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U患者的心理护 理,重症监护 陆惠芳,前言:,随着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各种手术患者或病情危重患者收治ICU:病情危重各种感觉过量或不足高,精,尖的监护仪器,设备广泛应用密度加强全方位监护紧张的客观环境上述因素都给患者造成一系列心理反应,甚至造成机体的持续应激状态。,第一节 ICU患者的心理特点,一.ICU患者常见心理反应情绪休克 意外状态下发生,特别在受伤早期 表现: 异常平静与冷漠 少言寡语 表情木然 反应平淡,极度恐惧和紧张 起病突然,突然遭受意外,病情加重 表现: 神情极度恐惧和紧张,无效性否认 约50%病人产生无效否认行为,入住后第二天开始,第三天,四天达高峰 表现: 否认有病 病
2、情轻微 不需监护治疗,ICU综合征 指患者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其他表现的一种综合征表现: 谵妄 情感障碍 思维紊乱 行为动作异常,自我形象紊乱 患者对身体结构外观功能的改变在感受,认知, 信念, 价值观等方面出现健康危机 表现: 截肢,整容阉割性焦虑 器官移植异物感,排斥感 自尊受损,愤怒与敌对 患者心理极不平衡,认为受伤和患病是不公平的,事业前途受影响,自制力下降心理防卫机制转移 表现:面带怒容 双眉紧锁 尖叫 对家人,医务人员发泄,孤独与忧郁 患者与外界隔离,探视时间受限,交谈受限,出现沟通障碍表现:孤独感 忧郁 自杀,呼吸机依赖心理和ICU依赖长期机械通气,习惯被动
3、辅助通气,担心呼吸困难和窒息发生,患者对自己缺乏信心,对普通病房医护人员缺乏信任。 表现: 恐惧感 缺乏信心 行为幼稚退化,二.导致ICU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疾病直接导致(1)心脑血管疾病(2)休克(3)肝昏迷前期上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活动异常和精神异常,疾病认知所致(1)不良心理反应,取决于患者对疾病的体验和对外界刺激的认识和评价(2)对疾病的经历和认识水平使同样疾病,相似严重程度的患者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3)对疾病的错误认识能引起不良心理反应,治疗所致(1)某些药物 (利多卡因4mg/min)(2)各种介入生命器官的诊治手段(引流,机械通气,动静脉置管)(3)医护人员询问和记录
4、患者隐私,病室环境所致(1)视,听觉超负荷 患者生物钟节律紊乱,睡眠不足,身心疲乏(2)隔离 控制感染,保持安静,谢绝探视,分离性焦虑(3)信息缺如 医护人员不能与患者充分交流致患者产生消极情绪,第二节 ICU患者的心理评估,心理评估 是采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做出的鉴定,观察法 对患者的动作,姿态,面容,神情,语调,睡眠直接进行观察,会谈法 是最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常用方法: (1)自由式会谈 (2)结构试会谈,调查法 调查对象:病人,病人亲属 调查内容:身份,就诊原因,既往病史,人格特征家庭情况,社会地位, 人际关系,有无心理异常及其表现,程序,诱因,性质,第三节 ICU
5、患者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 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包 括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患者 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其自身的最佳身心状态,对ICU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原则 轻重缓急原则 有的放矢原则 与抢救同步原则 心理换位原则,ICU患者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 心理状态评估 心理问题的确定及原因分析 选择适宜对策 观察干预效果并制定新的方案,ICU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稳定患者情绪 (1)医护人员工作沉着,稳重,严肃,有序 (2)询问患者和家属要礼貌,诚恳,自然 (3)在患者面前不说“病情重”,“怎么办”等语言 (4)对生命垂危的患者只能单独向家属交代病情并提醒不可在患者面前
6、流露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加强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 (1)护士通过语言表达,动作表达,情绪感染,使患者心态趋于平和 (2)及时将积极信息反馈患者 (3)动员亲属,朋友,同学,同事,同伴,党员,工会等组织给予患者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减轻患者孤独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 (1)帮助患者客观看待自己的病情 (2)向患者讲解有关的医学知识 (3)介绍病房的基本设施(4)帮助患者自然减压,加强非语言交流加强非语言交流,掌握一些特殊的语言沟通技巧(1)通过对患者表情,手势,体动,口形判断患者表达的意图(2)明确告知患者“我努力去办”解除患者焦虑,消除依赖心理(1)对即将离开的患者说服解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自身抗病能力(2)对呼吸机依赖心理的患者加强撤机健康教育,预防负性事件发生,间断撤机,运用放松训练减轻焦虑(1)深呼吸放松法提示语:呼吸(2)想象放松法(3)肌肉放松训练法舒适体位,闭眼,集中意念做深呼吸,肌肉的收缩舒张交替训练顺序:手前臂,头颈部,面部,肩部,胸部,背部,腹部,大腿,小腿,肘部每天做一次,每次15分,音乐疗法,针对患者家属的干预(1)提供信息并答疑(2)给予情感上的支持(3)及时沟通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信息(4)适当的安慰患者和必要的心理疏导(5)对可能抢救无效的患者,事先通知建立心理应付机制(6)对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做好患者善后护理,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