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A 5.A 6.C 7.D 8.B 9.B 10.B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 1.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都有其客观必然性。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各种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 3)而经济学就是为了研究这一基本经济问题而产生的 。把为了得到一种东西而不得不放弃的另外的东西称为这种东西的机会成本,经济学的产生也可以说是基于机会成本。( 3) 2.( 1)对于弹性系数小于 1 的商品,如柴、米、油、盐等,由于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
2、度而不能实现薄利多销。( 3) ( 2)对于弹性系数大于 1 的商品,如高档品、奢侈品等,由于这些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而能够实现薄利多销。( 3) MPL MPk 3. = ;()公式表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就是每一投入 PL Pk 的边际产量与价格之相比等。( 2)也就是说,企业可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货币无论用来购买那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相等,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2) 4.边际消费向递减;(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2)货币的流动性偏好。( 2) 5.法定准备金政策;( 2)再贴现率政策;( 2)公开市场业务。(
3、 2) 四、计算题 解:由总成本函数可得: FC=5, VC=0.04Q-0.8Q2+10Q,所以 AVC=0.04Q2-0.8Q+10。当它的一阶导数为 0 时,平均可变成本最小,所以有 0.08Q-0.8=0, Q=10。最低 AVC=6。 五、论述题 1.平均成本变动规律:当产量达到某一水平以前,可变要素数量太少,无法使固定要素充分利用,所以产量极少,平均在单位产量的成本就会较高;( 5)当产量接近某一水平时,要素配合比例逐渐协调,使要素得以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产量很大,在产量从递增的速度增加时,成本以递减的速度增加,从而使平均成本呈递减趋势;( 5)当产量 达到某一水平时,根据边际报酬递
4、减规律,增加可变成本的投入会引起产量减少,在产量减少时,成本以递增的速度增加,致使平均成本曲线呈递增趋势变化;( 5)由于上面的两种不同情况下平均成本变动趋势,构成了平均成本曲线呈“ U”形。( 3) 2.因为货币需求( L)由 L1 与 L2 组成,代表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取决于国民收入,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记为 L1=L1( y);( 2) L2代表货币的投资需求,取决于利息率,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动,记为 L2=L2( r)。( 2)货币的供给( M)是指实际货币供给量,由中央银行的名义 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决定。( 2)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 M=L=L1( y) +L2(r)。
5、( 2)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货币供给即定时,如果货币的交易需求与预防需求( L1)增加,为了保障货币市场均衡,则货币的投资需求( L2)必然减少。( 5) L1的增加是国民收入增加的结果,而 L2 的减少又是利息率上升的结果。因此,在货币市场上实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必然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5) 参考答案( B) 一、单项选择题() 1.A 2、 D 3、 C 4、 C 5、 C 6、 A 7、 B 8、 A 9、 A 10、 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 1.机会成本是指把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所获得一定收入时所放
6、弃的该资源用于其他一种用途中的最大收入。( 2)假设有一种资源可用于 A、 B 两种用途,用于 A 用途的收入为 X1,用于 B 用途的收入为 X2,如果 X2X1,那么,获得 X1的机会成本 X2就大于获得 X2的机会成本 X1;( 2)因此,资源用于 B 用途的机会成本小于 A 用途 的机会成本,故资源用于 B用途更加有利,从而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2) 2.假定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如果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供给大于需求(即存在超额供给),由于供给者之间的竞争必将会压低商品的价格;( 2)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会使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一旦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即存在超额需求)需求者之间的
7、竞争又会致使商品的价格提高;( 2)而价格提高则又会引起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直至供求双方趋于相等,商品的价格稳定下来达到市场均衡状态。( 2) 3.“谷贱伤农”是指农产品价格下降将使农民收入降低。一般 地,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因而当其价格下降后,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导致农民的总收益(需求量乘以价格)下降。 4.MPAP 时, AP 上升; ( 2) MPAP 时, AP 下降; ( 2) MP=AP 时, AP 最大。 ( 2) 5.NNP=GNP折旧;( 1) NI=NNP企业间接税;( 1) PI=NI(公司所得税 +公司未分配利润) +政府转移支付;( 3) PD
8、I=PI个人所有得税( 1)。 四、计算题() 由 Y=C+I 可知 IS 曲线为: Y=100+0.8y+150 6r,即 y=1250 30r;( 4)由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可得 LM 曲线为: 0.2y 4r=150,即 y=750+20r (4 ) 当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 IS 和 LM 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通过求解 IS 和 LM 方程而得: y=1250 30r r=10 (3 ) (1 ) y=750 20r y=950 五、论述题(两题任选一题) 1.对于单一可变生产要素的情况,其最优生产投入量应在第二阶段内,即在该可变要素的平均产 量下降且边际产量大于零
9、的阶段。( 8) 对于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生产要素,其投入比例取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和各要素的价格,当 MRTS= PL/Pk 时,要素的投入比例为最佳。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上,则是二者相切之处决定最佳比例。如此确定的比例有无数个,表现为等产量和等成本线有无数个切点,这些切点构成生产的扩展线。那么理性的生产者究竟应该选择生产扩展线上的哪一点,则要取决于要素的规模收益状况。( 8) 生产规模的确定需由收益情况来定。关于规模与收益之间的具体关系,则涉及产品价格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视不同的市场形态 而不同。但生产者选择最优规模时,其基本原则MR=MC 不变。( 2) 2.( 1)政府在采用单一的财政政策或
