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65560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4.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猪嗜血杆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副猪嗜血杆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副猪嗜血杆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副猪嗜血杆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副猪嗜血杆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副猪嗜血杆菌病,Zhang kuo,一位兽医朋友对我讲的一个故事:,他去过1个猪场。老板告诉他:“每年夏天,我猪场的小猪都有发病,一个月下来,死亡不少。” “跛行的猪不少,关节肿的厉害。发烧的、喘气的明显得很,”老板接着介绍。 当询问用过什么药物,他说: “别提啦!啥药都用了,土霉素的三针保健、头孢、饮水投药都用上了,还是不见好。”老板唉声叹气。 于是,他们进了猪舍,看到饲养员和兽医正在打疫苗。,通过检查,他发现猪场存在3个问题:1.大约20-30%的母猪奶水不好;2.饲养员自己补铁和去势小公猪,基本没有消毒处理;3.打疫苗不换针头。,到底是什么困扰着这个猪场? 副猪嗜血杆菌,1、概况和历史,

2、6,副猪嗜血杆菌病英文缩写: HPS (Haemophilus parasuis, HPS)又 名:1.革拉瑟氏病 2.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1910年,德国细菌学家格拉泽氏(Glsser)首先发现:猪的关节炎、广泛性浆膜炎与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有关为了纪念他,将副猪嗜血杆菌命名为Glssers病。,1、格拉泽氏病(Glssers disease),由于副猪嗜血杆菌是上呼吸道的常在菌,因此,从发现(1910年)直至1990年,并不认为是一种很重要的病原。但是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发展,特别是1990年后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的流行,此病日益成为世界养猪的重要疾病,给养猪业

3、造成巨大的损失。,2007-2009年,主要的细菌性病原是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全身性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波氏杆菌和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占到整个分离菌株的1/4(22-26%)。由于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的困难,估计实际感染率更高。,2、2007-09副猪嗜血杆菌的流行率,3、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表现形式,主要见于哺乳期-生长期的猪群(2周龄-4月龄)。肥育猪和种猪较少发生。,3、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表现形式,HPS在猪场有两种发生形式:原发性致病:见于哺乳期-保育期。原因:母猪带菌多;强毒菌株进入猪群=早期感染;操作:针头、剪牙、断尾、去势操作中消毒不严;猪群相互攻击。继发/混合性致病:见于保育中期-生

4、长期蓝耳病、圆环病毒的“指示病”,即在病毒性疾病发生后继发感染;应激:猪群营养性、环境或管理造成猪群应激;饲料霉菌毒素中毒=免疫抑制,1.与蓝耳病/圆环病毒的发生有关造成猪群免疫抑制,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2.与现场管理的关系:混群、引入新种猪易发生Glssers病。SPF猪群或高度健康猪群仍然可能发生=严重临床后果 早期断奶=母源抗体保护应激=免疫抑制=发病,4、为什么副猪嗜血杆菌越来越厉害?,仔猪经母猪感染HPS,HPS在不同时间定居于仔猪体内,定居时间取决于母源抗体水平和母猪带菌水平;在特定的断奶时间内,只有一部份仔猪带菌,断奶时间越晚,则已被HPS定居猪的比例越大;若断奶时带菌仔猪比例小,

5、断奶后从带菌猪向未定居HPS的猪的传播速度很慢。若仔猪在断奶后定居HPS,由于此时缺乏母源抗体保护,将会造成发病。,5、为何HPS多是在断奶后发病?,2、病原,2.病原:,1.分类 副猪嗜血杆菌目前暂归到巴氏德菌属, 与其它嗜血杆菌种属间缺乏核酸同源性,因而在巴斯德菌属中,其分类学位置仍未确定。,2.病原:,2.(副猪嗜血杆菌)名称由来 1943年称为猪嗜血杆菌 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群酶系统不完全的G-杆菌,生长需要血液中的生长因子,尤其是X因子和V因子,人工培养时必须供给新鲜的血液,在血液培养基上不产生溶血环故名嗜血杆菌。 1960年称猪流感嗜血杆菌 在证明生长时不需要X因子(血红素和卟啉类物质

6、)严格需要NAD和V因子后,称副嗜血杆菌。,2.病原:,3.型态特征 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 多形态,球状,丝状; 通常可见荚膜,但体外培养时易受影响;,2.病原:,3.型态特征,HPS染色形态,2.病原:,3.型态特征,HPS在血液琼脂上培养特性,2.病原:,3.型态特征,HPS第1代菌,菌落细小而透明,2.病原:,4.血清型 目前HPS 至少分为15个血清型。世界范围血清学调查以 4、5、13型较为流行。 1、5、10、12、13、14型毒力最强。死亡率高,症状典型。 2、4、8、15型中等毒力,死亡率低,出现败血症状、生产迟缓。 3、6、7、9、11型无明显临床症状。 不同区域有明显地方性

