) ,男:女=1:2.2。年龄 1452 岁,平均(33.2812.45)岁。文化程度:高中(含高中)26 例(占 28.3%) ,初中(含初中)以下 66例(占 71.7%) 。起病形式:急性起病者 77 例(占 83.7%) ,亚急性起病者 8 例(占 8.7%) ,慢性起病者 7 例(占 7.6%) 。病前应激因素: 与人争吵、生气者 28 例(占 30.4%) ,受惊吓者 29 例(占 31.5%) ,被打、委屈者 19 例(占 20.7%) ,亲人受重伤、亡故者 8 例(占 8.7%) ,婚姻问题者 8 例(占 8.7%) 。临床症状表现(
3、按病历中精神检查提纲分类): 意识障碍者 21 例次(占 22.8%) ;言行紊乱者 59 例次(占 64.1%) ;幻觉妄想与严重睡眠障碍者各 26 例次(占 28.3%) ;兴奋激惹者 24 例次(占26.1%) ;情感幼稚、做作者 21 例次(占 22.8%) ;情绪低落、紧张恐惧者20 例次(占 21.7%) ;想死观念与自杀行为者 12 例次(占 13.0%) ;木僵者 9 例次(占 9.8%) 。疗效 :痊愈 64 例(占 69.6%) ,显著进步 22 例(占 23.9%) ,二者合计为总显效率(占 93.5%) ;进步 5 例(占 5.4%) ,无变化 1 例(占 1.1%)
4、。 2 护理过程 由于每个病例的症状表现不同、严重程度各异,所以在护理措施方面也因人而异,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2.1 精神症状的护理 本文 92 例应激障碍的患者中,言行紊乱者 59例次(占 64.1%) 、幻觉妄想与严重睡眠障碍者各 26 例次(占 28.3%) 、兴奋激惹者 24 例次(占 26.1%) 、情感幼稚与意识障碍者各 21 例次(占22.8%) 、情绪低落与紧张恐惧者 20 例次(占 21.7%) 、想死观念与自杀行为者 12 例次(占 13.0%) 、木僵者 9 例次(占 9.8%) ,由此可见,应激障碍患者的精神症状复杂多样、程度不一,这给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带
5、来极大的难度。要求每位患者的责任护士熟悉病历,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发病的应激因素及主要的精神症状,最大限度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做到制定的护理措施有的放矢;与患者的陪护人员建立良好的护属关系,做好对陪护人员关于应激障碍这一疾病的宣教工作,如精神症状的特点、病程和预后等等,使陪护人员能够更多更细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达到护属协调配合,以便顺利实施制定的护理措施;针对精神症状护理人员采取多接触患者,真正了解患者内心的痛苦体验,尽力满足患者相对合理的需求,以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为进一步开展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患者控制不良情绪,引导患者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唱歌、跳舞、朗诵、打球、跑步等等,从而
6、有效控制患者的兴奋、冲动行为;选择适当时机,让患者认识到情绪失控、想死观念与自杀等都是病态的,从主观上克服精神症状;对有幻觉妄想及想死观念与自杀行为的 38 例患者,做到活动时不离护理人员的视线,防止患者发生自杀、伤人、毁物等意外。总之,护理人员要机智冷静、坚定沉稳的应对精神症状。 2.2 基础护理 2.2.1 饮食护理 在本组病例中,言行紊乱患者 59 例次(占 64.1%) ,意识障碍患者 21 例次(占 22.8%) ,木僵患者 9 例次(占 9.8%) ,导致具有上述精神症状的患者不能正常进食,甚至拒食。针对此种情况,要注意食物色、香、味的合理搭配,以刺激患者的食欲;液体和固体食物不可
7、同时进,以防止噎食、窒息;对 20 例次(占 21.7%)拒食的患者采取了鼻饲,如奶粉、鱼汤等;均给与对症治疗与护理,防止离子紊乱、烫伤及消化不良和肠梗阻。总之,饮食护理是护理措施中的基础。2.2.2 睡眠护理 在本组病例中,严重睡眠障碍的患者 26 例次(占28.3%) 、兴奋激惹的患者 24 例次(占 26.1%) ,导致睡眠困难。对此问题,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睡眠环境,要求室内空气清新、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如按时服药,定点上床、定点起床,无论夜里睡没睡好,早晨到点后绝不恋床等等;对存在严重睡眠障碍并影响其它患者的患者(21 例次,占 22.8%) ,即请医
8、生予以适当的药物治疗。 2.3 安全护理 在本组病例中,表现幻觉妄想的患者 26 例次(占28.3%) ,有想死观念与自杀行为的患者 12 例次(占 13.0%) ,对这类兴奋躁动、易激惹、冲动、伤人、毁物及坐卧不宁者,护理人员均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对治疗护理的态度,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对发现有自杀倾向的患者, 提高警惕,细心观察患者的自杀先兆,如言语中流露出轻生的念头、病情突然好转或行动诡秘,做好交接班,以防患于未然;经常巡视病房,特别是中午、夜间及交接班时间,因此时病房护理人员少、秩序较乱。总之,把握好重点患者、重点环节、重点时间,安全护理是关键。 2.4 心理护理 在本组病例中,出现
9、情绪低落、紧张恐惧的患者 20 例次,情感幼稚、做作的患者 21 例次(占 22.8%) ,想死观念与自杀行为的患者 12 例次(占 13.0%) ,解决此情况的护理措施是,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态度和蔼,取得信任,鼓励患者回忆自己心理创伤所致的不良感受,教之应对方法,如冥想法、深呼吸法、紧张松弛训练法、宣泄法等等,以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其次是定时接触患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心理疏导;再次是对恢复期的患者,进行应激障碍的知识宣教,消除顾虑,认清自己的性格特点,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 3 护理效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在本组患者的各种精神症状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病历中三种量