10、货币政策时,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但由于利率的变化,可能会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政府有时需要协调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9) ( 2) IS 曲线的移动、 LM 曲线的移动以及两条曲线同时移动,从根本上讲是由投资、储蓄、政府开支、税收、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引起的。因此,研究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变动问题,实质上是改变上述经济变量,以求 得适宜的均衡点,也就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两种政策的配合问题。( 9) 参考答案( C) 一、单项选择题( 1.B 2、 B 3、 C 4、 C 5、 B 6、 D 7、 B 8、
11、B 9、 A 10、 B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 1.需求与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相对应;( 3)而需求量是在具备需求的条件下与特定的价格相对应。( 3) 2.人们对一件物品的估价 取决于该物品的边际效用。( 2)随着购买从而消费量的增加,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消费者所愿支付的价格就会相应下降。( 2)因此,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必然呈反方向变动关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 3.从不变投入要素的平均产量最大时的要素数量开始,到边际产量为零时的要素为止的区域;( 2)此区域,既保持了固定要素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也保持了很
12、高的总产量水平,同时,每一个被厂商采用可变要素都为厂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是厂商最理想的要素配合比例区域。( 4) 4.可支配收入存在着一个收支相抵的水 平,在这个水平上,消费支出等于可支配收入。( 1.5) 在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以下,消费支出大于可支配收入。这种情形称为负储蓄。( 1.5) 在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以上,消费支出小于可支配收入。这种情况称为正储蓄。( 1.5)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也在增加,但是消费支出的增加幅度越来越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1.5) 5.财政政策;( 1)货币政策;( 1)收入政策;( 1)人力政策;( 1)经济增长政策;( 1)国际经
13、济政策。( 1) 四、计算题() 1 1 将两函数分别改为: Qd = 40 P, Qs= P,令 Qd=Qs,可解得: P=75( 3) 3 5 1 将 P=75 代入 Qs= P,可得 Qs=15 ,故均衡价格为 75,均衡数量为 15。( 3) 5 P=75 时, Qd=Qs=15 (2 ) dQ d P 1 75 5 Ed= = ( ) = ( 2) dP Qd 3 15 3 dQs P 1 75 Es= = = 1 ( 2) dP Qs 3 15 故均衡点的需求弹性为 5/3 ,供给弹性为 1。 六、 论述题(两题任选一题。) 1.因为微观经济学研究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
14、题,即研究产出,投入和分配问题,这些问题都与经济资源的配置相关,因此,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具有竞争性用途的稀缺性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科学。( 5)在市场经济制度中,产出投入和分配都是个别经济行为主体即消费者生产者和要素所有者的分散决策行为( 5),而引导和自发调节个别经济行为主体方式的决定因素是市场价格( 4),因而个别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动就成了微观经济学分析的中心课题。( 4) 2.凯恩斯认为,造成社会经济萧条的根 本原因,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总需求不足造成的,即 C+I。( 2)边际消费倾向 MPC 在零与一的范围内递减,从而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4)而决定投资需求的资
15、本边际效率 MEC,在长期内也是递减的,又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4)正因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都不足,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社会总产量水平的减少和失业率的增加。( 4)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增加政府开支,以提高有效需求。( 4) 参考答案( D)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D 3、 D 4、 B 5、 B 6、 D 7、 B 8、 C 9、 C 10、 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 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理论。( 1.5)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
16、决定经济社会生产什么,( 1.5)如何生产( 1.5)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1.5)从而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 2.需求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上述定义假定除了商品的价格以外,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动。如果价格之外的任何因素发生变动,消费者的需求就会发生变动。( 1)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消费者的偏好。( 1)( 2)消费者的收入。( 1)( 3)相关商品的价格。( 1)( 4)消费者预期。( 1)( 5)政府政策。( 1) 3.短期成本的变化规律是: ( 1) AFC 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2
17、) ( 2) AVC、 AC、 MC 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达到各自的最低点后,开始上升,曲线者是 u 字型;( 2 ) ( 3) MC 变化最快,开始下降到最低点,然后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先通过 AVC 最低点,然后通过 AC 曲线的最低点;( 2) 4.因为利息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而投资又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而总需求 D 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因此,利息率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3) 5.( 1)紧缩性需求管理: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3)( 2)收入政策和收入指数化:收入政策;收入指数化。( 3) 四、计算题()