7、特征。,3、发病机理,引起上呼吸道化脓性鼻炎、病灶处纤毛上皮损伤,纤毛活动显著下降,进而造成粘膜细胞急性肿胀,给其它病原入侵提供机会。一些菌株的毒力很强(气管内接种100PFU),即可引起全身病变(血浆中可检测到高水平毒素)。感染早期菌毒血症十分明显。肝、肾和脑膜上的淤斑和淤点- 败血症损伤。许多器官出现纤维蛋白血栓。在多种表面出现典型的纤维蛋白化脓性浆膜炎。,病原(4):发病机理,4、流行病学,4.流行病学,1.多发日龄: 猪副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1-2月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4.流行

8、病学,2、传播: 该病通过呼吸系统传播。当猪群中存在繁殖呼吸综合症、流感或地方性肺炎的情况下,该病更容易发生。环境差,断水等情况下该病更容易发生。 饲养环境不良时本病多发。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的诱因。副猪嗜血杆菌病曾一度被认为是由应激所引起的。传染源:患猪或带菌猪。该细菌也寄生在鼻腔等上呼吸道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直接接触传染,也可经消化道感染。 传染源:患猪或带菌猪。该细菌也寄生在鼻腔等上呼吸道内。,4.流行病学,3、继发感染: 这种细菌也会作为继发的病原伴随其它主要病原混合感染,尤其是地方性猪肺炎。在肺炎中,猪副嗜血杆菌被假定为一种随机入侵的次要病原,是一种典型的“机会主

9、义”病原,只在与其它病毒或细菌协同时才引发疾病。 近年来,从患肺炎的猪中分离出猪副嗜血杆菌的比率越来越高,这与支原体肺炎的日趋流行有关,也与病毒性肺炎的日趋流行有关。这些病毒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猪流感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副猪嗜血杆菌与支原体结合在一起,患PRRS猪肺的检出率为51.2%。,4、临床特征和诊断,1、发病早期,临床症状取决于炎症部位, 发热,体温39.5-41.0,食欲下降,精神沉郁。有两种情况:个别猪零星出现;从产仔舍至断奶后均发生,比例2-5%;断奶后1-2周,很多猪突然出现,似乎在一夜之间突然发生。喘气;被毛很快粗乱,无光泽。,2、发病中期,呼吸困难;关节明显

10、肿胀,尤其后肢跗关节。切开后见关节囊流出多量清亮或浑浊的液体,3、发病后期,消瘦,被毛明显粗乱;食欲废绝;极度呼吸困难。病程长达3-10天甚至更长。,4、神经症状和突然死亡,偶尔会见到,副猪嗜血杆菌可能引起脑膜炎,造成猪出现神经症状,或突然死亡。,5、解剖学变化,5、解剖学变化,肺部:初期:化脓性支气管肺炎;渗出后期: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胸腔器官粘连关节:关节肿胀;切开流出清亮液体腹腔:腹膜炎脑:脑脊液增多;有时见浑浊液体,腹腔浆膜炎,肝表面纤维素性渗出物,人工感染后3天,化脓性支气管肺炎伴坏死,肺表面纤维素性渗出物,肺表面纤维素性渗出物,小叶化脓性肺炎,小叶化脓性肺炎,晚期化脓性心包炎与胸

11、膜肺炎(伴继发感染),胸、腹腔纤维素性渗出,关节液增多;关节囊及周围胶冻状水肿,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的鉴别诊断,HPS和S.suis的肺炎和关节炎比较,5、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控制,1、加强管理!,1.种猪引进时,进行严格的隔离和驯化30天,防止将强毒菌株带进猪场;2.减少猪群的应激;饲料配方中添加“百毒健”1000g/T饲料,每个月用7-10天。3.预防霉菌毒素造成的抵抗力下降;根据需要在饲料中添加“霉巴亨、脱霉强”。,4.仔猪吃好初乳,保证仔猪获得良好的母源抗体保护; 5.将病猪集中进行治疗;无治疗价值的猪及时淘汰; 6.减少仔猪的注射、阉割等造成的传染; 7.蚊蝇的控制。,2、药物保健:减

12、少母猪群感染压力,母猪群定期的药物保健,减少母猪-仔猪的病原传递。对副猪嗜血杆菌高度的敏感药物:氟本尼考头孢噻呋可能有效的药物:磺胺六甲氧+TMP喹诺酮类药物不敏感的药物链霉素四环素类药物某些菌株对青霉素耐药,母猪群保健,保健方案:每吨饲料中添加:强效阿莫仙 200g百毒健 1kg解益舒 200g,3、仔猪的保健和治疗,仔猪保健方案: 仔猪六保(或惠可宁):断奶转群、断奶后7天、断奶后14天,断奶仔猪全群注射3次,剂量分别为0.5-1ml,1ml,1.5ml。,4、免疫,如前所述,商品化疫苗可能有效,但是也可能无效。若使用疫苗,免疫程序如下:母猪:分娩前3、8周,免疫2次;仔猪:15日龄、35日龄,免疫2次。,疫苗对HPS有效吗?有时可能有效。但是不同血清型之间交叉免疫保护可能不强,甚至同一血清型内不同毒株也可能缺乏交叉免疫保护。因此,现场控制最好用针对特异性菌株的疫苗。,谢谢!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