10、表(即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7)的测评结果可以反映本组应激障碍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抑郁等情绪及睡眠障碍在护理前、后的变化。 3.1 护理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测评结果(见表 1):总分及各因子分护理前、后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尤其以思维障碍和敌对猜疑二项因子改善最为显著(P0.05/0.001) 。 3.2 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结果(见表 2):总分及睡眠障碍与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护理前、后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1) 。 3.3 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结果(见表 3):总分及焦虑心境、紧张、害怕、植物神经症状等因子分护理前、后比较均有显著
11、差异(P0.001) 。 4 讨论 在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刺激多种多样,但并不是每一个刺激都可给人们造成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能否成为心理刺激还要决定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这一刺激是否能引起当事人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其次情绪反应是当事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而不能单凭客观刺激本身的性质来决定2。在本组病例的精神因素中,惊吓占 31.5%,与人争吵、生气占 30.4%,被打、委屈占 20.7%,这在常人眼里,此种生活事件的刺激均非异乎寻常,而超强重大的精神刺激,像亲人受重伤、亡故只占 8.7%,可见一个心理刺激能否导致精神障碍,还与当事人对客观刺激的态度及其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由此也印证了上
12、述观点。同时,从本组发生应激障碍患者的性别分析,其男性占 31.5%,女性占 68.5%,男女=12.2,与张子良等4调查结果近似,而与陈彦方6调查得出男女患病比率相近的结论不同;从文化程度看大学占 4.4%,而初中以下占65.2%,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 ,表明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与思维模式及其对事物的态度与认知,也就影响着这一群体应付精神刺激的能力与发生应激障碍的几率,此点与赵震霆等5报道的结果近似。上述提示在对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以消除应激因素、改变认知态度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为主。 应激障碍患者的症状复杂多样,其中意识障碍者 21 例次(占 22.8%) ;言行紊
13、乱者 59 例次(占 64.1%) ;幻觉妄想与严重睡眠障碍者各 26 例次(占 28.3%) ;兴奋激惹者 24 例次(占 26.1%) ;情感幼稚、做作者 21 例次(占 22.8%) ;情绪低落、紧张恐惧者 20 例次(占 21.7%) ;想死观念与自杀行为者 12 例次(占 13.0%) ;木僵者 9 例次(占 9.8%) 。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的对策是:坚持一个原则,即“个体化护理“的原则;做好两个基础护理,即饮食与睡眠护理;把握三个重点,即重点患者、重点环节、重点时间;注重两个提高,即对客观刺激的认知态度要提高、应付精神刺激的能力要提高。即“1232“的护理模式,使应激障碍患者的病前应
14、激因素得以消除,焦虑抑郁情绪、睡眠问题、精神病性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收到较好的效果(总显效率高达 93.5%) ,略高于刘效锋等8报道的总显效率 89.3%。 应激障碍患者入院后,均实施了精神卫生知识的宣教,促进了患者及家属对应激障碍这一精神疾病本质的了解与认识,对康复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9。还提示要努力提高社区人群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与适应能力,减少应激障碍的发生,以促进民众的心身健康。 参考文献: 1高树和主编.精神疾病临床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67-374. 2赵耕源,黄铎香著.医学心理咨询学M.第二版.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8-5
15、4.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7. 4张子良.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的调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80-281. 5赵震霆.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1(1):18-20. 6陈彦芳主编.CCMD-3 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70-274. 7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1999:223,256,267. 8刘效锋,张红霞.应激相关障碍 32 例分析及护理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05,7:368. 9孙萍,王兴荣.16 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特征与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 ,2006,3:135.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