18、 解:( 1)由生产函数可以求得厂商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APL=( -2/3 L2+10L3)和 MPL=-2 L2+20L( 4) 当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时,决定最低的劳动投入量,即: APL=MPL 解得 L=30/4。( 4) 当边际产量为 0 时,决定了劳动投入量的最大值: MPL=0 解得 L=10。( 4) 即该厂商的合理投入区域为 30/4, 10。 五、论述题(两题任选一题) 1.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指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化或者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 2 ) 在多种生产要素投入变动(比如两种)的情况下,厂商的生产技术可以由等产量曲线加以表示。而厂商的成本与生
19、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由等成本方程加以表示。于是,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表现为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方程的切点。( 4) 无论是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还是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生产要素的数量先择在简单位成本购买的要素所能生产的边际产量相等之点。( 4) 另一方面,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也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选择。追求技术上的最优化恰好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相一致。( 4) 上述条件对于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利润最大化,厂 商可以根据现有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来测算边际产量,关与要素价格进行比较,以便决定减少或增加的要素投入量。( 4) 2.( 1)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宏观经济的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调控的方
20、式。其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总需求决定理论。( 6) ( 2)总需求管理政策的目标一般认为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在封闭经济中,短期内则主要是实现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 6) ( 3)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可以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6) 参考答案( E) 一、单 项选择题() 1.A 2、 D 3、 B 4、 C 5、 A 6、 D 7、 D 8、 C 9、 D 10、 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 1.( 1)如果是富有弹性,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由于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
21、格下降的幅度,会导致总收益增加;若商品价格 上涨,则会导致厂商总收益的减少。 (2 )( 2)如果是缺乏弹性,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由于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会导致总收益减少;若商品价格上涨,则会导致厂商总收益的增加。 (2 )( 3)如果是单元弹性,那么无论价格是上升还是下降,厂商总收益均不会发生变化。 (2 ) 2.(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2 ) ( 2)规模收益规律的内容是:在技
22、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所有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时,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最初这种生产规模扩大会使产量的增加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当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使产量的增加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减少,出现规模不经济。 (2 ) ( 3)边际收益弹头规律和规模收益规律区别在于性质不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考察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动与产量变动之间的关系。而规模收益规律是考察长时间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同比例变动与产量变动的关系。 (2 ) 3. 因为:如果是大于,表明厂商每多 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所增加的成本,此时,继续增加生产会使总利润继续增加,所以,利润还没有最大化; (2 )
23、如果是小于,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所增加的成本,这时对该厂商来讲就会造成亏损,更谈不上利润最大化,所以厂商必须要减少产量; (2 )只有在等于时,厂商才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2 ) 4.(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1.5 ) ( 2)供给推进的通货膨胀。 (1.5 ) ( 3)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 (1 ) ( 4)结 构性差异引起的通货膨胀 (1 ) ( 5)预期引起的的通货膨胀。 (1 ) 5.( 1)充分就业。 (1.5 )( 2)物价稳定。 (1.5 )( 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1.5 )( 4)国际收支平衡。
24、(1.5 ) 四、计算题() ( 1) Y=C+I, Y=60+0.8Y+50, Y=550。( 4) ( 2) Y=C+I, Y=60+0.8Y+100, Y=800。( 4) ( 3) K=1/( 1-0.8) =5。( 4) 五、论述题() 1.( 1)当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在供求的影响下出现上升时, 生产者将增加这种商品的生产,社会资源被配置到这种商品中;反之,社会资源将流向别的商品。( 6)( 2)不论某种商品的价格如何发生变化,生产者都将试图使用最有效率的生产方法以降低成本,以按均衡价格出售商品得到额外利润,这就解决了如何生产的问题。( 6)( 3)谁愿意支付商品的价格谁就得到该种商品,这就解决了为谁生产的问题。但是,任何一个商品市场只能部分地解决这三个问题,因为这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他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相互影响的。( 6) 2.( 1)说明宏观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国民收入理论,并简单阐述现代国民收 入理论的内容。( 6)( 2)解释宏观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并说明其具体内容。( 6)( 3)分析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的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